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监测,有多精密

气象是一门科学,监测精密是基础,预报精准是核心,服务精细是目标。今天就和大家聊聊我国气象监测有多精密!

气象科学内涵

气象监测是气象工作的基础,为天气预报、气候分析、科学研究和气象服务提供重要依据。为了解变幻莫测的万千气象,很久前就有看云识天气,老一辈气象观测员靠眼、笔、纸这“老三样”开启了气象事业。

老一辈气象观测员记录百叶箱数据

随着时代的发展,目前气象监测基本实现自动化,主要的监测手段包括地面气象站、气象雷达、气象卫星、小卫星监测、无人机监测、智能气象监测设备等。

  • 01 地面气象站

地面气象站分为国家基准站、国家基本站、国家一般站和区域自动气象站。观测内容包括:气温、气压、空气湿度、风向风速、云、能见度、天气现象、降水、蒸发、日照等。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发力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2020年4月1日起,地面气象观测正式切换为业务运行,标志着我国地面气象观测迈入全面自动化时代。目前我国已经拥有了7万多个自动气象站,覆盖97%的乡镇,数量和密度位居世界第一。

自动气象观测场
  • 02  气象雷达

气象雷达属于主动式微波大气遥感设备,厉就厉害在它会发波和收波,可以探测大气中的云雨粒子。我国已基于200多部天气雷达,建成全国新一代天气雷达网。目前天气雷达近地面 1 千米的覆盖范围约 220 万平方公里。中东部地区单点雷达站间距一般在 150 千米至 200千米左右,西部地区单点雷达站间距为 250 千米至 300 千米左右。

  • 03  气象卫星

气象卫星承载着中国人科技强国的梦,2020年是我国首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50周年,中国邮政推出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五十周年》邮票。

地球背景是风云四号气象卫星所拍摄

气象卫星可以从太空对地球及其大气层进行气象观测,就像是给气象监测开了天眼,可以监测沙尘暴、森林火灾、洪涝灾害、大雾等。气象卫星分两种,一种是极轨卫星,一种是静止卫星。极轨卫星离地球更近,它看得更清楚,但是对于某一个地方,一天只能观察两次。静止卫星,静止在地球上方的某一个位置,可以全天候24小时不间断观测。

微信启动页:风云4号卫星拍摄的地球
  • 04  小卫星监测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型观测手段不断涌现,小卫星就是其中之一。小卫星主要指质量小于500kg的航天器(也有认为1000kg以下),由于体积小,成本低,研发周期短,性能迭代快,小卫星的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全球已发射超千颗小卫星。只要小卫星数量够多,能够对地进行空间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更高的观测,未来将在气象精密监测中发挥巨大作用。

小卫星围绕地球示意图
  • 05  无人机监测

无人机具有灵巧、快捷、实时操控等优势,在气象监测,特别是恶劣环境下如山区、高原、无人区等具有巨大作用。本月我国自主研发的高空大型无人机在台风监测中取得重大突破。这架无人机成功下投30枚探空仪,与毫米波雷达一起,对台风“森拉克”外围云系进行了“CT式立体扫描”,获取台风内部精细结构特征和垂直结构信息,帮助预报员更准确分析台风位置、强度及结构等信息,也为未来数值天气预报模式精准预报台风提供了宝贵数据。

高空气象探测无人机
  • 06  智能气象监测设备

随着智能硬件行业的蓬勃发展,智能气象监测设备性能不断提高、价格不断走低,目前国内外不少商业公司开始布局。智能气象监测设备不仅可以监测常规的温压湿风,还内置了摄像头,可以实时拍摄天空照片,上传云端全球分享。社会化的高清图片和视频,再结合人工智能图像识别技术,未来在气象领域的应用拥有非常大的想象空间。

智能气象监测设备

从气象监测发展历史来看,未来气象监测一定是朝着自动化、智能化、社会化方向发展,不断提升监测效率、监测精度和监测的时空分辨率。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欢迎讨论!

小编的下一篇《气象预报,有多精细!》已经在路上了,尽情期待!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Meteoforce/article/details/108247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