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高频接收器和发射器的锁相环(PLL)——第三部分PLL频率合成器的主要构建模块

                  用于高频接收器和发射器的锁相环(PLL)

                             ——第三部分 PLL频率合成器的主要构建模块

       本系列第一部分 介绍了锁相环(PLL),说明了其基本架构和工作原理。另外举例说明了PLL在通信系统中的用途。在 第二部分 中,我们详细考察了相位噪声、参考杂散、输出漏电流等关键性能规格,还考虑了它们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在本部分中,我们将考察PLL频率合成器的主要构建模块。我们还将比较整数N和小数N架构。最后将总结市场上现有的VCO,同时列出ADI的现有频率合成器系列。

 

一、PLL频率合成器基本构建模块

       PLL频率合成器可以从多个基本构建模块的角度来考察。我们在前面已经提到过这个问题,下面将更加详细地进行探讨:

  • 鉴频鉴相器(PFD)
  • 参考计数器(R)
  • 反馈计数器(N)

 

二、鉴频鉴相器(PFD)

       频率合成器的核心是鉴相器,也称鉴频鉴相器。在鉴相器中,将比较参考频率信号与从VCO输出端反馈回来的信号,结果得到的误差信号用于驱动环路滤波器和VCO。在数字PLL (DPLL)中,鉴相器或鉴频鉴相器是一个逻辑元件。三种最常用的实现方法为:

  • 异或(EXOR)栅极
  • J-K触发器
  • 数字鉴频鉴相器

       这里,我们只考虑PFD,这也是ADF4110和ADF4210频率合成器系列中使用的元件,因为与EXOR栅极和J-K触发器不同,处于解锁状态时,其输出为频差以及两个输入间相差的函数。

       图1所示为PFD的一种实现方案,该类器件基本上由两个D型触发器组成。一路Q输出使能正电流源,另一路Q输出则使能负电流源。假设本设计中D型触发器由正边沿触发,则状态为(Q1, Q2):

11–两个输出均为高电平,由反馈至触发器上CLR引脚的AND栅极(U3)禁用。

00–P1和N1均关闭,输出OUT实际处于高阻抗状态。

10–P1开启,N1关闭,输出位于V+。

01–P1关闭,N1开启,输出位于V–。

       

       现在考虑系统失锁且+IN处的频率远高于–IN处的频率时电路的性能表现,如图2所示。

       

       由于+IN处的频率远高于–IN处的频率,因此输出多数时间处于高电平状态。+IN上的第一个上升沿会发送输出高电平,并且这种情况会一直持续到–IN上出现第一个上升沿。在实际的系统中,这就意味着输出及VCO的输入会被进一步拉高,进而造成–IN处的频率增加。这恰恰是期望达到的效果。

       如果+IN处的频率远低于–IN处的,则会出现相反效果。 OUT处的输出多数时间处于低电平状态。这会在负方向上驱动VCO,并再次使得–IN处的频率更加接近+IN处的频率,从而达到锁定条件。图3显示了输入处于锁频和接近锁相条件时的波形。

       

       由于+IN领先于–IN,因此输出为一系列正电流脉冲。 这些脉 冲往往会驱动VCO,使得–IN信号变得与+IN信号相位对齐。

       发生这种情况时,如果U3和U1及U2的CLR输入端之间没有任何延迟元件,那么输出可能会进入高阻抗模式,从而既不会生成正电流脉冲,也不会生成负电流脉冲。这并不是一种很好的状况。VCO会发生漂移,直到造成显著的相位误差并再次开始生成正电流脉冲或负电流脉冲。这种循环会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其影响是电荷泵的输出会被某个信号(PFD输入参考频率的次谐波)调制。由于这可能是一种低频信号,因此无法通过环路滤波器进行衰减,从而会导致VCO输出频谱中出现非常明显的杂散,该现象称为"间隙"效应。通过在U3的输出端和U1及U2的CLR输入端之间添加延迟元件,可以确保不会发生这种情况。添加延迟元件后,即使+IN和–IN相位完全对齐时,电荷泵输出端仍会生成电流脉冲。该延迟的持续时间等于在U3输出处插入的延迟,称为反冲防回差脉冲宽度。

三、参考链接

 3.1、参考链接一:Link

原创文章 228 获赞 180 访问量 6万+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gsjthxy/article/details/105885371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