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看的计算机网络复习笔记(2)

一. 网络应用体系结构

1.客户机/服务器结构(C/S)
1)服务器: 不间断服务,永久性访问地址/域名,利用大量服务器实现可拓展性。
2)客户端: 与服务器通信,使用服务器提供的服务,间歇性接入网络,可能使用动态IP地址,不会与其他客户机直接通信。例如:web应用。

2.点对点结构(p2p)
1) 没有永远在线的服务器
2) 任意端系统/结点之间可以直接通信
3) 节点间歇性接入网络
4) 节点可能改变IP地址、优点:高度可伸缩、缺点:难于管理

3.混合结构
1)Napster: 文件传输使用p2p结构,文件的搜索采用C/S结构-集中式。

二. web应用

1.web 的发明者: Tim Berners-Lee
2.网页,网页相互链接
1)-网页(web)包含多个对象(objects)
对象:HTML文件、JPEG图片,视频文件,动态脚本等
基本HTML文件:包含对其他对选哪个引用的链接。
3.对象的寻址(adressing)
1)URL:统一资源定位器
4.HTTP协议概述
1) 万维网应用层遵循http协议
2) 超文本传输协议
3) C/S结构
-客户-: 请求、接收、展示web对象
-服务器-: 相应客户的请求,发送对象。
4)使用TCP传输服务 :
-服务器在80端口等待客户的请求
-游览器发起到服务器的TCP连接
-服务器接收来自游览器的TCP连接
-游览器与web服务器(http服务器)交换http消息
-关闭TCP连接。
5)无状态(stateless):服务器不维护任何有关客户端过去所发请求的信息。
6)HTTP拦截的两种类型
1)非持久性连接:每个tcp连接最多允许传输一个对象
2)持久性连接
-每个TCP连接允许传输多个对象
-无流水性的持久性连接
-带流水机制的持久性连接

4.HTTP请求消息
1.请求消息:ASCII:人可直接读
2.响应消息:ASCII:人可直接读
3.上传输入的方法
1)POST方法
-网页经常需要填写表格
-在请求消息的消息体中上传客户端的输入
2)URL方法
-使用get
输入信息通过request行的URL字上传。
3)HEAD方法
-请server不要讲所请求的对象放入响应消息中。

三.cookie技术与web缓存代理技术

1.为什么需要cookie技术?:因为HTTP协议无状态,不能记录信息。
2.cooKie技术作用:某些网站未来网辨别用户身份、进行session跟踪而储存在用户本地终端上的数据(通常经过加密)
3.组件
-HTTP响应消息的cookie头部行
-HTTP请求消息的cookie头部行
-保存在客户端主机上cookie文件,由游览器来管理
-web服务器端的后台数据库

4 web缓存/代理服务器技术
1)功能: 在不访问服务器的前提下满足客户端的HTTP请求
5.发明web缓存/代理服务器技术的原因?
1) 缩短客户请求的响应时间
2) 减少机构/组织的流量开销
3) 在大范围内实现有效的内容分发
6.web缓存/代理服务器
1)用户设定游览器通过缓存进行web访问。如果请求对象缓存中,缓存直接返回对象给用户,如果不在缓存中,则缓存服务器向原始服务器发送HTTP请求,获取对象,然后返回给客户端并保存记录该对象。
2)缓存既充当客户端,也充当服务器
3)一般情况下由ISP(internet服务提供商)架设。

四.Email应用

1.Email应用的构成
1) 邮件客户端(在应用的外围)
2) 邮件服务器(应用的核心)-为每一个用户分配一个邮箱,-存储发给该用户的email,-消息队列:存储等待发送的email
3)SMTP协议
-邮件服务器之间传递消息所使用的协议
-客户端:发送消息的服务器
-服务器:接收消息的服务器

2.SMTP协议:RFC 2821
1) 使用TCP进行email消息的可靠传输
2) 端口25
3) 传输过程三阶段
4) 命令/响应交互模式
-命令:ASCII文本
-响应:状态代码和语句
5) email消息只能包含7位ASCII码

3.SMTP协议
1) 使用持久性连接
2) 要求消息必须是由7位ASCII码构成
3) SMTP服务器利用CRLF.CRL确定消息的结束。

4.与HTTP协议对比
**1)**HTTP:拉式(pull) , SMTP:推式(push)
2)都使用命令/响应交互模式
3)HTTP:每个对象封装在独立的响应消息中。
4)SMTP:多喝对象在由多个部分构成的消息中发送。

5.email消息格式
1)SMTP: email消息的传输/交换协议
2)RFC 822: 文本消息格式标准
-头部行
-消息体
3)MIME: 多媒体邮件扩展RFC 2045,2065
-通过在邮件头部增加额外的行以声明MIME的内容类型。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eixin_44989801/article/details/106978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