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程序员,那你一定要知道这个方法

如果你是程序员,那你一定要知道这个方法



商业组织中的软件开发团队经常产生过载现象。公司管理人员无视工程复杂性、风险和项目规模,为项目完成时间定死了最后期限,为了图快,开发人员走了捷径。过载现象给软件开发人员带来了深深的伤害,反过来也伤害了商业组织。

怎样向领导展示我们都做过了什么?怎样推动工作快速有序的进行?谁能让辛苦的编码变得更有价值?

作为敏捷中将可视化管理发挥到极致的看板管理,逐步走进项目管理者的视线,受到项目管理者的青睐。什么是看板方法?与别的方法有什么不同?如何使用?



什么是看板方法?

看板方法,由David Anderson创立,它脱胎于大野耐一所创立的丰田生产模式(TPS),以及埃利亚胡·高德拉特(Eli Goldratt)的约束理论(TOC),并结合统计质量控制(SQC)、排队论(QT)、工业工程(IE)、软件成熟度模型(CMMI)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在软件开发社区中获得了极高的关注度,并迅速传播开来。总的来说,看板系统来自一系列称为拉动系统的实践方法。 恰当运用拉动系统,就可以完美解决过载现象。

如果你是程序员,那你一定要知道这个方法

看板(kan-ban)最初是一个日语词汇,英文字面意思是“信号卡”,在生产制造环境中,这种卡片作为一种信号,通知生产过程中的上游工序继续生产。在这种生产过程中,除非从下游工序中获得看板信号,否则每个工序中的工人不准进行额外生产。



看板方法同其它敏捷方法的显著区别是什么?

强制推行的管理方法往往都会失败,即便提供了必要的培训和辅导。然而,这样做,即便是最好的情况下,也只能得到些漠然的接受而已,而非取得真正深刻的制度化变革成果。

如果你是程序员,那你一定要知道这个方法

看板将软件开发带入到队列管理与流动的世界,它与其它敏捷方法的显著区别在于它是一种变革管理方法,在组织级渐进变革方面尤其具有优势。看板基于现状对现有方法做系统的渐进改良,阻力小,具有很强的暴露问题和提示改进机会的能力,能有效提高组织在完整价值流上的关注成都和绩效表现。在看板带来的渐进变革中可以结合其他敏捷方法,从而发展出更为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独特方法。



如何启动看板?

看板方法采用了精益思维范式,将软件开发视为一个价值流(Value Stream),并且基于拉动式来驱动其流动。

“价值流”是精益思想和看板方法的基础隐喻,基于这个隐喻,引申出来一系列其它元素,例如,拉动(Pull)、在制品(WIP)、阻塞(Block)、瓶颈(Bottleneck)、缓冲区(Buffer)、改善(Kaizen)等。

启动看板的关键要义是,变化要越少越好。不要试图去改变团队成员与其他合作伙伴、参与者、干系人的内驱力、专业自豪感和自我心理,主要改变在制品的数量、与上下游的业务间的接口和交互方式(以一种与拉动系统相兼容的方式进行交互)。

启动看板的第一步,是与团队一起把现有的价值流图描绘出来。记住,是描绘现有的价值流图,不要试图去改变它或重新发明一种理想化的新过程。

如果你是程序员,那你一定要知道这个方法

启动看板的第二步,是搭建看板。在用看板对工作流进行可视化之前,先画一个草图对工作流建模会很有帮助。一旦通过绘制草图和建模的方式理解了工作流,就开始定义看板并搭建。

如果你是程序员,那你一定要知道这个方法

启动看板的第三步,将工作项卡片更新进入搭建好的看板中。在启动看板的初期,不要在意团队成员的工作项卡片写的详细或简单,重要的是团队成员真正运用了看板,并且及时更新。

如果你是程序员,那你一定要知道这个方法

经过如此简单的三步,工作就完成基本可视化,最最初级的启动看板已经完成。注意,是最最初级的启动看板。而且,不要认为看板方法只是一个可视化控制系统——使用看板,确实能显著提高在制品的可见性,但这只是看板方法中很小的一个方面。

改善是看板方法的精髓,它旨在通过持续性地实施系统性变更来优化生产系统。在初步搭建看板并成功开始使用之后,需要对看板不断进行优化,包括优化板的设计,如把分栏分裂为两列,将进行中的和已完成的工作标识出来,增加缓冲区;设置在制品限额(WIP);设置准入与准出;设置服务类别;定期召开会议;判断瓶颈;重新优化价值流图等等一系列操作。所以,今日所介绍的看板只是看板系统的冰山一角,后面还有庞大的知识系统。



启动看板时,电子看板与物理看板,熟优熟劣?

一、电子看板的优势。

  1. 随时随地可以访问,对于地理上分布多地的团队是必备的基础条件。

  2. 保存每项工作的信息以便后期进行历史查询。

  3. 支持数据收集,可以用来生成度量数据和报告,以供日常管理和回顾。

如果你是程序员,那你一定要知道这个方法

二、物理看板的优势。

  1. 启动快,通常更易于创建——你只需要一张白板或者一面墙。

  2. 易于根据特定需求进行变更和调整。

在运用看板的初期,使用物理看板是因为它更容易上手,也方便在早期进行调整。但对于那些热切期望能够进行定量化管理、衡量组织级过程效能以及进行数据分析的团队,在一开始就要使用电子看板。



不要因为看板方法看上去十分简易便生轻慢之心。看板的易用性,来自对“什么能以最小的成本创建最大的效益”的深刻洞见。最简单的方法最不容易遭到破坏,并且几乎总能产生最大的持续收益。

猜你喜欢

转载自www.cnblogs.com/ylsara/p/9086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