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T技术基础--云计算

一、云计算概念

(一)云计算产生的背景

技术驱动:ICT技术融合推动ICT架构的升级,1988年提出网络就是计算机概率后云计算标准迅速发展。

需求驱动:各种海量数据给ICT带来巨大压力,也造成更高成本;云计算可充分将所有资源组合起来按需使用降低运营成本。

商业模式的转变:企业:商业者已开始计算服务的运营(AMS、goole)。个人:为减少陈本支出已有越来越多人采用云服务。

其他:数据流较过去三年提升了50倍,各种终端设备(PC、移动终端)每10年提示10倍。

传统计算复杂度:传输数据中心资源分散、资源利用率低。平均业务恢复时间长。工程师手动分配资源。需要多种运维工具。

商业迟缓:大数据处理能力差,不能有效提升商业嗅觉。资源需求无法弹性适配。不能有效支撑企业全生命周期发展。多DC分散管理协同性差,商业注意力难以集中。

(二)云计算概念

商业视角:云计算==信息电厂   按需付费

传统数据中心计算和存储从局域网向互联网迁移,软件从终端向云端迁移,实现硬件共享。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回复: 7859135 查看本文章

技术视角:云计算==计算/存储的网络

多种应用软件通过云计算的云平台软件(虚拟化、资源管理、集群管理、分布式存储)建立在服务器和存储的网络之上,通过连接以太网交换机建立。

侠义

IT基础设施的交付和使用模式通过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的资源。包括基础架构、平台、软件。

广义

通过网络按需易扩展方式获得所需的服务。

(三)云计算的部署模式

私有云:云计算的基础设施由单独的组织拥有并且仅仅为这个组织运营。

公有云:云服务基础运营商拥有基础设施为公众、企业提供云服务。云计算基础设施由一个组织拥有向公众或者大型工业团体销售与计算服务。

混合云:云计算基础设施由2种或者多种云组成,对外表现为一个整体,通过标准的协议绑定,已实现数据的可携带性。物理上可以在同一个机房,逻辑上私有云、公有云通过企业防火墙进行隔离,保证数据信息安全。

(四)云计算的应用模式

LaaS:基础设施层服务。虚拟机、云盘租用等

PaaS:平台及服务。面向开发者。

SaaS:软件服务。面向终端用户。

二、云计算的价值

1、行业客户对云的认知

59%认为云计算必须演进至开发平台。75%认为2016年IT缴费将基于云进行。50%关系安全性。43%认为找到合适的战略伙伴以启动云战略至关重要。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云计算。

2、困难和挑战

复杂性与平滑度、可靠性或SLA(服务类型及质量)、自动实现业务自动分担减少负载,业务是否能热迁移、云平台数据安全性、如何选择云计算平台厂商、花费的成本是否能回收及盈利。

3、价值体现--智能资源调度

负载均衡:将一台满负载虚拟机应用迁移至另一台正在使用却未满载的虚拟机。2台虚拟机使用率较低,将应用迁移至一台虚拟机对另一台进行关机。

提高资源利用率:

资源共享:通过虚拟化将多台利用率较低的服务器整合至1台物理服务器,通过添加虚拟机提供单台服务器利用率。整合比1:5-1:10

分时共享:不同业务有不同高峰期,将2台业务峰值同的服务器整合至一台物理服务器通过虚拟机实现不应用共享。

4、分布式计算存储:

例如:

(1)分布式计算1:2个客户经理对某酒店100个宽带进行开户,平均每人开户50户,人类开户时间也长,现在又来3个客户经理协助完成,现在就是每个客户经理开户20户。

(2)分布式计算2:因开户期间某客户经理临时有事离开,现在100户宽带就由剩下4人协助完成。

(3)分布式存储1:客户经理要保存一份4页的协议,如何在花费张最少的情况下完成无差错保存,做法:将协议复印一份,共计8页,具体分配如下:

    行支          客户经理        业支           组长

正1、副4      正2、副3      正3、副2   正4、副1

这样其中一人协议遗失后都能在其他3人拼凑一份完成的协议。

(4)分布式存储2:因某人员岗位变动,新人未到任情况下,可以将自己手里2张协议分别交由另外2个人。如:组长调离,可以将正4交由业支,副1交由客户经理。

5、统一管理

将基础设施层数据上报上层集中监控平台监控,通过集成的服务管理平台实现设备自动化控制,设备虚拟化直接实现自动化控制(配置机械、变更操作、统一权控),同时通过最上层的业务管理系统以及安全管理系统实现统一的设备及资源管理。

6、业务快速部署

传统IDC需采购--安装--发布过程,业务服务器发布至少需要3个月。

云计算IDC只需要从资源池中随时随地的按需调配。业务准备周期3天。

7、云计算机会

云计算服务商:整合传统服务器已实现虚拟化让更多的客户共享基础架构,更经济、快速、快捷的服务交付与业务推荐能力为各类企业、政府及集团客户提供云计算服务机会,同时提高效率、节能减排的价值体现。

消费者:可随时随地获取数据内容、应用与服务,并享受更广泛的服务。

中小型客户:实现更合理的花费获取企业级的IT服务以及更高级的产业链服务同时也有发展云服务的机会。

企业用户:降低设备复杂性、成本与IT依赖度、提高灵活性、敏捷性及相应的能力,增加协调服务与全球化能力及弱化依赖,关注核心业务与服务。

政府机构:提供更广泛的政务、市民、企业及行业的服务能力,实现高效政府和节能减排,实现工业化向信息化的转变,是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和环境持续有力保证。

三、虚拟化技术简介

1、虚拟化发展由来

69年代在大型机上虚拟化已有所应用

99那年在小型机上一出现逻辑分区的应用

2000年x86平台虚拟化技术开始出现

2001年x86虚拟技术在服务器上应用。

2、虚拟化技术推动力

cpu速度越来越快,超出软件对硬件性能的要求

interl和AMD在cpu里加入虚拟指令

企业成本压力

环保压力

不断增长的业务压力

3、虚拟化概述

 通过虚拟化技术将一台物理机分为多台逻辑计算机,每个逻辑计算机可运行不同的OS,应用程序可以在相对独立的空间运行而互不影响。

4、虚拟化主要内容

(1)计算虚拟化

CPU虚拟化、内存虚拟化、I/O虚拟化

(2)存储虚拟化

裸设备+逻辑卷、存储设备虚拟化、主机存储虚拟化+文件系统

(3)网络虚拟化

VPN、vlan

5、虚拟化本质

分区:单一物理服务上可以运行多个虚拟机,按需使用硬件池中的资源。

隔离:每个虚拟机之间隔离,业务互不影响。

封装:虚拟的执行环境封装在独立的文件中,通过移动复制文件来移动虚拟机。

独立:虚拟机无需修改可在任何物理机上运行,实现虚拟机热迁移。

 热迁移:包括虚拟网络(vlan、ip、安全组信息)、vm。

猜你喜欢

转载自www.cnblogs.com/YanFeiXiang/p/118553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