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讲明白互联网如何去中心化

本文不是巧立名目,虚设概念,而是在汉语中找了最恰当的一个词来定义互联网的“去中心化”,因为现实的单调,在“去中心化”议题里浸淫久了会发现,如果目标一致,一切表达都会是趋同的,比如说有一天真正的变革型的“去中心化”场景出现,那么那个创变者举的例子、列的论点,给产品取得名字,以至于对外讲述产品的概念,精挑细选后一定都是趋同的。

因为这个事情太简单了。比如说当他讲起自己产品的“去中心化”理念的时候,不会说“协议”、不会说“区块链”,也不会说“金融”,他会挑一个什么词儿呢?

“场景”。

为什么互联网去中心化本质是“场景”的去中心化,别的词儿为什么不行?究竟什么是场景?场景和人类社会、和科技进步之间的关系到底是什么?

我们从历史的视角切入,先讲一下科技对于人类社会场景进步的意义。

科技的一个重要的意义就是提升时间效率。比如说“马路、车辆、火车、汽车、飞机、电报、电话”,这一类科技的本质,是提升人类社会的时间效率。

为什么要提升时间效率呢?因为人类社会的本质是场景,而提升时间效率可以降低场景构建的成本。萨特说:“存在即虚无”,一只老虎再过1亿年也是一只老虎。而人的“存在即虚无”的意思是,人作为一种唯一具备社会场景的动物,存在的意义是不断的变化的,人不是一个定性的东西,而动物却是,因此在哲学意义上,人类是宇宙中独一无二的事物,如果问宇宙中存在第二个人类吗?答案是不存在。如果问今天的人类还是昨天的人类吗?答案也是不是。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因为从这个概念里,我们延伸出一个问题:“人类是如何实现持续性进化的?进化的本质是什么?

1、进化的本质就是“场景”,人与兽的区别是有无“场景”。

人类的形成来自于一把篝火,篝火聚集起原始人形成了社会化场景,自此以后人类历史的发展都能看到场景的“熵”在不断的增加,而这个增加的本质,其实是“场景”的细化

科技导致生产力溢出,是生产力溢出导致资源再分配,从而让社会场景进一步的细化。

当人类有了更好的连接工具,这个社会占据统治地位的个体,就会借助这个连接工具搭建属于自己的场景。封建地主阶级借助车马锻造技术和完善的路网构建起封建大一统场景,近代的资产阶级借助蒸汽机和铁路构建起大生产场景,而共产主义则会借助互联网,构建起协同共建的场景。

2、科技的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以连接的形态,为统治阶级赋能。

从历史上看,一个科技赋能的连接一旦诞生,为哪个阶级赋能你是能分析出来的。

当火车刚刚出现的时候,是为国家场景服务的,因为个体没什么远房亲戚,而工业化大生产则需要铁路运输生产原料。但是当汽车出现的时候,就是为个体服务的,因为汽车缩短了每个个体的出行时间。

当互联网出现的时候,中心化的产品开发方式是为产业场景服务的,因为个体不知道互联网能干啥,互联网如同一片没有开发的处女地,需要最先进的一批生产力去开发互联网的潜力,让新连接首先做原始积累,场景才能做细。截至到目前来看,衣食住用行无不在互联网上有了深刻的应用案例,积累了丰富的算法并营造出了多样化的场景,几乎到了web2.0的极限。

而web3.0作为场景细化的新概念出现之后,所有的场景搭建的门槛儿会变得很低(可以参照从火车到汽车的过程),场景将为个体服务而非为企业服务,这个时候会诞生一种让个体可以“协同共建场景”的工具。

3、一个底层逻辑是:“连接赋能谁,就要归谁所有,让谁建立场景”。

福特公司生产汽车,所有的汽车都是一种连接,可以缩短距离,从而营造了新的城市化的购物、生活场景,汽车为人类的生活场景的细分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即“连接为个体所有,为个体所用”。

你没听说福特汽车生产出来后,只办车展薅羊毛用吧?

同样的道理,互联网的场景不应该是被开发好扔在你面前,而是你要借助互联网的工具,去拓展你自己的场景。

连接是为赋能者所用的”。当前的互联网场景被握有资本和开发能力的人群占有,被赋能的恰恰是中心化的场景,未来互联网公司应该从事的是福特“生产线”的角色,创造让用户可以搭建场景的产品,绝非搭建场景本身,场景需要用户借助我们的产品去搭建。

4、历史上所有成熟的连接都会按照阶级顺序被沿用∶

文件管理系统权限从政府下放

博纳斯李优化了下形成万维网

万维网的金钱烧出来的算法和场景积累将附能去中心化场景

5、场景赋能者拥有的优势是什么?

1、场景是一切资金、资源的聚集地。通地铁后,每个重要的地铁站都有了商业中心,就是这个道理:连接打造场景,场景吸纳资源。

2、场景孕育了新的发展蓝海,因为超强的连接带来的是社会结构的变化,导致新场景诞生。

汽车产品解决的是“出行时间成本降低”的问题,互联网解决的是“场景搭建和响应成本降低”的问题,都是为了提升效率,从而“赋能个体形成新场景”,本质上是降低了场景搭建的门槛儿。

而对于互联网而言,搭建场景的工具可以参照minecraft拆解为以人为中心的“富文本+连接+功能”,背后需要的是架构创新。

6、如何实现“场景去中心化”的产品架构创新?

先讲互联网的特征:互联网是人类历史上不唯一,却也是最强的连接。因为互联网有最强悍的及时性,有最丰富的展示性,甚至在前几年出现了二维码,物联网、3d打印的苗头,你会发现,互联网将是人类历史上最牛逼的连接之一,它有广阔的前景。

与历史其它连接不同的是:

1、互联网可以直接把场景具象化出来,直接营造线上化的世界,这等于把万物拉进咫尺

2、互联网是无壁垒的,可拓展性强,能直接影响线下场景,不像汽车只能缩短交通

怎么做到场景的去中心化呢?让现在中心化的信息、社交、电商场景全部去中心化,方法就是像minecraft游戏一样通过基本元素+功能+连接来做一款协同共建的工具。

7、这样的产品听上去匪夷所思,出现后会有人用吗?

会有,先挑2个场景下手:社交是准入门槛最低的场景,本地服务是变现门槛最低的场景。

产品构建自己的信任体系,构建自己的合理的架构,通过有效的运营手段促进用户具备玩游戏一样的快感进入并创造价值,而产品上线后,

第一步: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不断的完善基元的功能,帮助用户具备更多“构建场景”的能力。

第二步:开接口,提效率。可拓基元等于是场景搭建的前端,给用户低门槛的功能,但是给开发人员搞后端的权力,让可拓基元平台具备搭建高效率场景的能力!!

8、产品的结构

1、个人拥有基元+连接

2、功能有功能池塘,根据需求去选择特定的场景,直接去下载对应功能即可

3、80%的简单功能极简概括,让买家轻易完成对社交和变现场景的建设需求

由于本质是“赋能场景搭建”,未来要赋能个体基于模块化去构建物联网场景,基于资源配置优化构建AI场景,最终的目标,是赋能个体最大化的影响现实的能力。

而群体文明,会涌现出新的社会结构,新的智能。

9、应用场景实例

1)社交场景实现方案

体验:打破社交产品的场景结构壁垒,让用户有协同共建社交产品的冲动

对标竞品:活动类 app,陌陌,探探等

此类竞品的明显缺陷:场景单一、局限性和目的性强,操控人心为主,产出价值为辅。

2)本地服务场景实现方案

对于低频服务来说,难以保障服务质量,难以保障服务信誉,核心的是,无法保障接单有效性,导致模式跑不通,且收益效率低下。

3)项目管理场景实现方案

基元可以实现连接的更改和拖动,改变各个流程和事项的状态。

4)基元可以内嵌代码开发

有人说,仅仅是富文本搭建而成的场景是否太鸡肋了?如果只是这种场景,如何跟现在的效率平台相抗衡?

因此,基元除了以上的富文本+连接+功能(支付功能、等等)结构以外,还具备开发功能。开发者可以通过开源的接口设计程序,从而让去中心化场景达到跟中心化场景相匹敌的效率。

而这个开源接口,也会是盈利的重要来源。

5)产品核心结构

产品的核心结构是以人为中心,每个用户具备特定数量的“基元”,基元的模型是富文本+连接+功能(支付功能、等等),人们借助基元,在价值最大化的场景下协同共建个性化的小场景。

所谓价值最大化的场景,在 C2C 的市场内,社交是门槛最低的场景,而基于地理位置的服务则是变现门槛最低的场景,而信誉则是让社会场景顺利运行的保障,因此构建一个信任体系也十分重要。

6)盈利模式

模块化的盈利模式并不少见,模块化的组件常常就是盈利方式,基元作为赋能个体创造价值的工具,那么基元的附属功能、基元的数量和展示形式,以及基元的流量/现金流等数据,都是可付费变现的点。

所以去中心化才是未来真正的现金牛,也是一切资源、技术(包含物联网)、科技(包括 AI 的落地应用)发展的能量池。

产品对照答疑

可以对照的产品有很多,目前没有产品实现真正的去中心化搭建,所有的“通过场景让个人获取价值变现”的产品背后,貌似是符合web3.0产品的描述,但是在本质上并不是为用户赋能,在产品层面上,用户仍然是填充既定的内容结构,而没有自己设置底层结构的权力。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eixin_46216698/article/details/108239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