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lit and service architecture evolution

Micro-services to help enterprises enhance their responsiveness, and companies need to build from DevOps, service, teamwork and cultural four-point start, deal with the complexity and challenges brought about by micro services that really benefit. If the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capabilities are micro gas station service, the service is its core.

Companies want to implement micro-service architecture, the first question often asked is, how removed? How to monomer from the 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 The second problem is the increase in Chai Wan business has changed how to do? In addition, we want to change the system often has been successful on-line, and has active users. Then it split also need to consider existing systems running, how to secure the fastest lowest cost way to split the problem is also in the process to be answered.

This article will solve the above problems, introduce our team practices and lessons learned in the service split and evolution process.

Evolutionary phases of our project architecture

The project began in 2009, now has more than 7 years. Cover 7 years in this line of business continues to expand, from the ticket, travel, accounting, documents, reports, and other value-added services; business process that extends from a portion of the client node to the line; system user from 198 countries, from 10 million to 410,000. 7 years to create multiple products, architecture has gone through several adjustments, from single architecture, RPC, services, large-scale to micro-services.

The main structure changes as follows:

(Click to enlarge image)

In the seven-year architecture evolution on the road, the main challenges we face are as follows:

  • How to split? Namely, how to correctly understand the business, the monomer structure split into service architecture?
  • Chai Wan increased business changed how to do? That is the premise of evolving business needs, how to sustained and rapid evolution?
  • How to safely dismantle continuously? That is the premise of how the system is running without affecting the current state of continuous evolution safely?
  • How to ensure that the demolition of the?
  • Chai Wan how to ensure not destroyed?

Question 1: How to split a single structure for the service architecture?

As Paodingjieniu as split need to find out the configuration of the interior of the vein, the knife gap at the bones. Then the micro-service architecture, we believe that service is the ability of business representatives, need to be organized around business. The key is to correctly understand the business split, internal business identification monomer and its boundary, the boundary split press.

1. Identification and business boundaries.

First customer needs, experience designers, business analysts, technical staff gathered together to communicate business needs, and then subjected to field division, bounded determine the context (Boundary Context), also known as strategic modeling.

以下我们经常使用的方法和参考的红蓝宝书:

  • Inception-> User Journey | Scenarios,用于梳理业务流程,由粗粒度到细粒度逐一场景分析。
  • 四色建模,用于提取核心概念、关键数据项和业务约束。
  • 领域驱动设计 - 战略设计,用于划分领域及边界、进行技术验证。
  • Eventstorming ,用于提取领域中的业务事件,便于正确建模。

Inception 与 DDD 战略设计的对比:

(点击放大图像)

一个业务领域或子域是一个企业中的业务范围以及在其中进行的活动,核心子域指业务成功的主要促成因素,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通用子域不是核心,但被整个业务系统所使用;支撑子域不是核心,不被整个系统使用,该能力可从外部购买。一个业务领域和子域可以包括多个业务能力,一个业务能力对应一个服务。领域的边界即限界上下文,也是服务的边界,它封装了一系列的领域模型。

一个业务流程代表了企业的一个业务领域,业务流程所涉及的数据或角色或是通用子域,或是支撑子域,由其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角色所决定。比如企业有统一身份认证,决策不同部门负责不同的流程任务,那么身份认证子域并不产生业务价值,不是业务成功的促成因素,但是所有流程的入口,因而为通用子域,可为单独服务;而部门负责的业务则为核心子域。

举个例子

工单业务流程:

某企业为服务人员提供工单服务的业务流程简化如下。首先搜索服务人员,选取服务人员购买的服务,基于目标国家的工单流程,向服务人员收取资料,对其进行审计,最后发送结果。

识别的领域

其中服务为其核心竞争能力,包括该企业对全球各国的政策理解,即法律流程,服务资料(问卷),计算服务,资料审计服务,相比其他竞争对手的服务(价位 / 效率等),这些都为改企业提供核心的业务价值,自然也是核心子域。而其他用于统计改企业员工工作的工单,组织结构和员工为支撑子域,并不直接产生业务价值

领域划分的原则

在划分的过程中,经常纠结的一个问题是:这个模型(概念或数据)看起来放这个领域合适,放另一个也合适,如何抉择呢?

  • 第一,依据该模型与边界内其他模型或角色关系的紧密程度。比如,是否当该模型变化时,其他模型也需要进行变化;该数据是否通常由当前上下文中的角色在当前活动范围内使用。
  • 第二,服务边界内的业务能力职责应单一,不是完成同一业务能力的模型不放在同一个上下文中。
  • 第三,划分的子域和服务需满足正交原则。领域名字代表的自然语言上下文保持互相独立。
  • 第四,读写分离的原则。例如报表需有单独报表子域。核心子域的划分更多基于来自业务价值的产生方,而非不产生价值的报表系统。
  • 第五,模型在很多业务操作中同时被修改和更新。
  • 第六,组织中业务部分的划分也是一种参考,一个业务部门的存在往往有其独特的业务价值。

简单打个比方,同一个领域上下文中的模型要保持近亲关系,五福以内,同一血统(业务)。

领域划分的误区和建议

  • 业务能力还是计算能力?

    往往在划分一些貌似通用的领域,其实只是通用的计算能力并不是真正的业务能力,只需采用通用库的方式进行封装,而无需使用服务的方式。如我们系统的模板服务,是构建通用的模板服务,服务于整个平台的服务;还是每个服务拥有独立的模板模块?

  • 尽早识别剥离通用领域,如身份认证与鉴权领域,是企业系统中最复杂有相对多变的领域,需要及早隔离它对核心业务的干扰。
  • 时刻促成技术人员与客户、业务人员的对话

    业务领域的划分离不开对业务意图的真正理解。而需求人员和体验设计师对于 User Journey 的使用更熟悉,而技术人员、架构师对领域驱动设计、Eventstorming 更熟悉。不管哪种方法都要求跨角色的群体的协同工作,即客户人员、业务分析师、体验设计师与技术人员、架构师。而现实的情况中,User Journey 更多的在 Inception,在需求阶段进行,而领域驱动设计、Eventstorming 更多的在开发设计阶段被使用,故而需求阶段经常缺失技术人员,而开发设计阶段经常缺失客户、业务人员的参与。

    另一个常见的现象是,Inception 的参与人员和真正的开发团队有可能不是同一个群体,那么 Inception 中的业务沟通往往以 UI 的方式作为传递,因此在开发中经常只能通过 UI 设计来理解业务的真正意图。

    所以要想将正确的理解业务,做对软件,需要时刻促成技术人员与客户、业务人员的对话。

识别了被拆对象的结构和边界,下一步需要决定拆分的策略和拆分的步骤。

2. 拆分方法与策略

拆分方法需要根据遗留系统的状态,通常分为绞杀者与修缮者两种模式。

  • 绞杀者模式

    指在遗留系统外围,将新功能用新的方式构建为新的服务。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的服务逐渐“绞杀”老的一流系统。对于那些老旧庞大难以更改的遗留系统,推荐采用绞杀者模式。

  • 修缮者模式

    就如修房或修路一样,将老旧待修缮的部分进行隔离,用新的方式对其进行单独修复。修复的同时,需保证与其他部分仍能协同功能。

我们过去所做的拆分中多为修缮者模式,其基本原理来自 Martine Fowler 的 branch by abstraction 的重构方法,如下图所示:

(点击放大图像)

就如我们团队所总结的 16 字重构箴言,我觉得十分的贴切:

“旧的不变,新的创建,一步切换,旧的再见”。

通过识别内部的被拆模块,对其增加接口层,将旧的引用改为新接口调用;随后将接口封装为 API,并将对接口的引用改为本地 API 调用;最后将新服务部署为新进程,调用改为真正的服务 API 调用。

同时,拆分建议从业务相对独立、耦合度最小的地方开始。待团队获取相应经验和基础设施平台构建完善后,再进行核心应用迁移和大规模的改造。另外,核心通用服务尽量先行,如身份认证服务。

3. 拆分步骤

对于模块的拆分包括两部分数据库与业务代码,可以先数据库后业务代码,亦可先业务代码后数据库。然我们的项目拆分中遇到的最大挑战是数据层的拆分。在 2015 年的拆分中发现,数据库层由于当时系统性能调优的驱动,在代码中出现了跨模块的数据库连表查询。这导致后期服务的拆分非常的困难。因此在拆分步骤上我们更多的推荐数据库先行。

4. 数据库拆分

我们借鉴了重构数据库一书中提到的方法,通过重复schema 同步数据,对数据库的读写操作分别进行迁移。如下图所示:

虽然技术上是可行的,然这仍然消耗了大量不必要的工作,包括大量的数据迁移。这也是导致当时的拆分无法在给定时间内完成的很大因素。

5. 我们的结果:

系统架构图:

问题 2:拆分后业务变了增加了怎么办?

随着客户业务的变化,我们的服务也在持续的增加,而其中碰到了一个特大的服务,MonkeyAPI。服务的大小如何衡量呢?该服务生产代码 7 万行 +,测试代码 14 万行 +,测试运行时间 2 个小时。团队中 7 个 stream 每天 50% 工作需要对这个服务进行更改,使得团队间的依赖非常严重,独立功能无法单独快速前行,交付速度及质量都受到了影响。

我们的总结:

客户的业务是在变化的,我们对业务的认知也是逐渐的过程,所以 Martin Fowler 在他的文章中提出,系统的初期建议以单体结构开始,随业务发展决定其是否被拆分或合并。那么这也意味着这样构建的服务在它的生命周期中必然会持续被拆分或合并。那么为了实现这样一个目标,使系统拥有快速的响应力,也要求这样的拆分必然是高效的低成本的。

因此,服务的设计需要满足如下的原则:

  • 服务要有明确的业务边界,以单体开始并不意味着没有边界。

    服务要有边界,即使以单体开始也要定义单体时期的边界。我们系统中有一个名为 MonkeyAPI 的服务,Monkey 是企业系统的名字,是在中国虎年启动的,由此它并不是一个业务概念。当这个服务的名字为 MonkeyAPI 时,可以想象 5 年来它变成了什么?几乎所有和这个产品相关的功能都放入了这个服务中。脱离平台来看这一个产品的系统,其实它只是做了前后端分离而已。这个例子告诉我们,没有边界就会导致大杂烩,之后对其进行整理和重造的代价很大,可能需要花费“”几代人“的努力。

  • 服务要有明确清晰的契约设计,即对外提供的业务能力。
  • 服务内部要保持高度模块化,才能够容易的被拆分。
  • 可测试。

问题 3:如何安全地持续地拆?

就如前言中提到的,系统已经上线大量的用户正在使用,如何在不影响当下系统运行状态的前提下,持续安全地演进?其实持续演进就是一场架构层次的重构,在这样的路上同样需要:

  • 坏味道驱动,架构的坏味道是代码坏味道在更高层次的展现,也就意味着架构的混乱程度同样反映了该系统代码层的质量问题。
  • 安全小步的重构。
  • 有足够的测试进行保护 - 契约测试。
  • 持续验证演进的方向。

真正有挑战的问题 4:如何保证拆对了?

拆分不能没有目标,尤其在具有风险的架构层次拆分更需谨慎。那么我们如何验证拆分的结果和收益?或许它可以提高开发效率,交付速度快,上线快,宕机时间也短,还能提高开发质量,可扩展性好,稳定,维护成本低,新人成长快,团队容易掌握等等。然而软件开发是一个复杂的事情,拆分可以引起多个维度的变化,度量的难度在于如何准确定位由拆分这一单一因素引起的价值的变化(增加或降低)。

其实要回答这个问题,还是要回到拆分之初:为什么而拆?

我所见过的案例中有因为政治原因拆的,,业务发展需要的,系统集成驱动的等等;有因之而成功的,也有因之而失败的。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诸多的因素。我认为不管表象是什么,拆之前需要弄清拆分的价值所在,这也是我们可以保证拆分结果的源头。

总结

系统可由单体结构开始,不断的演进。而团队需要对业务保持敏感,与客户、业务人员进行业务对话,不断修炼领域驱动设计和重构的能力。

在拆分的路上,我们的经验显示其最大的障碍来自意大利面一样的系统。不管我们是什么样的架构风格,高内聚低耦合的模块化代码内部质量仍然是我们架构演进的基石。具有夯实领域驱动设计和重构功底的团队才可以应对这些挑战,持续演进,保持其生命力。而架构变迁之前需要弄清背后的变迁动因与价值,探索性前进,及时反馈验证,才是正解。

文章来源:https://www.infoq.cn/article/service-split-and-architecture-evolution/

发布了132 篇原创文章 · 获赞 175 · 访问量 90万+

Guess you like

Origin blog.csdn.net/wwd0501/article/details/104064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