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点先生和差不多女士

更多精彩内容可以访问我的博客Aelous-BLog

今天中午,在简书上看到一篇文章“你知道这些牛逼的女人背后有多拼命吗?”我们采访了 100 个女高管,其中有一段讲到了很多人拥有的一个致命状态:“有点”。「工作还行,谈不上喜欢不喜欢;恋爱也可以,说不上爱不爱;兴趣爱好就那样,做什么都不咸不淡」。

刚给文章起完名字,才想到,胡适先生的《差不多先生传》,我便也借先生之名,去写写我所看到的「有点」和「差不多」。

世界上有很多凡事都带着「有点」的人,你只是「有点」想改变职业,「有点」想变优秀,「有点」想健身塑型。这种状态现在被称为「佛系」, 这个词语在现在的 90 后身上很流行,因为大部分都面临着工作压力,碰巧 90 后又处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知道什么是好的是想要的,可是又不想付出相应的努力,这就衍生出了一个「佛系」。一个词仿佛自己大彻大悟,看透人生真谛,给止步不前的人生找到了理由。“我要养生,我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对,这些话我很认同,我本科几年几乎都是包宿过来的,我四哥给我起外号 “包宿坡”,导致至今我都有些神经质,反应时快时慢,很多结点好像就当机一样。我们要照顾好自己,但是这不是不努力的理由,不是玩乐的借口。游戏一打一天,抖音微博一刷一天?能养生嘛。去健身房锻炼都比这好得多吧。这一切无非就是「有点」。只是「有点」想要变好。你只是「有点」想要变好,那就只能得到「差不多」的人生。

世界不够公平,不会优待每个人,最可怕的是,大部分时间他都无比的苛刻。

胡适先生的《差不多先生传》讽刺了当时中国社会那些处事不认真的人。从处事不认真到处世不认真,许许多多的人就在“差不多”的圈套里度过一生。

我记得无问西东中,沈光耀母亲得知光耀要当兵,给他说了一段话,发人深省:

“当初你离家千里,来到这个地方读书,你父亲和我都没有反对过。因为,是我们想你,能享受到人生的乐趣,
比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比如同你喜欢的女孩子结婚生子。
注意不是给我增添子孙,而是你自己,能够享受为人父母的乐趣。
你一生所要追求的功名利禄,没有什么是你的祖上没经历过的,那些只不过是人生的幻光。
我怕,你还没想好怎么过这一生,你的命就没了啊!”

这段话想来也看哭了不少人。因为每个人都想要那真实的生活。我也不例外,功名利禄不过人生幻光。我觉得对,也不对。没经历过的就不是幻光,经历过的才有资格说是幻光。《无问西东》主旨在真实,内心真实的想法。但不是对生活的妥协。

我觉得:未经人事,怎么能大彻大悟。涉世未深,凭什么看透人生真谛。恋爱没谈几次,朋友没有几个,你又凭什么对感情无所谓???

有时候,我们是否也像“差不多先生”一样,过着差不多的人生?

列夫·托尔斯泰说:“人类的使命,在于自强不息地追求完美。” 追求完美,就是凡事都追求极致、精益求精,不甘于平庸,也拒绝将就,永远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一点、再前进一点。过的精致,活得潇洒,是你要追求的么?那哲学三连来了: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到哪里去?

如果你想要做有点先生、差不多女士,那么恭喜你,你已经超过了世界上绝大多数人,因为很多人都穷尽一生去寻找人生的真实,你比他们先找到了。即使你选择了庸碌,那也只是世俗的眼光。希望你不是被生活折磨累了,打怕了,选择了妥协。

前天和我妹聊天,我跟她说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别总熬夜,我就那么过来的,熬夜没好处,时间的高效利用才是重要的。
我妹回答我:我前几天受刺激了,我看到前三名就住在学校不回去,凌晨都在切桌子。(PS:她学的建筑)

现在社会各种鸡汤乱炖,没有人知道成功的方法和道路。路是要走的,一点点走出来,路上都是荆棘石砾,你每迈出一步,收获的可能都是鲜血淋漓。怎么办呢?大彻大悟?差不多?我想每个人的想法不同,当然不做干预。

但是世界是公平的。你凭什么不努力,又什么都想要?

有一句话说的很好:把一件事、一份工作做到 8 分,也许是因为钱;和一个不爱的人结婚,也许是因为合适。

如果要把一件事做到极致,要让自己每一天都真正的快乐,金钱、合适都不再适用了。

如果你对一件事怀着热爱,做到极致,就有机会从茫茫人海中脱颖而出,越来越优秀。

在热血上涌时,你能看到自己真实的想法么?或者说,你到底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想起《此间的少年》中说到:我拥有无数的时光和可能,热血上涌的时候,我相信自己能征伐世界,在战马背上带着窈窕的姑娘归来。

人这一辈子最后悔的不是做过什么,而是没做过什么。总有人觉得,一个人的一生,都是因为家庭和环境的影响。但其实只是「人各有志」罢了,你是什么样的人,内心就会有什么样的渴望。而这样的渴望,会一直在那里,随着你的物质水平越来越丰盈,这样渴望的声音会越来越大。从来都不是我们选择梦想,而是梦想选择了我们。

努力不是为了证明自己有多么的了不起。而是在看到世间所有的诱惑时,可以开心的告诉自己「我有更好的」

人这一辈子,就像煮茶,火候到了,熬的住了,那就刚刚好。熬不住的,不如不喝。

《差不多先生传》原文节选:

差不多先生的相貌和你和我都差不多。他有一双眼睛,但看的不很清楚;有两只耳朵,但听的不很分明;有鼻子和嘴,但他对于气味和口味都不很讲究。他的脑子也不小,但他的记性却不很精明,他的思想也不很细密。
他常说:“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
他小的时候,他妈叫他去买红糖,他买了白糖回来。他妈骂他,他摇摇头说:“红糖白糖不是差不多吗?”
他在学堂的时候,先生问他:“直隶省的西边是哪一省?”他说是陕西。先生说:“错了。是山西,不是陕西。”他说:“陕西同山西,不是差不多吗?”
后来他在一个钱铺里做伙计;他也会写,也会算,只是总不会精细。十字常常写成千字,千字常常写成十字。掌柜的生气了,常常骂他。他只是笑嘻嘻地赔礼道:“千字比十字只多一小撇,不是差不多吗?”
有一天,他为了一件要紧的事,要搭火车到上海去。他从从容容地走到火车站,迟了两分钟,火车已开走了。他白瞪着眼,望着远远的火车上的煤烟,摇摇头道:“只好明天再走了,今天走同明天走,也还差不多。可是火车公司未免太认真了。八点三十分开,同八点三十二分开,不是差不多吗?”他一面说,一面慢慢地走回家,心里总不明白为什么火车不肯等他两分钟。
有一天,他忽然得了急病,赶快叫家人去请东街的汪医生。那家人急急忙忙地跑去,一时寻不着东街的汪大夫,却把西街牛医王大夫请来了。差不多先生病在床上,知道寻错了人;但病急了,身上痛苦,心里焦急,等不得了,心里想道:“好在王大夫同汪大夫也差不多,让他试试看罢。”于是这位牛医王大夫走近床前,用医牛的法子给差不多先生治病。不上一点钟,差不多先生就一命呜呼了。差不多先生差不多要死的时候,一口气断断续续地说道:“活人同死人也差……差……差不多,……凡事只要……差……差……不多……就……好了,……何……何……必……太……太认真呢?”他说完了这句话,方才绝气了。
他死后,大家都称赞差不多先生样样事情看得破,想得通;大家都说他一生不肯认真,不肯算帐,不肯计较,真是一位有德行的人。于是大家给他取个死后的法号,叫他做圆通大师。
他的名誉越传越远,越久越大。无数无数的人都学他的榜样。于是人人都成了一个差不多先生——然而中国从此就成为一个懒人国了。

更多精彩内容可以访问我的博客Aelous-BLog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Aelous_dp/article/details/10746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