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脉基于价值互换。当自身没有足够价值时,所谓的“人脉”等同于无效。快满足无意义,等同慢性自杀。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未经博主允许不得转载。 https://blog.csdn.net/qq_38998213/article/details/84981873

合群

年轻人一定要远离合群,合群是淘汰的开始。

大学生的普遍状态是,高中辛苦熬三年,终于解放了,于是天天逃课睡觉,开黑吃鸡、外卖撸串,考试作弊、论文靠买。

懒散的宿舍生活,极易影响到人的精气神。或许有人想认真泡图书馆,想出去健身跑步,但因为合群,这一切都放弃了。

出来工作后,时间异常宝贵,当你想静下来读书,却为了合群而去应酬。无效社交等于无效人脉,充斥着浮躁,虚伪和彼此利用。

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崇拜“人脉力量”,认为混圈子才是上升关键,模仿各种“酒桌文化”。

他们忽略了一个浅显道理:人脉基于价值互换。当自身没有足够价值时,所谓的“人脉”等同于无效。

最怕你格局有限,还认为自己掌握全局;最怕你才思枯竭,还被庸众捧杀;最怕你孤立无援,还称赞自己人脉广泛。

“任何一件事,他们总想快点总结出道理,误以为获得了意义感,实则错过真正的重要部分:去经历,去感受,去痛,去哭,去笑,去犯傻,去清醒……”

一个可怕的事实是,我上面提到的所有点,互相之间并非孤立,必然会交叉影响。

当超出自身的金钱范围、能力范围和安全范围时,请斟酌再三。

别人灌输的生活再美好,都不如自己去争取。永远保持清醒,永远别走捷径,永远坚信未来。

我很喜欢林清玄的一句话:

“好的围棋要慢慢地下,好的生活历程要细细品味,不要着急把棋盘下满,也不要匆忙地走人生之路。”

“嗑瓜子”

一粒瓜子,从你嗑到吃只要几秒钟,吃进去就是你得到的反馈,但是工作学习你做了,不一定就能得到反馈,你就会觉得无聊。

学习难,就是因为反馈周期长,你不信你嗑瓜子的时候不吃,过一个小时再吃瓜子仁,你也会觉得无聊,同样的时间,瓜子并没有少吃,为什么感觉变了?

瓜子理论的好处就是提醒我们做事要缩短反馈周期,这恰恰也是互联网的产品经理们利用我们的点:瓜子理论是可以麻痹我们大脑的。

而当我们在做一些娱乐消遣且不用动脑子的事情时,时间真的过得特别快。

你不信健身房跑十分钟试试,你刷抖音十分钟很快就过去了,你要是跑十分钟步绝对过得很慢。

这就是为什么百分之九十的年轻人一回家就是玩手机刷朋友圈、看抖音、玩游戏,所以有人说,想毁掉一个人,给他一部有网的手机就行了。

在这里,我想讨论的不仅限于小游戏、抖音快手……但凡涉及到流量、算法推荐的软件,都在利用大数据掏空你的时间。

人一旦深陷进去,就会刷得停不下来。

它们提供各种即时反馈和刺激内容,让人的脑海多次产生多巴胺,形成依赖,并渴望下一个刺激到来,陷入死循环。

长期以往,人的信息筛选和处理能力被弱化,当习惯从外界获取消息后,意志力会被消磨,大脑和机体习惯,并逐渐成瘾。

等脱离精神鸦片后,留下的只是空虚,因为它们没有提供任何价值。

受到损伤的还有逻辑思辨能力,被大量碎片化信息掩埋,意味你能改变人生命运的能力就更弱了,每一天短暂的舒适,都在透支未来。

不要学长辈看抖音快手,他们看完笑呵呵就过去了,你还年轻,笑呵呵就完了。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qq_38998213/article/details/84981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