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网交换基础

5.以太网交换基础

在网络中传输数据时需要遵循一定的标准。以太网协议定义了数据帧在以太网上的传输标准,了解以太网协议是充分理解数据链路层通信的基础。

5.1.5 以太网介绍

以太网是当今局域网采用的最通用的通信协议标准,定义了局域网中采用的电缆类型和信号处理方法。

以太网协议

认为以太网就是局域网,这是一个错误的想法,以太网只是局域网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协议。

以太网是建立在CSMA/CD机制上的广播型网络。

早期的以太网中各主机之间不能同时发送数据,解决机制: CSMA/CD。后来出现的交换机以太网解决了这个问题,交换机能隔离冲突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网络接口卡,也称网卡。计算机有网卡,交换机有网卡,路由器,防火墙,WLAN都有网卡。

5.2.1 以太网帧介绍

以太网主要有两种格式(标准):DIX Ethernet v2(常用) 和 IEEE802.3

MAC地址是全球唯一的。不可变的。 48bit

48位的MAC地址分为两个部分,前面24位的厂商代码 OUI,这个代码由IEEE分配,后面24位由购买者自己分配。

  1. 全F的数据帧为广播数据帧 前24位非OUI
  2. 单播MAC地址 从前往后数第八位为0 且前24位为IEEE分配的OUI地址
  3. 组播MAC地址 从前往后数第八位为1 且前24位为非OUI地址

5.3.1 交换机MAC地址学习

二层交换设备工作在TCP/IP对等模型的第二层,即数据链路层,它对数据包的转发是建立在MAC(Media Access Control )地址基础之上的。初始状态下,交换机并不知道所连接主机的MAC地址,所以MAC地址表为空。因此二层交换机就需要先进行MAC地址学习。

交换机功能:

  1. 构造表项(学习)
  2. 根据表项转发数据帧

每台交换机都有一个MAC地址表,存放了MAC地址与交换机端口之间的映射关系。

当交换机收到一个数据帧后无法在表项中找到对应的目的MAC地址接口,则交换机把该数据帧从所有非发送端口发送出去。(也叫洪范或者泛洪)目的地址收到后会发送一个回应,这时候交换机就有该目的主机的MAC地址信息了。

5.3.2 交换机转发过程

交换机会通过传输介质对进入其端口的每一个帧都进行转发操作,交换机的基本作用就是用来转发数据帧。交换机对帧的处理行为一共有三种:泛洪(Flooding)转发(Forwarding)丢弃(Discarding)

  • 泛洪 : 将接收到的数据帧从非发送端口的所有其他端口发送出去

    什么情况会泛洪?

    1. 接收一个广播帧

    2. 接收一个未知单播帧 指在交换表中找不到目的MAC地址的帧

      需要注意的是收到未知单播帧 是先查表,后泛洪

    3. 接受一个组播帧

  • 转发 : 收到数据帧后查找对应表,然后转发

  • 丢弃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交换机1收到未知单播帧后泛洪出去,交换机2收到帧 查表后发现目的地址要从发送过来的端口发送出去,故丢弃。

Guess you like

Origin blog.csdn.net/m0_45972156/article/details/120725257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