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循序渐进学运维-基础篇-Linux文件管理命令

前言

本文我们主要来聊聊文件管理,文件管理主要涉及到几个命令:

  • 改变目录: cd
  • 创建文件: touch
  • 修改文件: vim/echo
  • 创建文件夹: mkdir
  • 移动文件: mv
  • 复制文件: cp
  • 删除文件: rm

绝对路径和相对路径

在说文件管理之前,我们先提一下绝对路径和相对路径:

绝对路径: 凡是以根开始的路径,都是绝对路径
相对路径: 凡是你当前路径开始的都是相对路径

这就像我从山东青岛做火车到北京一样, 假设我现在在潍坊玩,要来北京,我从潍坊直接坐车到了北京,这就是相对路径。如果我又折返回青岛,然后在从青岛坐火车到北京,这就是相对路径。

举例: cd /etc/sysconfig/network 绝对路径

cd sysconfig/network相对路径

言归正传: 我们来看看文件管理, 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个世界有个bug,你学操作系统也好,学数据库也好,学编程也好,都离不开增删改查。 文件的操作也一样需要增删改查

常用文件管理命令

1. 创建文件和文件夹

 命令: touch
 作用: 创建空文件,如果文件已存在,则修改文件创建的时间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问题来了: 我创建文件之后,插入数据,在创建同名文件会覆盖掉原来的数据吗?

  • 不会

我们做个试验不就知道了,计算机行业最大的好处是有试验开验证呢。靠猜或者算卦是没用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国破山河今犹在,只是朱颜改。 改了改时间而已,内容没变。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文件的三种时间:
我们使用一个命令可以查看 : stat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注释:
访问时间: atime 查看内容就是访问时间 ,比如用cat 查看
修改时间: mtime 修改内容的时间, 比如用vim来修改
改变时间: ctime, 主要是文件属性的修改,比如权限。

创建多个文件的技巧:

[root@zmgaosh test]# touch test1 test2
[root@zmgaosh test]# ls
gaosh  test1  test2
[root@zmgaosh test]# touch test{3..8}
[root@zmgaosh test]# ls
gaosh  test1  test2  test3  test4  test5  test6  test7  test8
[root@zmgaosh test]# 

2. 创建目录命令: mkdir

命令: mkdir
作用:创建目录
举例:

[root@zmgaosh test]# mkdir zmedu
[root@zmgaosh test]# ls
gaosh  test1  test2  test3  test4  test5  test6  test7  test8  zmedu

如果想一次创建多个目录,可以使用-p参数

[root@zmgaosh test]# mkdir -p dz/dz1/dz2
[root@zmgaosh test]# tree dz
dz
└── dz1
    └── dz2

2 directories, 0 files
[root@zmgaosh test]# 

问题: 能否创建一个同名目录?

答案是不能,我们来试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提示文件已存在,在Linux下一切皆为文件。

3. 删除文件 rm

命令: rm
作用:删除文件或者目录
参数:
-r 表示递归删除
-f 表示强制删除,没有提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删掉了两个文件,而且没有任何提示。
如果不用 -f呢

[root@zmgaosh test]# rm test6
rm:是否删除普通空文件 "test6"?y
[root@zmgaosh test]# 

看到没有,如果不用 -rf ,你在删除的时候会有提示。

敲黑板:

  1. 删除文件能用mv移走就移走,不用rm
  2. 如果非要用rm,不要使用f 参数
  3. 如果非要使用f参数,不要使用通配符

什么是通配符?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的test* ,就表示所有以*开头的文件。

4. 复制和移动:cp和mv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另外: 在移动的时候可以改名字

[root@zmgaosh test]# ls
dz  gaosh  zmedu
[root@zmgaosh test]# mv gaosh gaosh.bak
[root@zmgaosh test]# ls
dz  gaosh.bak  zmedu

总结:

本文提到的都是一些基础命令,也是日常用的最多的命令,这些命令需要勤加练习,知道像在windwos里去执行增删改查一样熟练即可。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xinshuzhan/article/details/106892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