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Set】学习笔记

第一章 List集合

我们掌握了Collection接口的使用后,再来看看Collection接口中的子类,他们都具备那些特性呢?

接下来,我们一起学习Collection中的常用几个子类(java.util.List集合、java.util.Set集合)。

1.1 List接口介绍

java.util.List接口继承自Collection接口,是单列集合的一个重要分支,习惯性地会将实现了List接口的对象称为List集合。在List集合中允许出现重复的元素,所有的元素是以一种线性方式进行存储的,在程序中可以通过索引来访问集合中的指定元素。另外,List集合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元素有序,即元素的存入顺序和取出顺序一致。

看完API,我们总结一下:

List接口特点:

  1. 它是一个元素存取有序的集合。例如,存元素的顺序是11、22、33。那么集合中,元素的存储就是按照11、22、33的顺序完成的)。

  2. 它是一个带有索引的集合,通过索引就可以精确的操作集合中的元素(与数组的索引是一个道理)。

  3. 集合中可以有重复的元素,通过元素的equals方法,来比较是否为重复的元素。

 

1.2 List接口中常用方法

List作为Collection集合的子接口,不但继承了Collection接口中的全部方法,而且还增加了一些根据元素索引来操作集合的特有方法,如下:

  • public void add(int index, E element): 将指定的元素,添加到该集合中的指定位置上。

  • public E get(int index):返回集合中指定位置的元素。

  • public E remove(int index): 移除列表中指定位置的元素, 返回的是被移除的元素。

  • public E set(int index, E element):用指定元素替换集合中指定位置的元素,返回值的更新前的元素。

List集合特有的方法都是跟索引相关,我们在基础班都学习过,那么我们再来复习一遍吧:

 public class List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创建List集合对象
    List<String> list = new ArrayList<String>();
   
    // 往 尾部添加 指定元素
    list.add("图图");
    list.add("小美");
    list.add("不高兴");
   
    System.out.println(list);
    // add(int index,String s) 往指定位置添加
    list.add(1,"没头脑");
   
    System.out.println(list);
    // String remove(int index) 删除指定位置元素 返回被删除元素
    // 删除索引位置为2的元素
    System.out.println("删除索引位置为2的元素");
    System.out.println(list.remove(2));
   
    System.out.println(list);
   
    // String set(int index,String s)
    // 在指定位置 进行 元素替代(改)
    // 修改指定位置元素
    list.set(0, "三毛");
    System.out.println(list);
   
    // String get(int index) 获取指定位置元素
   
    // 跟size() 方法一起用 来 遍历的
    for(int i = 0;i<list.size();i++){
    System.out.println(list.get(i));
    }
    //还可以使用增强for
    for (String string : list) {
  System.out.println(string);
  }
  }
 }

操作索引的时候,一定要防止索引越界异常

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索引越界异常

Array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数组索引越界异常

String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字符串索引越界异常

第二章 List的子类

2.1 ArrayList集合

java.util.ArrayList集合数据存储的结构是数组结构。元素增删慢,查找快,由于日常开发中使用最多的功能为查询数据、遍历数据,所以ArrayList是最常用的集合。

许多程序员开发时非常随意地使用ArrayList完成任何需求,并不严谨,这种用法是不提倡的。

2.2 LinkedList集合

java.util.LinkedList集合数据存储的结构是链表结构。方便元素添加、删除的集合。

/*

LinkedList集合的特点:

  1. 底层是一个链表结构:查询慢,增删快

  2. 里边包含了大量操作首尾元素的方法

注意:使用LinkedList集合特有的方法,不能使用多态(多态的弊端,看不到子类方法)

LinkedList是一个双向链表,那么双向链表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用个图了解下

实际开发中对一个集合元素的添加与删除经常涉及到首尾操作,而LinkedList提供了大量首尾操作的方法。这些方法我们作为了解即可:

  • public void addFirst(E e):将指定元素插入此列表的开头。

  • public void addLast(E e):将指定元素添加到此列表的结尾。

  • public E getFirst():返回此列表的第一个元素。

  • public E getLast():返回此列表的最后一个元素。

  • public E removeFirst():移除并返回此列表的第一个元素。

  • public E removeLast():移除并返回此列表的最后一个元素。

  • public E pop():从此列表所表示的堆栈处弹出一个元素。

  • public void push(E e):将元素推入此列表所表示的堆栈。

  • public boolean isEmpty():如果列表不包含元素,则返回true。

LinkedList是List的子类,List中的方法LinkedList都是可以使用,这里就不做详细介绍,我们只需要了解LinkedList的特有方法即可。在开发时,LinkedList集合也可以作为堆栈,队列的结构使用。(了解即可)

方法演示: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LinkedList<String> link = new LinkedList<String>();
         //添加元素
         link.addFirst("abc1");//向开头添加元素
         link.add("abc2");//正常添加元素
         link.push("abc22");//将元素推入此列表所表示的堆栈,相当于add方法
         link.addLast("abc3");//向尾部添加元素
         System.out.println(link);//输出当前LinkedList集合
         // 获取元素
         System.out.println(link.getFirst());//获取第一个元素
         System.out.println(link.getLast());//获取最后一个元素
         // 删除元素
         System.out.println(link.removeFirst());//删除第一个元素并返回
         System.out.println(link.removeLast());//删除第一个元素并返回
 
         while (!link.isEmpty()) { //判断集合是否为空
             System.out.println(link.pop()); //弹出集合中的栈顶元素
        }
 
         System.out.println(link);
 }

 

第三章 Set接口

java.util.Set接口和java.util.List接口一样,同样继承自Collection接口,它与Collection接口中的方法基本一致,并没有对Collection接口进行功能上的扩充,只是比Collection接口更加严格了。与List接口不同的是,Set接口中元素无序,并且都会以某种规则保证存入的元素不出现重复。

Set集合有多个子类,这里我们介绍其中的java.util.HashSetjava.util.LinkedHashSet这两个集合。

tips:Set集合取出元素的方式可以采用:迭代器、增强for。

/*

Set接口的特点:

  1. 不允许存储重复的元素

  2. 没有索引,没有带索引的方法,也不能使用普通的for循环遍历

*/

3.1 HashSet集合介绍

/*

HashSet特点:

  1. 不允许存储重复的元素

  2. 没有索引,没有带索引的方法,也不能使用普通的for循环遍历

  3. 是一个无序的集合,存储元素和取出元素的顺序有可能不一致

  4. 底层是一个哈希表结构(查询素的非常的快)

*/

java.util.HashSetSet接口的一个实现类,它所存储的元素是不可重复的,并且元素都是无序的(即存取顺序不一致)。java.util.HashSet底层的实现其实是一个java.util.HashMap支持,由于我们暂时还未学习,先做了解。

HashSet是根据对象的哈希值来确定元素在集合中的存储位置,因此具有良好的存取和查找性能。保证元素唯一性的方式依赖于:hashCodeequals方法。

我们先来使用一下Set集合存储,看下现象,再进行原理的讲解:

 public class HashSet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创建 Set集合
         HashSet<String>  set = new HashSet<String>();
 
         //添加元素
         set.add(new String("cba"));
         set.add("abc");
         set.add("bac");
         set.add("cba");  
         //遍历
         for (String name : set) {
             System.out.println(name);
        }
    }
 }

输出结果如下,说明集合中不能存储重复元素:

 cba
 abc
 bac

tips:根据结果我们发现字符串"cba"只存储了一个,也就是说重复的元素set集合不存储。

3.2 HashSet集合存储数据的结构(哈希表)

/*

哈希值:是一个十进制的整数,由系统随机给出(就是对象的地址值,是一个逻辑地址,是模拟出来得到的地址,不是数据实际存储的物理地址)

在Object类有一个方法,可以获取对象的哈希值

int hashCode() 返回该对象的哈希码值

hashCode方法的源码:

publiic native int hashCode();

native:代表该方法调用的是本地操作系统的方法

*/

什么是哈希表呢?

JDK1.8之前,哈希表底层采用数组+链表实现,即使用链表处理冲突,同一hash值的链表都存储在一个链表里。但是当位于一个桶中的元素较多,即hash值相等的元素较多时,通过key值依次查找的效率较低。而JDK1.8中,哈希表存储采用数组+链表+红黑树实现,当链表长度超过阈值(8)时,将链表转换为红黑树,这样大大减少了查找时间。

简单的来说,哈希表是由数组+链表+红黑树(JDK1.8增加了红黑树部分)实现的,如下图所示。

看到这张图就有人要问了,这个是怎么存储的呢?

为了方便大家的理解我们结合一个存储流程图来说明一下:

 

 

 

 

总而言之,JDK1.8引入红黑树大程度优化了HashMap的性能,那么对于我们来讲保证HashSet集合元素的唯一,其实就是根据对象的hashCode和equals方法来决定的。如果我们往集合中存放自定义的对象,那么保证其唯一,就必须复写hashCode和equals方法建立属于当前对象的比较方式。

3.3 HashSet存储自定义类型元素

给HashSet中存放自定义类型元素时,需要重写对象中的hashCode和equals方法,建立自己的比较方式,才能保证HashSet集合中的对象唯一

创建自定义Student类

 public class Student {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int age;
 
     public Student() {
    }
 
     public Student(String name, int age) {
         this.name = name;
         this.age = age;
    }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
    }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public int getAge() {
         return age;
    }
 
     public void setAge(int age) {
         this.age = age;
    }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equals(Object o) {
         if (this == o)
             return true;
         if (o == null || getClass() != o.getClass())
             return false;
         Student student = (Student) o;
         return age == student.age &&
                Objects.equals(name, student.name);
    }
 
     @Override
     public int hashCode() {
         return Objects.hash(name, age);
    }
 }
 public class HashSetDemo2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创建集合对象   该集合中存储 Student类型对象
         HashSet<Student> stuSet = new HashSet<Student>();
         //存储
         Student stu = new Student("于谦", 43);
         stuSet.add(stu);
         stuSet.add(new Student("郭德纲", 44));
         stuSet.add(new Student("于谦", 43));
         stuSet.add(new Student("郭麒麟", 23));
         stuSet.add(stu);
 
         for (Student stu2 : stuSet) {
             System.out.println(stu2);
        }
    }
 }
 执行结果:
 Student [name=郭德纲, age=44]
 Student [name=于谦, age=43]
 Student [name=郭麒麟, age=23]

3.4 LinkedHashSet

我们知道HashSet保证元素唯一,可是元素存放进去是没有顺序的,那么我们要保证有序,怎么办呢?

在HashSet下面有一个子类java.util.LinkedHashSet,它是链表和哈希表组合的一个数据存储结构。

演示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LinkedHashSet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et<String> set = new LinkedHashSet<String>();
  set.add("bbb");
  set.add("aaa");
  set.add("abc");
  set.add("bbc");
         Iterator<String> it = set.iterator();
  while (it.hasNext()) {
  System.out.println(it.next());
  }
  }
 }
 结果:
   bbb
   aaa
   abc
   bbc

3.5 可变参数

JDK1.5之后,如果我们定义一个方法需要接受多个参数,并且多个参数类型一致,我们可以对其简化成如下格式:

 修饰符 返回值类型 方法名(参数类型... 形参名){  }

其实这个书写完全等价与

 修饰符 返回值类型 方法名(参数类型[] 形参名){  }

只是后面这种定义,在调用时必须传递数组,而前者可以直接传递数据即可。

JDK1.5以后。出现了简化操作。... 用在参数上,称之为可变参数。

同样是代表数组,但是在调用这个带有可变参数的方法时,不用创建数组(这就是简单之处),直接将数组中的元素作为实际参数进行传递,其实编译成的class文件,将这些元素先封装到一个数组中,在进行传递。这些动作都在编译.class文件时,自动完成了。

代码演示:

 public class ChangeArgs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rr = { 1, 4, 62, 431, 2 };
         int sum = getSum(arr);
         System.out.println(sum);
         // 6 7 2 12 2121
         // 求 这几个元素和 6 7 2 12 2121
         int sum2 = getSum(6, 7, 2, 12, 2121);
         System.out.println(sum2);
    }
 
     /*
      * 完成数组 所有元素的求和 原始写法
     
       public static int getSum(int[] arr){
         int sum = 0;
         for(int a : arr){
             sum += a;
         }
         
         return sum;
       }
     */
     //可变参数写法
     public static int getSum(int... arr) {
         int sum = 0;
         for (int a : arr) {
             sum += a;
        }
         return sum;
    }
 }

tips: 上述add方法在同一个类中,只能存在一个。因为会发生调用的不确定性

注意:如果在方法书写时,这个方法拥有多参数,参数中包含可变参数,可变参数一定要写在参数列表的末尾位置。

 

第四章 Collections

4.1 常用功能

  • java.utils.Collections是集合工具类,用来对集合进行操作。部分方法如下:

  • public static <T> boolean addAll(Collection<T> c, T... elements):往集合中添加一些元素。

  • public static void shuffle(List<?> list) 打乱顺序:打乱集合顺序。

  • public static <T> void sort(List<T> list):将集合中元素按照默认规则排序。

  • public static <T> void sort(List<T> list,Comparator<? super T> ):将集合中元素按照指定规则排序。

代码演示:

 public class Collections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ArrayList<Integer> list = new ArrayList<Integer>();
         //原来写法
         //list.add(12);
         //list.add(14);
         //list.add(15);
         //list.add(1000);
         //采用工具类 完成 往集合中添加元素  
         Collections.addAll(list, 5, 222, 1,2);
         System.out.println(list);
         //排序方法
         Collections.sort(list);
         System.out.println(list);
    }
 }
 结果:
 [5, 222, 1, 2]
 [1, 2, 5, 222]

代码演示之后 ,发现我们的集合按照顺序进行了排列,可是这样的顺序是采用默认的顺序,如果想要指定顺序那该怎么办呢?

我们发现还有个方法没有讲,public static <T> void sort(List<T> list,Comparator<? super T> ):将集合中元素按照指定规则排序。接下来讲解一下指定规则的排列。

4.2 Comparator比较器

我们还是先研究这个方法

public static <T> void sort(List<T> list):将集合中元素按照默认规则排序。

不过这次存储的是字符串类型。

 public class CollectionsDemo2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ArrayList<String>  list = new ArrayList<String>();
         list.add("cba");
         list.add("aba");
         list.add("sba");
         list.add("nba");
         //排序方法
         Collections.sort(list);
         System.out.println(list);
    }
 }

结果:

 [aba, cba, nba, sba]

我们使用的是默认的规则完成字符串的排序,那么默认规则是怎么定义出来的呢?

说到排序了,简单的说就是两个对象之间比较大小,那么在JAVA中提供了两种比较实现的方式,一种是比较死板的采用java.lang.Comparable接口去实现,一种是灵活的当我需要做排序的时候在去选择的java.util.Comparator接口完成。

那么我们采用的public static <T> void sort(List<T> list)这个方法完成的排序,实际上要求了被排序的类型需要实现Comparable接口完成比较的功能,在String类型上如下:

 public final class String implements java.io.Serializable, Comparable<String>, CharSequence {

String类实现了这个接口,并完成了比较规则的定义,但是这样就把这种规则写死了,那比如我想要字符串按照第一个字符降序排列,那么这样就要修改String的源代码,这是不可能的了,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可以使用

public static <T> void sort(List<T> list,Comparator<? super T> )方法灵活的完成,这个里面就涉及到了Comparator这个接口,位于位于java.util包下,排序是comparator能实现的功能之一,该接口代表一个比较器,比较器具有可比性!顾名思义就是做排序的,通俗地讲需要比较两个对象谁排在前谁排在后,那么比较的方法就是:

  • public int compare(String o1, String o2):比较其两个参数的顺序。

    两个对象比较的结果有三种:大于,等于,小于。

    如果要按照升序排序, 则o1 小于o2,返回(负数),相等返回0,01大于02返回(正数) 如果要按照降序排序 则o1 小于o2,返回(正数),相等返回0,01大于02返回(负数)

操作如下:

 public class CollectionsDemo3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ArrayList<String> list = new ArrayList<String>();
         list.add("cba");
         list.add("aba");
         list.add("sba");
         list.add("nba");
         //排序方法 按照第一个单词的降序
         Collections.sort(list, new Comparator<String>() {
             @Override
             public int compare(String o1, String o2) {
                 return o2.charAt(0) - o1.charAt(0);
            }
        });
         System.out.println(list);
    }
 }

结果如下:

 [sba, nba, cba, aba]

4.3 简述Comparable和Comparator两个接口的区别。

Comparable:强行对实现它的每个类的对象进行整体排序。这种排序被称为类的自然排序,类的compareTo方法被称为它的自然比较方法。只能在类中实现compareTo()一次,不能经常修改类的代码实现自己想要的排序。实现此接口的对象列表(和数组)可以通过Collections.sort(和Arrays.sort)进行自动排序,对象可以用作有序映射中的键或有序集合中的元素,无需指定比较器。

Comparator强行对某个对象进行整体排序。可以将Comparator 传递给sort方法(如Collections.sort或 Arrays.sort),从而允许在排序顺序上实现精确控制。还可以使用Comparator来控制某些数据结构(如有序set或有序映射)的顺序,或者为那些没有自然顺序的对象collection提供排序。

4.4 练习

创建一个学生类,存储到ArrayList集合中完成指定排序操作。

Student 初始类

 public class Student{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int age;
 
     public Student() {
    }
 
     public Student(String name, int age) {
         this.name = name;
         this.age = age;
    }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
    }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public int getAge() {
         return age;
    }
 
     public void setAge(int age) {
         this.age = age;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Student{" +
                "name='" + name + '\'' +
                ", age=" + age +
                '}';
    }
 }

测试类:

 public class 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创建四个学生对象 存储到集合中
         ArrayList<Student> list = new ArrayList<Student>();
 
         list.add(new Student("rose",18));
         list.add(new Student("jack",16));
         list.add(new Student("abc",16));
         list.add(new Student("ace",17));
         list.add(new Student("mark",16));
 
 
         /*
           让学生 按照年龄排序 升序
          */
 //       Collections.sort(list);//要求 该list中元素类型 必须实现比较器Comparable接口
 
 
         for (Student student : list) {
             System.out.println(student);
        }
 
 
    }
 }

发现,当我们调用Collections.sort()方法的时候 程序报错了。

原因:如果想要集合中的元素完成排序,那么必须要实现比较器Comparable接口。

于是我们就完成了Student类的一个实现,如下:

 public class Student implements Comparable<Student>{
    ....
     @Override
     public int compareTo(Student o) {
         return this.age-o.age;//升序
    }
 }

再次测试,代码就OK 了效果如下:

 Student{name='jack', age=16}
 Student{name='abc', age=16}
 Student{name='mark', age=16}
 Student{name='ace', age=17}
 Student{name='rose', age=18}

4.5 扩展

如果在使用的时候,想要独立的定义规则去使用 可以采用Collections.sort(List list,Comparetor<T> c)方式,自己定义规则:

 Collections.sort(list, new Comparator<Student>() {
     @Override
     public int compare(Student o1, Student o2) {
         return o2.getAge()-o1.getAge();//以学生的年龄降序
    }
 });

效果:

 Student{name='rose', age=18}
 Student{name='ace', age=17}
 Student{name='jack', age=16}
 Student{name='abc', age=16}
 Student{name='mark', age=16}

 

如果想要规则更多一些,可以参考下面代码:

 Collections.sort(list, new Comparator<Student>() {
             @Override
             public int compare(Student o1, Student o2) {
                 // 年龄降序
                 int result = o2.getAge()-o1.getAge();//年龄降序
 
                 if(result==0){//第一个规则判断完了 下一个规则 姓名的首字母 升序
                     result = o1.getName().charAt(0)-o2.getName().charAt(0);
                }
 
                 return result;
            }
        });

效果如下:

 Student{name='rose', age=18}
 Student{name='ace', age=17}
 Student{name='abc', age=16}
 Student{name='jack', age=16}
 Student{name='mark', age=16}

 

猜你喜欢

转载自www.cnblogs.com/focuslife/p/13207259.html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