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理解是否真的一无是处?

之前一直跟很多人一样觉得语文的阅读题简直就是fangpi
比如一个经常被拿出来嘲笑的例子就是:
文章:窗外飘起了雨丝
题目:作者写窗外下雨意图是什么
标答:营造了忧伤孤独的氛围blablabla..
作者答:窗外特么确实下雨了啊!!
此例经常被用来衬托语文阅读题的荒唐可笑

后来长大一些觉得其实阅读题还是有很多可取之处
比如说 当作者在写上面那篇有提到下雨的文章的时候
也许他的猫打翻了水杯 也许他的笔突然没了墨水
然而他都没写到文章里面 他却把下雨这种相比之下不那么显而易见的事件写了下来
那么就是因为下雨这件事情契合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能够表达出作者想要表达的东西(哀伤啊孤独啊这些)

那么从这个角度来说标答确实有可取之处,而作者的答案其实只能说明他对自己的内心看的不够透彻



现代文阅读常因为其看似天马行空的答案而受到大众和媒体的指摘。阅读文章的原作者答题拿不了多少分数的新闻也屡见不鲜。然而,我们应该注意到命题老师一般是大学中文系的资深教授和中学语文的优秀老师,他们难道仅仅是凭借丰富的想象力来胡编乱造答案?而且,学中文的人一般都有所抱负,如果试题真的如传媒所说的那么不堪,他们难道意识不到试题的荒谬?况且,如果背后没有规律可循,老师又是怎么命题的呢?事实上,试题的背后是一套中国特色的文学鉴赏理论。它构成一套完整自洽的体系。一旦涉及到了鉴赏这种带有主观性色彩的东西,高考又要求统一的批卷标准,因而采取统一的完善的鉴赏体系可以说是必然的也是唯一的选择。一旦意识到了这一点,我们就知道高考现代文阅读根本不是只能碰运气的题目。古代诗歌鉴赏也是同理。
高考语文阅读需要两方面的能力。一是对这套鉴赏体系的熟悉,二是寻找需要信息的能力。这实际上要求学生必须认真地阅读文章,把握文章的细节和整体脉络。一定的训练对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有帮助的。SAT的阅读需要的能力是相近的。不过,高考选择部分主观题的答题形式而非全部是客观题,可能是基于高考区分度的硬性要求和测试学生表达能力的考量。前者可以说是必须的,这可以通过我国在各项考试中客观题答题技巧的归纳体现出来。后者也是有用的,可以看出一个人思路的清晰程度,和归纳整理信息的能力。这意味着,仅仅熟悉答题公式对于考场解题是不够的,其他的一些技能也在试题解答中体现出来。
至于许多人爱提的限制思维的论点,我想说规则从来不是致命的限制。古代的诗词的格律如此之多,照样佳篇遍地。高考语文仅仅为了标准化做了那么点限制,快成年或者已经成年的考生若连这点妥协都做不到,怎么可能会愿意了解其他的文学鉴赏标准,开拓视野呢?高晓松说:“那些声称被应试教育毁了的人,就算不应试也会自毁。”此言得之。
另外一个常常被忽视的论点是,如果真的是考察语文素养的话,对于农村学生是不公平的。这背后的道理与八股文是相同的。采用八股文之前的科举选拔出的往往是学二代,尤其是在朝代政权已经巩固之后,即所谓的阶层固化。对于答案的客观限制越少,看书越多的人则越容易脱颖而出——而在当时,书籍的获取对于贫苦阶层绝非易事。于今,道理也是一样的。语文素养很大程度是与家庭环境、经济能力和读书量正相关的。因而,高考语文试题的这一特性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也起着一定的作用,尽管这可能不是最初设计时的愿景。


中文师范专业,正好最近在讲文本解读。

结论是:你不深入解读,不分析语言,而只是看剧情(好感人,好曲折,好好看……这些都是废话)是无法完全欣赏到文学的美的。文学作品的艺术奥秘就在于语言文字的组织。

具体要点在于:为什么作者要这样写,如果不这样写呢?(大家可能觉得这问题不就是老师一直在讲的吗?好无聊。那是他讲得不好)

举3个例子:
1.刚才说到了“窗外下着雨”之类的问题。简单地说,如果没有这句话,全文的气氛就没有那么浓。而这种并不一定是作者能够意识到的。罗兰.巴特提出“作者之死”,就是说,文本在被作家创作后就已经脱离了作家,而形成独立的东西,而它的“完成”要靠读者的阐释。所以说,读者所解读的东西并不一定是作者所知道,所传达,所确定的含义。

2.另外一个例子是《背影》。

“ 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 ”——《背影》

是不是觉得啥都没写?就讲了父亲对我很关心,帮我干啥干啥……

细节分析(阅读理解)如下:
“他终于讲定了价钱”为什么不说“讲完了”、“讲好了”而是“讲定了”。“定”有一种确定的感觉,首先说明父亲和对方磨了很久,才最终确定,比起“完”、“好”过程更为艰难。而这“定”字又体现出父亲一定要亲自为我安排好一切才能放心。
同下文“拣定了”座位。你直接说“拣了”张座位不就完了。它一定要说“定”了。说明父亲为我挑座位挑了很久,一定要挑个好位子才终于确定下来。
而跟人讲价,挑半天座位,在“我”当时的眼里是觉得很迂,觉得很傻的(就和我爸一直跟我说“要吃饱要吃饱”时一样。我这么大人难道还不会照顾自己吗——与作者一样,“当时我真是太聪明了”)而父亲“讲定”了,“拣定”了,正是为了让孩子路上不要操心,做父母的就是希望为孩子打点好一切,父爱就从这些细节体现出来。
重申:朱自清自己不一定知道这些表达出来的效果,但是读者读到了,读懂了,感受到了,就是一个值得欣赏的地方。

3、而最有这种自觉意识的我觉得是鲁迅,文字非常简洁准确,而且他会经常改动。说明他是意识到了文字语言的作用的。简单地说,就是——他既然这么写,必然有他的道理。

“孔乙己大约的确死了”(看似这句话很普通,或者读不通,但确有深意)
为什么“大约”:因为在最后一次见过孔乙己后,大家再也没有见过他,也并不去关心他,表现出人情冷漠。
为什么“的确”:因为在那样的社会条件下,像孔乙己这样的人必死无疑。

小结:我读中学时也不懂为什么要有阅读理解这么变态的问题,谁想得到啊~然而在用现在文本解读的方法后,站在创作的角度,你才会知道文章为什么写得好,为什么你写不出来,怎么样才能让自己的文章写的更好,都是文字编织的艺术。

参考: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1475102

http://blog.sina.cn/dpool/blog/u/1302128125#type=-1

猜你喜欢

转载自www.cnblogs.com/ratels/p/12748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