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微笑里的面向对象

昨天看电影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场景:一个骗子想骗一个坏人,于是他打电话给这个坏人,电话中他不仅声音很和善,面部表情也很和善,但是挂了电话后,这个骗子立马表情严肃起来,可能在思考自己有没有露出马脚、也可能在考虑下一步如何安排。

于是我发现,发出和善的声音,不仅仅是简单的调节喉咙或者控制讲话速度,而是需要调整出一种和善的心态,这样,发出的声音才足够和善。我刚才试了一下,我先做了一个狰狞的表情,然后尝试说话,说一些和善的话。无论我怎么控制,说出的话都不够和善,或者当我说出和善的话时,表情就没那么狰狞了。你也可以试试。不知道你做得到与否,但是我想,大部分人应该做不出。
作为一个生命体、一个人,当然是由很多部分组成,所谓心肝脾肺肾,所谓眼耳口鼻嘴。做一件事往往需要很多身体部件配合。比如吃饭时,眼睛先看看,分辨哪些是土豆、哪些是姜,然后鼻子闻闻、用手拿起筷子夹起食物、张嘴、放入食物、咀嚼、吞咽。当然,吃饭作为一个重要的保持生命的活动,需要如此多部门联合工作,并不奇怪。但是一个微笑,一个简单的微笑,也需要很多工作要做。有的小朋友,当他生气时,不论你怎样教他,他都无法做出一个微笑,或者只是嘴角上扬,而脸部的肌肉、眼睛的神态都出卖了他心里正在麻麦皮。当然作为一个成年人,经历得多了,也许脸上笑嘻嘻、心里麻麦皮往往信手拈来。但是你仔细观察你自己的内心时,往往就会发现:即使我心里在麻麦皮,也是以一种和善的心声来麻麦皮的。这时,你也可以像我一样试试:先微笑,对着镜子检查一下你的微笑是否合格,然后心里想着你讨厌的人,然后用心声说出:麻,麦,皮。不知道这次试验的结果如何,反正我的实验结果是:保持微笑时,骂人的心声都会显得悦耳。
原因很简单,当保持和善的语气、或者做一个微笑时,不仅仅是对喉咙和语速的控制,或者仅仅对面部表情的控制,而是需要一个平稳而且略微积极的心态。这时候的微笑,即使是装出来的,也显得真诚。所谓真诚,不就是发自内心嘛。

面向对象是编程时,一个重要的概念,或者说一种方法、一种理念。它建议你完成一件事时,把参与这件事的各个部件(Object,也就是“对象”,我觉得把 Object Oriented 翻译成面向东西都比面向对象好,整得你好像有很多对象一样)都描述出来:这个部件多长多宽、多大多小、有哪些功能、做哪些事时需要哪些条件;另一个部件多长多宽、多大多小……另一个部件多长多宽、多大多小……这个部件和另一个部件是什么关系、这些部件和那些部件有哪些关系。这样,当事情发生时,就显得理所当然、行云流水。

问题也随着产生了,函数式编程主义者就批评说:当我向他(面向对象主义)要一个香蕉时,他不仅给我了一个香蕉,还专门造了一只猩猩拿给我,还为这只星星准备了一座热带雨林。是的,当你发出和善的声音时,脸上和善的表情就显得多余且浪费了。这是面向对象的一个缺点,但同时也是优点。

优点之一上面已经说过了,“事情会显得理所当然、行云流水、发自内心”。优点之二就在于扩展性。比如今天客户向你要一个香蕉,明天你当真只送一个香蕉过去的时候,他问:香蕉不应该由一只黑猩猩或者长臂猿拿着吗?香蕉树呢?采香蕉的小姑娘呢?
当然,实际情况可能没这么夸张(也可能有),但是客户变心,几乎是必然事件。如果你写了一段只能造出某一种香蕉的代码时,这时让你造另一种香蕉,你可能得把所有的代码删了,重写。

发布了44 篇原创文章 · 获赞 25 · 访问量 2万+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csdn372301467/article/details/104357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