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 优化经验

一、Mysql大概1700W大表删除1000W左右数据,发现数据大小和索引大小并没有减少思考

delete 操作并没有真正删除数据,表的空间并没有被释放。

这些被删除的记录行,只是被标记删除,是可以被复用的,下次有符合条件的记录是可以直接插入到这个被标记的位置的。

比如我们在 id 为 300-600 之间的记录中删除一条 id=500 的记录,这条记录就会被标记为删除,等下一次如果有一条 id=400 的记录要插入进来,那么就可以复用 id=500 被标记删除的位置,这种情况叫行记录复用。

还有一种情况是数据页复用,就是指整个数据页都被标记删除了,于是这整个数据页都可以被复用了,和行记录复用不同的是,数据页复用对要插入的数据几乎没有条件限制。

还以上面那个插入为例,假如要插入的记录是 id=1000,那么就不能复用 id=500 这个位置了,但如果有一整个数据页可复用的话,那么无论 id 值为多少都可以被复用在这个页上。

这些被标记删除的记录,其实就是一个空洞,有种占着茅坑不拉屎的感觉,浪费空间不说,还会影响查询效率。

因为你要知道,mysql 在底层是以数据页为单位来存储和读取数据的,每次向磁盘读一次数据就是读一个数据页,然而每访问一个数据页就对应一次磁盘 IO 操作,磁盘 IO 相对内存访问速度是相当慢的。

所以你想想,如果一个表上存在大量的数据空洞,原本只需一个数据页就保存的数据,由于被很多空洞占用了空间,不得不需要增加其他的数据页来保存数据,相应的,mysql 在查询相同数据的时候,就不得不增加磁盘 IO 操作,从而影响查询速度。

其实不仅仅是删除操作会造成数据空洞,插入和更新同样也会造成空洞,这里就不细说了,你知道就行。

因此,一个数据表在经过大量频繁的增删改之后,难免会产生数据空洞,浪费空间并影响查询效率,通常在生产环境中会直接表现为原本很快的查询会变得越来越慢。

对于这种情况,我们通常可以使用下面这个命令就能解决数据空洞问题。

  1. optimize table t 

这个命令的原理就是重建表,就是建立一个临时表 B,然后把表 A(存在数据空洞的表) 中的所有数据查询出来,接着把数据全部重新插入到临时表 B 中,***再用临时表 B 替换表 A 即可,这就是重建表的过程。

另外下面这个命令也可以实现重建表,可以达到跟上面一样的效果,而且推荐大家使用下面这个命令,大家可以试试。

  1. alter table t engine=InnoDB 

Guess you like

Origin blog.csdn.net/weixin_46742102/article/details/109505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