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子技术Analog Electronics Technology 16】—— 集成运放中的单元电路 之 互补输出级的分析与计算

1. 直接耦合互补输出级

首先,我们知道对输出级的要求是:带负载能力强,支流功耗小,负载上无直流功耗,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大
下面我们先来看看直接耦合互补输出级电路:

【分析】【理想情况】:我们注意到该电路结构是由两个电源供电的,首先,条件放宽一些,我们假设T1和T2两支三极管的开启电压均为0V,如果输入的 u i u_i 是正弦交流信号,那么当 u i u_i 处于正半轴,即 u i u_i >0V时,T1导通,T2截止,由+ V C C V_{CC} 给T1供电,(由于导通压降可以忽略,所以上图中两个黑点处的电位相等)因此, u 0 = u i u_0 = u_i
u i u_i 处于负半轴,即 u i u_i < 0V时,T1截止,T2导通,由电源- V C C V_{CC} 供电,同理,小黑点处的电位相等,有 u 0 = u i u_0 = u_i ,因此,通过+ V C C V_{CC} 和- V C C V_{CC} 的交替工作,看起来 u i u_i 就顺利地传递给了 u 0 u_0

1.1 产生的问题——交越失真

【分析】【实际情况】:实际我们知道T1和T2的开启电压至少为0.7V,那么,在 u i u_i 波形中非常靠近横轴的部分(无论 u i u_i 是正还是负),那些介于0V~0.7V或-0.7 ~0V的部分均不能使得T1或T2导通,那么这些部分就无法顺利地传送到 u 0 u_0 ,因此,波形会发生下面这种改变:

这样的失真叫做“交越失真”

1.2 消除交越失真的办法

要想消除交越失真,我们就需要设置合适的静态工作点,或者说将输入的 u i u_i 适当抬高一些。那么,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办法,使T1和T2都处于一种临界导通的状态,那么当有输入信号时,我们至少保证一支管子导通,这样就可以消除交越失真

2.消除交越失真的互补输出级

话不多说,先上电路图:

这个电路在没有 u i u_i 输入时, + V C C +V_{CC} V C C -V_{CC} 使得D1和D2导通,使得: U B 1 B 2 = U D 1 + U D 2 U_{B1B2} = U_{D1} + U_{D2}
这样,我们可以通过改变电阻 R 1 , R 2 R_1, R_2 的取值,使得T1和T2处于一种预导通的状态

2.1 消除交越失真的OCL电路的计算

2.1.1 电路的输出功率和效率

【输出功率】
首先,对于输出功率 P o m P_{om} ,我们就需要知道负载上的电压 u o m u_{om}
如果T1管的饱和管压降为 U C E S U_{CES} ,那么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有效值为: u o m = V C C U C E S 2 u_{om} = \frac{V_{CC} - U_{CES}}{\sqrt{2}}
那么输出功率为: P o m = u o m 2 R L = ( V C C U C E S ) 2 2 R L P_{om} = \frac{u_{om}^2}{R_L} = \frac{(V_{CC} - U_{CES})^2}{2R_L}

【直流电源的功率】
下面我们来计算直流电源的功率,那么就需要知道直流电源提供的电流: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由于D1和D2的动态电阻很小,可以忽略不计,而电阻 R 2 R_2 一般也很小,那么当T1或T2导通时,有: u b 1 = u i u_{b1} = u_i u b 2 = u i u_{b2} = u_i ,那么,T1和T2的基极电位 u b 1 u_{b1} u b 2 u_{b2} 会和 u i u_i 产生相同的变化,(如果 u i u_i 是正弦波)当 u i > 0 u_i > 0 时, u B E 1 u_{BE1} 增大,导致 i B 1 i_{B1} 增大,进而使得 i C 1 i_{C1} 增大(而且 i C 1 i_{C1} 的这样变化和 u i u_i 是一样的,即sin(ωt),
那么,来确定 i C 1 i_{C1} 的最大振幅:
当T1导通时, i C 1 i L i_{C1} ≈ i_{L} ,而 i L i_{L} 的最大值,我们知道,是等于: V C C U C E S R L \frac{V_{CC} - U_{CES}}{R_L}
因此,在T1导通的情况下, i C 1 i_{C1} 满足: i C 1 = V C C U C E S R L s i n ω t i_{C1} = \frac{V_{CC} - U_{CES}}{R_L}sin ωt
同理,在T2导通时, i C 2 i_{C2} 也是满足上面的关系,因此,我们知道: i C = V C C U C E S R L s i n ω t i_{C} = \frac{V_{CC} - U_{CES}}{R_L}sin ωt

但是,大家注意:我们现在得到的这个式子,是双边电流 i C 1 i_{C1} i C 2 i_{C2} 的关系,但是如果我们要计算电源的功率,我们只用一个电源产生的电流的平均值 i C 1 i_{C1} i C 2 i_{C2} 就可以了)
单个电源产生的电流应该是长这样的:

为了计算单个电源产生电流的平均值,我们就需要积分了:
I C ( a v s ) = 1 Π 0 Π V C C U C E S R L s i n ω t   d ( ω t ) I_{C(avs)} = \frac{1}{Π}\smallint_0^Π \frac{V_{CC} - U_{CES}}{R_L}sin ωt\space d(ωt )
即: I C ( a v s ) = 2 Π V C C U C E S R L I_{C(avs)} = \frac{2}{Π}\frac{V_{CC} - U_{CES}}{R_L}
那么,我们就可以得到电源的功率 P v P_v P v = V C C I C ( a v s ) = 2 Π V C C ( V C C U C E S ) R L P_v = V_{CC}I_{C(avs)} = \frac{2}{Π}\frac{V_{CC}(V_{CC} - U_{CES})}{R_L}

回顾以下我们都干了啥: { P o m = u o m 2 R L = ( V C C U C E S ) 2 2 R L P v = V C C I C ( a v s ) = 2 Π V C C ( V C C U C E S ) R L \begin{cases} P_{om} = \frac{u_{om}^2}{R_L} = \frac{(V_{CC} - U_{CES})^2}{2R_L}\\ P_v = V_{CC}I_{C(avs)} = \frac{2}{Π}\frac{V_{CC}(V_{CC} - U_{CES})}{R_L}\\ \end{cases}
因此,转换效率η就等于: η = P o m P v = Π 4 V C C U C E S V C C η = \frac{P_{om}}{P_v} = \frac{Π}{4} \frac{V_{CC} - U_{CES}}{V_{CC}}
在理想情况下,晶体管的饱和管压降 U C E S U_{CES} 可以忽略不记,那么此时的效率η即为: Π 4 \frac{Π}{4} ≈ 78.5%

【耗散功率】
我们就计算一下单管的平均耗散功率吧,它等于总耗散功率的一半: P T s = 1 2 P T = 1 2 ( P v P o ) P_{Ts} = \frac{1}{2}P_T = \frac{1}{2}(P_{v} - P_o)

Tips:如果是单电源供电的电路,那么将公式里面所有的 V C C V_{CC} 换成 1 2 V C C \frac{1}{2}V_{CC}

2.2.2 OCL电路中的参数选择

这个大家在考试的时候需要记忆一下:
首先是最大管压降 U C E ( m a x ) U_{CE(max)} : U C E ( m a x ) = 2 V C C |U_{CE(max)}| = 2V_{CC}
接下来是集电极最大电流: I C ( m a x ) = V C C R L I_{C(max)} = \frac{V_{CC}}{R_L}
最后是集电极最大功耗: P C M > 0.2 P o m U C E S = 0 P_{CM} > 0.2P_{om}|_{U_{CES} = 0}

发布了98 篇原创文章 · 获赞 283 · 访问量 1万+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eixin_44586473/article/details/102682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