安搭Share正确看待儿童绘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儿童绘画并不只是单纯的美术活动,更是孩子认识世界,表达自己感受的一种成长方式,在绘画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儿童创造能力和高尚的情操,孩子们乐于用画画来表现自己的感受和内心意愿,在创作中发挥潜能,建立自信、享受成功。安搭Share认为每个孩子天生就是绘画家,而儿童绘画并不应该以成人的眼光去看待作品,更应看到的是孩子不同阶段的那些背后的意义。
无意识涂鸦期(一般指的是1.5~2岁)画画是一种肌肉运动,通过不断挥动手臂重复往返地涂抹,孩子的肩部、手臂和手指,以及“眼、手、脑”协调都能得到充分锻炼。用笔留下痕迹,算是孩子最早能自主完成的创造。这时候,孩子因为无意识而无所畏惧,在随意的涂抹中,孩子会获得很大的愉悦感、掌控感。而这些感觉,就是孩子产生绘画自信的种子。
涂鸦期(一般指的是2-4岁)等孩子过了两岁,画画主要还是一种肌肉运动。但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孩子开始有意无意地,想通过绘画来表达点什么,会从无规律和无法控制地画乱点、线,到能画出有一定掌控力、有一定方向的线;接着再能画出封闭形状来。其实只要没有外界干涉,孩子画的是他们对世界的认知、内心的情感与感受,以及当下的身心状态。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象征期(一般指的是4-7岁)孩子在这个阶段,画的是头脑里的印象,不是事物真实的样子,要求他们按照成人的方式仔细观察,再比较准确地画出来,是很困难的。安搭Share建议家长们去有意识地为孩子创造丰富的生活体验,反向激发孩子的绘画表达。
图式期(一般指的是7-9岁)图式期是一个过渡期,承接着象征期和写实期,在这个阶段,孩子从凭主观印象画画,逐渐发展到可以真实地描绘现实。如果前三个阶段孩子有过充分和自由的涂鸦,一般来说到了图式期,孩子就可以在画印象和画真实之间自如切换,画画更能天马行空,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
绘画的意义与影响
儿童绘画教育并不以培养少数画家为目的,更多的是对人进行心理、思想、情操和人格的教育,是人的素质教育,是全面育人的教育。DIY绘画可以培养儿童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儿童借绘画表现,舒展自己内在的意欲和情感,从而培养儿童美的情操和陶冶他们完美的人格。安搭Share认为画画与幸福指数相关,儿童通过绘画把自己脑海中的意象、心绪以及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表达出来,从而表现了他的思想、感情、兴趣和对外部世界的认识,随之幸福指数提升。而绘画不仅能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对孩子的专注力和耐心的培养也是有一定好处的,并且其对孩子表达的习惯或者表达的愿望、表达的逻辑的形成,都是有很好的帮助作用。成年后的生活中,绘画无论是兴趣或职业,带来的一定是无限的自信与能力!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eixin_50256724/article/details/109361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