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话设计模式:第28章 访问者模式

第28章:访问者模式

访问者模式

访问者模式(visitor):表示一个作用于某对象结构中的各元素的操作。它使你可以在不改变各元素的类的前提下定义作用于这些元素的新操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Visitor类:为该对象结构中ConcreteElement的每一个类声明一个Visit操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ConcreteVisitor1ConcreteVisitor2类:具体访问者,实现每个由Visitor声明的操作。每个操作实现算法的一部分,而该算法片断乃是对应于结构中对象的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Element类:定义一个Accept操作,它以一个访问者为参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ConcreteElementAConcreteElementB类:具体元素,实现Accept操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ObjectStructure类:能枚举它的元素,可以提供一个高层的接口以允许访问者访问它的元素。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客户端代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访问者模式适用于数据结构相对稳定的系统,它把数据结构和作用于结构上的操作之间的耦合解脱开,使得操作集合可以相对自由地
演化。

访问者模式的目的是要把处理从数据结构分离出来。很多系统可以按照算法和数据结构分开,如果这样的系统有比较稳定的数据结构,又有易于变化的算法的话,使用访问者模式就是比较合适的,因为访问者模式使得算法操作的增加变得容易。反之,如果这样的系统的数据结构对象易于变化,经常要有新的数据对象增加进来,就不适合使用访问者模式。

访问者模式的优点就是增加新的操作很容易,因为增加新的操作就意味着增加一个新的访问者。访问者模式将有关的行为集中到一个访问者对象中。

访问者的缺点也就是使增加新的数据结构变得困难了。

GoF的一个作者曾说:“大多时候,你并不需要访问者模式,但当一旦你需要访问者模式时,那就是真的需要它了。”

访问者模式示例

任务:男人和女人的区别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from abc import ABCMeta, abstractmethod
from typing import Text

class Action(metaclass=ABCMeta):
    """
    状态抽象(Visitor)类
    """
    @abstractmethod
    def get_man_conclusion(self, man: object) -> None:
        """
        得到男人结论或反应
        """
        pass
    @abstractmethod
    def get_woman_conclusion(self, woman: object) -> None:
        """
        得到女人结论或反应
        """
        pass
class Success(Action):
    """
    成功(ConcreteVisitor)类
    """
    def get_man_conclusion(self, man: object) -> None:
        print("{}{}时,背后多半有一个伟大的女人。".format(str(man), str(self)))
        
    def get_woman_conclusion(self, woman: object) -> None:
        print("{}{}时,背后大多有一个不成功的男人。".format(str(woman), str(self)))
        
    def __str__(self) -> Text:
        return "成功"
    
class Failing(Action):
    """
    失败(ConcreteVisitor)类
    """
    def get_man_conclusion(self, man: object) -> None:
        print("{}{}时,闷头喝酒,谁也不用劝。".format(str(man), str(self)))
        
    def get_woman_conclusion(self, woman: object) -> None:
        print("{}{}时,眼泪汪汪,谁也劝不了。".format(str(woman), str(self)))
        
    def __str__(self) -> Text:
        return "失败"
    
class Amativeness(Action):
    """
    恋爱(ConcreteVisitor)类
    """
    def get_man_conclusion(self, man: object) -> None:
        print("{}{}时,凡事不懂也要装懂。".format(str(man), str(self)))
        
    def get_woman_conclusion(self, woman: object) -> None:
        print("{}{}时,遇事懂也装作不懂。".format(str(woman), str(self)))
        
    def __str__(self) -> Text:
        return "恋爱"
    
class Person(metaclass=ABCMeta):
    """
    人抽象(Element)类

    """
    @abstractmethod
    def accept(self, visitor: Action) -> None:
        """
        接受
        """
        pass
class Man(Person):
    """
    男人(ConcreteElement)类
    """
    def accept(self, visitor: Action) -> None:
        visitor.get_man_conclusion(self)
    def __str__(self) -> Text:
        return "男人"

        
class Woman(Person):
    """
    女人(ConcreteElement)类
    """
    def accept(self, visitor: Action) -> None:
        visitor.get_woman_conclusion(self)
    def __str__(self) -> Text:
        return "女人"
        
class ObjectStructure(object):
    """
    对象结构(ObjectStructure)类
    """
    def __init__(self) -> None:
        self.__elements = []
        
    def attach(self, element: Person) -> None:
        self.__elements.append(element)
        
    def detach(self, element: Person) -> None:
        self.__elements.remove(element)
        
    def display(self, visitor: Action) -> None:
        
        for e in self.__elements:
            e.accept(visitor)
# 客户端代码

if __name__ == "__main__":
    
    o = ObjectStructure()
    o.attach(Man())
    o.attach(Woman())
    
    # 成功时的反应
    v1 = Success()
    o.display(v1)
    
    # 失败时的反应
    v2 = Failing()
    o.display(v2)
    
    # 恋爱时的反应
    v3 = Amativeness()
    o.display(v3)
    
男人成功时,背后多半有一个伟大的女人。
女人成功时,背后大多有一个不成功的男人。
男人失败时,闷头喝酒,谁也不用劝。
女人失败时,眼泪汪汪,谁也劝不了。
男人恋爱时,凡事不懂也要装懂。
女人恋爱时,遇事懂也装作不懂。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zhaoyin214/article/details/10606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