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技大学期末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概论复习资料(必考/重点)(有往年试题参考)

试题:题型(选择,多选,简答,材料)

简答和材料题的答案和问题在下文(关键词检索2022年考题)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复习资料》

导论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容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

毛泽东思想

1.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条件:

2.毛泽东思想形成的过程:

形成

《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存在》、《井冈山的斗争》等著作阐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

成熟

《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著作,1945年党的七大将毛泽东思想写入党章

发展

《论人民民主》,《论十大关系》等著作

3.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理论

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

三湾改编:时间,内容

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党的建设理论:

两个务必:①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②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③要求全党警惕资产阶级思想地侵蚀,反对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

党的二十大提出的三个务必:①务必牢记初心,不忘使命②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③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4.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实事求是: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检验和发展真理

①坚持实事求是就是要要深入实际了解事物本来的面貌,把握事物内在联系,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②坚持实事求是,就要清醒的认识和把握我国的基本国情。

③坚持实事求是就是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2022年考题:群众路线,实事求是)

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从群众中来,一切从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转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①坚持群众路线就是坚持人民是推动历史发展地根本力量。

②坚持群众路线就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③坚持群众路线就是要坚持保持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

独立自主:独立自主就是坚持独立思考,走自己的道路,就是坚定不移地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把立足点放在依靠自己的力量上,同时积极争取外援,开展国际经济文化交流,学习外国一切对我们有益的先进事务

①独立自主就是要坚持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来做主。

②就是要保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

新民主主义革命

中国革命形成的时代背景和时代特征

时代背景: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时代特征:中国的革命经历了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过程: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1948年,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完整的表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总路线内容: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总路线的性质:反映了中国革命的的基本规律,指明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力量,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路线。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首要对象是帝国主义。总体上,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民主资产阶级。

为什么说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最基本的动力?

无产阶级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中最早出现的一个新的社会阶级,不仅是随着民主工业产生而发展的,而且是伴随着外国企业直接经营而产生的。中国无产阶级是新的社会生产力的代表,是近代中国最进步的阶级,是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

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贫雇农更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中农更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工人阶级对农民的领导,是掌握革命领导权的基础。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更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区分新旧两种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就是:革命的领导权是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资产阶级手中。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问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对象是中国共产党及其先锋队;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前途是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

①性质不同。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而社会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性质的革命。

②目标不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标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建立的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社会主义革命目标是消灭资本主义剥削制度,改造小生产的私有制。建立的是无产阶级专政。

联系:相互联系,紧密在一起,衔接在一起,中间不容横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

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人阶级为基础,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国体: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

展开来说是: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国体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包括小资产阶级、民主资产阶级和其他反帝反封建的人们在内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

政体: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经济纲领:没收封建地主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封建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①没收封建地主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内容。

②没收封建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题中的应有之义。

③保护民主工商业,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极具特色的一项内容。

为什么极具特色?为什么要保护民族工商业?

新民主主义条件下保护民主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是由中国落后的生产力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决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他不是一般的消灭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与官僚资产阶级相比,民主资产阶级同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联系比较少。民主资本主义经济是一种与先进生产力联系的生产方式和经济成分,对发展现代技术,社会生产力具有积极作用。

文化纲领: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无产阶级领导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1. 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这是由所处的时代特点和具体国情所决定的。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形成的必然性:

①非武装不能革命:近代中国,内无民主而受封建主义压迫,外无独立而受帝国主义压迫。

②非农民参与而不能胜利:农业大国,农民占绝大多数,是可靠的同盟军和主力军。

③近代中国是由多个帝国主义间接统治的经济落后的半殖民地国家,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四分五裂,军阀割据,存在不少的统治薄弱环节,为党在农村开展革命斗争,建设革命根据地提供了缝隙和可能

④近代中国广大农村深受反动统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人民革命愿望强烈,加之经过大革命的洗礼,革命的群众基础好

⑤全国革命形势向前发展,为在农村建设革命根据地提供了客观条件。

⑥相当正式力量红军的存在,为建设,巩固和发展农村革命根据地提供了坚强后盾。

⑦党领导的有力量及其政策的不错误,是建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主观条件。

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内容和意义:

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根本在于处理好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

三者之间的关系:

土地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和土地革命的强有力保证;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战略阵地,是进行武装斗争和开展土地革命的依托。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重大意义:

①中国国革命道路,反映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主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

②党在探索中国革命的过程中,不是照搬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经验,而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开辟了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正确道路,独创性的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③中国革命道路理论,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具体问题的光辉典范,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三大法宝之间的关系: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点,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的武器。统一战线是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现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①新民主主义社会存在五种经济成分: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农业,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

但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是

②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因素无论在政治上还是经济上都居于领导地位,但是非社会主义因素仍然占有很大的比重。

③而且还存在着两类矛盾: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如何理解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可以概括为一化三改。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社会主义改造

简述有中国特点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

✓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以互助合作的优越性吸引

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

✓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

✓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

简述有中国特点的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

✓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手工业改造道路 :

依次改造为供销小组,供销合作社,生产合作社

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①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②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形式

③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确立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我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根本变化,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已占到绝对优势,社会主义公有制成为我国的经济基础,标志着中国历史上长达数千年的阶级剥削制度的结束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意义:

1.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极大地提高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使得占世界1/4人口的东方大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有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

3.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一个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如何进行社会主义革命问题的系统回答和正确解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会主义革命理论在中国的正确运用和创造性发展的结果。它不仅再次证明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性,而且以其独创性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中国共产党人对于一个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东方大国如何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系统回答和正确解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在中国的正确运用和创造性发展的结果。它不仅证明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性,而且以其独创性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理论成果:

  1.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2. 关于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
  3. 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1956年4月和5月,毛泽东先后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最高国务院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明确提出要以苏为鉴,独立自主的探索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论十大关系》确定了一个基本方针,就是: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一切的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有一个如何认识发展阶段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问题

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

人民内部矛盾:民主

敌我矛盾:专政

走国化工业道路的思想

《论十大关系》中第一个关系就是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关系。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毛泽东明确提出了中国化工业道路的问题,主要是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要走一条有别于苏联的工业化道路。

毛泽东提出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以农轻重为序的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以及一整套“两条腿走路”的工业化发展思路。中央工业和地方工业同时并举,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同时并举,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同时并举,重工业和轻工业同时并举

走中国工业化道路,必须明确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党的三届人大一次会议,提出两步走战略。第一步建成一个独立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第二步实现工业,农业,科技,国防的现代化,是中国走在世界前列)

走中国化工业道路,必须坚持经济建设的方针。

走中国化工业道路,必须发展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

走中国化工业道路,必须重视知识分子的工作

走中国化工业道路,必须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

走中国化工业道路,必须积极探索符合我国情况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

初步探索的意义

1.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2.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3.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

  1. 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 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1. 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和国力相适应,不能急于求成
  2. 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制
  3. 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执政党的建设
  4. 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吸收和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建设社会主义,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

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的条件

①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②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是邓小平理论的历史依据

③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的现实依据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了“以阶级斗争为刚”的错误提法,把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实现了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1982年,党的十二大的开幕词中明确指出,把马克思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走自己的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从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从党的十二大到十三大,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全面开展和深入发展,邓小平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层次的思考,提出了社会主义的许多重要的科学论断。1984年,《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的改革的决定》,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为基础上的商品经济。

1987年,党的十三大第一次系统的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明确概括和全面阐发了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方面,第一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系统概括。

1987年召开的党的十三大,第一次系统的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离乱,明确丐萝和全面阐述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量路线,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方面,第一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做了系统的概括。

1992年的南方谈话针对人们思想中普遍存在的疑虑,重申了深化改革、加速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从中国实际出发,站在时代的高度,深刻总结了十多年改革开放的经验教训,在一系列重大的理论和实际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科学的论断,如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三个有利于”的标准;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就没有出路;改革开放的胆子要大一些,敢于实验,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要提倡科学,靠科学才有希望;要坚持两手都要抓。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打击各种犯罪活动,两手都要硬。南方谈话是邓小平理论的集大成之作,从理论上深刻回答了当时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一系列问题,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

(2022年考题:社会主义本质)

1992,党的十四大系统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十四年取得的巨大成就,

1997年,党的十五大

1999年宪法修正,将邓小平理论载入宪法。

邓小平理论回答的问题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内容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的基本国情 

(2002年考:为什么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党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这是基本路线规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这是基本路线的最主要的内容,是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奋斗目标的基本途径。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这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这是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奋斗目标的根本立足点。

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理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决定性因素

“三步走”战略

改革开放理论: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就是改革开放。邓小平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革命,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成社会主义的新中国;第二次革命,把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社会主义中国变成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

改革是一项崭新的事业,是一个大实验

开放也是改革,对外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

对外开放必须高度珍惜并坚决维护中国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得来的独立自主的权利。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南方谈话: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邓小平的一系列重要的论断,从根本上解决了人们的把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思想束缚。

三个要点:1.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标志,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

           2.计划和市场作为经济的手段,对经济调节各有优势和长处,社会主义       要把两者结合起来

           3.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手段,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可以和不同的社会制度结合,从而表现出不同的社会性质。

一国两制: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手抓精神文明,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法制,一手抓改革;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

中国问题关键在于党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①是马克思理论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篇之作

邓小平围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紧紧抓住“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响亮的提出了“走自己的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号召。

③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

 为什么?(2022年考题)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内发生严重的政治风波,国际上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的曲折,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面临空前的巨大压力,党和国家处在决定前途命运的重大历史关头。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对冷战后国际局势科学判断的基础上形成的

三个代表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和总结历史经验基础上形成的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的基础上中形成的。

2.核心观点

始终代表中国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始终代表中国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地,民族的科学的大众地文社会主义文化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弘扬民族精神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需要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地中心环节和重要内容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3.主要内容

1.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为什么?

  国际局势,国内发展要求(详情看课本)

2.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

  1.必须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2.发挥市机制的作用和国家宏观调控,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

  3.理顺分配关系,调整和贵伐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分配关系。

  4.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3.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4.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5.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4.历史地位

1.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继续发展

2.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理论武器

科学发展观

1.形成的条件:

1.科学发展观是在深刻把握我国基本国情和新的阶段特性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

2.科学馆发展是在深入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实践经验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

3.科学发展观是深入分析国际局势,顺应世界发展大势,借鉴国外发展经验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

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科学内涵:发展是第一要义,以人为本是核心立场,统筹兼顾是根本方法,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怎样坚持以人为本?(2022年考题)

精神实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科学发展观内容

1.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3.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1.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5.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6.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

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1.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接续发展
  2.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指针

指导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eixin_53284122/article/details/129216485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