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IP OSI参考模型

物理层

  物理层决定最基础的传送通道,涉及问题主要是建立、维护和释放物理链路层所需的机械的、电气的、光学的、功能的和规程的特性。如光缆如何抗衰耗、无电设备如何提高发射功率等

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在物理层提供的按服务的基础上,在相邻的网络结点之间提供简单的、传输以帧为单位的数据,同时他还负责数据链路的流量控制、差错控制。数据层为网络层提供简单的通信链路,通信实体所在的系统必须经过物理介质直接相连,物理介质可以是有线铜缆或光缆,也可以是无限微波。通信链路不具有任何路径选择和转发功能,可以理解为一条封闭的路,除了两端没有其他出口。
  数据链路层将物理层提供的比特流组成,也就是说,把对方发出的若干的数据组成一组,加上开始结束标志和与检错有关的代码等,形成有固定格式的数据帧。
  数据链路层要提供差错检验和纠正机制。信号会因机械、电气原因出现错误,如丢失某个0或1.接受者根据检验代码就可以判断出收到的数据帧是否有错误,并在可能情况下纠正错误。不能纠正错误可以选择重传。
  数据帧存在纠错字节,当数据帧达到目的地,它会对自身进行计算,计算结果与纠错字节进行对比,一致则正确,有错误则做出相应处理(如重传)。以太网属于这一层,以太网帧
  

网络层

  网络层所干的工作,就是进行路由选择拥塞控制网路互联
  网络层对自己的上一层——传输层提供两种服务面向连接无连接这两者的区别导致相关技术体制的巨大差异。**面向连接的服务关注于如何建立链路。无连接服务专注于建立一套详尽的路由表。**传统IP技术是无连接服务,在改造为MPLS(多协议标签交换)后,变成面向连接服务。
  网络层担负四大任务如下:
  路由选择:网络层的关键任务是发现路由、选择路径,有时也负责地址转换,在网络结点管理来来往往的数据包,数据包的路径选择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路由选择各种路由协议、MPLS的流量工程都与路由选择有关。
  拥塞控制:网络层采用拥塞控制机制,尽量避免拥塞发生,如果真的发生拥塞,也要通过多种途径缓解拥塞状况(如丢弃一些数据或者进行缓存)。
  局域网互联:数据包在局域网间穿梭,会面临诸如包大小、网络速度、甚至协议的差异,这些都是网络层要解决的,通过一定的调整,让网络之间的数据包成功传递。
  统计和控制,统计哪些用户需要网络流量较多,访问哪些站点比较频繁或者禁止或控制用户访问某些站点。记账功能一般也在网络层解决。网络层最知名的协议就是IP

传输层


  传输层的任务是想用户提供可靠的、透明的端到端的数据传输,以及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机制。因为他的存在,网络硬件技术的任何变化对高层都是不可见的,也就是说,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的设计不必考虑低层细节,一次传输层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所谓端到端是相对链接而言的,OSI参考模型的四层到七层属于端到端的方式,一层到三层属于链接方式在传输层,通信双方的机器之间,有一对应程序或进程直接对话,他们并不关心低层的实现技术。低层的链接方式不同,它要负责处理通信链路中任何相邻机器之间的通信。
  传输层通过逻辑接口向高层提供服务。服务的类型是在连接建立时确定的,最重要的服务是端到端的、可靠的、面向连接的字节流服务(这里已经不是位流了,也称比特流)。
  一般情况下,传输层为每一条传输连接生成一条第三层的网络链接,但也有例外,需要高吞吐率的传输连接可以同时占用多条网络链接。传输层还提供流量控制的工作,通过技术手段,使字节流均匀稳定。这不是必须的。
  知名的传输层协议TCP、UDP

会话层

  在不同的机器之间提供会话进程的通信,如建立、管理和拆除会话进程。会话层还提供了许多增值服务,如交互式对话管理,允许一路交互、两路交换和两路同时对话;管理用户登录远程分时系统;在两机器之间传输文件,同步控制等。

表示层

  表示层处理通信进程之间交换数据的表示方式,包括语法转换、数据格式转换、加密解密、压缩与解压。

应用层

  应用层负责管理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应用层是OSI参考模型的最高层,低层所有协议的最终目的都是为应用层提供可靠的传送手段,低层协议并没有直接满足用户的任何实际需求。

以上摘自《一本书读懂TCP/Ip

发布了36 篇原创文章 · 获赞 0 · 访问量 612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eixin_43199933/article/details/10491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