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 第一章 社会心理学导论

第一章 社会心理学导论

第一章 社会心理学导论

1 第一章 社会心理学导论

 

1.1 什么是社会心理学及主要关心问题

我们的生活由无数不可见的细线串联在一起. – 赫尔曼.梅尔维尔

你永远无法预言一个人将会如何行事,但却可以对人的一般行为作出精确的判断。个体虽然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 – Sherlock Holmes, in Sir Arthur Conan Dolle's A Study in Scarlct; 1887

We humans are first of all beings in a situation. We cannot be distinguished from our situations, for they form us and decide our possibilities. – The French philosopher-novelist Jean-Paul Sartre (1946)

1.2 社会心理学

  1. 社会心理学 科学研究: 情景(situation)的力量, 如何看待他人影响他人,如何互相关联的(relate to another).
  2. 社会心理学关心的问题示例
    1. 我们的 social world 多大程度上存在与我们的头脑中? 主观与客观的互动 客观情景和主观认识共同决定我们的行为 主观认识可能成为自我实现的预言 所以不熟悉的场景,最好不要抱任何预言. 要反省自己的假设. 例子如下:
      • 婚姻中对 对方言词的归因,以及言词行为的期望影响我们的行为,而我们的行为又能验证和促成我们的归因和期望。
      • 预期教授的孩子聪明,有魅力的人热情,竞争对手会制造麻烦,这些预期经常变成现实。
      • 别人错把你的腼腆认作不友善,因而怠慢你;而他的这种举动又使你对他横加指责;这样你的言行最终成了他最初认识的证据。
    2. 如果要求服从命令,你会做残忍的行动吗?
      • 纳粹大屠杀,有几千万普通人奉命行事,在过程中起到作用。
      • 实验研究,奉命给学习困难者不断提高电击,2/3的实验者完全服从指令 有时情景的力量超乎想象
    3. help or help oneself, 做出的选择如何受情境影响?
      • 运钞车上掉下的钱,大多尽了路人腰包
      • 把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占为己有,在各种骚乱中

1.3 社会心理学中的 重要观点

 

1.3.1 我们构建起社会现实

  1. 我们人类总是有一种不可抑制的冲动,想要解释行为,对其归因,以使其变得次序井然,具有可预见性,使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你我对于类似的情景却可能表现出截然不同的反应,这是因为我们的想法不同. There is an objective reality out there, but we always view it through the lens of our beliefs and values. 例如:
    • 如何回应 a friend’s insult 决定于 we attribute it to hostility or to a bad day.
    • 对两个学校间的一场球赛的评价,要求两边学生客观也无法客观,看到的不同。
  2. 从某种角度来说,我们都是天生的科学家。我们解释着他人的行为,通常足够快也足够准确,以适应我们日常生活的需要。
  3. 我们如何构建这个世界、如何构建我们自己是极其重要的, Our answers influence our emotions and actions. How we construe the world, and ourselves, matters. 有意无意中总是在做着构建(判断,预言,推理,猜测等认识理解)活动
    • 当他人的行为具有一致性而且与众不同时,我们会将他的行为归因于他的人格。
      • 例如,一个人说话总是冷嘲热讽,我们会归为此人并行不良,并尽量避免与其接触。
    • 我们对自己的信念也同样重要. 关于自己的客观状态只是一方面,我们对自己状态的解释更加重要,直接左右我们的行为.
      • 对前途乐观吗?是否一切尽在自己掌握中?是高人一等还是矮人一头?

1.3.2 我们的社会直觉的力量强大,但有时又很危险

  1. intuitions are commonplace. 直觉出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 我们的 instant intuitions 影响我们的恐惧 (is flying dangerous?), 印象 (can I trust him?), 和关系 (does she like me?). 还有很多其他例子:presidents in times of crisis, gamblers at the table, jurors assessing guilt, and personnel directors screening applicants.
    • 在研究中它出现在不同的概念中,“automatic processing,” “implicit memory,” “heuristics,” “spontaneous trait inference,” instant emotions, and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 Thinking, memory, and attitudes all operate on 两个层面 – 一个是 conscious and deliberate, 另一个是 unconscious and automatic.
    • “Dual processing,” today’s researchers call it. We know more than we know we know.
  2. 直觉的危险
    • 易得性。觉得飞机比汽车危险,特别是9.11之后。因为看了太多镜头和报道. 很经典的错觉.人们会觉得飞机出事就是直接死,而汽车不是,因为汽车更安全.这是事实.但是,仅看死亡,汽车也比飞机危险.
    • 对自己的直觉也时常出错。
      • 太过相信自己的记忆力
      • 错误的解读自己的心理
        • 实验中,拒绝承认某事物的影响,但实际是受到了影响的。
      • 错误预测自己的感觉
        • 失恋失业的难受持续时间;赢得彩票后的高兴持续时间
      • 错误估计自己的未来
        • 中年人买紧身衣,错误估计会瘦,而不是更现实相年龄与体重
  3. 我们的生活既可能得益于隐秘的直觉思维,也可能会为其可预计的错误所困扰。
    • 需要完善我们的思维方式。
    • 在多数情景中,“快捷省力”的速食型判断方式足以适应需要. 但在另一些情境中,当准确性变得很重要时,我们最好用批判性的思维来抑制直觉冲动 学习的一个目的也是要建立正确的直觉思维

1.3.3 Social Influences Shape Our Behavior

  • We are, as Aristotle long ago observed, social animals. We speak and think in words we learned from others. We long to connect, to belong, and to be well thought of.
    • 实验记录学生的活动,30%的时间在交谈。
  • As social creatures, we respond to our immediate contexts.
    • 纳粹期间,many decent-seeming people became instruments of the Holocaust.
    • 9.11 期间到处都是爱心
    • 对伊战的态度,因为地区不同而不同。
  • Our cultures help define our situations. Our attitudes and behavior are shaped by external social forces.
    • our standards regarding promptness, frankness, and clothing vary with our culture. 审美上都有欧美化的倾向, 文化入侵吧
    • 对苗条与丰满的欣赏. 历史上的以肥为美. 包括脸也是, 网红脸, 锥子脸, 以前都是克夫脸吧.
    • 对justice的定义,equality(all receive the same) 或者 equity(those who earn more recieve more)
    • Whether you tend to be expressive or reserved, casual or formal, hinges partly on your culture and your ethnicity.
    • 关注个人的需求欲望morality 还是 家庭,clan, and communal groups 明显与受西方个人主义文化影响程度有关。

1.3.4 Personal Attitudes and Dispositions Also Shape Behavior

  • Internal forces also matter. We are not passive tumbleweeds, merely blown this way and that by the social winds.
  • Our inner attitudes affect our behavior. 但也存在自我实现,固化
    • 政治态度影响选举
    • 对吸烟的态度,影响我们面对同伴吸烟时的压力
  • Personality dispositions also affect behavior. 面对相同的情况,不同人反应不同。
    • 政治迫害,有人报仇,也有曼德拉。

1.3.5 Social Behavior Is Biologically Rooted

  • Many of our social behaviors reflect a deep biological wisdom. 我们继承了生存下来的祖先的基因. 但是环境很大不同了,还在不断进化,环境在变,进化就不会停. 这是个成王败寇的问题,而且强者越强,弱者越弱.
  • nature and nurture together form who we are.
  • dating and mating, hating and hurting, caring and sharing 都受基因的影响,同时 最大的遗传能力是学习是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因此,We are sensitive and responsive to our social context.
  • We reflect the interplay of our biological, psychological, and social influences.
    • Stress hormones affect how we feel and act.
    • Social ostracism elevates blood pressure.
    • Social support strengthens the disease-fighting immune system.

1.3.6 Social Psychology's Principles Are Applicable in Everyday Life

  • Social psychology has the potential to illuminate your life, to make visible the subtle influences that guide your thinking and acting. And, as we will see, it offers many ideas about how to know ourselves better, how to win friends and influence people, how to transform closed fists into open arms.
  • 对社会来说也有应用. for human health and well-being, for judicial procedures and juror decisions in courtrooms, and for influencing behaviors that will enable an environmentally sustainable human future.

1.4 Social Psychology and Human Values

 

1.4.1 Obvious Ways Values Enter Psychology

  1. 与时代有关,时代的关注点影响 研究课题的选择。Social psychology reflects social history。
  2. Values differ not only across time but also across cultures. 不同地区关注点也不同。
  3. Values also influence the types of people who are attracted to various disciplines。从事心理学研究的人也和其他专业的人有所不同。
  4. values 经常作为被研究的目标。但是这些研究也 无法回答什么 value is right.

1.4.2 Not-So-Obvious Ways Values Enter Psychology

 
  1. 科学并非全然客观

    "科学并非简单地对自然加以描述与解释;它是自然与我们的自我互相影响的产物;它对自然的描述基于我们对自然提问的方式。" – Wemer Heisenberg, Physics and Philosophy, 1958

    1. 科学并不是全然客观的。 受我们大脑的工作方式的影响,如果但脑没有预先设定你将知觉到某个物体,它便把这个物体阻隔在你的意识之外. 即使摆在面前也意识不到. 所以才会有恍然大悟. 所以才要拓宽视野. 我们对现实的直觉会为我们的预期所左右,这即是关于人类大脑的一个基本事实。 所以首先要检查自己在各种场景下的预期
    2. 客观现实的确存在,但我们总是透过信念与价值观的眼睛观察它们。 例如:
      • 读书的时候,你并没有意识到你同时也在看着你的鼻子。
      • 两个大学之间的橄榄球比赛,不同球迷自身的观点影响他们解释事物
      • 特定文化群体有自己的“无需检验的假设”,但与其他文化的人对比能看出差异。
  2. PSYCHOLOGICAL CONCEPTS CONTAIN HIDDEN VALUES
    1. 看上去我们像是在陈述某种事实,其实我们所作的却是价值判断
    2. 对于科学,即使是停留在描述现象的层面上,那也是一种人类活动。那么,已有的信念与价值观会影响社会心理学家的思想行为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 成熟不成熟;适应良好或适应不良;心理健康或心理不健康。
      • 马斯洛对“自我实现”的定义,其实反应了他的个人价值观
      • 自由战士,恐怖主义者;福利,救济;民主主义,爱国主义;婚姻解放,通奸。
    3. 很多评价的别有深意
      • 反对的社会影响“洗脑”;自己从不尝试的性行为“性变态”;雄心勃勃的男人,盛气凌人的女人;小心谨慎的男孩子,怯生生的女孩。
    4. 许多专家的建议其实是表达的他们自己的个人价值观. 科学并不是回答何为终极道德义务,不是回答生活的目的与方向和在,不是回答什么是生活的意义,事实上,科学也无法回答这些问题。 例如:
      • 健康心理学专业人士建议应该如何生活;育儿专家指如何养育子女;心理学家鼓励我们不要考虑别人的想法而应该自由地生活。
      • 评价标签描述同一类的行为反应,如倾向于自我评价很高且不承认存在问题,有的解释为高自尊,有的解释为自我防御. 反映了他们的不同价值判断
    5. 对于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人来说,一个极有诱惑力的错误便是 从"这是什么"的描述 偏转到"这应该是什么". 哲学家称此为 自然主义的谬论(naturalistic fallacy) 是与应该之间无通途
    6. 如果大多数人没有变现出某种行为,这并不意味这他就是错误的行为。即使大多数人变现出某种行为,那也并不意味他就是正确的. 一旦事实的客观描述变成了“应该如此”的说明陈述,我们就是把自己的价值观纳入了其中。
    7. 科学的主观性并不意味着应该放弃不信科学,而是需要持有不同偏见的研究,不断将信念与事实相互印证,系统的观察与实验,不断清洗我们用以观察这个世界的镜片. 虽然只能主观,但还是可以认识的. 人的这种主观性,正是我们需要科学,需要不断研究探索的原因
  3. 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知识本是一体的。把它分成不同的学科只是屈从了人类的软弱而已。” – Sir Halford John Mackinder, 1887

    1. 我们在从各个不同的学科角度来研究人类,从基础学科到综合学科。具体的探讨内容与采用的视角有关。
      • 例如,“爱”,生物学家探讨化学物质;社会心理学家探讨个性与条件;诗人赞美各种体验。
      • 地理学家解释海岸线;地质学家解释板块移动;物理学家解释地心地壳岩浆。
    2. 不同层面的解释都包含了某一个真理,都只是真理的一部分,各种不同层面的解释可以互为补充 谁说真理只能有一家?并不矛盾而互为补充 不仅科学.其他解释也一样,都可以有多个层面,各有各的结论
    3. 由此似乎可以从应该科学的还是主观的看待人性这类无益的争论中解脱出来,这并非一个“非此即彼”的选择。

1.5 I Knew It All Along: Is Social Psychology Simply Common Sense?

"一流的理论作预测,二流的理论下禁令,三流的理论进行事后的解释。” – Aleksander Isaalovich Kitaioorodiskii

"做个时候诸葛总是易事。” – 夏洛克.福尔摩斯在《托尔大桥疑案》中的话。

"所有重要的东西在很早以前就已提到过了。” – 哲学家怀特海

"生活是正着来活,却是倒着去理解."

  1. 一份解释性样例
    • 受过良好教育的士兵比教育水平低的士兵在适应方面遇到更多困难(从“社会”大学的人比知识分子更能适应战斗带来的焦虑)
    • 南方士兵比北方士兵更能适应炎热的南海岛屿气候(南方人更适应炎热的气候)
    • 白人士兵比黑人士兵更热衷与晋升(多年的压迫降低了成就动机)
    • 南方的黑人士兵更喜欢来自南方的长官而非来自北方的(因为南方长官更习惯与黑人打交道,更有技巧)

    然而事实与解释全部相反. 说得通, 有道理, 并不意味这正确. 甚至毫无关系.

  2. 常识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经常事后才想起与结果相应的常识 ,事后聪明远比先见之明来的容易。当得知实验结果时,人们便突然间觉得结果不是那么令人惊讶. 例如,上面的实验结论就与事实完全相反。
  3. 几乎绝大多数心理学实验的可信结果看起来像常识,不过是在知道结果之后. 其实就是仅仅因为生活中听过见过正确过就觉得是常识,但其实生活缺少实验室中的明确性,条件,因果等等,没有前提条件适用环境,生活中的常识也就少了使用价值
  4. 事实上,几乎任何结论都会因谚语格言的解释而变成常识
    这边更正确 还是这边。。。
    堕落的人不能帮组另一个堕落的人 堕落的人能够帮助另一个堕落的人
    人多手杂反而碍事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三思而后行
    有备无患 船到桥头自然直
  5. 常识有正确有错误还有模棱两可。这就是需要科学的理由:帮助我们区分真实与幻影,区分真正的预测与简单的事后聪明。
    • 错误的。常识与行医经验让医生们相信放血能抑制伤寒。直到有人做了实验,证明了没效果。
    • 正确的,或者都可能。幸福是得知真相还是沉迷幻想?
  6. 事后聪明偏见,可能令我们妄自尊大,高估了自己的智慧能力。
  7. 以为结果显而易见,而倾向于过度责备错误决策,而不褒奖正确决策。同样原因,可能因为自己的错误而自责不已。
    • 9.11FBI其实有收到相关信息,但被淹没在噪声中
    • 早知道这样,我就早点。。。
    • 内科医生解剖后得知症状与死因后,疑惑自己之前为何为错误诊断

1.6 研究方法

"再没有别的力量更能拓宽我们的眼界,即一种对生活进行系统真切的观察研究的能力。” – 罗马皇帝Marcus Aurelius, 《沉思录》

1.6.1 事实和理论

  1. 普通人在观察别人的同时,也都形成了关于人类如何看待彼此,如何互相影响与联系的种种想法。只是专业社会心理学家,更系统(形成理论),更花力气(通脱实验研究,探讨因果关系)
  2. 事实 是一种达成了共识的陈述,这种陈述有关我们所观察到的一切 事实也是主观的
  3. 理论 是一套原则的整合,是对事实进行总结与解释的观点,能对所观察到的事件进行解释与预测。理论是科学性的速记。
  4. 理论不仅进行总结,还隐含可验证的预测,这些预测被称为 假设. 可以根据假设,以证伪的方式来验证理论;预测可以为研究指明方向;体现应用价值。
  5. 如何评价一个理论的好坏?
    • 能对多大范围内的观察结果进行有效总结
    • 对如何证明或修改,新的探索方向,应用方向这些方面是否有清晰的预测

1.6.2 相关性与因果性

  1. 相关研究(correlational) 探寻两个或多个因素之间的自然关系。适用于自然场景中的研究,但是对因果关系的解释十分模糊. 实验研究(experimental) 通过操纵一些因素来考察它们对其他因素的影响。
  2. 大众心理学的混乱思想背后便是相关与因果的混淆 相关研究可以让我们去预测,但不能推论改变一个变量将会导致另一个变量的改变。
  3. 例子: 墓园研究,研究寿命与墓碑造价关系。
    • 与现在的其他调查结果一致,地位与健康成正相关。
    • 当两类因素如地位和健康放在一起时,我们很可能会得出一个因素影响另一个因素的结论。
    • 可以假设地位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保护某人不受疾病的威胁;或者也可以假设,健康促进了活力与成功,活得久积累财富越多或者孩子更事业有成;甚至还可以假设,地位高的人群中吸烟比例少很多。
  4. 例子,自尊与学业成绩
    • 高自尊的孩子往往有较好的学习成绩,或者说,学习成绩更高的人具有更高的自尊,甚至说,自尊与成就相关可能是因为两者都与潜在的智力与家庭地位等因素有关. 虽然没有明确的因为所以,但语言结构本身就暗示着一种因果关系, 普通人犯错也很好理解
    • 相信前者的人,就会努力提高孩子的自我形象。例如美国30个州颁布了170多条增强个体自尊的条例
    • 事实上,当运用统计方法除去智力与家庭的为的影响效应后,自尊与成就之间的相关也不存在了。

1.6.3 调查研究时的问题

  1. 问题次序
    • “日本政府是否应该对美国工业品在日本的销售数量设定限额”与“美国政府是否应该对日本工业品在美国的销售数量设定限额”。正序时,大多回答否,逆序时,大多回答是。
  2. 答案选项的编制
    • “希望能源中多大比例来自核能”的41%,问“希望能用中有多大比例来自1核能2煤3其他”得21%
    • “当前最大问题是:能源短缺,公共教育质量,污染为题,或者其他”得32%公共教育质量问题。而问“当前最大的问题是”得1%教育问题。
  3. 问题的措辞
    • 23%认为“救济穷人”花销过大,53%认为“福利问题”花销过大
    • 大多数人同意削减“外国援助”,而增加“帮助他国饥饿民众”
    • 54%认为应该“禁止”发表攻击民主的言论,75%认为应该“不允许”发表这样的言论
    • 40%同意“禁止同性恋婚姻的修正案”,而55%赞成“只允许婚姻发生在男性和女性之间的修正案”
    • 否定标准“含有30%脂肪”,而通过标准“70%瘦肉,30%脂肪”
    • 不能在祈祷时抽烟,但可以在抽烟时祈祷。
    • 苏丹的故事,苏丹梦见自己掉光了所有牙。第一个解梦的说:您会目睹家庭成员的死亡。第二个解梦的说:你将最长寿。**`请记住一点:重要的不仅仅在于你说话的内容,还在于你说话的方式`**

1.6.4 Generalizing from Laboratory to Life

  1. 现实中的自发的相关性研究 促成了 实验研究;而实验研究的结果又对现实产生了影响。在很多方面,现实与实验都有一致性。
    • 电视对孩子的影响;helping, leadership style, depression, and self-efficacy.
  2. 然而从实验室拓展到现实生活的过程中,也有很多需要注意。
    • 现实永远不会像实验室中那样控制条件。
    • 实验样本也主要是在校学生。
  3. content和process的一致性是有差异的。the content of 人们的想法和行为(例如态度), the process by which they think and act(例如态度与行为如何相互影响)
    • content 可能差异很大,但是 process 相对小些。
      • 两个地方的人 loneliness 的程度不同,但是 the ingredients of loneliness 基本是一样的——shyness, uncertain purpose in life, low self-esteem
      • 不同种族的成就和犯罪不同。但是影响因素是相同的 family structure, peer influences, and parental education predict achievement or delinquency for one ethnic group
  4. Although our behaviors may differ, we are influenced by the same social forces. Beneath our surface diversity, we are more alike than different.

 

2 总结与读后感

 

2.1 化"客观"为"主观"

主观认识影响行为. 特别是对别人行为进行意图解释时(归因), 是好意还是恶意? 是看得起还是看不起? 消极的预期会造成如下3个层次的影响:

  1. 影响自己的心情,
  2. 影响自己回应的对方的方式,
  3. 影响对方回应你的回应的方式.

看到的并不是全部事实. 在同事间, 夫妻间, 朋友间相处时, 首要的, 是要意识到: 对方的行为可以有多种解释. 做到"客观"实际是不可能的, 无论如何都是"主观的". 不要认为自己的想法是客观的. 所谓的"客观"可能还是一种消极的"主观". 所以, 问题不在于"尽量客观的去理解别人", 而是在于如何主观理解别人, 进一步在于 如何与别人互动. 而互动的关键在于自己的主动: 主动提问, 给被人澄清的机会. 主动表达, 告诉别人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主动引导, 将关系往自己期望的方向引导.

我们对自己的行为也在做着归因. 听起来很奇怪, 自己对自己的意图应该是充分了解的, 为什么还会做归因呢?

2.2 文化入侵.

2.3 持续进化

人是自然动物, 人要适应自然环境. 同时, 人也是 社会动物, 人要适应 社会环境. 从 个体的角度看, 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几乎是不可见的, 而对 社会环境的适应 似乎是 无时无刻地进行着.

2.4 是与应该之间无通途

2.5 相关性与因果性

猜你喜欢

转载自www.cnblogs.com/flameNoodleKing/p/10803449.html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