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面向对象编程(一)

Python是一门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

前言:

所谓的面向对象的语言,简单理解就是语言中的所有操作都是通过对象来进行的。

先看一下面向过程的编程的语言
面向过程指将我们的程序的逻辑分解为一个一个的步骤,通过对每个步骤的抽象,来完成程序。例如:孩子上学(分7步)

		1.妈妈起床
        2.妈妈洗漱
        3.妈妈做早饭
        4.妈妈叫孩子起床
        5.孩子要洗漱
        6.孩子吃饭
        7.孩子背着书包上学校

面向过程的编程思想将一个功能分解为一个一个小的步骤,我们通过完成一个一个的小的步骤来完成一个程序。

优点:这种编程方式,符合我们人类的思维,编写起来相对比较简单。

缺陷:这种方式编写代码的往往只适用于一个功能,如果要在实现别的功能,即使功能相差极小,也往往要重新编写代码,所以它可复用性比较低,并且难于维护

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
- 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关注的是对象,而不关注过程
- 对于面向对象的语言来说,一切都是对象
- 例如上面的例子可以直接写成:

孩子他妈起床叫孩子上学

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将所有的功能统一保存到对应的对象中
比如,妈妈功能保存到妈妈的对象中,孩子的功能保存到孩子对象中
要使用某个功能,直接找到对应的对象即可

优点:这种方式编写的代码,比较容易阅读,并且比较易于维护,容易复用。

缺陷:但是这种方式编写,不太符合常规的思维,编写起来稍微麻烦一点

python中的类:

定义一个简单的类
使用class关键字来定义类,语法和函数很像!

class 类名([父类]):
  代码块
<class '__main__.MyClass'>

使用MyClass创建一个对象
使用类来创建对象,就像调用一个函数一样

class MyClass():
    pass
mc = MyClass() # mc就是通过MyClass创建的对象,mc是MyClass的实例
mc_2 = MyClass()
mc_3 = MyClass()
mc_4 = MyClass()

mc ,mc_2, mc_3, mc_4 都是MyClass的实例,他们都是一类对象

isinstance()用来检查一个对象是否是一个类的实例

result = isinstance(mc_2,MyClass)

现在我们通过MyClass这个类创建的对象都是一个空对象
也就是对象中实际上什么都没有,就相当于是一个空的盒子
可以向对象中添加变量,对象中的变量称为属性
语法:对象.属性名 = 属性值

mc_2.name = '猪八戒'

print(mc_2.name)

例子:定义一个表示人的类

class Person :
    # 在类的代码块中,我们可以定义变量和函数
    # 在类中我们所定义的变量,将会成为所有的实例的公共属性
    # 所有实例都可以访问这些变量
    name = 'swk' # 公共属性,所有实例都可以访问

    # 在类中也可以定义函数,类中的定义的函数,我们称为方法
    # 这些方法可以通过该类的所有实例来访问
    
    def say_hello(self) :
        # 方法每次被调用时,解析器都会自动传递第一个实参
        # 第一个参数,就是调用方法的对象本身,
        #   如果是p1调的,则第一个参数就是p1对象
        #   如果是p2调的,则第一个参数就是p2对象
        # 一般我们都会将这个参数命名为self

        # say_hello()这个方法,可以显示如下格式的数据:
        #   你好!我是 xxx
        #   在方法中不能直接访问类中的属性
        print('你好!我是 %s' %self.name)
创建Person的实例
p1 = Person()

p1.name = '猪八戒'

p1.say_hello() # '你好!我是 猪八戒'

del p1.name # 删除p2的name属性

对象的初始化

class Person :
    # 在类中可以定义一些特殊方法(魔术方法)
    # 特殊方法都是以__开头,__结尾的方法
    # 特殊方法不需要我们自己调用,不要尝试去调用特殊方法
    # 特殊方法将会在特殊的时刻自动调用
    # 学习特殊方法:
    #   1.特殊方法什么时候调用
    #   2.特殊方法有什么作用
    # 创建对象的流程
    # p1 = Person()的运行流程
    #   1.创建一个变量
    #   2.在内存中创建一个新对象
    #   3.__init__(self)方法执行
    #   4.将对象的id赋值给变量

    # init会在对象创建以后离开执行
    # init可以用来向新创建的对象中初始化属性
    # 调用类创建对象时,类后边的所有参数都会依次传递到init()中
    def __init__(self,name):
        # print(self)
        # 通过self向新建的对象中初始化属性
        self.name = name

    def say_hello(self):
        print('大家好,我是%s'%self.name)


# 目前来讲,对于Person类来说name是必须的,并且每一个对象中的name属性基本上都是不同
# 而我们现在是将name属性在定义为对象以后,手动添加到对象中,这种方式很容易出现错误
# 我们希望,在创建对象时,必须设置name属性,如果不设置对象将无法创建
#   并且属性的创建应该是自动完成的,而不是在创建对象以后手动完成
# p1 = Person()
# # 手动向对象添加name属性
# p1.name = '孙悟空'

# p2 = Person()
# p2.name = '猪八戒'

# p3 = Person()
# p3.name = '沙和尚'

# p3.say_hello()

p1 = Person('孙悟空')
p2 = Person('猪八戒')
p3 = Person('沙和尚')
p4 = Person('唐僧')
# p1.__init__() 不要这么做

# print(p1.name)
# print(p2.name)
# print(p3.name)
# print(p4.name)

p4.say_hello()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Airuiliya520/article/details/106628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