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一谈传统弱电和IT行业的对比

       最近参与几个大的智慧城市项目的管理,结合自身之前的IT研发的管理经验。有些体会,啰嗦下,写哪是哪。

传统弱电行业已经发展了很多年,大部分弱电行业都依赖于大的国企或者政府下面的信息中心,有自己固定的行业圈子,造成了这个行业的特点:大部分集成公司是行业公司,重资产公司;靠政策存活,基本没有什么自己的产品,即使有,也都是贴牌的硬件等。这个过程,软件并没有从硬件中分离出来,成为高价值的产物。只是从属于某个通信、大型行业硬件的附属,甚至在招标过程中,都没有单独列出来,而是加到硬件报价中。这种状况,造成行业技术落后,利润率低,行业人员素质,工资不高。对甲方也不利,半路跑路的,尾款不要的,政绩工程多的很。最终整个行业也是逼格越来越低,你看到网上很多都是靠什么工艺、报价来拼。可笑不,这种行业除了老板,其他人工资很难到达IT行业的四分之一。

现在国家提出来新基建、产业互联网等概念,把各个行业、领域都拉通了,以前那种专注一个领域的公司可能对这种方式不是很适应。

今天就这个行业的现状和问题对比下IT行业发展,说一说自己浅薄的看法:

  • 弱电行业管理模式需要更新。

  这个行业的管理一般都是类似于房地产、建筑行业的管理模式。这个没有一点取笑这一行的意思,实际上弱电行业恰恰是从建筑立面独立出来的,只是行业发展的现状而已,不丢人。但随着“产业互联网”的兴起,结合了“云”,“大”,“物”等新的模式,又短时间内变得高大上起来。但是,总体来说管理模式没有什么变革,依旧采用传统工程管理模式,对迅速变化的需求没有及时响应,从而造成项目范围不断外延失败。完成验收靠客情关系等非技术原因。林此种种,不在赘述。

再者,弱电行业人员整理来自于传统行业,他们在各个领域或者行业都是非常熟悉的,专业背景也是各式各样。没有一个统一的要求。

基于以上现状,弱电行业目前最紧迫的是急需融入新的管理方式,尤其是IT行业的管理模式,来快速适应弱电行业新的变化。否则,从管理层,到基层队伍都会越来越不适应,直至淘汰。

变革管理,谈何容易,总书记有句话讲的经典:触动人的利益比触动人的灵魂还要难。首先从高层要有这种变革意识。从上到下进行变革。 在中国历史中基本上都是从下到上的变革,各种起义的方式,所以这种情况很难。这方面不是我们的话题,我们谈些现实的,如何从我们个人、行业发展角度怎么改变去谈。

弱电行业的项目阶段一般分为:商务阶段:商机、评审、标签会、投标保证金、投标。售前:辅助售前、写标书、讲标、中标。项目实施:甲方合同签订、下家供应商选择,下家合同签订、实施、交付。运维:日常维护、报告、扩展。

这个阶段性流程跟建筑行业何其相似,90%的传统工程,都是这种方式完成的。

但是这种方式在新型的项目中,不一定灵光。我们直接一点:新型IT管理,大部分采用敏捷的方式进行管理,来应对瞬息万变的需求,因为新型的业务侧重点是软件等上层与客户密切交互的地方,所以,客户能提出各种“建议”,因为每个人的知识结构、爱好、审美都不同。各种需求变化也变化很大。你那种传统工程方式一周开一次会,见一次领导,领导还不一定有空,安排一个小弟,一问三不知,还要让他做决定,能沟通什么需求?等你搞清楚,都下半年了。再加上这种“产业互联网”的客户是政治上永远正确、效率非常低下的政府,需求人员的压力可想而知。而且很多需求来自于政府的各个层次领导,这种需求也是只言片语,大领导讲过什么,可能后面就忘了。下面的领导也不敢去问,你自己更不敢,需求怎么办?只能停工,或者猜测,十有八九就跳坑。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回复: 11363636 查看本文章

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从商务和管理两个方面解决。良好的客情关系是获取客户真正想法的保证。只有商务人员能够迂回从大领导或者客户接口人获取真实的需求。但是商务人员一般不懂技术,还鄙视技术,所以,这点是大部分公司的问题,商务会画的很大饼,后果更严重。有个段子说的最清楚:在华为初级阶段,销售拍胸脯,研发拍脑袋,领导拍屁股。现在华为都不这么搞了,你特么又来那一套,难怪说现代管理学在中国行不通,人家的错误你还要重复一遍,叫做特色。

管理方面是要弄清楚自己能做什么,这是底线,如果你突破底线,风险就随之而来。这点,有实力的大公司就表现出来优势了,人家实力强,研发能力强,不单独靠着一个挣钱,随你折腾,人家有人,这边亏,其它地方赚。小公司和集成就头疼,产品无法定制,商务无法协调,除了半路跑路,还做个鬼啊。

  • 弱电行业人员知识更新

首先,要更新自己的知识,知识是一切进步的基础。如果你不懂得云、大、物等指的是什么,那就去学,不晚。但毕竟这是另外一个IT行业,一个人从未知到熟悉这个领域的基本概念大概需要3-6个月,可能名校的学生更优秀些。透过知识点的学习,迅速建立基本概念,然后由点到面形成框架体系。这样的好处,能确保你每次的学习,都能放到对应的位置,不至于学着前面,忘记后面。

有了一点知识,就要在实际项目中运用到,如果你是技术人员,通过一两个实际项目,接触到的厂家,尤其是行业里顶尖的厂家,可以学习他们的产品和技术规格。然后通过自我学习加深。这里面有些人不太注重专业积累,觉得很简单,没什么可学习的。其实,这里面有个误区,越是大公司的产品,其实你接触的东西是越傻瓜的,大公司产品的好处是业界标准,而且比较全面,他的技术都是透过产品体现的。举个“栗子”,海康、大华的摄像头产品,你要是能明白里面80%的功能,或者一般的部署操作。那么其他小厂能有什么区别?这个市场百分之八十占有率是他们两家的,大部分都是基于他们的平台或硬件加点自己的功能。如果你参透了前面2名的产品,安防这个行业,你还不能入门?

有人说云这个东西太复杂,我特么都不是这个专业的。IOT更是五花八门,大数据算法一堆,更是怕得要死。这个也很正常,毕竟你之前是通信专业、建筑行业、机械、土木… …而IT是另外一个行业,但是IT行业最大的好处就是亲民,他和历史有点类似,如果你想成为一个专家,那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琢磨,大部分不用师傅带你。因为你不是去搞代码,写数据结构,这种传统IT本身的工作。所以要建立信心,这很重要。

先写到这吧,忙了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datamining2005/article/details/105987681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