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ftware Development - 配置管理简介

分享一个大牛的人工智能教程。零基础!通俗易懂!风趣幽默!希望你也加入到人工智能的队伍中来!请点击http://www.captainbed.net

什么是配置管理

配置管理是对软件生产过程中的各类工作产品进行管理的办法,要做这个工作之前,应该先理清楚到底会有什么工作产品,这些工作产品的依赖关系是怎样的,哪些是重要的工作产品,不同的工作产品需要什么层次的管理。

大概有以下的管理层次:

  1. 不需要管理的。
  2. 需要保存起来便可。
  3. 要保存起来,并且要对访问权限进行控制,可能某些人只能读,某些人能读写。
  4. 需要进行版本管理。
  5. 需要进行基线级别的管理,即需要进行变更申请。

大家可以看到,配置管理其实很讲学问的。要做好配置管理工作,先要把工作产品的依赖关系画出来,找出关键的工作产品,然后决定每个工作产品需要的管理层次。这些考虑好后,才考虑用什么工具对工作产品进行管理。

配置管理是对工作成果的一种有效保护。

如何做配置管理

1、建立已识别的工作产品的基线
配置项与基线的区别:
配置项是需要进行配置管理的最小单位,如:一份文档、一片段代码等。
基线(baseline)由一组配置项组成,这些配置项构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逻辑实体。基线中的配置项被“冻结”了,不能再被任何人随意修改。基线通常对应于开发过程中的里程碑(milestone),一个产品可以有多个基线,也可以只有一个基线。通常交付给客户的基线称为一个“Release”,为内部开发用的基线则成为一个“Build”。基线需要进行更加严格的管理。
一般配置项的管理等级是:权限控制、版本控制。而基线的管理等级除了具备以上管理外,还需要非常严格的变更控制办法。
1.1、识别需要放于配置管理系统中的配置项、组件和相关工作产品。
1.2、建立和维护一个配置管理系统,用于控制工作产品。
1.3、建立和释放基线,用于内部使用或者交付给客户。
做好配置管理工作,首先做好两步:
1、识别需要进行配置管理的东西。
2、建立一个配置管理系统来管理需要进行配置管理的东西。
然后做好两个事情:
1、对一般的配置项进行管理。
2、对基线级别的配置项进行基线级别的管理。

此外,还要做好版本控制和变更控制:版本控制的目的是按照一定的规则保存配置项的所有版本,避免发生版本丢失或混淆等现象,而且可以快速准确地查找到配置项地任何版本。变更控制的目的是为了配置项被随意修改而导致混乱。当配置项的状态成为“正式发布”或者被“冻结”后,任何人都不能随意修改,必须依据“申请-审批-执行变更-再评审-结束”的规则执行。

2、跟踪和控制置于配置管理系统下的工作产品的变更
2.1、跟踪配置项的变更需求。例如:记录变更的原因、时间、提出人等。
2.2、控制配置项的变更。一个配置项发生了变化,与它相关的配置项也会可能需要相应改变,需要跟踪和控制整个过程,直到全部变化结束。
2.1和2.2并没有明确指出是针对配置项还是针对基线的,其实两者都适用,不管是针对配置项还是基线,都需要记录变更需求,另外要跟踪和控制变化,只是针对配置项和针对基线,做的程度不太一样而已。

3、建立和维护基线的完整性
3.1、建立和维护描述配置项的记录。简单的说,所有的配置管理活动,如变更需求、控制变化的过程、配置项状态等都需要进行必要的记录。
3.2、执行配置审计来维护配置基线的完整性。什么叫配置审计呢?配置审计分为功能审计和物理审计。
功能审计:指工作产品是否满足一定的功能要求,这个工作一般不由配置管理员负责,而是通过文档的评审、软件的测试进行。
物理审计:就是检查工作产品是否符合格式、版本号等方面的要求,一般由配置管理员负责。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chimomo/article/details/107895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