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写作业的方法

要养成先复习后做作业的习惯

做作业时要养成一个习惯,在准备好学习用具和书本,调整好心情后,他们不忙着去做作业,而是先把老师这一节课所讲的内容认真地看一看,弄清楚基本原理和概念,想—想这一堂课讲了哪些内容、原理、概念?提出了哪些定理、公式?这些定理、公式是怎样得出来的?有何意义和作用?互相间的关系是什么?特别是对例题要明白、清楚它的典型性和代表性,解题时用于哪些方法?解题思路是什么?突破口在什么地方等等。

把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重点和关键所在,在头脑中像过电影那样“过”一遍,对疑问或不懂的地方,翻开课本、课堂笔记或有关参考书看一下,把知识的来龙去脉搞清楚。

上面这些工作做完之后,我们才会正式开始做作业。就像他们预期的效果一样,作业做得既快又好。

要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一个人如果自己不学着独立,老想着依靠别人,到了关键时刻,吃亏的就肯定是自己。

作业是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有利于思考能力的发展。要达到作业的目的,起到应有的作用,就要自己开动脑筋,独立地分析和解决问题。

我们在碰上难题时,要先独立思考,自己做不出来,就去翻书,看笔记,去深刻理解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再进一步想想课堂上学的知识和这道练习题是什么关系,一般这样就做出来了。或者可以把这道练习题暂且放过,先做其它题,然后再来思考这个练习题,也许思路打开了,就能做出来。如果实在做不出来,再去请教别人,或同别人展开讨论。

我们在作业多的情况下,更懂得抓紧时间。在安排时间上应当先紧后松。所以自己必须要专注,一鼓作气地把作业做完。如果不能静下心来,状态不好,就先暂时不做,但是在抓紧时间的前提下适当的放松,做到有张有弛、劳逸结合。

具体做作业步骤:

第一步:知识上的准备工作,学会审题

老师布置了作业后,优等生不会马上动手就做,他们要先复习。做作业前,把所学的有关内容简要地复习一遍,掌握其中的概念、定理、公式、重要内容,理清知识体系,在脑海里形成总体印象。这样,在做作业时,才能头脑清醒、反应灵敏、思路清晰、考虑周全、得心应手。否则,知识不熟练,做起题来处处碰壁,不是公式想不起来了,就是单位不统一了,或相关内容混淆了,答跑题了。

第二步:感知理解题意。这一步实际包括审题、联想与课题的类化三个环节

审题即了解题意,搞清题目中的条件与问题,明确题目要求。

搞不清题目要求,忽视或遗漏某些必要条件,或领会错了题目意思,解题一定不会顺利。因此,我们应该养成一个好习惯,解任何一道题时,都应列出以下几项:已知、求解、解,认真写一遍,可预防遗漏。

联想是指由一种心理过程而引起另一种与此相连的心理过程的现象,它不是盲目的,它是根据已有知识经验进行的合乎逻辑的联想。

怎样才能找到正确的解题思想呢?习题的设计一般是为了考查某一知识点,要找到正确的解题思路,必须首先分清这道题究竟考查的是什么。然后,根据解题要求顺藤摸瓜,则很容易得到正确的结论。

第三步:细心的做题

做题是表达思路的全过程,这个过程要求既动脑,又动手。要做到这两点就要求学生认真的抄好题,书写格式必须正确、规范,严格按照各类题的解题要求,仔细演算解题的每—步,得出正确的结果。

做习题的方法

①从最有把握的地方开始。为了更好地激发学习的兴趣,最好避免一开始就屡遭挫折。

②教材的练习题一定要无一不知,无一不熟,作为第一参考书。在此基础上,有精力和时间不妨多读几本参考书,把其中的精华都吸收过来。

③一定不能在习题旁写出答案。为了及时知道对错,可将答案注在书后或其它笔记本上。

④选择参考书时,要选有答案的,答案越详细越好。如果有错误分析,则为上选。做过练习的题,应做上记号,对的打钩,错的打叉,但答案一定不要填上。做完一遍后,隔一段时间,再重做,同样,对的打钩,错的打叉。再隔一段时间,可把做对的放在一边,只做错的,直到做对为止。

学会做完作业后认真检查

作业检查一般分四步进行:

一是检查题目是否抄对?

二是审题是否正确?

三是运算是否正确?

四是方法、思路与步骤是否正确?

具体做法:

首先要认真分析作业做错的原因。如果是属于理解上的错误,我们就回头认真领会教材(包括与新知识有联系的旧知识),直到弄明白为止。如果是由于在掌握知识技能上存在缺陷,就赶紧加强课外自学,弥补起来。

其次,我们会把做错了的作业重新做一遍。如果时间允许,还会多选些类似的题目做一做,以加深和巩固对新知识的理解和对新技能的掌握。对于某些题还尽可能去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解答并检验。

再次,如果经过反复地独立思考,不能弄清楚做错作业的原因,错误得不到纠正,就把题记下来,去请教老师或与同学讨论。

最后,我们发现某些有些疑难问题的出现,是平时学习方法失当而造成的。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要发挥最大的学习主动性,去形成适合自己特点的最佳学习方法。

学生准备错题本

1.把错题原原本本地抄下来,把错误的地方用红笔画出来;

2.在错题下面,按正确的做法再做一遍;

3.最后分析错误的原因,并用红笔把错误的类型醒目地标出(是属于概念理解错了,还是没有弄清题意;是不善于分析、推理,还是计算上的错误……)。

编《错题本》好处有三:一能从反面入手,加深理解正确的东西;二能把错误弄个水落石出,避免以后重犯;三能温故而知新,有利于后来的学习。

学生可以把《错题本》按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等各学科分类编。每一学科的《错题本》,都要把考试、作业或练习中做错了的题目都记录在上面,并在错误旁边或下边认真加以订正,弄清楚错在什么地方。

如何利用身边笔记本制作错题本?

1.首先,我们要准备些精致的本子。不要拿草稿本当错题本写,这种随便的态度会影响你

制作错题本的积极性。

2.将我们的错题本打开,把本子都沿着每页的1/3位置向内折叠。每一页我们都留下这样的折痕。

3.对折向内部分抄录我们的错题,对折向外部分记录我们写错的原因,以及题目的解题思路和技巧。

4.抄录的题型应该以我们的错题为主,同时记录一些结论性强的题目。自己的错题能够暴露自己的不足。结论性强的题目能够在做其他题目时利用这题的结论,方便我们的解题

过程。

5.抄录题目也要注意整洁,干干净净的笔记才能让人看得更加舒心。

6.每天都记录1~2题,坚持下去。一个月后,你的错题本就能成为你的题库。

同学们可以点击这里免费下载:错题本模板(打印版)

认真对待每一次作业

1.着重做不会的题,这样才能学到新的东西,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2.经常整理作业,分门别类地整理自己的作业,不断地总结和发现新的问题。只有经常整理作业,学过的知识才会形成一个知识链,才能变成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运用时得心应手。

3.不时翻看整理过的作业,这就起到了复习的作用。

4.抓住题目透露的信息,知道这道题主要讲的是什么东西,透露着什么信息。

文章来源:学生写作业的方法

如果你想系统了解学习方法的话,请戳这里查看:学习方法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dongmenr/article/details/10865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