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d服务架设简单web站点的部署过程、httpd服务器的基本配置

一、web部署过程

首先先安装好httpd服务没有安装的请参考:https://blog.csdn.net/wulimingde/article/details/108322715

1、确定网站的名称、以及IP地址

若要向Internet中发布一个网站,首先需要申请一个合法的互联网地址,并且向DNS服务商注册一个完整的网站名称。满足这些要求后就可以在网上部署一个自己的网站了。

将设我们要在服务器搭建一个web站点,IP地址是20.0.0.55,网站的名称为www.wlm.com用来作为我们的服务器端。

如果想在客户端访问我们的服务器端,需要客户端在浏览器中通过地址www.wlm.com来访问服务器端的wed站点。客户端应该有可用的DNS域名解析服务,可以将www.wlm.com解析为IP地址20.0.0.22。

在web服务器端,将IP地址设置为20.0.0.55,将主机名称设置为www(可根据需求设置);修改/etc/hosts文件,添加相应的映射记录以提高本地解析速度。

[root@www ~]# vim /etc/hosts
20.0.0.55  www.wlm.com

2、配置启动httpd服务

2.1、配置httpd服务

编辑httpd服务的主配置文件httpd.conf,查找配置项“SeverName”,在附近添加一行内容“ServiceName www.kgc.com”,用于设置网站名称。

[root@www ~]# vi /usr/local/httpd/conf/httpd.conf
ServerName www.wlm.com

每次修改完httpd.conf文件的配置内容以后,建议使用“apache -t或httpd -t”命令对配置内容进行语法检查。如果没有语法错误,将会显示“Syntax OK”,如果有错误就会报错,就可以根据错误提示信息来修改配置文件。

[root@wode ~]# /usr/local/httpd/bin/apachectl -t
Syntax OK   //表示修改的配置格式没有错误
//我们之前把路径优化过可以直接使用命令
[root@wode ~]# apachectl -t
Syntax OK   
[root@wode ~]# httpd -t
Syntax OK    
2.2、启动httpd服务
[root@wode ~]# systemctl start httpd   //启动httpd服务
[root@wode ~]# netstat -aupt |grep httpd  //过滤httpd服务的网络连接状况
tcp6       0      0 [::]:http      [::]:*       LISTEN      9148/httpd 

3、部署网页文档

网站根目录位于/usr/local/httpd/htdocs下,需要将web站点要发布的网页文档复制或上传到此目录下。在这个目录中已经存在了httpd服务器默认提供的一个名为index.html的测试网页,作为访问网站时的默认首页。

[root@wode ~]# cat /usr/local/httpd/htdocs/index.html   //产看默认网页的位置和显示内容
<html><body><h1>It works!</h1></body></html>

4、在客户端访问web站点

在客户端可以通过域名或者IP地址访问httpd服务器,将可以看到web站点的页面内容。若使用的时httpd服务默认的首页,则页面会显示“It works !”,表示httpd服务已经正常使用了。
注:客户机访问的时候建议使用谷歌浏览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查看web站点的访问情况

httpd服务器使用了两种类型的日志:访问日志和错误日志。这两种日志的文件名分别通过access_log和error_log,位于/usr/local/httpd/logs目录下。
查看访问日志文件access_log,可以及时了解web站点的访问情况。访问日子中的每一行对应的一条访问记录,记录了客户机的IP地址、访问服务器的日期和时间、请求的网页对象等信息。

[root@wode ~]# tail /usr/local/httpd/logs/access_log   //查看访问日志文件
20.0.0.1 - - [01/Sep/2020:19:46:57 +0800] "GET / HTTP/1.1" 200 45   //访问记录
20.0.0.1 - - [01/Sep/2020:19:46:57 +0800] "GET /favicon.ico HTTP/1.1" 404 209

查看错误日志文件error_log,可以排查服务器运行故障提供参考依据。错误日志文件中的每一行对应一条错误记录,记录了发生错误的日期和时间、错误事件类型、错误事件的内容描述等信息。

[root@wode ~]# tail /usr/local/httpd/logs/error_log   //查看错误访问日志文件
[Tue Sep 01 19:18:59.476349 2020] [mpm_event:notice]\
 [pid 52289:tid 139752290195264] AH00489: \
 Apache/2.4.29 (Unix) configured -- resuming normal operations   //错误访问记录
[Tue Sep 01 19:18:59.476454 2020] [core:notice] [pid 52289:tid \
139752290195264] AH00094: Command line: '/usr/local/httpd/bin/httpd'

以上就是使用httpd服务器部署简单web站点的基本步骤,里面涉及到的httpd.conf配置文件的改动量非常少,要搭建一台简单的web服务器还是十分容易的。

二、httpd服务器的httpd.conf主配置文件解析

主配置文件httpd.conf有注释行、设置行两部分内容组成。与大多数Linyx配置文件一样,注释性的文字以“#”开始,包含了对相关配置内容的说明解释。除了注释行和空行以外的内容即设置行,构成了web服务的有效配置。根据配置所作用的范围不同,设置行又可分为全局配置和区域配置。

1、全局配置项

全局配置决定httpd服务器的全局运行参数,使用“关键字 值”得配置格式。

每一条全局配置都是一项独立的配置,不需要包含这其他任务区域中。

以下列出了httpd.conf文件中最常用的一些全局配置项。
ServerRoot “/usr/local/httpd”
Listen 80
User daemon
Group daemon
ServerAdmin
ServerName www.wlm.com
DocumentRoot “/usr/local/httpd/htdocs”
DirectoryIndex index.html index.php
ErrorLog logs/error log
LogLevel warn
CustomLog logs/access log common
PidFile logs/httpd.pid
CharsetDefault UTF-8
lnclude confextra/httpd-default.conf
这些常用的全局配置项具体含义如下:

  • ServerRoot:设置httpd服务器的根目录,该目录下包括了运行Web站点必需的子目录和文件。默认情况下,httpd 服务器的根目录为httpd的安装目录。
    /usr /local/httpd:与编译安装时所指定的httpd安装目录相同。在httpd .conf配置文件中,如果指定 目录或文件位置时不使用绝对路径,则该目录或文件位置都认为是在服务器的根目录下。
  • Listen:设置httpd服务器监听的网络端口号,默认为80.
  • User:设置运行httpd进程时的用户身份,默认为daemon。
  • Group:设置运行httpd进程时的组身份,默认为daemon。
  • ServerAdmin:设置httpd服务器的管理员E一mail地址,可以通过此E一mail地址及时联系Web站点的管理员。
  • ServerName:设置Web站点的完整主机名(主机名+域名)。
  • DocumentRoot:设置网站根目录,即网页文档在系统中的实际存放路径。此配置项比较容易和ServerRoot混淆,需要格外注意。
  • Directorylndex:设置网站的默认索引页〈首页),可以设置多个首页文件,以空格分开认的首页文件为index , html。
  • ErrorLog:设置错误日志文件的路径,默认路径为logs/ error_log。
  • LogLevel:设置记录日志的级别,默认级别为warn(警告)。
  • CustomLog:设置访问日志文件的路径.日志类型,默认路径为logs/access_log,使用的类型为common(通用格式)。
  • PidFile:设置用于保存httpd进程号(PID)的文件,默认保存地址为logs/httpd .pid,logs目录位于Apache的服务器根目录下。
  • DefaultCharset:设置站点中的网页默认使用的字符集编码,如utf—8. gb2312等。
  • Include:包含另一个配置文件的内容,可以实现将一些特殊功能的配置放到一个单独的文件中,再使用Include配置项将其包含到httpd . conf文件中,这样便于独立进行配置功能的维护而不影响主配置文件。

2、区域配置项

除了全局配置以外,httpd.conf文件中的大多数配置时包括这区域中的。区域配置使用一对组合标记,限定了配置项的作用范围。常见的区域配置形式如下。

<Directory />    //定义"/"目录区域的开始
Options FollowSymLinks   //控制选项,允许使用符号链接
AllowOverride none   //不允许隐含控制文件中的覆盖配置
Require all denied      //禁止任何人访问此区域
</Directory>       //定义"/"目录区域的结束

在以上区域定义中,设置了一个根目录的区域配置,其中添加的访问控制相关配置只对根目录有效,而不会作用于全局或其他目录区域。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根目录是指设置httpd服务器的根目录(ServerRoot所设置的值).而不是CentOS系统的根目录。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ulimingde/article/details/108365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