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花钱习惯−快速脱离7.8亿人的负债群体

昨天讲到负债,有很多人给我私信说,自己就是7.8亿中的一员。

我觉得呢,这个负债还要分情况。比如有房有车,负债,算正常吧。尤其现在的房价这么高,有多少人凭借自己的努力可以做到全款?真是很难了。

当然这个负债,还要看,收入是不是大于支出,超出支出多少?收入是不是稳定?

我前同事说,生活没有太大变化,从6000降到5000,最为关键的是,家庭在支出之初,都知道这个确定的收入,所以他们在安排支出时,也在这个范围内。

说实话,我也负债。房贷。这么多年,总是听别人说,房贷是最便宜的贷款,能贷多久就贷多久,能不提前还就不要提前还。

所以在我收入高的时候,我也没想到要去还房贷。

并且是,在2020年之前的过去十年,我的收入一直呈增长趋势。

我对未来的规划,也是按照收入的增长趋势来规划的。

在写到这里的时候,我自己都觉得好笑。

所以当疫情来临,收入下降,我也很慌。我就在想,不负债,有余粮,才是潇洒人生吧。

我想肯定很多人跟我一样,甚至也有更为激进的,透支未来很多年。

图片

 

前段时间,大米想学钢琴。在他小时候,也给他报了各种班,后来都没坚持下来。这次呢,我也有所担心。

我给他说,咱们先买架二手钢琴练手,等你以后学的非常好的时候,咱们再买架好的、新的。

他也欣然同意。我就让开艺术培训的同学打听。

他还真帮我找到了一架。当初大概三万多买的,用了三年,想要1.8万左右出手。

我觉得如果那样,我不去添钱买新的。我的理想价位就是8000-10000元,是当给大米买个玩具的心态。

后来我那同学的媳妇就帮我联系对方,因为她就是那个小朋友的老师。

她说对方很难过,走到卖孩子的钢琴的地步,确实是因为家里出现了大的变故,在这个城市都没法立足,急着出手去另外一座城市谋生存。

我同学的媳妇截图给我看,对方的头像都是灰色的。

最后,我说,那就一万吧,说的我都不好意思再还价了。

每个人心里预期不同,当初她也应该是精挑细选,帮孩子买了一架钢琴,用的时候也应该特别爱惜。

而我,只觉得是让孩子练习而已。

最后一万成交。

 

话说回来,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办?

很多人说我不就是因为挣的少,才没存款。也许事实真相并不是,总有一些收入看起来还不如你的人,却把生活安排的很好。

如果现在我们的状态还不错,真的应该考虑把花钱方式变一变,要开始存钱。

我想和您分享一个“25岁如何实现1000万梦想”的故事:

25岁后想有1000万,从现在开始每个月“存”1568元,一直“存”年年“存”月月“存”,“存”到65岁会有1000万;

35岁开始“存”,每个月要“存”4387元,65岁也有1000万;

45岁才开始“存”,每个月要“存”13,059元:

55岁才开始“存”,每个月要“存”48,413元;

最后一次机会是65岁一次性“存”1000万: 注:以10%年利率演示

图片

实现财富自由,就是三个因素:时间x本金x利率=1000万

 一个人要实现财富积累,是需要以上三个因素的。其中利率谁也控制不了,您说我说都不算。但何时“存”、“存”多少是可以我们自己说了算的。但实际这两个变量中,只有本金您可以决定。时间只会越来越少,这两个变量又会彼此互为关系,当时间越变越小时,您“存”入的本金就越来越大,才能最后实现同样的结果

 

时间在财富积累的过程当中非常重要,当我们控制时间就会很有效控制成本,所以要巧妙抓住时间这个变量,学会“存”,而且要马上就“存”!

上次讲给我一次,但是有朋友说,没看懂,所以今天再讲一次,希望我们都能完成良好的储蓄习惯。

当然了,除了储蓄,不负债,还有其他的资产配置要考虑,比如全家的基础保障,有了保障,不至于一病回到解放前。

明天我会讲个真实的故事。

おすすめ

転載: blog.csdn.net/muyeseocom/article/details/12183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