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基础知识要点

1.数据:信息的载体,能描述客观事物的数、字符及所有能输入到计算机中并能被计算机程序识别及处理的符号的集合
2.数据元素:数据的基本单位,其可由若干数据项组成,数据项是构成数据元素不可分割的最小单位
3.数据对象:具有相同性质的数据元素的集合,是数据的一个子集。
4.数据类型:一个值的集合和定义在此集合上一组操作的总称。
1)原子类型:其值不可再分;
2)结构类型:其值可再分成若干成分;
3)抽象数据类型:抽象数据组织及其与之相关的操作。
5.数据结构三要素
(1)逻辑结构(即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
数据的逻辑分类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 1.1 数据的逻辑结构分类图
其中,
集合:结构中,数据元素同属一个集合。
线性结构:数据元素之间一对一关系;
树形结构:一对多关系;
图状或网状结构:多对多关系。
(2)存储结构(即数据结构在计算机中的表示,亦称物理结构)
数据的存储结构主要有顺序存储、链式存储、牵引存储及散列存储。
1)顺序存储:逻辑相邻,物理位置也相邻。
优点:可以随机存取,每个元素占有最少的存储空间;缺点:只能使用相邻的一整块存储空间。
2)链式存储:元素存储地址的指针来表示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
优点:不会出现碎片现象,充分利用所有存储单元;缺点:指针占额外空间,且只能顺序存取。
3)牵引存储:存储元素信息的同时,建立索引表,表中每项的格式一般是(关键字,地址)。
优点:检索速度快;缺点:多占空间。
4)散列存储:根据元素的关键字直接计算出该元素的存储地址,又称Hash存储。
优点:检索、增加、删除节点速度快;缺点:若散列函数不好,会冲突。
5.算法(指令的有限序列)
(1)算法的5个重要特性:有穷性、确定性、可行性、输入及输出。
(2)时间复杂度T(n)
T(n) =O(f(n))
(3)空间复杂度
S(n)=O(g(n))

发布了5 篇原创文章 · 获赞 2 · 访问量 76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cainiao_10086/article/details/104924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