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基础】--零基础--超详细且简洁的Javascript笔记--Javascript基础知识(02)

Hello, world!

首先,让我们看看如何将脚本添加到网页上。

对于服务器端环境(如 Node.js),你只需要使用诸如 "node my.js" 的命令行来执行它。

“script” 标签

比如:

<!DOCTYPE HTML>
<html>
<body>
  <p>script 标签之前...</p>
    
  <script>
    alert('Hello, world!');
  </script>

  <p>...script 标签之后</p>
</body>
</html>

<script>标签中包裹了 JavaScript 代码,当浏览器遇到 <script> 标签,代码会自动运行。

现代的标记(markup)

<script>标签有一些现在很少用到的特性(attribute),但是我们可以在老代码中找到它们:

  • type 特性:<script type=…>

    在老的 HTML4 标准中,要求 script 标签有 type 特性。通常是 type="text/javascript"。这样的特性声明现在已经不再需要。而且,现代 HTML 标准已经完全改变了此特性的含义。现在,它可以用于 JavaScript 模块。后续讨论

  • language 特性:<script language=…>

    这个特性是为了显示脚本使用的语言。这个特性现在已经没有任何意义,因为语言默认就是 JavaScript。不再需要使用它了。

  • 脚本前后的注释。

    在非常古老的书籍和指南中,你可能会在 <script> 标签里面找到注释,就像这样:<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 //--></script>现代 JavaScript 中已经不这样使用了。这些注释是用于不支持 <script> 标签的古老的浏览器隐藏 JavaScript 代码的。

外部脚本

如果你有大量的 JavaScript 代码,我们可以将它放入一个单独的文件。

脚本文件可以通过 src 特性(attribute)添加到 HTML 文件中。

  • 绝对路径
  • 相对路径
  • URL地址
<script src="/path/to/script.js"></script>

这里,/path/to/script.js 是脚本文件从网站根目录开始的绝对路径。当然也可以提供当前页面的相对路径。例如,src ="script.js",就像 src="./script.js",表示当前文件夹中的 "script.js" 文件。

我们也可以提供一个完整的 URL 地址,例如:

<script src="https://cdnjs.cloudflare.com/ajax/libs/lodash.js/4.17.11/lodash.js"></script>

要附加多个脚本,请使用多个标签:

<script src="/js/script1.js"></script>
<script src="/js/script2.js"></script>

请注意:

一般来说,只有最简单的脚本才嵌入到 HTML 中。更复杂的脚本存放在单独的文件中。

使用独立文件的好处是浏览器会下载它,然后将它保存到浏览器的缓存中。

之后,其他页面想要相同的脚本就会从缓存中获取,而不是下载它。所以文件实际上只会下载一次。

这可以节省流量,并使得页面(加载)更快。

如果设置了 src 特性,script 标签内容将会被忽略。

一个单独的 <script> 标签不能同时有 src 特性和内部包裹的代码。

这将不会工作:

<script src="file.js">
  alert(1); // 此内容会被忽略,因为设定了 src
</script>

这样子可以工作:

<script src="file.js"></script>
<script>
  alert(1);
</script>

小结

  • 我们可以使用一个 <script> 标签将 JavaScript 代码添加到页面中。
  • typelanguage 特性(attribute)不是必需的。
  • 外部的脚本可以通过 <script src="path/to/script.js"></script> 的方式插入。

代码结构

我们将要学习的第一个内容就是构建代码块。

语句

语句是执行行为(action)的语法结构和命令。

我们已经见过了 alert('Hello, world!') 这样可以用来显示消息的语句。

我们可以在代码中编写任意数量的语句。语句之间可以使用分号进行分割。

例如,我们将 “Hello World” 这条信息一分为二:

alert('Hello'); alert('World');

通常,每条语句独占一行,以提高代码的可读性:

alert('Hello');
alert('World');

分号

当存在换行符(line break)时,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省略分号。

下面的代码也是可以运行的:

alert('Hello')
alert('World')

在这,JavaScript 将换行符理解成“隐式”的分号。这也被称为自动分号插入。

在大多数情况下,换行意味着一个分号。但是“大多数情况”并不意味着“总是”!

有很多换行并不是分号的例子,例如:

alert(3 +
1
+ 2);

代码输出 6,因为 JavaScript 并没有在这里插入分号。显而易见的是,如果一行以加号 "+" 结尾,那么这是一个“不完整的表达式”,不需要分号。所以,这个例子得到了预期的结果。

但存在 JavaScript 无法确定是否真的需要自动插入分号的情况。

这种情况下发生的错误是很难被找到和解决的。

一个错误的例子

如果你好奇地想知道一个这种错误的具体例子,那你可以看看下面这段代码:

alert("Hello");

[1, 2].forEach(alert);

运行结果:先显示 Hello,然后显示 1,然后 2

现在删除 alert 语句后的分号:

alert("Hello")

[1, 2].forEach(alert);

如果我们运行这段代码,只有第一个 Hello 会被显示出来(并且有一个报错,你可能需要打开控制台才能看到它)。并且不会再有数字被显示出来。

对于引擎来说,它是这样的:

alert("Hello")[1, 2].forEach(alert);

看起来很奇怪,对吧?在这种情况下,这样将两行代码合并到一起是不对的。我们需要在 alert 后面加一个分号,代码才能正常运行。

这也可能发生在其他情况下。

即使语句被换行符分隔了,我们依然建议在它们之间加分号。这个规则被社区广泛采用。我们再次强调一下 —— 大部分时候可以省略分号,但是最好不要省略分号。

注释

可以在脚本任何地方添加注释,因为引擎会直接忽略它们。

单行注释以两个正斜杠字符 // 开始。

这一行的剩余部分是注释。它可能独占一行或者跟随在一条语句的后面。

就像这样:

// 这行注释独占一行
alert('Hello');

alert('World'); // 这行注释跟随在语句后面

多行注释以一个正斜杠和星号开始 “/\*” 并以一个星号和正斜杠结束 “\*/”

就像这样:

/* 两个消息的例子。
这是一个多行注释。
*/
alert('Hello');
alert('World');

注释的内容被忽略了,所以如果我们在 /* … */ 中放入代码,并不会执行。

使用快捷键!

在大多数的编辑器中,一行代码可以使用 Ctrl+/ 快捷键进行单行注释,诸如 Ctrl+Shift+/ 的快捷键可以进行多行注释(选择代码,然后按下快捷键)。

不支持注释嵌套!

不要在 /*...*/ 内嵌套另一个 /*...*/

下面这段代码报错而无法执行:

/*
  /* 嵌套注释 ?!? */
*/
alert( 'World' );

注释会增加代码总量,但有很多工具在代码部署到服务器之前缩减代码。这些工具会移除注释。


现代模式,“use strict”

2009 年 ECMAScript 5 (ES5) 规范增加了新的语言特性并且修改了一些已经存在的特性。为了保证旧的功能能够使用,大部分的修改是默认不生效的。你需要一个特殊的指令 —— "use strict" 来明确地激活这些特性。

“use strict”

这个指令看上去像一个字符串 "use strict" 或者 'use strict'。当它处于脚本文件的顶部时,则整个脚本文件都将以“现代”模式进行工作。

比如:

"use strict";

// 代码以现代模式工作
...

注意"use strict" 可以被放在函数体的开头。这样则可以只在该函数中启用严格模式。但通常人们会在整个脚本中启用严格模式。

确保 “use strict” 出现在最顶部

请确保 "use strict" 出现在脚本的最顶部,否则严格模式可能无法启用。

这里的严格模式就没有被启用:

alert("some code");
// 下面的 "use strict" 会被忽略,必须在最顶部。

"use strict";

// 严格模式没有被激活

只有注释可以出现在 "use strict" 的上面。

没有办法取消 use strict

没有类似于 "no use strict" 这样的指令可以使程序返回默认模式。

一旦进入了严格模式,就没有回头路了。

浏览器控制台

当你使用 开发者控制台 运行代码时,请注意它默认是不启动 use strict 的。

有时,当 use strict 会对代码产生一些影响时,你会得到错误的结果。

那么,怎么在控制台中启用 use strict 呢?

首先,你可以尝试搭配使用 Shift+Enter 按键去输入多行代码,然后将 use strict 放在代码最顶部,就像这样:

'use strict'; <Shift+Enter 换行>
//  ...你的代码
<按下 Enter 以运行>

它在大部分浏览器中都有效,像 Firefox 和 Chrome。

我们应该使用 “use strict” 吗?

现代 JavaScript 支持 “class” 和 “module” —— 高级语言结构(后续会讲到),它们会自动启用 use strict。因此,如果我们使用它们,则无需添加 "use strict" 指令。

因此,目前我们欢迎将 "use strict"; 写在脚本的顶部。稍后,当你的代码全都写在了 class 和 module 中时,你则可以将 "use strict"; 这行代码省略掉。

目前,我们已经基本了解了 use strict


变量

变量是用来储存信息的。

变量

变量 是数据的“命名存储”。

在 JavaScript 中创建一个变量,我们需要用到 let 关键字。

下面的语句创建(也可以称为 声明 或者 定义)了一个名称为 “message” 的变量:

let message;

现在,我们可以通过赋值运算符 = 为变量添加一些数据:

let message;

message = 'Hello'; // 将字符串 'Hello' 保存在名为 message 的变量中

现在这个字符串已经保存到与该变量相关联的内存区域了,我们可以通过使用该变量名称访问它:

let message;
message = 'Hello!';

alert(message); // 显示变量内容

简洁一点,我们可以将变量定义和赋值合并成一行:

let message = 'Hello!'; // 定义变量,并且赋值

alert(message); // Hello!

也可以在一行中声明多个变量:

let user = 'John', age = 25, message = 'Hello';

看上去代码长度更短,但并不推荐这样。为了更好的可读性,请一行只声明一个变量。

多行变量声明有点长,但更容易阅读:

let user = 'John';
let age = 25;
let message = 'Hello';

var 而不是 let

在较老的脚本中,你也可能发现另一个关键字 var,而不是 let

var message = 'Hello';

var 关键字与 let 大体 相同,也用来声明变量,但稍微有些不同,也有点“老派”。

后面会详细介绍他们的!

一个现实生活的类比

如果将变量想象成一个“数据”的盒子,盒子上有一个唯一的标注盒子名字的贴纸。这样我们能更轻松地掌握“变量”的概念。

例如,变量 message 可以被想象成一个标有 "message" 的盒子,盒子里面的值为 "Hello!"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我们可以在盒子内放入任何值。

并且,这个盒子的值,我们想改变多少次,就可以改变多少次:

let message;

message = 'Hello!';

message = 'World!'; // 值改变了

alert(message);

当值改变的时候,之前的数据就被从变量中删除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我们还可以声明两个变量,然后将其中一个变量的数据拷贝到另一个变量。

let hello = 'Hello world!';

let message;

// 将字符串 'Hello world' 从变量 hello 拷贝到 message
message = hello;

// 现在两个变量保存着相同的数据
alert(hello); // Hello world!
alert(message); // Hello world!

声明两次会触发 error

一个变量应该只被声明一次。

对同一个变量进行重复声明会触发 error:

let message = "This";

// 重复 'let' 会导致 error
let message = "That"; // SyntaxError: 'message' has already been declared

因此,我们对同一个变量应该只声明一次,之后在不使用 let 的情况下对其进行引用。

函数式语言

有趣的是,也存在禁止更改变量值的 函数式编程语言。比如 Scala 或 Erlang。

在这种类型的语言中,一旦值保存在盒子中,就永远存在。如果你试图保存其他值,它会强制创建一个新盒子(声明一个新变量),无法重用之前的变量。

虽然第一次看上去有点奇怪,但是这些语言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不仅如此,在某些领域,比如并行计算,这个限制有一定的好处。研究这样的一门语言(即使不打算很快就用上它)有助于开阔视野。

变量命名

JavaScript 的变量命名有两个限制:

  1. 变量名称必须仅包含字母、数字、符号 $_
  2. 首字符必须非数字。

有效的命名,例如:

let userName;
let test123;

如果命名包括多个单词,通常采用驼峰式命名法(camelCase)。也就是,单词一个接一个,除了第一个单词,其他的每个单词都以大写字母开头:myVeryLongName

有趣的是,美元符号 '$' 和下划线 '_' 也可以用于变量命名。它们是正常的符号,就跟字母一样,没有任何特殊的含义。

下面的命名是有效的:

let $ = 1; // 使用 "$" 声明一个变量
let _ = 2; // 现在用 "_" 声明一个变量

alert($ + _); // 3

下面的变量命名不正确:

let 1a; // 不能以数字开始

let my-name; // 连字符 '-' 不允许用于变量命名

区分大小写

命名为 appleAPPLE 的变量是不同的两个变量。

允许非英文字母,但不推荐

可以使用任何语言,包括西里尔字母(cyrillic letters)甚至是象形文字,就像这样:

let имя = '...';
let= '...';

从技术上讲,这样没问题。这样的命名是完全允许的,但是用英文进行变量命名是国际惯例。哪怕我们正在写一个很小的脚本,它也有可能会被使用很久。某个时候,来自其他国家的人可能会需要阅读它。

保留字

有一张 保留字列表,这张表中的保留字无法用作变量命名,因为它们被用于编程语言本身了。

比如,letclassreturnfunction 都被保留了。

下面的代码将会抛出一个语法错误:

let let = 5; // 不能用 "let" 来命名一个变量,错误!
let return = 5; // 同样,不能使用 "return",错误!

未采用 use strict 下的赋值

一般,我们需要在使用一个变量前定义它。但是在早期,我们可以不使用 let 进行变量声明,而可以简单地通过赋值来创建一个变量。现在如果我们不在脚本中使用 use strict 声明启用严格模式,这仍然可以正常工作,这是为了保持对旧脚本的兼容。

// 注意:这个例子中没有 "use strict"

num = 5; // 如果变量 "num" 不存在,就会被创建

alert(num); // 5

上面这是个糟糕的做法,严格模式下会报错。

"use strict";

num = 5; // 错误:num 未定义

常量

声明一个常数(不变)变量,可以使用 const 而非 let

const myBirthday = '18.04.1982';

使用 const 声明的变量称为“常量”。它们不能被修改,如果你尝试修改就会发现报错:

const myBirthday = '18.04.1982';

myBirthday = '01.01.2001'; // 错误,不能对常量重新赋值

当程序员能确定这个变量永远不会改变的时候,就可以使用 const 来确保这种行为,并且清楚地向别人传递这一事实。

大写形式的常数

一个普遍的做法是将常量用作别名,以便记住那些在执行之前就已知的难以记住的值。

使用大写字母和下划线来命名这些常量。

例如,让我们以所谓的“web”(十六进制)格式为颜色声明常量:

const COLOR_RED = "#F00";
const COLOR_GREEN = "#0F0";
const COLOR_BLUE = "#00F";
const COLOR_ORANGE = "#FF7F00";

// ……当我们需要选择一个颜色
let color = COLOR_ORANGE;
alert(color); // #FF7F00

好处:

  • COLOR_ORANGE"#FF7F00" 更容易记忆。
  • 比起 COLOR_ORANGE 而言,"#FF7F00" 更容易输错。
  • 阅读代码时,COLOR_ORANGE#FF7F00 更易懂。

什么时候该为常量使用大写命名,什么时候进行常规命名?让我们弄清楚一点。

作为一个“常数”,意味着值永远不变。但是有些常量在执行之前就已知了(比如红色的十六进制值),还有些在执行期间被“计算”出来,但初始赋值之后就不会改变。

例如:

const pageLoadTime = /* 网页加载所需的时间 */;

pageLoadTime 的值在页面加载之前是未知的,所以采用常规命名。但是它仍然是个常量,因为赋值之后不会改变。

换句话说,大写命名的常量仅用作“硬编码(hard-coded)”值的别名。

正确命名变量

一些可以遵循的规则:

  • 使用易读的命名,比如 userName 或者 shoppingCart
  • 离诸如 abc 这种缩写和短名称远一点
  • 变量名在能够准确描述变量的同时要足够简洁。不好的例子就是 datavalue,这样的名称等于什么都没说。
  • 脑海中的术语要和团队保持一致。如果网站的访客称为“用户”,则我们采用相关的变量命名,比如 currentUser 或者 newUser,而不要使用 currentVisitor 或者一个 newManInTown

小结

我们可以使用 varletconst 声明变量来存储数据。

  • let — 现代的变量声明方式。
  • var — 老旧的变量声明方式。一般情况下,我们不会再使用它。
  • const — 类似于 let,但是变量的值无法被修改。

变量应当以一种容易理解变量内部是什么的方式进行命名。


数据类型

JavaScript 中的值都具有特定的类型。例如,字符串或数字。

在 JavaScript 中有 8 种基本的数据类型(7 种原始类型和 1 种引用类型)。

我们可以将任何类型的值存入变量。例如,一个变量可以在前一刻是个字符串,下一刻就存储一个数字:

// 没有错误
let message = "hello";
message = 123456;

允许这种操作的编程语言,例如 JavaScript,被称为“动态类型”(dynamically typed)的编程语言,简单来说就是变量不会在定义后,被限制为某一数据类型,可以改变。

Number 类型

let n = 123;
n = 12.345;

number 类型代表整数和浮点数。

数字可以有很多操作,比如,乘法 *、除法 /、加法 +、减法 - 等等。

除了常规的数字,还包括所谓的“特殊数值(“special numeric values”)”也属于这种类型:Infinity-InfinityNaN

  • Infinity 代表数学概念中的 无穷大 ∞。是一个比任何数字都大的特殊值。

    我们可以通过除以 0 来得到它:

    alert( 1 / 0 ); // Infinity
    

    或者在代码中直接使用它:

    alert( Infinity ); // Infinity
    
  • NaN 代表一个计算错误。它是一个不正确的或者一个未定义的数学操作所得到的结果,比如:

    alert( "not a number" / 2 ); // NaN,这样的除法是错误的
    

    NaN 是粘性的。任何对 NaN 的进一步数学运算都会返回 NaN

    alert( NaN + 1 ); // NaN
    alert( 3 * NaN ); // NaN
    alert( "not a number" / 2 - 1 ); // NaN
    

    所以,如果在数学表达式中有一个 NaN,会被传播到最终结果(只有一个例外:NaN ** 0 结果为 1)。

数学运算是安全的

在 JavaScript 中做数学运算是安全的。我们可以做任何事:除以 0,将非数字字符串视为数字,等等。

脚本永远不会因为一个致命的错误(“死亡”)而停止。最坏的情况下,我们会得到 NaN 的结果。

特殊的数值属于 “number” 类型。当然,对“特殊的数值”这个词的一般认识是,它们并不是数字。

BigInt 类型

在 JavaScript 中,“number” 类型无法安全地表示大于 (2^53-1)(即 9007199254740991),或小于 -(2^53-1) 的整数。

超出安全整数范围 ±(2^53-1) 会出现精度问题,因为并非所有数字都适合固定的 64 位存储。因此,可能存储的是“近似值”。

例如,这两个数字(正好超出了安全整数范围)是相同的:

console.log(9007199254740991 + 1); // 9007199254740992
console.log(9007199254740991 + 2); // 9007199254740992

也就是说,所有大于 (2^53-1) 的奇数都不能用 “number” 类型存储。

在大多数情况下,±(2^53-1) 范围就足够了,但有时候我们需要整个范围非常大的整数,例如用于密码学或微秒精度的时间戳。

BigInt 类型是最近被添加到 JavaScript 语言中的,用于表示任意长度的整数。

可以通过将 n 附加到整数字段的末尾来创建 BigInt 值。

// 尾部的 "n" 表示这是一个 BigInt 类型
const bigInt = 1234567890123456789012345678901234567890n;

由于很少需要 BigInt 类型的数字,所以这里不做过多介绍。

注意:目前 Firefox/Chrome/Edge/Safari 已经支持 BigInt 了,但 IE 还没有。

String 类型

JavaScript 中的字符串必须被括在引号里。

let str = "Hello";
let str2 = 'Single quotes are ok too';
let phrase = `can embed another ${
      
      str}`;

在 JavaScript 中,有三种包含字符串的方式。

  1. 双引号:"Hello".
  2. 单引号:'Hello'.
  3. 反引号:Hello.

双引号和单引号都是“简单”引用,在 JavaScript 中两者几乎没有什么差别。

反引号是 功能扩展 引号。它们允许我们通过将变量和表达式包装在 ${…} 中,来将它们嵌入到字符串中。例如:

let name = "John";

// 嵌入一个变量
alert( `Hello, ${
      
      name}!` ); // Hello, John!

// 嵌入一个表达式
alert( `the result is ${
      
      1 + 2}` ); // the result is 3

${…} 内的表达式会被计算,计算结果会成为字符串的一部分。可以在 ${…} 内放置任何东西:诸如名为 name 的变量,或者诸如 1 + 2 的算数表达式,或者其他一些更复杂的。

需要注意的是,这仅仅在反引号内有效,其他引号不允许这种嵌入。

alert( "the result is ${1 + 2}" ); // the result is ${1 + 2}(使用双引号则不会计算 ${…} 中的内容)

JavaScript 中没有 *character* 类型。

在一些语言中,单个字符有一个特殊的 “character” 类型,在 C 语言和 Java 语言中被称为 “char”。

在 JavaScript 中没有这种类型。只有一种 string 类型,一个字符串可以包含零个(为空)、一个或多个字符。

Boolean 类型(逻辑类型)

boolean 类型仅包含两个值:truefalse

这种类型通常用于存储表示 yes 或 no 的值:true 意味着 “yes,正确”,false 意味着 “no,不正确”。

比如:

let nameFieldChecked = true; // yes, name field is checked
let ageFieldChecked = false; // no, age field is not checked

布尔值也可作为比较的结果:

let isGreater = 4 > 1;

alert( isGreater ); // true(比较的结果是 "yes")

null 值

特殊的 null 值不属于上述任何一种类型。

它构成了一个独立的类型,只包含 null 值:

let age = null;

相比较于其他编程语言,JavaScript 中的 null 不是一个“对不存在的 object 的引用”或者 “null 指针”。

JavaScript 中的 null 仅仅是一个代表“无”、“空”或“值未知”的特殊值。

上面的代码表示 age 是未知的。

undefined 值

特殊值 undefinednull 一样自成类型。

undefined 的含义是 未被赋值

如果一个变量已被声明,但未被赋值,那么它的值就是 undefined

let age;

alert(age); // 弹出 "undefined"

从技术上讲,可以显式地将 undefined 赋值给变量:

let age = 100;

// 将值修改为 undefined
age = undefined;

alert(age); // "undefined"

……但是不建议这样做。通常,使用 null 将一个“空”或者“未知”的值写入变量中,而 undefined 则保留作为未进行初始化的事物的默认初始值。

Object 类型和 Symbol 类型

object 类型是一个特殊的类型。

其他所有的数据类型都被称为“原始类型”,因为它们的值只包含一个单独的内容(字符串、数字或者其他)。相反,object 则用于储存数据集合和更复杂的实体。

因为它非常重要,后续会对其进行单独讲解。

symbol 类型用于创建对象的唯一标识符。我们在这里提到 symbol 类型是为了完整性,但我们要在学完 object 类型后再学习它。

typeof 运算符

typeof 运算符返回参数的类型。当我们想要分别处理不同类型值的时候,或者想快速进行数据类型检验时,非常有用。

typeof x 的调用会以字符串的形式返回数据类型:

typeof undefined // "undefined"

typeof 0 // "number"

typeof 10n // "bigint"

typeof true // "boolean"

typeof "foo" // "string"

typeof Symbol("id") // "symbol"

typeof Math // "object"  (1)

typeof null // "object"  (2)

typeof alert // "function"  (3)

最后三行可能需要额外的说明:

  1. Math 是一个提供数学运算的内建 object
  2. typeof null 的结果为 "object"。这是官方承认的 typeof 的错误,这个问题来自于 JavaScript 语言的早期阶段,并为了兼容性而保留了下来。null 绝对不是一个 objectnull 有自己的类型,它是一个特殊值。typeof 的行为在这里是错误的。
  3. typeof alert 的结果是 "function",因为 alert 在 JavaScript 语言中是一个函数。后面我们会学习函数,那时我们会了解到,在 JavaScript 语言中没有一个特别的 “function” 类型。函数隶属于 object 类型。但是 typeof 会对函数区分对待,并返回 "function"。这也是来自于 JavaScript 语言早期的问题。从技术上讲,这种行为是不正确的,但在实际编程中却非常方便。

typeof(x) 语法

你可能还会遇到另一种语法:typeof(x)。它与 typeof x 相同。

简单点说:typeof 是一个操作符,不是一个函数。这里的括号不是 typeof 的一部分。它是数学运算分组的括号。

通常,这样的括号里包含的是一个数学表达式,例如 (2 + 2),但这里它只包含一个参数 (x)。从语法上讲,它们允许在 typeof 运算符和其参数之间不打空格,有些人喜欢这样的风格。

有些人更喜欢用 typeof(x),尽管 typeof x 语法更为常见。

小结

JavaScript 中有八种基本的数据类型(前七种为基本数据类型,也称为原始数据类型,而 object 为复杂数据类型)。

  • 七种原始数据类型:
    • number 用于任何类型的数字:整数或浮点数,在 ±(2^53-1) 范围内的整数。
    • bigint 用于任意长度的整数。
    • string 用于字符串:一个字符串可以包含 0 个或多个字符,所以没有单独的单字符类型。
    • boolean 用于 truefalse
    • null 用于未知的值 —— 只有一个 null 值的独立类型。
    • undefined 用于未定义的值 —— 只有一个 undefined 值的独立类型。
    • symbol 用于唯一的标识符。
  • 以及一种非原始数据类型:
    • object 用于更复杂的数据结构。

我们可以通过 typeof 运算符查看存储在变量中的数据类型。

  • 通常用作 typeof x,但 typeof(x) 也可行。
  • 以字符串的形式返回类型名称,例如 "string"
  • typeof null 会返回 "object" —— 这是 JavaScript 编程语言的一个错误,实际上它并不是一个 object

后面会先重点介绍原始类型值,掌握了原始数据类型后,再继续学习 object


交互:alert、prompt 和 confirm

前文中出现的用户交互的函数:alertpromptconfirm,在这里介绍一下。

alert

它会显示一条信息,并等待用户按下 “OK”。

例如:

alert("Hello");

弹出的这个带有信息的小窗口被称为 模态窗。“modal” 意味着用户不能与页面的其他部分(例如点击其他按钮等)进行交互,直到他们处理完窗口。在上面示例这种情况下 —— 直到用户点击“确定”按钮。

prompt

prompt 函数接收两个参数:

result = prompt(title, [default]);

浏览器会显示一个带有文本消息的模态窗口,还有 input 框和确定/取消按钮。

  • title

    显示给用户的文本

  • default

    可选的第二个参数,指定 input 框的初始值。

语法中的方括号 [...]

上述语法中 default 周围的方括号表示该参数是可选的,不是必需的。

访问者可以在提示输入栏中输入一些内容,然后按“确定”键。然后我们在 result 中获取该文本。或者他们可以按取消键或按 Esc 键取消输入,然后我们得到 null 作为 result

prompt 将返回用户在 input 框内输入的文本,如果用户取消了输入,则返回 null

举个例子:

let age = prompt('How old are you?', 100);

alert(`You are ${
      
      age} years old!`); // You are 100 years old!

confirm

语法:

result = confirm(question);

confirm 函数显示一个带有 question 以及确定和取消两个按钮的模态窗口。

点击确定返回 true,点击取消返回 false

例如:

let isBoss = confirm("Are you the boss?");

alert( isBoss ); // 如果“确定”按钮被按下,则显示 true

小结

我们学习了与用户交互的 3 个浏览器的特定函数:

  • alert

    显示信息。

  • prompt

    显示信息要求用户输入文本。点击确定返回文本,点击取消或按下 Esc 键返回 null

  • confirm

    显示信息等待用户点击确定或取消。点击确定返回 true,点击取消或按下 Esc 键返回 false

这些方法都是模态的:它们暂停脚本的执行,并且不允许用户与该页面的其余部分进行交互,直到窗口被解除。

上述所有方法共有两个限制:

  1. 模态窗口的确切位置由浏览器决定。通常在页面中心。
  2. 窗口的确切外观也取决于浏览器。我们不能修改它。

类型转换

大多数情况下,运算符和函数会自动将赋予它们的值转换为正确的类型。

比如,alert 会自动将任何值都转换为字符串以进行显示。算术运算符会将值转换为数字。

在某些情况下,我们需要将值显式地转换为我们期望的类型。

对象还未纳入讨论中

目前,我们将只学习原始类型。

之后,在我们学习完 object 类型后,学习对象 — 原始值转换。

字符串转换

当我们需要一个字符串形式的值时,就会进行字符串转换。

比如,alert(value)value 转换为字符串类型,然后显示这个值。

我们也可以显式地调用 String(value) 来将 value 转换为字符串类型:

let value = true;
alert(typeof value); // boolean

value = String(value); // 现在,值是一个字符串形式的 "true"
alert(typeof value); // string

字符串转换最明显。false 变成 "false"null 变成 "null" 等。

数字型转换

在算术函数和表达式中,会自动进行 number 类型转换。

比如,当把除法 / 用于非 number 类型:

alert( "6" / "2" ); // 3, string 类型的值被自动转换成 number 类型后进行计算

我们也可以使用 Number(value) 显式地将这个 value 转换为 number 类型。

let str = "123";
alert(typeof str); // string

let num = Number(str); // 变成 number 类型 123

alert(typeof num); // number

当我们从 string 类型源(如文本表单)中读取一个值,但期望输入一个数字时,通常需要进行显式转换。

如果该字符串不是一个有效的数字,转换的结果会是 NaN。例如:

let age = Number("an arbitrary string instead of a number");

alert(age); // NaN,转换失败

number 类型转换规则:

变成……
undefined NaN
null 0
true 和 false 1 and 0
string 去掉首尾空白字符(空格、换行符 \n、制表符 \t 等)后的纯数字字符串中含有的数字。如果剩余字符串为空,则转换结果为 0。否则,将会从剩余字符串中“读取”数字。当类型转换出现 error 时返回 NaN

例子:

alert( Number("   123   ") ); // 123
alert( Number("  ") ); 		 // 0
alert( Number("123z") );      // NaN(从字符串“读取”数字,读到 "z" 时出现错误)
alert( Number(true) );        // 1
alert( Number(false) );       // 0

请注意 nullundefined 在这有点不同:null 变成数字 0undefined 变成 NaN

布尔型转换

布尔(boolean)类型转换是最简单的一个。

它发生在逻辑运算中(稍后我们将进行条件判断和其他类似的东西),但是也可以通过调用 Boolean(value) 显式地进行转换。

转换规则如下:

  • 直观上为“空”的值(如 0、空字符串、nullundefinedNaN)将变为 false
  • 其他值变成 true

比如:

alert( Boolean(1) ); // true
alert( Boolean(0) ); // false

alert( Boolean("hello") ); // true
alert( Boolean("") ); // false

请注意:包含 0 的字符串 "0"true

一些编程语言(比如 PHP)视 "0"false。但在 JavaScript 中,非空的字符串总是 true

alert( Boolean("0") ); // true
alert( Boolean(" ") ); // 空格,也是 true(任何非空字符串都是 true)

小结

有三种常用的类型转换:转换为 string 类型、转换为 number 类型和转换为 boolean 类型。

字符串转换 —— 转换发生在输出内容的时候,也可以通过 String(value) 进行显式转换。原始类型值的 string 类型转换通常是很明显的。

数字型转换 —— 转换发生在进行算术操作时,也可以通过 Number(value) 进行显式转换。

数字型转换遵循以下规则:

变成……
undefined NaN
null 0
true / false 1 / 0
string “按原样读取”字符串,两端的空白字符(空格、换行符 \n、制表符 \t 等)会被忽略。空字符串变成 0。转换出错则输出 NaN

布尔型转换 —— 转换发生在进行逻辑操作时,也可以通过 Boolean(value) 进行显式转换。

布尔型转换遵循以下规则:

变成……
0, null, undefined, NaN, "" false
其他值 true

上述的大多数规则都容易理解和记忆。人们通常会犯错误的值得注意的例子有以下几个:

  • undefined 进行数字型转换时,输出结果为 NaN,而非 0
  • "0" 和只有空格的字符串(比如:" ")进行布尔型转换时,输出结果为 true

基础运算符,数学运算

术语:“一元运算符”,“二元运算符”,“运算元”

在正式开始前,我们先简单浏览一下常用术语。

  • 运算元 —— 运算符应用的对象。比如说乘法运算 5 * 2,有两个运算元:左运算元 5 和右运算元 2。有时候人们也称其为“参数”而不是“运算元”。

  • 如果一个运算符对应的只有一个运算元,那么它是 一元运算符。比如说一元负号运算符(unary negation)-,它的作用是对数字进行正负转换:

    let x = 1;
    
    x = -x;
    alert( x ); // -1,一元负号运算符生效
    
  • 如果一个运算符拥有两个运算元,那么它是 二元运算符。减号还存在二元运算符形式:

    let x = 1, y = 3;
    alert( y - x ); // 2,二元运算符减号做减运算
    

    严格地说,在上面的示例中,我们使用一个相同的符号表征了两个不同的运算符:负号运算符,即反转符号的一元运算符,减法运算符,是从另一个数减去一个数的二元运算符。

数学运算

支持以下数学运算:

  • 加法 +,
  • 减法 -,
  • 乘法 *,
  • 除法 /,
  • 取余 %,
  • 求幂 **.

前四个都很简单,而 %** 则需要说一说。

取余 %

取余运算符是 %,尽管它看起来很像百分数,但实际并无关联。

a % b 的结果是 a 整除 b 的 余数。

例如:

alert( 5 % 2 ); // 1,5 除以 2 的余数
alert( 8 % 3 ); // 2,8 除以 3 的余数

求幂 **

求幂运算 a ** ba 提升至 ab 次幂。

在数学运算中我们将其表示为 ab。

例如:

alert( 2 ** 2 ); // 2² = 4
alert( 2 ** 3 ); // 2³ = 8
alert( 2 ** 4 ); // 2⁴ = 16

就像在数学运算中一样,幂运算也适用于非整数。

例如,平方根是指数为 ½ 的幂运算:

alert( 4 ** (1/2) ); // 2(1/2 次方与平方根相同)
alert( 8 ** (1/3) ); // 2(1/3 次方与立方根相同)

用二元运算符 + 连接字符串

我们来看一些学校算术未涉及的 JavaScript 运算符的特性。

通常,加号 + 用于求和。

但是如果加号 + 被应用于字符串,它将合并(连接)各个字符串:

let s = "my" + "string";
alert(s); // mystring

注意:只要任意一个运算元是字符串,那么另一个运算元也将被转化为字符串。

举个例子:

alert( '1' + 2 ); // "12"
alert( 2 + '1' ); // "21"

你看,第一个运算元和第二个运算元,哪个是字符串并不重要。

下面是一个更复杂的例子:

alert(2 + 2 + '1' ); // "41",不是 "221"

在这里,运算符是按顺序工作。第一个 + 将两个数字相加,所以返回 4,然后下一个 + 将字符串 1 加入其中,所以就是 4 + '1' = '41'

alert('1' + 2 + 2); // "122",不是 "14"

这里,第一个操作数是一个字符串,所以编译器将其他两个操作数也视为了字符串。2 被与 '1' 连接到了一起,也就是像 '1' + 2 = "12" 然后 "12" + 2 = "122" 这样。

**二元 + 是唯一一个以这种方式支持字符串的运算符。**其他算术运算符只对数字起作用,并且总是将其运算元转换为数字。

下面是减法和除法运算的示例:

alert( 6 - '2' ); // 4,将 '2' 转换为数字
alert( '6' / '2' ); // 3,将两个运算元都转换为数字

数字转化,一元运算符 +

加号 + 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上面我们刚刚讨论的二元运算符,还有一种是一元运算符。

一元运算符加号,或者说,加号 + 应用于单个值,对数字没有任何作用。但是如果运算元不是数字,加号 + 则会将其转化为数字。

例如:

// 对数字无效
let x = 1;
alert( +x ); // 1

let y = -2;
alert( +y ); // -2

// 转化非数字
alert( +true ); // 1
alert( +"" );   // 0

它的效果和 Number(...) 相同,但是更加简短。

我们经常会有将字符串转化为数字的需求。比如,如果我们正在从 HTML 表单中取值,通常得到的都是字符串。如果我们想对它们求和,该怎么办?

二元运算符加号会把它们合并成字符串:

let apples = "2";
let oranges = "3";

alert( apples + oranges ); // "23",二元运算符加号合并字符串

如果我们想把它们当做数字对待,我们需要转化它们,然后再求和:

let apples = "2";
let oranges = "3";

// 在二元运算符加号起作用之前,所有的值都被转化为了数字
alert( +apples + +oranges ); // 5

// 更长的写法
// alert( Number(apples) + Number(oranges) ); // 5

从一个数学家的视角来看,大量的加号可能很奇怪。但是从一个程序员的视角,没什么好奇怪的:一元运算符加号首先起作用,它们将字符串转为数字,然后二元运算符加号对它们进行求和。

为什么一元运算符先于二元运算符作用于运算元?接下去我们将讨论到,这是由于它们拥有 更高的优先级

运算符优先级

如果一个表达式拥有超过一个运算符,执行的顺序则由 优先级 决定。换句话说,所有的运算符中都隐含着优先级顺序。

从小学开始,我们就知道在表达式 1 + 2 * 2 中,乘法先于加法计算。这就是一个优先级问题。乘法比加法拥有 更高的优先级

圆括号拥有最高优先级,所以如果我们对现有的运算顺序不满意,我们可以使用圆括号来修改运算顺序,就像这样:(1 + 2) * 2

在 JavaScript 中有众多运算符。每个运算符都有对应的优先级数字。数字越大,越先执行。如果优先级相同,则按照由左至右的顺序执行。

这是一个摘抄自 Mozilla 的 优先级表(你没有必要把这全记住,但要记住一元运算符优先级高于二元运算符):

优先级 名称 符号
15 一元加号 +
15 一元负号 -
14 求幂 **
13 乘号 *
13 除号 /
12 加号 +
12 减号 -
2 赋值符 =

我们可以看到,“一元加号运算符”的优先级是 15,高于“二元加号运算符”的优先级 12。这也是为什么表达式 "+apples + +oranges" 中的一元加号先生效,然后才是二元加法。

赋值运算符

我们知道赋值符号 = 也是一个运算符。从优先级表中可以看到它的优先级非常低,只有 2

这也是为什么,当我们赋值时,比如 x = 2 * 2 + 1,所有的计算先执行,然后 = 才执行,将计算结果存储到 x

let x = 2 * 2 + 1;

alert( x ); // 5

赋值 = 返回一个值

= 是一个运算符,而不是一个有着“魔法”作用的语言结构。

在 JavaScript 中,所有运算符都会返回一个值。这对于 +- 来说是显而易见的,但对于 = 来说也是如此。

语句 x = value 将值 value 写入 x 然后返回 value

下面是一个在复杂语句中使用赋值的例子:

let a = 1;
let b = 2;

let c = 3 - (a = b + 1);

alert( a ); // 3
alert( c ); // 0

上面这个例子,(a = b + 1) 的结果是赋给 a 的值(也就是 3)。然后该值被用于进一步的运算。

不推荐上面这样写。

链式赋值(Chaining assignments)

另一个有趣的特性是链式赋值:

let a, b, c;

a = b = c = 2 + 2;

alert( a ); // 4
alert( b ); // 4
alert( c ); // 4

链式赋值从右到左进行计算。首先,对最右边的表达式 2 + 2 求值,然后将其赋给左边的变量:cba。最后,所有的变量共享一个值。

同样,出于可读性,最好将这种代码分成几行:

c = 2 + 2;
b = c;
a = c;

这样可读性更强,尤其是在快速浏览代码的时候。

原地修改

我们经常需要对一个变量做运算,并将新的结果存储在同一个变量中。

例如:

let n = 2;
n = n + 5;
n = n * 2;

可以使用运算符 +=*= 来缩写这种表示。

let n = 2;
n += 5; // 现在 n = 7(等同于 n = n + 5)
n *= 2; // 现在 n = 14(等同于 n = n * 2)

alert( n ); // 14

所有算术和位运算符都有简短的“修改并赋值”运算符:/=-= 等。

这类运算符的优先级与普通赋值运算符的优先级相同,所以它们在大多数其他运算之后执行:

let n = 2;

n *= 3 + 5;

alert( n ); // 16 (右边部分先被计算,等同于 n *= 8)

自增/自减

对一个数进行加一、减一是最常见的数学运算符之一。

所以,对此有一些专门的运算符:

  • 自增 ++ 将变量与 1 相加:

    let counter = 2;
    counter++;      // 和 counter = counter + 1 效果一样,但是更简洁
    alert( counter ); // 3
    
  • 自减 -- 将变量与 1 相减:

    let counter = 2;
    counter--;      // 和 counter = counter - 1 效果一样,但是更简洁
    alert( counter ); // 1
    

重要:

自增/自减只能应用于变量。试一下,将其应用于数值(比如 5++)则会报错。

运算符 ++-- 可以置于变量前,也可以置于变量后。

  • 当运算符置于变量后,被称为“后置形式”:counter++
  • 当运算符置于变量前,被称为“前置形式”:++counter

两者都做同一件事:将变量 counter1 相加。

那么它们有区别吗?有,但只有当我们使用 ++/-- 的返回值时才能看到区别。

详细点说。我们知道,所有的运算符都有返回值。自增/自减也不例外。前置形式返回一个新的值,但后置返回原来的值(做加法/减法之前的值)。

为了直观看到区别,看下面的例子:

let counter = 1;
let a = ++counter; // (*)

alert(a); // 2

(*) 所在的行是前置形式 ++counter,对 counter 做自增运算,返回的是新的值 2。因此 alert 显示的是 2

下面让我们看看后置形式:

let counter = 1;
let a = counter++; // (*) 将 ++counter 改为 counter++

alert(a); // 1

(*) 所在的行是后置形式 counter++,它同样对 counter 做加法,但是返回的是 旧值(做加法之前的值)。因此 alert 显示的是 1

总结:

  • 如果自增/自减的值不会被使用,那么两者形式没有区别:

    let counter = 0;
    counter++;
    ++counter;
    alert( counter ); // 2,以上两行作用相同
    
  • 如果我们想要对变量进行自增操作,并且 需要立刻使用自增后的值,那么我们需要使用前置形式:

    let counter = 0;
    alert( ++counter ); // 1
    
  • 如果我们想要将一个数加一,但是我们想使用其自增之前的值,那么我们需要使用后置形式:

    let counter = 0;
    alert( counter++ ); // 0
    

自增/自减和其它运算符的对比

++/-- 运算符同样可以在表达式内部使用。它们的优先级比绝大部分的算数运算符要高。

举个例子:

let counter = 1;
alert( 2 * ++counter ); // 4

与下方例子对比:

let counter = 1;
alert( 2 * counter++ ); // 2,因为 counter++ 返回的是“旧值”

尽管从技术层面上来说可行,但是这样的写法会降低代码的可阅读性。在一行上做多个操作 —— 这样并不好。

当阅读代码时,快速的视觉“纵向”扫描会很容易漏掉 counter++,这样的自增操作并不明显。

我们建议用“一行一个行为”的模式:

let counter = 1;
alert( 2 * counter );
counter++;

位运算符

位运算符把运算元当做 32 位整数,并在它们的二进制表现形式上操作。

这些运算符不是 JavaScript 特有的。大部分的编程语言都支持这些运算符。

下面是位运算符:

  • 按位与 ( & )
  • 按位或 ( | )
  • 按位异或 ( ^ )
  • 按位非 ( ~ )
  • 左移 ( << )
  • 右移 ( >> )
  • 无符号右移 ( >>> )

不常用。

逗号运算符

逗号运算符 , 是最少见最不常使用的运算符之一。有时候它会被用来写更简短的代码,因此为了能够理解代码,我们需要了解它。

逗号运算符能让我们处理多个语句,使用 , 将它们分开。每个语句都运行了,但是只有最后的语句的结果会被返回。

举个例子:

let a = (1 + 2, 3 + 4);

alert( a ); // 7(3 + 4 的结果)

这里,第一个语句 1 + 2 运行了,但是它的结果被丢弃了。随后计算 3 + 4,并且该计算结果被返回。

逗号运算符的优先级非常低

请注意逗号运算符的优先级非常低,比 = 还要低,因此上面你的例子中圆括号非常重要。

如果没有圆括号:a = 1 + 2, 3 + 4 会先执行 +,将数值相加得到 a = 3, 7,然后赋值运算符 = 执行 a = 3,然后逗号之后的数值 7 不会再执行,它被忽略掉了。相当于 (a = 1 + 2), 3 + 4

为什么我们需要这样一个运算符,它只返回最后一个值呢?

有时候,人们会使用它把几个行为放在一行上来进行复杂的运算。

举个例子:

// 一行上有三个运算符
for (a = 1, b = 3, c = a * b; a < 10; a++) {
    
    
 ...
}

值的比较

我们知道,在数学中有很多用于比较大小的运算符。

在 JavaScript 中,它们的编写方式如下:

  • 大于 / 小于:a > ba < b
  • 大于等于 / 小于等于:a >= ba <= b
  • 检查两个值的相等:a == b,请注意双等号 == 表示相等性检查,而单等号 a = b 表示赋值。
  • 检查两个值不相等:不相等在数学中的符号是 ,但在 JavaScript 中写成 a != b

下面我们将进一步了解不同类型的比较,JavaScript 是如何进行比较的,包括一些重要的特殊性。

比较结果为 Boolean 类型

所有比较运算符均返回布尔值:

  • true —— 表示“yes(是)”,“correct(正确)”或“the truth(真)”。
  • false —— 表示“no(否)”,“wrong(错误)”或“not the truth(非真)”。

示例:

alert( 2 > 1 );  // true(正确)
alert( 2 == 1 ); // false(错误)
alert( 2 != 1 ); // true(正确)

和其他类型的值一样,比较的结果可以被赋值给任意变量:

let result = 5 > 4; // 把比较的结果赋值给 result
alert( result ); // true

字符串比较

在比较字符串的大小时,JavaScript 会使用“字典(dictionary)”或“词典(lexicographical)”顺序进行判定。

换言之,字符串是按字符(母)逐个进行比较的。

例如:

alert( 'Z' > 'A' ); // true
alert( 'Glow' > 'Glee' ); // true
alert( 'Bee' > 'Be' ); // true

字符串的比较算法非常简单:

  1. 首先比较两个字符串的首位字符大小。
  2. 如果一方字符较大(或较小),则该字符串大于(或小于)另一个字符串。算法结束。
  3. 否则,如果两个字符串的首位字符相等,则继续取出两个字符串各自的后一位字符进行比较。
  4. 重复上述步骤进行比较,直到比较完成某字符串的所有字符为止。
  5. 如果两个字符串的字符同时用完,那么则判定它们相等,否则未结束(还有未比较的字符)的字符串更大。

在上面的第一个例子中,'Z' > 'A' 比较在算法的第 1 步就得到了结果。

在第二个例子中,字符串 GlowGlee 的比较则需要更多步骤,因为需要逐个字符进行比较:

  1. GG 相等。
  2. ll 相等。
  3. oe 大,算法停止,第一个字符串大于第二个。

非真正的字典顺序,而是 Unicode 编码顺序

在上面的算法中,比较大小的逻辑与字典或电话簿中的排序很像,但也不完全相同。

比如说,字符串比较对字母大小写是敏感的。大写的 "A" 并不等于小写的 "a"。哪一个更大呢?实际上小写的 "a" 更大。这是因为在 JavaScript 使用的内部编码表中(Unicode),小写字母的字符索引值更大。

不同类型间的比较

当对不同类型的值进行比较时,JavaScript 会首先将其转化为数字(number)再判定大小。

例如:

alert( '2' > 1 ); // true,字符串 '2' 会被转化为数字 2
alert( '01' == 1 ); // true,字符串 '01' 会被转化为数字 1

对于布尔类型值,true 会被转化为 1false 转化为 0

例如:

alert( true == 1 ); // true
alert( false == 0 ); // true

一个有趣的现象

有时候,以下两种情况会同时发生:

  • 若直接比较两个值,其结果是相等的。
  • 若把两个值转为布尔值,它们可能得出完全相反的结果,即一个是 true,一个是 false

例如:

let a = 0;
alert( Boolean(a) ); // false

let b = "0";
alert( Boolean(b) ); // true

alert(a == b); // true!

对于 JavaScript 而言,这种现象其实挺正常的。因为 JavaScript 会把待比较的值转化为数字后再做比较(因此 "0" 变成了 0)。若只是将一个变量转化为 Boolean 值,则会使用其他的类型转换规则。

严格相等

普通的相等性检查 == 存在一个问题,它不能区分出 0false

alert( 0 == false ); // true

也同样无法区分空字符串和 false

alert( '' == false ); // true

这是因为在比较不同类型的值时,处于相等判断符号 == 两侧的值会先被转化为数字。空字符串和 false 也是如此,转化后它们都为数字 0。

如果我们需要区分 0false,该怎么办?

严格相等运算符 === 在进行比较时不会做任何的类型转换。

换句话说,如果 ab 属于不同的数据类型,那么 a === b 不会做任何的类型转换而立刻返回 false

让我们试试:

alert( 0 === false ); // false,因为被比较值的数据类型不同

同样的,与“不相等”符号 != 类似,“严格不相等”表示为 !==

严格相等的运算符虽然写起来稍微长一些,但是它能够很清楚地显示代码意图,降低你犯错的可能性。

对 null 和 undefined 进行比较

当使用 nullundefined 与其他值进行比较时,其返回结果常常出乎你的意料。

  • 当使用严格相等 === 比较二者时

    它们不相等,因为它们属于不同的类型。alert( null === undefined ); // false

  • 当使用非严格相等 == 比较二者时

    JavaScript 存在一个特殊的规则,会判定它们相等。它们俩就像“一对恋人”,仅仅等于对方而不等于其他任何的值(只在非严格相等下成立)。alert( null == undefined ); // true

  • 当使用数学式或其他比较方法 < > <= >= 时:

    null/undefined 会被转化为数字:null 被转化为 0undefined 被转化为 NaN

下面让我们看看,这些规则会带来什么有趣的现象。

奇怪的结果:null vs 0

通过比较 null 和 0 可得:

alert( null > 0 );  // (1) false
alert( null == 0 ); // (2) false
alert( null >= 0 ); // (3) true

是的,上面的结果完全打破了你对数学的认识。在最后一行代码显示“null 大于等于 0”的情况下,前两行代码中一定会有一个是正确的,然而事实表明它们的结果都是 false。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反常结果,这是因为相等性检查 == 和普通比较符 > < >= <= 的代码逻辑是相互独立的。进行值的比较时,null 会被转化为数字,因此它被转化为了 0。这就是为什么(3)中 null >= 0 返回值是 true,(1)中 null > 0 返回值是 false。

另一方面,undefinednull 在相等性检查 == 中不会进行任何的类型转换,它们有自己独立的比较规则,所以除了它们之间互等外,不会等于任何其他的值。这就解释了为什么(2)中 null == 0 会返回 false。

本人的简单理解:检查和比较是不一样的。独立的。值的比较会发生转化,相等性检查不发生转化。

特立独行的 undefined

undefined 不应该被与其他值进行比较:

alert( undefined > 0 ); // false (1)
alert( undefined < 0 ); // false (2)
alert( undefined == 0 ); // false (3)

为何它看起来如此厌恶 0?返回值都是 false!

原因如下:

  • (1)(2) 都返回 false 是因为 undefined 在比较中被转换为了 NaN,而 NaN 是一个特殊的数值型值,它与任何值进行比较都会返回 false
  • (3) 返回 false 是因为这是一个相等性检查,而 undefined 只与 null 相等,不会与其他值相等。

避免问题

  • 除了严格相等 === 外,其他但凡是有 undefined/null 参与的比较,我们都需要格外小心。
  • 除非你非常清楚自己在做什么,否则永远不要使用 >= > < <= 去比较一个可能为 null/undefined 的变量。对于取值可能是 null/undefined 的变量,请按需要分别检查它的取值情况。

小结

  • 比较运算符始终返回布尔值。
  • 字符串的比较,会按照“词典”顺序逐字符地比较大小。
  • 当对不同类型的值进行比较时,它们会先被转化为数字(不包括严格相等检查)再进行比较。
  • 在非严格相等 == 下,nullundefined 相等且各自不等于任何其他的值。
  • 在使用 >< 进行比较时,需要注意变量可能为 null/undefined 的情况。比较好的方法是单独检查变量是否等于 null/undefined

条件分支:if 和 ‘?’

有时我们需要根据不同条件执行不同的操作。

我们可以使用 if 语句和条件运算符 ?(也称为“问号”运算符)来实现。

“if” 语句

if(...) 语句计算括号里的条件表达式,如果计算结果是 true,就会执行对应的代码块。

例如:

let year = prompt('In which year was ECMAScript-2015 specification published?', '');

if (year == 2015) alert( 'You are right!' );

在上面这个例子中,条件是一个简单的相等性检查(year == 2015),但它还可以更复杂。

如果有多个语句要执行,我们必须将要执行的代码块封装在大括号内:

if (year == 2015) {
    
    
  alert( "That's correct!" );
  alert( "You're so smart!" );
}

建议每次使用 if 语句都用大括号 {} 来包装代码块,即使只有一条语句。这样可以提高代码可读性。

布尔转换

if (…) 语句会计算圆括号内的表达式,并将计算结果转换为布尔型。

回顾一下转换规则:

  • 数字 0、空字符串 ""nullundefinedNaN 都会被转换成 false。因为它们被称为“假值(falsy)”。
  • 其他值被转换为 true,所以它们被称为“真值(truthy)”。

所以,下面这个条件下的代码永远不会执行:

if (0) {
    
     // 0 是假值(falsy)
  ...
}

……但下面的条件 —— 始终有效:

if (1) {
    
     // 1 是真值(truthy)
  ...
}

我们也可以将预先计算的布尔值传入 if 语句,像这样:

let cond = (year == 2015); // 相等运算符的结果是 true 或 false

if (cond) {
    
    
  ...
}

“else” 语句

if 语句有时会包含一个可选的 “else” 块。如果判断条件不成立,就会执行它内部的代码。

例如:

let year = prompt('In which year was ECMAScript-2015 specification published?', '');

if (year == 2015) {
    
    
  alert( 'You guessed it right!' );
} else {
    
    
  alert( 'How can you be so wrong?' ); // 2015 以外的任何值
}

多个条件:“else if”

有时我们需要测试一个条件的几个变体。我们可以通过使用 else if 子句实现。

例如:

let year = prompt('In which year was ECMAScript-2015 specification published?', '');

if (year < 2015) {
    
    
  alert( 'Too early...' );
} else if (year > 2015) {
    
    
  alert( 'Too late' );
} else {
    
    
  alert( 'Exactly!' );
}

在上面的代码中,JavaScript 先检查 year < 2015。如果条件不符合,就会转到下一个条件 year > 2015。如果这个条件也不符合,则会显示最后一个 alert

可以有更多的 else if 块。结尾的 else 是可选的。

条件运算符 ‘?’

有时我们需要根据一个条件去赋值一个变量。

如下所示:

let accessAllowed;
let age = prompt('How old are you?', '');

if (age > 18) {
    
    
  accessAllowed = true;
} else {
    
    
  accessAllowed = false;
}

alert(accessAllowed);

所谓的“条件”或“问号”运算符让我们可以更简短地达到目的。

这个运算符通过问号 ? 表示。有时它被称为三元运算符,被称为“三元”是因为该运算符中有三个操作数。实际上它是 JavaScript 中唯一一个有这么多操作数的运算符。

语法:

let result = condition ? value1 : value2;

计算条件结果,如果结果为真,则返回 value1,否则返回 value2

例如:

let accessAllowed = (age > 18) ? true : false;

技术上讲,我们可以省略 age > 18 外面的括号。问号运算符的优先级较低,所以它会在比较运算符 > 后执行。

下面这个示例会执行和前面那个示例相同的操作:

// 比较运算符 "age > 18" 首先执行
//(不需要将其包含在括号中)
let accessAllowed = age > 18 ? true : false;

但括号可以使代码可读性更强,所以我们建议使用它们。

请注意:

在上面的例子中,你可以不使用问号运算符,因为比较本身就返回 true/false

// 下面代码同样可以实现
let accessAllowed = age > 18;

多个 ‘?’

使用一系列问号 ? 运算符可以返回一个取决于多个条件的值。

例如:

let age = prompt('age?', 18);

let message = (age < 3) ? 'Hi, baby!' :
  (age < 18) ? 'Hello!' :
  (age < 100) ? 'Greetings!' :
  'What an unusual age!';

alert( message );

可能很难一下子看出发生了什么。但经过仔细观察,我们可以看到它只是一个普通的检查序列。

  1. 第一个问号检查 age < 3
  2. 如果为真 — 返回 'Hi, baby!'。否则,会继续执行冒号 ":" 后的表达式,检查 age < 18
  3. 如果为真 — 返回 'Hello!'。否则,会继续执行下一个冒号 ":" 后的表达式,检查 age < 100
  4. 如果为真 — 返回 'Greetings!'。否则,会继续执行最后一个冒号 ":" 后面的表达式,返回 'What an unusual age!'

这是使用 if..else 实现上面的逻辑的写法:

if (age < 3) {
    
    
  message = 'Hi, baby!';
} else if (age < 18) {
    
    
  message = 'Hello!';
} else if (age < 100) {
    
    
  message = 'Greetings!';
} else {
    
    
  message = 'What an unusual age!';
}

‘?’ 的非常规使用

有时可以使用问号 ? 来代替 if 语句:

let company = prompt('Which company created JavaScript?', '');

(company == 'Netscape') ?
   alert('Right!') : alert('Wrong.');

根据条件 company =='Netscape',要么执行 ? 后面的第一个表达式并显示对应内容,要么执行第二个表达式并显示对应内容。

在这里我们不是把结果赋值给变量。而是根据条件执行不同的代码。

不建议这样使用问号运算符。

这种写法比 if 语句更短,对一些程序员很有吸引力。但它的可读性差。

下面是使用 if 语句实现相同功能的代码,进行下比较:

let company = prompt('Which company created JavaScript?', '');

if (company == 'Netscape') {
    
    
  alert('Right!');
} else {
    
    
  alert('Wrong.');
}

因为我们的眼睛垂直扫描代码。所以,跨越几行的代码块比长而水平的代码更易于理解。

总的来说,问号 ? 用于返回其中一个值。当需要执行不同的代码分支时,请使用 if


逻辑运算符

JavaScript 中有四个逻辑运算符:||(或),&&(与),!(非),??(空值合并运算符)。下面先介绍前三个, ?? 运算符之后再详细介绍。

虽然它们被称为“逻辑”运算符,但这些运算符却可以被应用于任意类型的值,而不仅仅是布尔值。它们的结果也同样可以是任意类型

||(或)

两个竖线符号表示“或”运算符:

result = a || b;

在传统的编程中,逻辑或仅能够操作布尔值。如果参与运算的任意一个参数为 true,返回的结果就为 true,否则返回 false

在 JavaScript 中,逻辑运算符更加灵活强大。但是,首先让我们看一下操作数是布尔值的时候发生了什么。

下面是四种可能的逻辑组合:

alert( true || true );   // true
alert( false || true );  // true
alert( true || false );  // true
alert( false || false ); // false

正如我们所见,除了两个操作数都是 false 的情况,结果都是 true

如果操作数不是布尔值,那么它将会被转化为布尔值来参与运算。

例如,数字 1 被作为 true 处理,数字 0 则被作为 false

if (1 || 0) {
    
     // 工作原理相当于 if( true || false )
  alert( 'truthy!' );
}

大多数情况下,逻辑或 || 会被用在 if 语句中,用来测试是否有 任何 给定的条件为 true

例如:

let hour = 9;

if (hour < 10 || hour > 18) {
    
    
  alert( 'The office is closed.' );
}

我们可以传入更多的条件:

let hour = 12;
let isWeekend = true;

if (hour < 10 || hour > 18 || isWeekend) {
    
    
  alert( 'The office is closed.' ); // 是周末
}

或运算寻找第一个真值

上文提到的逻辑处理多少有些传统了。下面让我们看看 JavaScript 的“附加”特性。

拓展的算法如下所示。

给定多个参与或运算的值:

result = value1 || value2 || value3;

或运算符 || 做了如下的事情:

  • 从左到右依次计算操作数。
  • 处理每一个操作数时,都将其转化为布尔值。如果结果是 true,就停止计算,返回这个操作数的初始值。
  • 如果所有的操作数都被计算过(也就是,转换结果都是 false),则返回最后一个操作数。

返回的值是操作数的初始形式,不会做布尔转换

换句话说,一个或运算 || 的链,将返回第一个真值,如果不存在真值,就返回该链的最后一个值。

例如:

alert( 1 || 0 ); // 1(1 是真值)

alert( null || 1 ); // 1(1 是第一个真值)
alert( null || 0 || 1 ); // 1(第一个真值)

alert( undefined || null || 0 ); // 0(都是假值,返回最后一个值)

与“纯粹的、传统的、仅仅处理布尔值的或运算”相比,这个规则就引起了一些很有趣的用法。

  1. 获取变量列表或者表达式中的第一个真值。

    例如,我们有变量 firstNamelastNamenickName,都是可选的(即可以是 undefined,也可以是假值)。

    我们用或运算 || 来选择有数据的那一个,并显示出来(如果没有设置,则用 "Anonymous"):

    let firstName = "";
    let lastName = "";
    let nickName = "SuperCoder";
    
    alert( firstName || lastName || nickName || "Anonymous"); // SuperCoder
    

    如果所有变量的值都为假,结果就是 "Anonymous"

  2. 短路求值(Short-circuit evaluation)。

    或运算符 || 的另一个用途是所谓的“短路求值”。

    这指的是,|| 对其参数进行处理,直到达到第一个真值,然后立即返回该值,而无需处理其他参数。

    如果操作数不仅仅是一个值,而是一个有副作用的表达式,例如变量赋值或函数调用,那么这一特性的重要性就变得显而易见了。

    在下面这个例子中,只会打印第二条信息:

    true || alert("not printed");
    false || alert("printed");
    

    在第一行中,或运算符 || 在遇到 true 时立即停止运算,所以 alert 没有运行。

    有时,人们利用这个特性,只在左侧的条件为假时才执行命令。

&&(与)

两个 & 符号表示 && 与运算符:

result = a && b;

在传统的编程中,当两个操作数都是真值时,与运算返回 true,否则返回 false

alert( true && true );   // true
alert( false && true );  // false
alert( true && false );  // false
alert( false && false ); // false

带有 if 语句的示例:

let hour = 12;
let minute = 30;

if (hour == 12 && minute == 30) {
    
    
  alert( 'Time is 12:30' );
}

就像或运算一样,与运算的操作数可以是任意类型的值:

if (1 && 0) {
    
     // 作为 true && false 来执行
  alert( "won't work, because the result is falsy" );
}

与运算寻找第一个假值

给出多个参加与运算的值:

result = value1 && value2 && value3;

与运算 && 做了如下的事:

  • 从左到右依次计算操作数。
  • 在处理每一个操作数时,都将其转化为布尔值。如果结果是 false,就停止计算,并返回这个操作数的初始值。
  • 如果所有的操作数都被计算过(例如都是真值),则返回最后一个操作数。

换句话说,与运算返回第一个假值,如果没有假值就返回最后一个值。

上面的规则和或运算很像。区别就是与运算返回第一个假值,而或运算返回第一个真值。

例如:

// 如果第一个操作数是真值,
// 与运算返回第二个操作数:
alert( 1 && 0 ); // 0
alert( 1 && 5 ); // 5

// 如果第一个操作数是假值,
// 与运算将直接返回它。第二个操作数会被忽略
alert( null && 5 ); // null
alert( 0 && "no matter what" ); // 0

我们也可以在一行代码上串联多个值。查看第一个假值是如何被返回的:

alert( 1 && 2 && null && 3 ); // null

如果所有的值都是真值,最后一个值将会被返回:

alert( 1 && 2 && 3 ); // 3,最后一个值

与运算 && 在或运算 || 之前进行

与运算 && 的优先级比或运算 || 要高。

所以代码 a && b || c && d&& 表达式加了括号完全一样:(a && b) || (c && d)

不要用 ||&& 来取代 if

有时候,有人会将与运算符 && 作为“简化 if”的一种方式。

例如:

let x = 1;

(x > 0) && alert( 'Greater than zero!' );

&& 右边的代码只有运算抵达到那里才能被执行。也就是,当且仅当 (x > 0) 为真。

所以我们基本可以类似地得到:

let x = 1;

if (x > 0) alert( 'Greater than zero!' );

虽然使用 && 写出的变体看起来更短,但 if 更明显,并且往往更具可读性。因此,我们建议根据每个语法结构的用途来使用:如果我们想要 if,就使用 if;如果我们想要逻辑与,就使用 &&

!(非)

感叹符号 ! 表示布尔非运算符。

语法相当简单:

result = !value;

逻辑非运算符接受一个参数,并按如下运作:

  1. 将操作数转化为布尔类型:true/false
  2. 返回相反的值。

例如:

alert( !true ); // false
alert( !0 ); // true

两个非运算 !! 有时候用来将某个值转化为布尔类型:

alert( !!"non-empty string" ); // true
alert( !!null ); // false

也就是,第一个非运算将该值转化为布尔类型并取反,第二个非运算再次取反。最后我们就得到了一个任意值到布尔值的转化。

有一个略显冗长的方式也可以实现同样的效果 —— 一个内建的 Boolean 函数:

alert( Boolean("non-empty string") ); // true
alert( Boolean(null) ); // false

非运算符 ! 的优先级在所有逻辑运算符里面最高,所以它总是在 &&|| 之前执行。


空值合并运算符 ‘??’

最近新增的特性

这是一个最近添加到 JavaScript 的特性。 旧式浏览器可能需要 polyfills.

空值合并运算符(nullish coalescing operator)的写法为两个问号 ??

由于它对待 nullundefined 的方式类似,所以在本文中我们将使用一个特殊的术语对其进行表示。为简洁起见,当一个值既不是 null 也不是 undefined 时,我们将其称为“已定义的(defined)”。

a ?? b 的结果是:

  • 如果 a 是已定义的,则结果为 a
  • 如果 a 不是已定义的,则结果为 b

换句话说,如果第一个参数不是 null/undefined,则 ?? 返回第一个参数。否则,返回第二个参数。

空值合并运算符并不是什么全新的东西。它只是一种获得两者中的第一个“已定义的”值的不错的语法。

我们可以使用我们已知的运算符重写 result = a ?? b,像这样:

result = (a !== null && a !== undefined) ? a : b;

现在你应该清楚了 ?? 的作用。让我们来看看它的使用场景吧。

?? 的常见使用场景是提供默认值。

例如,在这里,如果 user 的值不为 null/undefined 则显示 user,否则显示 匿名

let user;

alert(user ?? "匿名"); // 匿名(user 未定义)

在下面这个例子中,我们将一个名字赋值给了 user

let user = "John";

alert(user ?? "匿名"); // John(user 已定义)

我们还可以使用 ?? 序列从一系列的值中选择出第一个非 null/undefined 的值。

假设我们在变量 firstNamelastNamenickName 中存储着一个用户的数据。如果用户决定不填写相应的值,则所有这些变量的值都可能是未定义的。

我们想使用这些变量之一显示用户名,如果这些变量的值都是 null/undefined,则显示 “匿名”。

让我们使用 ?? 运算符来实现这一需求:

let firstName = null;
let lastName = null;
let nickName = "Supercoder";

// 显示第一个已定义的值:
alert(firstName ?? lastName ?? nickName ?? "匿名"); // Supercoder

与 || 比较

或运算符 || 可以以与 ?? 运算符相同的方式使用。

例如,在上面的代码中,我们可以用 || 替换掉 ??,也可以获得相同的结果:

let firstName = null;
let lastName = null;
let nickName = "Supercoder";

// 显示第一个真值:
alert(firstName || lastName || nickName || "Anonymous"); // Supercoder

纵观 JavaScript 发展史,或 || 运算符先于 ?? 出现。它自 JavaScript 诞生就存在了,因此开发者长期将其用于这种目的。

另一方面,空值合并运算符 ?? 是最近才被添加到 JavaScript 中的,它的出现是因为人们对 || 不太满意。

它们之间重要的区别是:

  • || 返回第一个 值。
  • ?? 返回第一个 已定义的 值。

换句话说,|| 无法区分 false0、空字符串 ""null/undefined。它们都一样 —— 假值(falsy values)。如果其中任何一个是 || 的第一个参数,那么我们将得到第二个参数作为结果。

不过在实际中,我们可能只想在变量的值为 null/undefined 时使用默认值。也就是说,当该值确实未知或未被设置时。

例如,考虑下面这种情况:

let height = 0;

alert(height || 100); // 100
alert(height ?? 100); // 0
  • height || 100 首先会检查 height 是否为一个假值,它是 0 ,确实是假值。
  • 所以,|| 运算的结果为第二个参数,100
  • height ?? 100 首先会检查 height 是否为 null/undefined ,发现它不是。
  • 所以,结果为 height 的原始值,0

实际上,高度 0 通常是一个有效值,它不应该被替换为默认值。所以 ?? 运算得到的是正确的结果。

优先级

?? 运算符的优先级与 || 相同,它们的的优先级都为 4

这意味着,就像 || 一样,空值合并运算符在 =? 运算前计算,但在大多数其他运算(例如 +*)之后计算。

所以我们可能需要在这样的表达式中添加括号:

let height = null;
let width = null;

// 重要:使用括号
let area = (height ?? 100) * (width ?? 50);

alert(area); // 5000

否则,如果我们省略了括号,则由于 * 的优先级比 ?? 高,它会先执行,进而导致错误的结果。

// 没有括号
let area = height ?? 100 * width ?? 50;

// ……将这样计算(不符合我们的期望):
let area = height ?? (100 * width) ?? 50;

?? 与 && 或 || 一起使用

出于安全原因,JavaScript 禁止将 ?? 运算符与 &&|| 运算符一起使用,除非使用括号明确指定了优先级。

下面的代码会触发一个语法错误:

let x = 1 && 2 ?? 3; // Syntax error

这个限制无疑是值得商榷的,它被添加到语言规范中是为了避免人们从 || 切换到 ?? 时的编程错误。

可以明确地使用括号来解决这个问题:

let x = (1 && 2) ?? 3; // 正常工作了

alert(x); // 2

小结

  • 空值合并运算符 ?? 提供了一种从列表中选择第一个“已定义的”值的简便方式。

    它被用于为变量分配默认值:

    // 当 height 的值为 null 或 undefined 时,将 height 的值设置为 100
    height = height ?? 100;
    
  • ?? 运算符的优先级非常低,仅略高于 ?=,因此在表达式中使用它时请考虑添加括号。

  • 如果没有明确添加括号,不能将其与 ||&& 一起使用。


循环:while 和 for

循环 是一种重复运行同一代码的方法。

for…of 和 for…in 循环

本文仅涵盖了基础的循环:whiledo..whilefor(..; ..; ..)

如果你阅读本文是为了寻找其他类型的循环,那么:

  • 用于遍历对象属性的 for..in 循环
  • 用于遍历数组和可迭代对象的循环
  • 否则,请继续阅读。

“while” 循环

while 循环的语法如下:

while (condition) {
    
    
  // 代码
  // 所谓的“循环体”
}

condition 为真时,执行循环体的 code

例如,以下将循环输出当 i < 3 时的 i 值:

let i = 0;
while (i < 3) {
    
     // 依次显示 0、1 和 2
  alert( i );
  i++;
}

循环体的单次执行叫作 一次迭代。上面示例中的循环进行了三次迭代。

如果上述示例中没有 i++,那么循环(理论上)会永远重复执行下去。实际上,浏览器提供了阻止这种循环的方法,我们可以通过终止进程,来停掉服务器端的 JavaScript。

任何表达式或变量都可以是循环条件,而不仅仅是比较。在 while 中的循环条件会被计算,计算结果会被转化为布尔值。

例如,while (i != 0) 可简写为 while (i)

let i = 3;
while (i) {
    
     // 当 i 变成 0 时,条件为假,循环终止
  alert( i );
  i--;
}

单行循环体不需要大括号

如果循环体只有一条语句,则可以省略大括号 {…}

let i = 3;
while (i) alert(i--);

“do…while” 循环

使用 do..while 语法可以将条件检查移至循环体 下面

do {
    
    
  // 循环体
} while (condition);

循环首先执行循环体,然后检查条件,当条件为真时,重复执行循环体。

例如:

let i = 0;
do {
    
    
  alert( i );
  i++;
} while (i < 3);

这种形式的语法很少使用,除非你希望不管条件是否为真,循环体 至少执行一次。通常我们更倾向于使用另一个形式:while(…) {…}

“for” 循环

for 循环更加复杂,但它是最常使用的循环形式。

for 循环看起来就像这样:

for (begin; condition; step) {
    
    
  // ……循环体……
}

我们通过示例来了解一下这三个部分的含义。下述循环从 i 等于 03(但不包括 3)运行 alert(i)

for (let i = 0; i < 3; i++) {
    
     // 结果为 0、1、2
  alert(i);
}

我们逐个部分分析 for 循环:

语句段
begin let i = 0 进入循环时执行一次。
condition i < 3 在每次循环迭代之前检查,如果为 false,停止循环。
body(循环体) alert(i) 条件为真时,重复运行。
step i++ 在每次循环体迭代后执行。

一般循环算法的工作原理如下:

开始运行
→ (如果 condition 成立 → 运行 body 然后运行 step)
→ (如果 condition 成立 → 运行 body 然后运行 step)
→ (如果 condition 成立 → 运行 body 然后运行 step)
→ ...

所以,begin 执行一次,然后进行迭代:每次检查 condition 后,执行 bodystep

如果你这是第一次接触循环,那么回到这个例子,在一张纸上重现它逐步运行的过程,可能会对你有所帮助。

以下是在这个示例中发生的事:

// for (let i = 0; i < 3; i++) alert(i)

// 开始
let i = 0
// 如果条件为真,运行下一步
if (i < 3) {
    
     alert(i); i++ }
// 如果条件为真,运行下一步
if (i < 3) {
    
     alert(i); i++ }
// 如果条件为真,运行下一步
if (i < 3) {
    
     alert(i); i++ }
// ……结束,因为现在 i == 3

内联变量声明

这里“计数”变量 i 是在循环中声明的。这叫做“内联”变量声明。这样的变量只在循环中可见。

for (let i = 0; i < 3; i++) {
     
     
  alert(i); // 0, 1, 2
}
alert(i); // 错误,没有这个变量。

除了定义一个变量,我们也可以使用现有的变量:

let i = 0;

for (i = 0; i < 3; i++) {
     
      // 使用现有的变量
  alert(i); // 0, 1, 2
}

alert(i); //3,可见,因为是在循环之外声明的

省略语句段

for 循环的任何语句段都可以被省略。

例如,如果我们在循环开始时不需要做任何事,我们就可以省略 begin 语句段。

就像这样:

let i = 0; // 我们已经声明了 i 并对它进行了赋值

for (; i < 3; i++) {
    
     // 不再需要 "begin" 语句段
  alert( i ); // 0, 1, 2
}

我们也可以移除 step 语句段:

let i = 0;

for (; i < 3;) {
    
    
  alert( i++ );
}

该循环与 while (i < 3) 等价。

实际上我们可以删除所有内容,从而创建一个无限循环:

for (;;) {
    
    
  // 无限循环
}

请注意 for 的两个 ; 必须存在,否则会出现语法错误。

跳出循环

通常条件为假时,循环会终止。

但我们随时都可以使用 break 指令强制退出。

例如,下面这个循环要求用户输入一系列数字,在输入的内容不是数字时“终止”循环。

let sum = 0;

while (true) {
    
    

  let value = +prompt("Enter a number", '');

  if (!value) break; // (*)

  sum += value;

}
alert( 'Sum: ' + sum );

如果用户输入空行或取消输入,在 (*) 行的 break 指令会被激活。它立刻终止循环,将控制权传递给循环后的第一行,即,alert

根据需要,“无限循环 + break” 的组合非常适用于不必在循环开始/结束时检查条件,但需要在中间甚至是主体的多个位置进行条件检查的情况。

继续下一次迭代

continue 指令是 break 的“轻量版”。它不会停掉整个循环。而是停止当前这一次迭代,并强制启动新一轮循环(如果条件允许的话)。

如果我们完成了当前的迭代,并且希望继续执行下一次迭代,我们就可以使用它。

下面这个循环使用 continue 来只输出奇数:

for (let i = 0; i < 10; i++) {
    
    

  //如果为真,跳过循环体的剩余部分。
  if (i % 2 == 0) continue;

  alert(i); // 1,然后 3,5,7,9
}

对于偶数的 i 值,continue 指令会停止本次循环的继续执行,将控制权传递给下一次 for 循环的迭代(使用下一个数字)。因此 alert 仅被奇数值调用。

continue 指令利于减少嵌套

显示奇数的循环可以像下面这样:

for (let i = 0; i < 10; i++) {
     
     

  if (i % 2) {
     
     
    alert( i );
  }

}

从技术角度看,它与上一个示例完全相同。当然,我们可以将代码包装在 if 块而不使用 continue

但在副作用方面,它多创建了一层嵌套(大括号内的 alert 调用)。如果 if 中代码有多行,则可能会降低代码整体的可读性。

禁止 break/continue 在 ‘?’ 的右边

请注意非表达式的语法结构不能与三元运算符 ? 一起使用。特别是 break/continue 这样的指令是不允许这样使用的。

例如,我们使用如下代码:

if (i > 5) {
     
     
  alert(i);
} else {
     
     
  continue;
}

……用问号重写:

(i > 5) ? alert(i) : continue; // continue 不允许在这个位置

……代码会停止运行,并显示有语法错误。

这是不(建议)使用问号 ? 运算符替代 if 语句的另一个原因。

break/continue 标签

有时候我们需要一次从多层嵌套的循环中跳出来。

例如,下述代码中我们的循环使用了 ij,从 (0,0)(3,3) 提示坐标 (i, j)

for (let i = 0; i < 3; i++) {
    
    

  for (let j = 0; j < 3; j++) {
    
    

    let input = prompt(`Value at coords (${
      
      i},${
      
      j})`, '');

    // 如果我想从这里退出并直接执行 alert('Done!')
  }
}

alert('Done!');

我们需要提供一种方法,以在用户取消输入时来停止这个过程。

input 之后的普通 break 只会打破内部循环。这还不够 —— 标签可以实现这一功能!

标签 是在循环之前带有冒号的标识符:

labelName: for (...) {
    
    
  ...
}

break <labelName> 语句跳出循环至标签处:

outer: for (let i = 0; i < 3; i++) {
    
    

  for (let j = 0; j < 3; j++) {
    
    

    let input = prompt(`Value at coords (${
      
      i},${
      
      j})`, '');

    // 如果是空字符串或被取消,则中断并跳出这两个循环。
    if (!input) break outer; // (*)

    // 用得到的值做些事……
  }
}

alert('Done!');

上述代码中,break outer 向上寻找名为 outer 的标签并跳出当前循环。

因此,控制权直接从 (*) 转至 alert('Done!')

我们还可以将标签移至单独一行:

outer:
for (let i = 0; i < 3; i++) {
    
     ... }

continue 指令也可以与标签一起使用。在这种情况下,执行跳转到标记循环的下一次迭代。

标签并不允许“跳到”所有位置

标签不允许我们跳到代码的任意位置。

例如,这样做是不可能的:

break label;  // 跳转至下面的 label 处(无效)

label: for (...)

break 指令必须在代码块内。从技术上讲,任何被标记的代码块都有效,例如:

label: {
     
     
  // ...
  break label; // 有效
  // ...
}

……尽管 99.9% 的情况下 break 都被用在循环内,就像在上面那些例子中我们看到的那样。

continue 只有在循环内部才可行。

小结

我们学习了三种循环:

  • while —— 每次迭代之前都要检查条件。
  • do..while —— 每次迭代后都要检查条件。
  • for (;;) —— 每次迭代之前都要检查条件,可以使用其他设置。

通常使用 while(true) 来构造“无限”循环。这样的循环和其他循环一样,都可以通过 break 指令来终止。

如果我们不想在当前迭代中做任何事,并且想要转移至下一次迭代,那么可以使用 continue 指令。

break/continue 支持循环前的标签。标签是 break/continue 跳出嵌套循环以转到外部的唯一方法。


“switch” 语句

switch 语句可以替代多个 if 判断。

switch 语句为多分支选择的情况提供了一个更具描述性的方式。

语法

switch 语句有至少一个 case 代码块和一个可选的 default 代码块。

就像这样:

switch(x) {
    
    
  case 'value1':  // if (x === 'value1')
    ...
    [break]

  case 'value2':  // if (x === 'value2')
    ...
    [break]

  default:
    ...
    [break]
}
  • 比较 x 值与第一个 case(也就是 value1)是否严格相等,然后比较第二个 casevalue2)以此类推。
  • 如果相等,switch 语句就执行相应 case 下的代码块,直到遇到最靠近的 break 语句(或者直到 switch 语句末尾)。
  • 如果没有符合的 case,则执行 default 代码块(如果 default 存在)。

举个例子

switch 的例子(高亮的部分是执行的 case 部分):

let a = 2 + 2;

switch (a) {
    
    
  case 3:
    alert( 'Too small' );
    break;
  case 4:
    alert( 'Exactly!' );
    break;
  case 5:
    alert( 'Too big' );
    break;
  default:
    alert( "I don't know such values" );
}

这里的 switch 从第一个 case 分支开始将 a 的值与 case 后的值进行比较,第一个 case 后的值为 3 匹配失败。

然后比较 4。匹配,所以从 case 4 开始执行直到遇到最近的 break

如果没有 break,程序将不经过任何检查就会继续执行下一个 case

break 的例子:

let a = 2 + 2;

switch (a) {
    
    
  case 3:
    alert( 'Too small' );
  case 4:
    alert( 'Exactly!' );
  case 5:
    alert( 'Too big' );
  default:
    alert( "I don't know such values" );
}

在上面的例子中我们会看到连续执行的三个 alert

alert( 'Exactly!' );
alert( 'Too big' );
alert( "I don't know such values" );

任何表达式都可以成为 switch/case 的参数

switchcase 都允许任意表达式。

比如:

let a = "1";
let b = 0;

switch (+a) {
     
     
  case b + 1:
    alert("this runs, because +a is 1, exactly equals b+1");
    break;

  default:
    alert("this doesn't run");
}

这里 +a 返回 1,这个值跟 caseb + 1 相比较,然后执行对应的代码。

“case” 分组

共享同一段代码的几个 case 分支可以被分为一组:

比如,如果我们想让 case 3case 5 执行同样的代码:

let a = 3;

switch (a) {
    
    
  case 4:
    alert('Right!');
    break;

  case 3: // (*) 下面这两个 case 被分在一组
  case 5:
    alert('Wrong!');
    alert("Why don't you take a math class?");
    break;

  default:
    alert('The result is strange. Really.');
}

现在 35 都显示相同的信息。

switch/case 有通过 case 进行“分组”的能力,其实是 switch 语句没有 break 时的副作用。因为没有 breakcase 3 会从 (*) 行执行到 case 5

类型很关键

强调一下,这里的相等是严格相等。被比较的值必须是相同的类型才能进行匹配。

比如,我们来看下面的代码:

let arg = prompt("Enter a value?")
switch (arg) {
    
    
  case '0':
  case '1':
    alert( 'One or zero' );
    break;

  case '2':
    alert( 'Two' );
    break;

  case 3:
    alert( 'Never executes!' );
    break;
  default:
    alert( 'An unknown value' )
}
  1. prompt 对话框输入 01,第一个 alert 弹出。
  2. 输入 2,第二个 alert 弹出。
  3. 但是输入 3,因为 prompt 的结果是字符串类型的 "3",不严格相等 === 于数字类型的 3,所以 case 3 不会执行!因此 case 3 部分是一段无效代码。所以会执行 default 分支。

函数

函数是程序的主要“构建模块”。函数使该段代码可以被调用很多次,而不需要写重复的代码。

我们已经看到了内建函数的示例,如 alert(message)prompt(message, default)confirm(question)。但我们也可以创建自己的函数。

函数声明

使用 函数声明 创建函数。

看起来就像这样:

function showMessage() {
    
    
  alert( 'Hello everyone!' );
}

function 关键字首先出现,然后是 函数名,然后是括号之间的 参数 列表(用逗号分隔,在上述示例中为空,我们将在接下来的示例中看到),最后是花括号之间的代码(即“函数体”)。

function name(parameter1, parameter2, ... parameterN) {
    
    
  ...body...
}

我们的新函数可以通过名称调用:showMessage()

例如:

function showMessage() {
    
    
  alert( 'Hello everyone!' );
}

showMessage();
showMessage();

调用 showMessage() 执行函数的代码。这里我们会看到显示两次消息。

这个例子清楚地演示了函数的主要目的之一:避免代码重复。

如果我们需要更改消息或其显示方式,只需在一个地方修改代码:输出它的函数。

局部变量

在函数中声明的变量只在该函数内部可见。

例如:

function showMessage() {
    
    
  let message = "Hello, I'm JavaScript!"; // 局部变量

  alert( message );
}

showMessage(); // Hello, I'm JavaScript!

alert( message ); // <-- 错误!变量是函数的局部变量

外部变量

函数也可以访问外部变量,例如:

let userName = 'John';

function showMessage() {
    
    
  let message = 'Hello, ' + userName;
  alert(message);
}

showMessage(); // Hello, John

函数对外部变量拥有全部的访问权限。函数也可以修改外部变量。

例如:

let userName = 'John';

function showMessage() {
    
    
  userName = "Bob"; // (1) 改变外部变量

  let message = 'Hello, ' + userName;
  alert(message);
}

alert( userName ); // John 在函数调用之前

showMessage();

alert( userName ); // Bob,值被函数修改了

只有在没有局部变量的情况下才会使用外部变量。

如果在函数内部声明了同名变量,那么函数会 遮蔽 外部变量。例如,在下面的代码中,函数使用局部的 userName,而外部变量被忽略:

let userName = 'John';

function showMessage() {
    
    
  let userName = "Bob"; // 声明一个局部变量

  let message = 'Hello, ' + userName; // Bob
  alert(message);
}

// 函数会创建并使用它自己的 userName
showMessage();

alert( userName ); // John,未被更改,函数没有访问外部变量。

全局变量

任何函数之外声明的变量,例如上述代码中的外部变量 userName,都被称为 全局 变量。

全局变量在任意函数中都是可见的(除非被局部变量遮蔽)。

减少全局变量的使用是一种很好的做法。现代的代码有很少甚至没有全局变量。大多数变量存在于它们的函数中。但是有时候,全局变量能够用于存储项目级别的数据。

参数

我们可以通过参数将任意数据传递给函数。

在如下示例中,函数有两个参数:fromtext

function showMessage(from, text) {
    
     // 参数:from 和 text
  alert(from + ': ' + text);
}

showMessage('Ann', 'Hello!'); // Ann: Hello! (*)
showMessage('Ann', "What's up?"); // Ann: What's up? (**)

当函数在 (*)(**) 行中被调用时,给定值被复制到了局部变量 fromtext。然后函数使用它们进行计算。

这里还有一个例子:我们有一个变量 from,并将它传递给函数。请注意:函数会修改 from,但在函数外部看不到更改,因为函数修改的是复制的变量值副本:

function showMessage(from, text) {
    
    

  from = '*' + from + '*'; // 让 "from" 看起来更优雅

  alert( from + ': ' + text );
}

let from = "Ann";

showMessage(from, "Hello"); // *Ann*: Hello

// "from" 值相同,函数修改了一个局部的副本。
alert( from ); // Ann

当一个值被作为函数参数(parameter)传递时,它也被称为 参数(argument)

换一种方式,我们把这些术语搞清楚:

  • 参数(parameter)是函数声明中括号内列出的变量(它是函数声明时的术语)。
  • 参数(argument)是调用函数时传递给函数的值(它是函数调用时的术语)。

我们声明函数时列出它们的参数(parameters),然后调用它们传递参数(arguments)。

在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可以说:“函数 showMessage 被声明,并且带有两个参数(parameters),随后它被调用,两个参数(arguments)分别为 from"Hello"”。

默认值

如果一个函数被调用,但有参数(argument)未被提供,那么相应的值就会变成 undefined

例如,之前提到的函数 showMessage(from, text) 可以只使用一个参数(argument)调用:

showMessage("Ann");

那不是错误,这样调用将输出 "*Ann*: undefined"。因为参数 text 的值未被传递,所以变成了 undefined

我们可以使用 = 为函数声明中的参数指定所谓的“默认”(如果对应参数的值未被传递则使用)值:

function showMessage(from, text = "no text given") {
    
    
  alert( from + ": " + text );
}

showMessage("Ann"); // Ann: no text given

现在如果 text 参数未被传递,它将会得到值 "no text given"

这里 "no text given" 是一个字符串,但它可以是更复杂的表达式,并且只会在缺少参数时才会被计算和分配。所以,这也是可能的:

function showMessage(from, text = anotherFunction()) {
    
    
  // anotherFunction() 仅在没有给定 text 时执行
  // 其运行结果将成为 text 的值
}

默认参数的计算

在 JavaScript 中,每次函数在没带个别参数的情况下被调用,默认参数会被计算出来。

在上面的例子中,如果传递了参数 text,那么 anotherFunction() 就不会被调用。

如果没传递参数 text,那么 anotherFunction() 就会被调用。

在 JavaScript 老代码中的默认参数

几年前,JavaScript 不支持默认参数的语法。所以人们使用其他方式来设置默认参数。

如今,我们会在旧代码中看到它们。

例如,显式地检查 undefined

function showMessage(from, text) {
     
     
  if (text === undefined) {
     
     
    text = 'no text given';
  }

  alert( from + ": " + text );
}

……或者使用 || 运算符:

function showMessage(from, text) {
     
     
  // 如果 text 的值为假值,则分配默认值
  // 这样赋值 text == "" 与 text 无值相同
  text = text || 'no text given';
  ...
}

后备的默认参数

有些时候,将参数默认值的设置放在函数执行(相较更后期)而不是函数声明时,也行得通。

我们可以通过将参数与 undefined 进行比较,来检查该参数是否在函数执行期间被传递进来:

function showMessage(text) {
    
    
  // ...

  if (text === undefined) {
    
     // 如果参数未被传递进来
    text = 'empty message';
  }

  alert(text);
}

showMessage(); // empty message

……或者我们可以使用 || 运算符:

function showMessage(text) {
    
    
  // 如果 text 为 undefined 或者为假值,那么将其赋值为 'empty'
  text = text || 'empty';
  ...
}

现代 JavaScript 引擎支持 空值合并运算符 ??,它在大多数假值(例如 0)应该被视为“正常值”时更具优势:

function showCount(count) {
    
    
  // 如果 count 为 undefined 或 null,则提示 "unknown"
  alert(count ?? "unknown");
}

showCount(0); // 0
showCount(null); // unknown
showCount(); // unknown

返回值

函数可以将一个值返回到调用代码中作为结果。

最简单的例子是将两个值相加的函数:

function sum(a, b) {
    
    
  return a + b;
}

let result = sum(1, 2);
alert( result ); // 3

指令 return 可以在函数的任意位置。当执行到达时,函数停止,并将值返回给调用代码(分配给上述代码中的 result)。

在一个函数中可能会出现很多次 return。例如:

function checkAge(age) {
    
    
  if (age >= 18) {
    
    
    return true;
  } else {
    
    
    return confirm('Got a permission from the parents?');
  }
}

let age = prompt('How old are you?', 18);

if ( checkAge(age) ) {
    
    
  alert( 'Access granted' );
} else {
    
    
  alert( 'Access denied' );
}

只使用 return 但没有返回值也是可行的。但这会导致函数立即退出。

例如:

function showMovie(age) {
    
    
  if ( !checkAge(age) ) {
    
    
    return;
  }

  alert( "Showing you the movie" ); // (*)
  // ...
}

在上述代码中,如果 checkAge(age) 返回 false,那么 showMovie 将不会运行到 alert

空值的 return 或没有 return 的函数返回值为 undefined

如果函数无返回值,它就会像返回 undefined 一样:

function doNothing() {
     
      /* 没有代码 */ }

alert( doNothing() === undefined ); // true

空值的 returnreturn undefined 等效:

function doNothing() {
     
     
  return;
}

alert( doNothing() === undefined ); // true

不要在 return 与返回值之间添加新行

对于 return 的长表达式,可能你会很想将其放在单独一行,如下所示:

return
 (some + long + expression + or + whatever * f(a) + f(b))

但这不行,因为 JavaScript 默认会在 return 之后加上分号。上面这段代码和下面这段代码运行流程相同:

return;
 (some + long + expression + or + whatever * f(a) + f(b))

因此,实际上它的返回值变成了空值。

如果我们想要将返回的表达式写成跨多行的形式,那么应该在 return 的同一行开始写此表达式。或者至少按照如下的方式放上左括号:

return (
  some + long + expression
  + or +
  whatever * f(a) + f(b)
  )

然后它就能像我们预想的那样正常运行了。

函数命名

函数就是行为(action)。所以它们的名字通常是动词。它应该简短且尽可能准确地描述函数的作用。这样读代码的人就能清楚地知道这个函数的功能。

一种普遍的做法是用动词前缀来开始一个函数,这个前缀模糊地描述了这个行为。团队内部必须就前缀的含义达成一致。

例如,以 "show" 开头的函数通常会显示某些内容。

函数以 XX 开始……

  • "get…" —— 返回一个值,
  • "calc…" —— 计算某些内容,
  • "create…" —— 创建某些内容,
  • "check…" —— 检查某些内容并返回 boolean 值,等。

这类名字的示例:

showMessage(..)     // 显示信息
getAge(..)          // 返回 age(gets it somehow)
calcSum(..)         // 计算求和并返回结果
createForm(..)      // 创建表单(通常会返回它)
checkPermission(..) // 检查权限并返回 true/false

有了前缀,只需瞥一眼函数名,就可以了解它的功能是什么,返回什么样的值。

一个函数 —— 一个行为

一个函数应该只包含函数名所指定的功能,而不是做更多与函数名无关的功能。

两个独立的行为通常需要两个函数,即使它们通常被一起调用(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创建第三个函数来调用这两个函数)。

有几个违反这一规则的例子:

  • getAge —— 如果它通过 alert 将 age 显示出来,那就有问题了(只应该是获取)。
  • createForm —— 如果它包含修改文档的操作,例如向文档添加一个表单,那就有问题了(只应该创建表单并返回)。
  • checkPermission —— 如果它显示 access granted/denied 消息,那就有问题了(只应执行检查并返回结果)。

这些例子假设函数名前缀具有通用的含义。你和你的团队可以自定义这些函数名前缀的含义,但是通常都没有太大的不同。无论怎样,你都应该对函数名前缀的含义、带特定前缀的函数可以做什么以及不可以做什么有深刻的了解。所有相同前缀的函数都应该遵守相同的规则。并且,团队成员应该形成共识。

非常短的函数命名

常用的函数有时会有非常短的名字。

例如,jQuery 框架用 $ 定义一个函数。LoDash 库的核心函数用 _ 命名。

这些都是例外,一般而言,函数名应简明扼要且具有描述性。

函数 == 注释

函数应该简短且只有一个功能。如果这个函数功能复杂,那么把该函数拆分成几个小的函数是值得的。有时候遵循这个规则并不是那么容易,但这绝对是件好事。

一个单独的函数不仅更容易测试和调试 —— 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注释!

例如,比较如下两个函数 showPrimes(n)。它们的功能都是输出到 n素数

第一个变体使用了一个标签:

function showPrimes(n) {
    
    
  nextPrime: for (let i = 2; i < n; i++) {
    
    

    for (let j = 2; j < i; j++) {
    
    
      if (i % j == 0) continue nextPrime;
    }

    alert( i ); // 一个素数
  }
}

第二个变体使用附加函数 isPrime(n) 来检验素数:

function showPrimes(n) {
    
    

  for (let i = 2; i < n; i++) {
    
    
    if (!isPrime(i)) continue;

    alert(i);  // 一个素数
  }
}

function isPrime(n) {
    
    
  for (let i = 2; i < n; i++) {
    
    
    if ( n % i == 0) return false;
  }
  return true;
}

第二个变体更容易理解,不是吗?我们通过函数名(isPrime)就可以看出函数的行为,而不需要通过代码。人们通常把这样的代码称为 自描述

因此,即使我们不打算重用它们,也可以创建函数。函数可以让代码结构更清晰,可读性更强。

总结

函数声明方式如下所示:

function name(parameters, delimited, by, comma) {
    
    
  /* code */
}
  • 作为参数传递给函数的值,会被复制到函数的局部变量。
  • 函数可以访问外部变量。但它只能从内到外起作用。函数外部的代码看不到函数内的局部变量。
  • 函数可以返回值。如果没有返回值,则其返回的结果是 undefined

为了使代码简洁易懂,建议在函数中主要使用局部变量和参数,而不是外部变量。

与不获取参数但将修改外部变量作为副作用的函数相比,获取参数、使用参数并返回结果的函数更容易理解。

函数命名:

  • 函数名应该清楚地描述函数的功能。当我们在代码中看到一个函数调用时,一个好的函数名能够让我们马上知道这个函数的功能是什么,会返回什么。
  • 一个函数是一个行为,所以函数名通常是动词。
  • 目前有许多优秀的函数名前缀,如 create…show…get…check… 等等。使用它们来提示函数的作用吧。

函数表达式

在 JavaScript 中,函数不是“神奇的语言结构”,而是一种特殊的值。

我们在前面章节使用的语法称为 函数声明

function sayHi() {
    
    
  alert( "Hello" );
}

另一种创建函数的语法称为 函数表达式

它允许我们在任何表达式的中间创建一个新函数。

例如:

let sayHi = function() {
    
    
  alert( "Hello" );
};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变量 sayHi 得到了一个值,新函数 function() { alert("Hello"); }

由于函数创建发生在赋值表达式的上下文中(在 = 的右侧),因此这是一个 函数表达式

请注意,function 关键字后面没有函数名。函数表达式允许省略函数名。

这里我们立即将它赋值给变量,所以上面的两个代码示例的含义是一样的:“创建一个函数并将其放入变量 sayHi 中”。

在更多更高阶的情况下,稍后我们会遇到,可以创建一个函数并立即调用,或者安排稍后执行,而不是存储在任何地方,因此保持匿名。

函数是一个值

重申一次:无论函数是如何创建的,函数都是一个值。上面的两个示例都在 sayHi 变量中存储了一个函数。

我们还可以用 alert 显示这个变量的值:

function sayHi() {
    
    
  alert( "Hello" );
}

alert( sayHi ); // 显示函数代码

注意,最后一行代码并不会运行函数,因为 sayHi 后没有括号。在某些编程语言中,只要提到函数的名称都会导致函数的调用执行,但 JavaScript 可不是这样。

在 JavaScript 中,函数是一个值,所以我们可以把它当成值对待。上面代码显示了一段字符串值,即函数的源码。

的确,在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函数是一个特殊值,我们可以像 sayHi() 这样调用它。

但它依然是一个值,所以我们可以像使用其他类型的值一样使用它。

我们可以复制函数到其他变量:

function sayHi() {
    
       // (1) 创建
  alert( "Hello" );
}

let func = sayHi;    // (2) 复制

func(); // Hello     // (3) 运行复制的值(正常运行)!
sayHi(); // Hello    //     这里也能运行(为什么不行呢)

解释一下上段代码发生的细节:

  1. (1) 行声明创建了函数,并把它放入到变量 sayHi
  2. (2) 行将 sayHi 复制到了变量 func。请注意:sayHi 后面没有括号。如果有括号,func = sayHi() 会把 sayHi() 的调用结果写进func,而不是 sayHi 函数 本身。
  3. 现在函数可以通过 sayHi()func() 两种方式进行调用。

我们也可以在第一行中使用函数表达式来声明 sayHi

let sayHi = function() {
    
     // (1) 创建
  alert( "Hello" );
};

let func = sayHi;
// ...

这两种声明的函数是一样的。

为什么这里末尾会有个分号?

你可能想知道,为什么函数表达式结尾有一个分号 ;,而函数声明没有:

function sayHi() {
     
     
  // ...
}

let sayHi = function() {
     
     
  // ...
};

答案很简单:这里函数表达式是在赋值语句 let sayHi = ...; 中以 function(…) {…} 的形式创建的。建议在语句末尾加上分号 ;,它不是函数语法的一部分。

分号用于更简单的赋值,例如 let sayHi = 5;,它也用于函数赋值。

回调函数

让我们多举几个例子,看看如何将函数作为值来传递以及如何使用函数表达式。

我们写一个包含三个参数的函数 ask(question, yes, no)

  • question

    关于问题的文本

  • yes

    当回答为 “Yes” 时,要运行的脚本

  • no

    当回答为 “No” 时,要运行的脚本

函数需要提出 question(问题),并根据用户的回答,调用 yes()no()

function ask(question, yes, no) {
    
    
  if (confirm(question)) yes()
  else no();
}

function showOk() {
    
    
  alert( "You agreed." );
}

function showCancel() {
    
    
  alert( "You canceled the execution." );
}

// 用法:函数 showOk 和 showCancel 被作为参数传入到 ask
ask("Do you agree?", showOk, showCancel);

在实际开发中,这样的函数是非常有用的。实际开发与上述示例最大的区别是,实际开发中的函数会通过更加复杂的方式与用户进行交互,而不是通过简单的 confirm。在浏览器中,这样的函数通常会绘制一个漂亮的提问窗口。但这是另外一件事了。

ask 的两个参数值 showOkshowCancel 可以被称为 回调函数 或简称 回调

主要思想是我们传递一个函数,并期望在稍后必要时将其“回调”。在我们的例子中,showOk 是回答 “yes” 的回调,showCancel 是回答 “no” 的回调。

我们可以使用函数表达式来编写一个等价的、更简洁的函数:

function ask(question, yes, no) {
    
    
  if (confirm(question)) yes()
  else no();
}

ask(
  "Do you agree?",
  function() {
    
     alert("You agreed."); },
  function() {
    
     alert("You canceled the execution."); }
);

这里直接在 ask(...) 调用内进行函数声明。这两个函数没有名字,所以叫 匿名函数。这样的函数在 ask 外无法访问(因为没有对它们分配变量),不过这正是我们想要的。

这样的代码在我们的脚本中非常常见,这正符合 JavaScript 语言的思想。

一个函数是表示一个“行为”的值

字符串或数字等常规值代表 数据

函数可以被视为一个 行为(action)

我们可以在变量之间传递它们,并在需要时运行。

函数表达式 vs 函数声明

让我们来总结一下函数声明和函数表达式之间的主要区别。

首先是语法:如何通过代码对它们进行区分。

  • 函数声明:在主代码流中声明为单独的语句的函数:

    // 函数声明
    function sum(a, b) {
          
          
      return a + b;
    }
    
  • 函数表达式:在一个表达式中或另一个语法结构中创建的函数。下面这个函数是在赋值表达式 = 右侧创建的:

    // 函数表达式
    let sum = function(a, b) {
          
          
      return a + b;
    };
    

更细微的差别是,JavaScript 引擎会在 什么时候 创建函数。

函数表达式是在代码执行到达时被创建,并且仅从那一刻起可用。

一旦代码执行到赋值表达式 let sum = function… 的右侧,此时就会开始创建该函数,并且可以从现在开始使用(分配,调用等)。

函数声明则不同。

在函数声明被定义之前,它就可以被调用。

例如,一个全局函数声明对整个脚本来说都是可见的,无论它被写在这个脚本的哪个位置。

这是内部算法的原故。当 JavaScript 准备 运行脚本时,首先会在脚本中寻找全局函数声明,并创建这些函数。我们可以将其视为“初始化阶段”。

在处理完所有函数声明后,代码才被执行。所以运行时能够使用这些函数。

例如下面的代码会正常工作:

sayHi("John"); // Hello, John

function sayHi(name) {
    
    
  alert( `Hello, ${
      
      name}` );
}

函数声明 sayHi 是在 JavaScript 准备运行脚本时被创建的,在这个脚本的任何位置都可见。

……如果它是一个函数表达式,它就不会工作:

sayHi("John"); // error!

let sayHi = function(name) {
    
      // (*) no magic any more
  alert( `Hello, ${
      
      name}` );
};

函数表达式在代码执行到它时才会被创建。只会发生在 (*) 行。为时已晚。

函数声明的另外一个特殊的功能是它们的块级作用域。

严格模式下,当一个函数声明在一个代码块内时,它在该代码块内的任何位置都是可见的。但在代码块外不可见。

例如,想象一下我们需要依赖于在代码运行过程中获得的变量 age 声明一个函数 welcome()。并且我们计划在之后的某个时间使用它。

如果我们使用函数声明,则以下代码无法像预期那样工作:

let age = prompt("What is your age?", 18);

// 有条件地声明一个函数
if (age < 18) {
    
    

  function welcome() {
    
    
    alert("Hello!");
  }

} else {
    
    

  function welcome() {
    
    
    alert("Greetings!");
  }

}

// ……稍后使用
welcome(); // Error: welcome is not defined

这是因为函数声明只在它所在的代码块中可见。

下面是另一个例子:

let age = 16; // 拿 16 作为例子

if (age < 18) {
    
    
  welcome();               // \   (运行)
                           //  |
  function welcome() {
    
         //  |
    alert("Hello!");       //  |  函数声明在声明它的代码块内任意位置都可用
  }                        //  |
                           //  |
  welcome();               // /   (运行)

} else {
    
    

  function welcome() {
    
    
    alert("Greetings!");
  }
}

// 在这里,我们在花括号外部调用函数,我们看不到它们内部的函数声明。


welcome(); // Error: welcome is not defined

我们怎么才能让 welcomeif 外可见呢?

正确的做法是使用函数表达式,并将 welcome 赋值给在 if 外声明的变量,并具有正确的可见性。

下面的代码可以如愿运行:

let age = prompt("What is your age?", 18);

let welcome;

if (age < 18) {
    
    

  welcome = function() {
    
    
    alert("Hello!");
  };

} else {
    
    

  welcome = function() {
    
    
    alert("Greetings!");
  };

}

welcome(); // 现在可以了

或者我们可以使用问号运算符 ? 来进一步对代码进行简化:

let age = prompt("What is your age?", 18);

let welcome = (age < 18) ?
  function() {
    
     alert("Hello!"); } :
  function() {
    
     alert("Greetings!"); };

welcome(); // 现在可以了

什么时候选择函数声明与函数表达式?

根据经验,当我们需要声明一个函数时,首先考虑函数声明语法。它能够为组织代码提供更多的灵活性。因为我们可以在声明这些函数之前调用这些函数。

这对代码可读性也更好,因为在代码中查找 function f(…) {…}let f = function(…) {…} 更容易。函数声明更“醒目”。

……但是,如果由于某种原因而导致函数声明不适合我们(我们刚刚看过上面的例子),那么应该使用函数表达式。

小结

  • 函数是值。它们可以在代码的任何地方被分配,复制或声明。
  • 如果函数在主代码流中被声明为单独的语句,则称为“函数声明”。
  • 如果该函数是作为表达式的一部分创建的,则称其“函数表达式”。
  • 在执行代码块之前,内部算法会先处理函数声明。所以函数声明在其被声明的代码块内的任何位置都是可见的。
  • 函数表达式在执行流程到达时创建。

在大多数情况下,当我们需要声明一个函数时,最好使用函数声明,因为函数在被声明之前也是可见的。这使我们在代码组织方面更具灵活性,通常也会使得代码可读性更高。

所以,仅当函数声明不适合对应的任务时,才应使用函数表达式。


箭头函数,基础知识

创建函数还有另外一种非常简单的语法,并且这种方法通常比函数表达式更好。

它被称为“箭头函数”,因为它看起来像这样:

let func = (arg1, arg2, ..., argN) => expression;

这里创建了一个函数 func,它接受参数 arg1..argN,然后使用参数对右侧的 expression 求值并返回其结果。

换句话说,它是下面这段代码的更短的版本:

let func = function(arg1, arg2, ..., argN) {
    
    
  return expression;
};

让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例子:

let sum = (a, b) => a + b;

/* 这个箭头函数是下面这个函数的更短的版本:

let sum = function(a, b) {
  return a + b;
};
*/

alert( sum(1, 2) ); // 3

可以看到 (a, b) => a + b 表示一个函数接受两个名为 ab 的参数。在执行时,它将对表达式 a + b 求值,并返回计算结果。

  • 如果我们只有一个参数,还可以省略掉参数外的圆括号,使代码更短。

    例如:

    let double = n => n * 2;
    // 差不多等同于:let double = function(n) { return n * 2 }
    
    alert( double(3) ); // 6
    
  • 如果没有参数,括号则是空的(但括号必须保留):

    let sayHi = () => alert("Hello!");
    
    sayHi();
    

箭头函数可以像函数表达式一样使用。

例如,动态创建一个函数:

let age = prompt("What is your age?", 18);

let welcome = (age < 18) ?
  () => alert('Hello!') :
  () => alert("Greetings!");

welcome();

一开始,箭头函数可能看起来并不熟悉,也不容易读懂,但一旦我们看习惯了之后,这种情况很快就会改变。

箭头函数对于简单的单行行为(action)来说非常方便,尤其是当我们懒得打太多字的时候。

多行的箭头函数

到目前为止,我们看到的箭头函数非常简单。它们从 => 的左侧获取参数,计算并返回右侧表达式的计算结果。

有时我们需要更复杂一点的函数,比如带有多行的表达式或语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使用花括号将它们括起来。主要区别在于,用花括号括起来之后,需要包含 return 才能返回值(就像常规函数一样)。

就像这样:

let sum = (a, b) => {
    
      // 花括号表示开始一个多行函数
  let result = a + b;
  return result; // 如果我们使用了花括号,那么我们需要一个显式的 “return”
};

alert( sum(1, 2) ); // 3

更多内容

在这里,我们赞扬了箭头函数的简洁性。但还不止这些!

箭头函数还有其他有趣的特性。

后续会深入介绍箭头函数

现在,我们已经可以用箭头函数进行单行行为和回调了。

小结

箭头函数对于简单的操作很方便,特别是对于单行的函数。它具体有两种形式:

  1. 不带花括号:(...args) => expression —— 右侧是一个表达式:函数计算表达式并返回其结果。如果只有一个参数,则可以省略括号,例如 n => n*2
  2. 带花括号:(...args) => { body } —— 花括号允许我们在函数中编写多个语句,但是我们需要显式地 return 来返回一些内容。

JavaScript 特性

下面简要回顾我们到现在为止学到的 JavaScript 特性,并特别注意了一些细节。

代码结构

语句用分号分隔:

alert('Hello'); alert('World');

通常,换行符也被视为分隔符,因此下面的例子也能正常运行:

alert('Hello')
alert('World')

这就是所谓的「自动分号插入」。但有时它不起作用,例如:

alert("There will be an error after this message")

[1, 2].forEach(alert)

大多数代码风格指南都认为我们应该在每个语句后面都加上分号。

在代码块 {...} 后以及有代码块的语法结构(例如循环)后不需要加分号:

function f() {
    
    
  // 函数声明后不需要加分号
}

for(;;) {
    
    
  // 循环语句后不需要加分号
}

……但即使我们在某处添加了「额外的」分号,这也不是错误。分号会被忽略的。

严格模式

为了完全启用现代 JavaScript 的所有特性,我们应该在脚本顶部写上 "use strict" 指令。

'use strict';

...

该指令必须位于 JavaScript 脚本的顶部或函数体的开头。

如果没有 "use strict",所有东西仍可以正常工作,但某些功能将以老式的“兼容”方式运行。我们通常更喜欢现代的方式。

语言的一些现代特征(比如我们将来要学习的类)会隐式地启用严格模式。

变量

可以使用以下方式声明变量:

  • let
  • const(不变的,不能被改变)
  • var(旧式的,稍后会看到)

一个变量名可以由以下组成:

  • 字母和数字,但是第一个字符不能是数字。
  • 字符 $_ 是允许的,用法同字母。
  • 非拉丁字母和象形文字也是允许的,但通常不会使用。

变量是动态类型的,它们可以存储任何值:

let x = 5;
x = "John";

有 8 种数据类型:

  • number — 可以是浮点数,也可以是整数,
  • bigint — 用于任意长度的整数,
  • string — 字符串类型,
  • boolean — 逻辑值:true/false
  • null — 具有单个值 null 的类型,表示“空”或“不存在”,
  • undefined — 具有单个值 undefined 的类型,表示“未分配(未定义)”,
  • objectsymbol — 对于复杂的数据结构和唯一标识符,我们目前还没学习这个类型。

typeof 运算符返回值的类型,但有两个例外:

typeof null == "object" // JavaScript 编程语言的设计错误
typeof function(){
    
    } == "function" // 函数被特殊对待

交互

我们使用浏览器作为工作环境,所以基本的 UI 功能将是:

  • prompt(question[, default\])

    提出一个问题 question,并返回访问者输入的内容,如果他按下「取消」则返回 null

  • confirm(question)

    提出一个问题 question,并建议用户在“确定”和“取消”之间进行选择。选择结果以 true/false 形式返回。

  • alert(message)

    输出一个消息 message

这些函数都会产生 模态框,它们会暂停代码执行并阻止访问者与页面的其他部分进行交互,直到用户做出回答为止。

举个例子:

let userName = prompt("Your name?", "Alice");
let isTeaWanted = confirm("Do you want some tea?");

alert( "Visitor: " + userName ); // Alice
alert( "Tea wanted: " + isTeaWanted ); // true

运算符

JavaScript 支持以下运算符:

  • 算数运算符

    常规的:+ - * /(加减乘除),取余运算符 % 和幂运算符 **。二进制加号 + 可以连接字符串。如果任何一个操作数是一个字符串,那么另一个操作数也将被转换为字符串:alert( '1' + 2 ); // '12',字符串 alert( 1 + '2' ); // '12',字符串

  • 赋值

    简单的赋值:a = b 和合并了其他操作的赋值:a *= 2

  • 按位运算符

    按位运算符在最低位级上操作 32 位的整数。

  • 三元运算符

    唯一具有三个参数的操作:cond ? resultA : resultB。如果 cond 为真,则返回 resultA,否则返回 resultB

  • 逻辑运算符

    逻辑与 && 和或 || 执行短路运算,然后返回运算停止处的值(true/false 不是必须的)。逻辑非 ! 将操作数转换为布尔值并返回其相反的值。

  • 空值合并运算符

    ?? 运算符从一列变量中,选取值为已定义的值(defined value)的变量。a ?? b 的结果是 a,除非 anull/undefined,这时结果是 b

  • 比较运算符

    对不同类型的值进行相等检查时,运算符 == 会将不同类型的值转换为数字(除了 nullundefined,它们彼此相等而没有其他情况),所以下面的例子是相等的:alert( 0 == false ); // true alert( 0 == '' ); // true其他比较也将转换为数字。严格相等运算符 === 不会进行转换:不同的类型总是指不同的值。值 nullundefined 是特殊的:它们只在 == 下相等,且不相等于其他任何值。大于/小于比较,在比较字符串时,会按照字符顺序逐个字符地进行比较。其他类型则被转换为数字。

  • 其他运算符

    还有很少一部分其他运算符,如逗号运算符。

循环

  • 我们涵盖了 3 种类型的循环:

    // 1
    while (condition) {
          
          
      ...
    }
    
    // 2
    do {
          
          
      ...
    } while (condition);
    
    // 3
    for(let i = 0; i < 10; i++) {
          
          
      ...
    }
    
  • for(let...) 循环内部声明的变量,只在该循环内可见。但我们也可以省略 let 并重用已有的变量。

  • 指令 break/continue 允许退出整个循环/当前迭代。使用标签来打破嵌套循环。

之后将学习更多类型的循环来处理对象。

“switch” 结构

“switch” 结构可以替代多个 if 检查。它内部使用 ===(严格相等)进行比较。

例如:

let age = prompt('Your age?', 18);

switch (age) {
    
    
  case 18:
    alert("Won't work"); // prompt 的结果是一个字符串,而不是数字
    break;

  case "18":
    alert("This works!");
    break;

  default:
    alert("Any value not equal to one above");
}

函数

我们介绍了三种在 JavaScript 中创建函数的方式:

  1. 函数声明:主代码流中的函数

    function sum(a, b) {
          
          
      let result = a + b;
    
      return result;
    }
    
  2. 函数表达式:表达式上下文中的函数

    let sum = function(a, b) {
          
          
      let result = a + b;
    
      return result;
    }
    
  3. 箭头函数:

    // 表达式在右侧
    let sum = (a, b) => a + b;
    
    // 或带 {...} 的多行语法,此处需要 return:
    let sum = (a, b) => {
          
          
      // ...
      return a + b;
    }
    
    // 没有参数
    let sayHi = () => alert("Hello");
    
    // 有一个参数
    let double = n => n * 2;
    
  • 函数可能具有局部变量:在函数内部声明的变量,或在其参数列表中。这类变量只在函数内部可见。
  • 参数可以有默认值:function sum(a = 1, b = 2) {...}
  • 函数总是返回一些东西。如果没有 return 语句,那么返回的结果是 undefined

更多内容

这些是 JavaScript 特性的简要概述。截至目前,我们仅仅学习了基础知识。之后还将学习更多JavaScript的高级特性。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m0_55644132/article/details/128425147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