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与CPU

作者:AirCity 2020.2.5
[email protected] 本文所有权归作者Aircity所有

1 计算机架构

1.1 冯诺依曼架构

冯诺依曼架构的指令作为一种特殊的数据,数据放在同一个存储器中。只有一套数据和地址线。这不利于流水线操作。例如不能在取址时同时取数据。

1.2 哈弗架构

哈佛架构的程序和数据放在两个存储器中,有两道数据地址线,DSP用的是哈弗架构。

2 CPU架构

2.1 CSIC

有很多的指令和寻址方式,并且指令长度不同,这导致IC的硬件设计十分复杂,集成电路的规模很大。现在只有Intel的CPU在坚守这条路往下走。
这种指令集,其实大部分程序都只用到了20%的指令。而且每条指令的执行周期都在5个时钟周期以上,越复杂的指令,执行周期越长。
这种技术出现时,编译技术还不成熟,大部分程式以机器码出现,某些操作会使用大量机器码。为方便coding,就开发了很多指令。另外一个原因是当时的存储资源很紧缺。

2.2 RSIC

只包含最有用的指令,指令长度是固定的。这让CPU IC设计变的简单,寻址方式也很简单,CPU解码方便,平均下来每条指令的执行周期变短。ARM就是RSIC,这种架构的IC比CSIC的功耗要低很多。

3 南桥与北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北桥通常用来处理高速信号,如CPU,内存DDR,AGP(显卡),PCIe,还有与南桥通信。
南桥连接一些低俗IO,如Flash,Keyboard,Mouse,USB,SATA,音频控制器等。

发布了81 篇原创文章 · 获赞 13 · 访问量 6730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AirCity123/article/details/104188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