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okeeper学习 day01

今天,我开始了Zookeeper的学习。学习了概述+特点、数据结构+应用场景、单机模式、伪分布模式、完全分布式、客户端命令行操作、java-api-初体验、Java API、监听服务器节点变化、动态服役节点-3-5、动态退役节点-5-3、客户端连接服务端的三种方式。
总结一下:
1.zookeeper概述
Zookeeper是一个开源的分布式的,为分布式应用提供协调服务的Apache项目。
Zookeeper从设计模式角度来理解:是一个基于观察者模式设计的分布式服务管理框架,它负责存储和管理大家都关心的数据,然后接受观察者的注册,一旦这些数据的状态发生变化,Zookeeper就将负责通知已经在Zookeeper上注册的那些观察者做出相应的反应,从而实现集群中类似Master/Slave管理模式。
Zookeeper=文件系统+通知机制。
2.zookeeper特点
1)Zookeeper:一个领导者(leader),多个跟随者(follower)组成的集群。
2)Leader负责进行投票的发起和决议,更新系统状态。
3)Follower用于接收客户请求并向客户端返回结果,在选举Leader过程中参与投票。
4)集群中只要有半数以上节点存活,Zookeeper集群就能正常服务。
5)全局数据一致:每个server保存一份相同的数据副本,client无论连接到哪个server,数据都是一致的。
6)更新请求顺序进行,来自同一个client的更新请求按其发送顺序依次执行。
7)数据更新原子性,一次数据更新要么成功,要么失败。
8)实时性,在一定时间范围内,client能读到最新数据。
3.数据结构
ZooKeeper数据模型的结构与Unix文件系统很类似,整体上可以看作是一棵树,每个节点称做一个ZNode。
很显然zookeeper集群自身维护了一套数据结构。这个存储结构是一个树形结构,其上的每一个节点,我们称之为“znode”,每一个znode默认能够存储1MB的数据,每个ZNode都可以通过其路径唯一标识。
4.应用场景
提供的服务包括:分布式消息同步和协调机制、服务器节点动态上下线、统一配置管理、负载均衡、集群管理等。
5.客户端命令行操作
help
显示所有操作命令
ls path [watch]
使用 ls 命令来查看当前znode中所包含的内容
ls2 path [watch]
查看当前节点数据并能看到更新次数等数据
create
普通创建
-s 含有序列
-e 临时(重启或者超时消失)
get path [watch]
获得节点的值
set
设置节点的具体值
stat
查看节点状态
delete
删除节点
rmr
递归删除节点
6.Zookeeper动态服役节点(3→5)
注意事项:
首先,当我们要从3台扩充到5台时,应保证集群不停止服务。3台不停止服务的最低限度是2台(X/2+1),而5台的最低限度是3台。我们应该保证,集群中最低有3台ZooKeeper是启动的。此外,重启时应保证先重启myid最小的机器,由小向大进行重启。Leader无论其myid大小,都放到最后重启。因为ZooKeeper的机制中,myid大的会向小的发起连接,而小的不会向大的发起连接。因此如果最后重启myid最小的机器,则其可能无法加入集群。
7.Zookeeper动态退役节点(5→3)
注意事项:
根据zookeeper动态服役节点的注意事项,我们此时5台集群中启动的数量不得少于3台,因此我们需要先修改3-5号机器的配置文件为3台,再关闭1-2号机器。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m0_49528461/article/details/108608259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