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检索与利用(第三版)第一章

第一章 基础知识

1.1 信息、知识、文献、情报

1. 信息

(1)信息的含义

信息的含义是十分广泛的。世间万物的运动,人间万象的更迭,都离不开信息的作用。信息的含义也是十分普遍的。客观世界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信息现象。自然的演化需要信息,生命的进化也需要信息,人类的生活更是需要信息。没有信息,千变万化的事物之间就没有了联系,也就没有大千世界的统一。
信息是物质存在的一种方式、形态或运动状态,也是事物的一种普遍属性,一般指数据、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可以使消息中所描述事件的不确定性减少。

信息的属性

客观存在性

信息的作用

消除不确定性

信息的形式

数据、消息等事实

(2)信息的特征
客观性

信息是客观存在的,是现实世界中各种事物运动与状态的反映,其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真实是信息最重要的本质特征。

普遍性

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只要有事物存在,只要有事物的运动,就会有其运动的状态和方式,就存在着信息。无论在自然界、人类社会,还是在人类思维领域,绝对的“信息真空”是不存在的,绝对不运动的事物也是没有的。

时效性

由于事物是在不断变化着的,那么表征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信息也必然会随之改变。在现代社会中,信息的使用周期越来越短,信息的价值实现取决于对其及时地把握和运用。如果不能及时地利用最新信息,信息的价值就会贬值甚至毫无价值,这就是信息的时效性,即时间与效能的统一性。它既表明了信息的时间价值,也表明了信息的经济价值。

传递性

信息依附于一定的物质载体后,其传递和流通便成为可能。信息的传递性是指信息从信源出发,经过信息载体的传递被信宿接收并进行处理和利用的特性。不同载体的信息可以通过计算机、人际交流、文献交流或大众传媒等手段传递给信息用户,这种跨越时空的传递特性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基础,是将信息最大化利用的保证

共享性

共享性是指同一信息可以同时或不同时被多个用户使用,而信息的提供者并不因此而失去信息内容的信息量。信息的共享性可以提高信息的利用率,人们可以利用他人的研究成果进一步创造,避免重复研究,节约资源。

增值性

信息通过人脑思维或人工技术的综合、加工和处理,不断积累丰富,提高其质量和利用价值。信息交换的结果是信息的增值。

2.知识
(1)知识的含义

知识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过程中的科学总结,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理性认识。知识来源于人们在实践活动中获得的大量信息,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所产生的信息加工物。信息被人脑感受,经理性加工后,成为系统化的信息,这种信息就是知识。

(2)知识的分类
<1>显性知识(Explicit Kownledge)

是指经过人的整理和组织后,可以编码化和度量,并以文字、公式、计算机程序等形式表现出来,还可以通过正式的、系统化的方式(如出版物、计算机网络等)加以传播,便于其他人掌握的知识。典型的显性知识主要是指以专利、科学发明和特殊技术等形式存在的知识,它是有载体的、可以表达的。显性知识对应的是OECD分类中的“知事(Know-what)”和“知因(Know-why)”。

知事(Know-what)
指关于事实方面的知识,也可理解为Know-when、Know-where;即在什么样的时间(Know-when)、什么样的地点或条件下(Know-where)能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知因(Know-why)
指自然原理和规律方面的科学理论,知识的生产是在专门研究机构如实验室和大学完成的。

<2>隐性知识(Tacit Kownledge)

是与人结合在一起的经验性知识,很难编码化,并将其文字化或者公式化,它们本质上以人为载体,因此难以通过常规的方法收集到它,也难以通过常规的信息工具进行传播。隐性知识往往是个人或组织经过长期积累而拥有的知识,通常不易用语言表达,也不可能传播给别人或传播起来非常困难。隐性知识对应的是OECD中的关于Know-how和Know-who的知识,其特点是不易被认识到、不易衡量其价值、不易被其他人所理解和掌握。

知道怎么做的知识(Know-how)
指做某些事情的技艺和能力,被称为技术情报和商业秘密,其典型是企业开发和保存于其内部的技术诀窍或专有技术。

谁以及是怎么样创造知识的(Know-who)
侧重创造思想、方法、手段、过程以及特点等的了解。

(3)知识的特征

实践性
知识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任何知识都离不开人类的实践活动,即使从书本上获得的知识,也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

继承性
任何知识,既是实践经验的总结,又是对前人知识的继承和发展,知识是一种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无限循环的发展过程。

科学性
知识的本质就是对客观事物运动规律的科学概括。离开对事物运动规律认识的科学是一种伪科学,不能称其为知识;对事物运动规律掌握得不够的认识过程,是知识不断完善、不断更新的过程。只有对客观事物有了完全科学的认识,才算是真正的知识

(4)知识的来源

第一类知识存在于人脑之中,即主观意识,只有当以一定的形式,通过一定的载体表达时,才能为其他人所感知;
第二类知识存在于实物之中,如古文物、样品、样机、物品等,人们可以通过研究实物而获得某种知识;
第三类知识用文字、图形、代码、符号、声频、视频等技术手段记录在一定的载体之上,例如刻在甲骨上、印在纸张上等,这就是文献。

3.文献

(1)含义

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知识
载体
记录

(2)四个基本要素

信息知识
记录符号
载体材料
制作方式

(3)基本功能

知识累积
信息传递
继承与借鉴
成果评价
教育与培养

(4)文献的类型

<1>按记录方式和载体划分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按出版形式和内容划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按知识内容和加工层次划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按用户需求和使用功能划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情报

情报是知识的有序化与激活
情报是指运用一定的载体传递给特定用户,用以解决科研、生产、经营中的具体问题的特定知识和信息。
竞争情报实质是组织(企业、团体乃至国家)为赢得竞争优势所需要的,具有对抗性的重要信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四者的关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2 信息社会与信息环境

1.信息社会的概念

信息社会是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从而促进社会高速发展的一种社会形态。

2.信息社会的特征
(1)经济领域的特征

• 劳动力结构出现根本性的变化,从事信息职业的人数与其它部门职业的人数相比已占绝对优势;
• 在国民经济总产值中,信息经济所创产值与其它经济部门所创产值相比已占绝对优势;
• 能源消耗少,污染得以控制;
• 知识成为社会发展的巨大资源。

(2)社会、文化、生活方面的特征

• 社会生活的计算机化、自动化;
• 拥有覆盖面极广的远程快速通讯网络系统以各类远程存取快捷、方便的数据中心;
• 生活模式、文化模式的多样化、个性化的加强;
• 可供个人自由支配的时间和活动的空间都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3)社会观念上的特征

• 尊重知识的价值观念成为社会之风尚;
• 社会中人具有更积极地创造未来的意识倾向

3.当代信息环境的特征
(1)信息超载严重

信息超载又称信息泛滥或信息爆炸。它是指在信息时代,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出现的数据爆炸、信息平庸化以及噪音化趋势,人们无法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当前的信息能力选择并消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2)信息失衡明显

所谓信息失衡是对由于各国经济水平、科技水平和其它多种相关因素的影响,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以及不同阶层的人群在信息占有水平以及利用程度上存在极大差距的描述。当今世界,由于信息资源发布不均,已经出现了信息富国与信息穷国、信息富人与信息穷人的两级分化,而且这种分化还会因“马太效应”的作用而进一步加大。

(3)信息污染成灾

信息污染是指社会信息流中充斥或伴随着的许多不利于人们健康而有效地进行工作、学习、生活的不良信息,危害人类信息环境、影响人们对有效信息予以及时而正常地吸收及利用的社会现象。信息污染主要包括:陈旧信息 、重复信息、干扰信息、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有害信息。

(4)信息障碍加剧

信息障碍是指在信息交流过程中,一方面由于各种原因,阻碍了信息的正常流通;另一方面由于信息用户各自的生活经历、文化背景等存在很大差异,妨碍了其信息利用的有效性而产生信息交流障碍与信息利用障碍。现代社会信息交流中常见的信息障碍主要包括:自然语言障碍、交流体制障碍、文化传统障碍、认知心理障碍和信息能力障碍等。

(5)信息犯罪增多

信息犯罪是信息社会中一种新的犯罪类型,它一般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故意实施的严重危害社会、危害公民合法权益并应负刑事责任的行为。信息犯罪是有意识的、破坏性的、甚至是反社会的活动,其危害极其严重。信息犯罪具有智能性、隐匿性、跨国性等特点。随着Internet利用的日益普及,信息犯罪活动也在不断增多。

4.解决信息环境问题的措施

(1)对现代信息环境从政策与法规方面予以调节和控制
(2)宣传并教育人们树立正确的信息伦理及信息道德观念
(3)强化技术手段以保障信息安全及净化信息环境
(4)鼓励人们积极探索、勇于创新
(5)加强信息教育,努力提高信息素质

1.3 信息文化

以信息和知识为核心并作用于社会的特定的文化。它包括:以以信息、信息资源、信息技术为基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具有特殊内容和表现手段的形态,反映人类的基本价值观;作为人类交流的基本行为方式,包含信息需求和信息行为在内的人类活动。

1.4 信息社会

信息社会也称信息化社会,是脱离工业化社会以后,信息将起主要作用的社会。此概念自1963年产生,与“知识社会”一词或交替使用。
信息社会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七个方面:
(1)技术方面:以计算机、通讯等信息技术作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核心;
(2)生产力方面:信息、知识成为社会最重要的生产力要素;
(3)经济方面:信息作为经济活动中的关键性因素;
(4)劳动者方面:劳动者的知识化成为基本要求
(5)政治方面:信息能够增进社会民主和信息自由,加强人们的各种社会参与,促进社会公平
(6)文化方面:科技与人文在信息、知识的作用下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
(7)生活方面:人类生活的标准、工作与休闲的方式、教育系统等各方面都明显地受到信息和知识进步的影响。

发布了22 篇原创文章 · 获赞 3 · 访问量 545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qq494370/article/details/105365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