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初始化变量顺序

作者:RednaxelaFX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643366/answer/6851999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从Java SE 6开始是这样的:

public class MyClass {
  private int a = 1; // field declaration with initializer

  {
    // instance initializer 1
    a = 2;
  }

  public MyClass() {
    // constructor
    a = 4;
  }

  {
    // instance initializer 2
    a = 3;
  }
}

这个MyClass的构造器从Java语言层面看就是public MyClass() { ... }的部分。不过对JVM来说所有实例初始化动作都要收集到“特殊的实例初始化方法”(名为“<init>”,内容对应所有实例初始化器+构造器)里,所以上面的代码从JVM的角度看会是这样:
public class MyClass {
  private int a;

  public void <init>() {
    // implicit superclass constructor call
    super();
    // field initializer
    a = 1;
    // instance initializer 1
    a = 2;
    // instance initializer 2
    a = 3;
    // explicit constructor
    a = 4;
  }
}

这个合成的<init>()V里,先是构造器里隐式或显式的super()调用,然后是按代码顺序把实例初始化动作(包括实例字段初始化与匿名的实例初始化器)收集起来,然后是构造器自身的内容。

Java语言规范里对构造器中super()调用的位置的限制其实颇为鸡肋。一来可以通过上述方式通过写字段初始化或实例初始化器来在super()前执行代码,二来就算不用它们而只用普通的构造器也还是可以在super()前执行代码,只要super()可以接受至少一个参数——做法如下:
public class Derived extends Base {
  public Derived() {
    super(foo()); // assuming there's a Base(int) constructor
    System.out.println("Derived ctor");
  }

  private int foo() {
    System.out.println("foo!"); // arbitrary side effect
    return 42;
  }
}

只要基类有接受至少一个参数的构造器,子类的构造器在调用super()时就可以调用任意方法去提供那个参数的值,于是就可以在真的调用super()前产生任意的副作用了。

题主问题说:
构造器的目的是分配实例对象的内存空间
这是错误的。Java语言里,new表达式总体负责两个动作:
  1. 分配对象空间并对其做默认初始化。默认初始化会将对象的所有成员字段设到其类型对应的默认值(零值)。
  2. 初始化对象

其中构造器只负责第2点,第1点是包含在new表达式里的语义。

相关传送门: 如何理解《Java编程思想》描述的“即使没有显式地使用static关键字,构造器实际上也是静态方法”? - RednaxelaFX 的回答

初始化块和构造器
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初始化块是构造器的补充,初始化块总是在构造器执行之前执行。
 
初始化块跟构造器不同的是初始化块是一段固定执行的代码,他不能接收任何参数。
通过把多个构造器中的相同代码提取到初始化块中定义,能更好地提高初始化代码的复用,提高整个应用的可维护性
与构造器类似,创建一个Java对象时,不仅会提高该类的图片初始化块和构造器,而且系统会一直上朔到Java.lang.Object类,先执行该类的初始化块,开始执行该类的构造器,一次向下执行器父类的初始化块,开始执行其父类的构造器,最后才执行该类的初始化块和构造器,返回该类的不对象
 
静态初始化块
如果定义初始化块时使用了static修饰符,则这个初始化块就变成了静态初始化块,也被称为类初始化块。静态初始化块是类相关的,系统将在类初始化阶段执行静态初始化块,而不是在创建对象时才执行。因此静态初始化块总是比普通初始化块先执行。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zz153417230/article/details/79464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