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学习Day8 Bagging

集成学习Day8 Bagging

1. Bagging

(1)Bagging原理

  与投票法不同的是,Bagging不仅仅集成模型最后的预测结果,同时采用一定策略来影响基模型训练,保证基模型可以服从一定的假设。在投票法中,我们希望各个模型之间具有较大的差异性,而在实际操作中的模型却往往是同质的,因此一个简单的思路是通过不同的采样增加模型的差异性。
  Bagging的核心在于自助采样(bootstrap)这一概念,即有放回的从数据集中进行采样,也就是说,同样的一个样本可能被多次进行采样。一个自助采样的小例子是我们希望估计全国所有人口年龄的平均值,那么我们可以在全国所有人口中随机抽取不同的集合(这些集合可能存在交集),计算每个集合的平均值,然后将所有平均值的均值作为估计值。
  首先我们随机取出一个样本放入采样集合中,再把这个样本放回初始数据集,重复K次采样,最终我们可以获得一个大小为K的样本集合。同样的方法, 我们可以采样出T个含K个样本的采样集合,然后基于每个采样集合训练出一个基学习器,再将这些基学习器进行结合,这就是Bagging的基本流程。
  对回归问题的预测是通过预测取平均值来进行的。对于分类问题的预测是通过对预测取多数票预测来进行的。Bagging方法之所以有效,是因为每个模型都是在略微不同的训练数据集上拟合完成的,这又使得每个基模型之间存在略微的差异,使每个基模型拥有略微不同的训练能力。
  Bagging同样是一种降低方差的技术,因此它在不剪枝决策树、神经网络等易受样本扰动的学习器上效果更加明显。在实际的使用中,加入列采样的Bagging技术对高维小样本往往有神奇的效果。

(2)sklearn代码

  Sklearn为我们提供了 BaggingRegressor 与 BaggingClassifier 两种Bagging方法的API,在此通过一个完整的例子演示Bagging在分类问题上的具体应用。这里两种方法的默认基模型是树模型。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sklearn.model_selection import cross_val_score
from sklearn.model_selection import RepeatedStratifiedKFold
from sklearn.ensemble import BaggingClassifier
from sklearn.datasets import make_classification

# define the dataset
X, y = make_classification(n_samples=1000, n_features=20, n_informative=15, n_redundant=5, random_state=5)
print(X.shape, y.shape)

# deine the model
model = BaggingClassifier()
# evaluate the model
cv = RepeatedStratifiedKFold(n_splits=10, n_repeats=3, random_state=1)
n_scores = cross_val_score(model, X, y, scoring='accuracy', cv=cv, n_jobs=-1, error_score='raise')

print('Accuracy: %.3f (%.3f)' % (np.mean(n_scores), np.std(n_scores)))

  Bagging结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参考:
1. DataWhale组对学习-集成学习

Guess you like

Origin blog.csdn.net/Fox_Alex/article/details/115799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