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理心地图

用户的想法和感知,他们所说的话、做的行为、以及受环境影响所产生的其他信息。这就是本文所想讲述的,一个清晰的、内容详尽的同理心地图,下面将会为您解答“为什么要使用它”、“什么时候用它”、以及“如何使用它”。(用户需求),即:(1)让大家对终端用户的理解保持一致;(2)帮助我们作出“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决策。

为什么要使用同理心地图

同理心地图是这个时代应运而生的用户研究工具,如果做得“漂亮”,它会呈现一个十分完美而简洁的用户画像:

  • 它可以快速可视化用户需要什么(尤其是对非设计者)
  • 它作为收集用户信息的起点,开启一个很棒的精益用户体验的工作流程(你将获得更多的原型和测试)
  • 它不仅可以快速创建,如果基于真实数据,它还可以快速地被迭代和和修正
  • 设计师可以通过这个工具让设计决策者认识到这已经超出他们的经验(让他们乖乖听话)

什么时候使用同理心地图

同理心地图是开始一场设计的最好方式。

在收集产品需求之前、做完初步的用户研究之后,便可以开始绘制同理心地图了;如果说确定产品策略是解决问题的环节,那么同理心地图则揭示了哪些问题需要解决以及如何解决, 这对已有产品进行设计改造来说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工具。

怎么绘制同理心地图?

步骤:

  • 在四个象限中分别标记:看(see/观察),听(hear),思,感(think&feel),说和做(say%do)
  • 以用户的角度,即用户看,听,思,感,说和做。

目标(收获) - 用户期望达成的愿望(What is user ultimate goal?What are they trying to achieve?)

问题(痛点) - 所有值得我们思考的用户所遇到的阻碍,例如:一个完全不熟悉的技术,或难以一眼撇到的信息

举例

猜你喜欢

转载自www.cnblogs.com/yangjj08/p/12682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