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样率,码率,帧率,I 帧,P 帧,B帧,RTP时间戳

采样率: 每秒钟抽取样本的次数,例如音频的采样率一般为8000Hz;视频 90000 hz

码率: 单位时间传送的数据位数,一般我们用的单位是kbps即千位每秒。

码率 = 采样率 * 采样大小 * 声道数 (采样大小是指每个样本需要多少个bit表示)

RTP的时间戳

时间戳单位:1/采样率,即两个采样点之间的间隔为时间戳单位;例如音频采样率为8000Hz,则时间戳单位为 1/8000;

时间戳增量:相邻两个RTP包之间的时间差(以时间 戳单位为基准);例如 传输一个8000Hz的音频流,以20ms作为一个打包周期,则一秒钟能发50 RTP包(音频的一个RTP包能传输一个打包周期的数据量),那么每个RTP包传输 8000/50 = 160个样本;即时间增量为160;

所以计算时间戳增量,需要

1. 已知 采样率,打包周期 T(ms)

每个打包周期的时间戳增量 = 采样率 / (1000 ms/ T )

2. 已知 采样率,帧率 P

每帧时间戳增量 = 采样率 / P

同理,也可以通过时间戳增量和采样率得到打包周期或者帧率

音频一般一个RTP包能发送完一个打包周期中的数据

而视频的一帧数据比较大,需要多个RTP包,所以同以视频帧的两个RTP包时间戳是一样的。

帧率:一秒播放的视频中有多少个帧。帧是组成视频的基本单位;单位fps(Frames Per Second)

高的帧率可以得到更流畅、更逼真的动画。一般来说30fps就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将性能提升至60fps则可以明显提升交互感和逼真感,但是一般来说超过75fps一般就不容易察觉到有明显的流畅度提升了

在欣赏电视、电影画面时,只要画面的刷新率达到24帧/秒,就能满足人们的需要。

视频帧又分为:I帧,P帧,B帧 (P通过I帧进行还原,B帧通过前后的I,P帧进行还原)

I帧特点: 

1.它是一个全帧压缩编码帧。它将全帧图像信息进行JPEG压缩编码及传输; 

2.解码时仅用I帧的数据就可重构完整图像; 

3.I帧描述了图像背景和运动主体的详情; 

4.I帧不需要参考其他画面而生成; 

5.I帧是P帧和B帧的参考帧(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同组中以后各帧的质量); 

6.I帧是帧组GOP的基础帧(第一帧),在一组中只有一个I帧; 

7.I帧不需要考虑运动矢量; 

8.I帧所占数据的信息量比较大。 

P帧:前向预测编码帧。 

P帧的预测与重构:P帧是以I帧为参考帧,在I帧中找出P帧“某点”的预测值和运动矢量,取预测差值和运动矢量一起传送。在接收端根据运动矢量从I帧中找出P帧“某点”的预测值并与差值相加以得到P帧“某点”样值,从而可得到完整的P帧。 

P帧特点: 

1.P帧是I帧后面相隔1~2帧的编码帧; 

2.P帧采用运动补偿的方法传送它与前面的I或P帧的差值及运动矢量(预测误差); 

3.解码时必须将I帧中的预测值与预测误差求和后才能重构完整的P帧图像; 

4.P帧属于前向预测的帧间编码。它只参考前面最靠近它的I帧或P帧; 

5.P帧可以是其后面P帧的参考帧,也可以是其前后的B帧的参考帧; 

6.由于P帧是参考帧,它可能造成解码错误的扩散; 

7.由于是差值传送,P帧的压缩比较高。

B帧:双向预测内插编码帧。 

B帧的预测与重构 

B帧以前面的I或P帧和后面的P帧为参考帧,“找出”B帧“某点”的预测值和两个运动矢量,并取预测差值和运动矢量传送。接收端根据运动矢量在两个参考帧中“找出(算出)”预测值并与差值求和,得到B帧“某点”样值,从而可得到完整的B帧。 

B帧特点 

1.B帧是由前面的I或P帧和后面的P帧来进行预测的; 

2.B帧传送的是它与前面的I或P帧和后面的P帧之间的预测误差及运动矢量; 

3.B帧是双向预测编码帧; 

4.B帧压缩比最高,因为它只反映丙参考帧间运动主体的变化情况,预测比较准确; 

5.B帧不是参考帧,不会造成解码错误的扩散。 

注:I、B、P各帧是根据压缩算法的需要,是人为定义的,它们都是实实在在的物理帧,至于图像中的哪一帧是I帧,是随机的,一但确定了I帧,以后的各帧就严格按规定顺序排列。

I帧 : 又称为内部画面 (intra picture),I 帧通常是每个 GOP(MPEG 所使用的一种视频压缩技术)的第一个帧,经过适度地压缩,做为随机访问的参考点,可以当成图象。

I帧是组成视频图像的基本单位。关键帧也叫I帧,它是帧间压缩编码里的重要帧;它是一个全帧压缩的编码帧;解码时仅用I帧的数据就可重构完整图像;

参考: https://www.cnblogs.com/jieliu8080/p/11170368.html

发布了10 篇原创文章 · 获赞 4 · 访问量 1万+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a01021111230/article/details/103083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