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基础与网络参考模型

计算机网络基础

1.计算机网络协议可以理解为规则,而标准可以理解为一致同意的规则。

2.IEEE 802标准定义了网卡如何访问传输介质(如目前较为常见的双绞线,光纤,无线等),以及在这些介质上传输数据的方法等。

3.常见的网络通信设备有交换路由设备,网络安全设备,无线网络设备等。它们根据自身的功能特性分工协作,就像是高速公路上的信标,为传输数据指明正确的方向。

4.网络拓扑结构有星型拓扑,总线型拓扑,环形拓扑,网型拓扑等,目前最常见的是星型拓扑和网型拓扑。

5.计算机中常用的数制有十进制,十六进制,二进制,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换。

6.ip地址由两部分组成:网络部+主机部分。为了便于分配和管理,LANA将ip地址分为A,B,C,D,E五类。

7.有了子网掩码之后,只要把ip地址和子网掩码作逻辑与运算所得的结果就是ip地址的网络地址。

计算机网络参考模型

分层是赋予每一层一定的功能,相邻之间通过接口来通信,下层为上层提供服务。一旦网络发生故障,很容易确定问题是由那一层引起的,有助于更加清晰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OSI参考模型
分为七层由上而下依次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物理层:完成相邻节点之间原始比特流的传输。
数据链路层:负责将上层数据封装成固定格式的帧,在数据帧内封发送端和接收端的数据链路地址来标识网卡的物
理地址。
网络层;实现数据从源端到目的端的传输,优先传输最佳的路径。
传输层:实现网络中不同主机上用户进程的数据通信。
会话层:会话控制及网络差错校验功能。
表示层:完成特定功能,一般用于编码转换,涉及数据压缩和解压,数据加密和解密等工作。
应用层:包含大量人们普遍的需要的协议。

TCP/IP参考模型
早期的TCP/IP模型是一个四层结构,从下而上依次是网络接口层,互联网层,传输层,应用层。在后来的使用过程中,借鉴OSI的七层参考模型,又将网络接口层划分为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形成了一个新的五层结构,TCP/IP是一系列协议的集合,所以严格的称呼是TCP/IP协议簇。

每一层对应封装的协议

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无任何特定的协议。它支持所有标准的和专用的协议,网络可以是局域网,城域网或广域网。
网络层:定义了网络互联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而ip又由四个支撑协议组成:ARP(地址解析议),R
ARP(逆地址解析协议),ICMP(网际控制报文协议)和IGMP(网际组管理协议)。
传输层:TCP(传输控制协议)和UDP(用户数据报协议)。UDP协议传输速率高,TCP协议传输更加稳定可靠。
应用层: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FTP(文件传输协议),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DNS(域名系统)等。

数据封装与解封装

数据封装从上而下加包头数据封装
数据解封装从下而上去包头

网络中各层典型的硬件设备

应用层:计算机
传输层:防火墙
网络层:路由器
数据链路层:交换机
物理层:网卡

TCP端口及其应用

FTP:21	TELNRT:23		SMTP:25		HTTP:80

UDP常用的一些端口

TFTP:69		RPC:111		NTP:123

TCP建立连接需要三次握手,而断开连接需要四次握手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vxandox/article/details/108842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