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 浏览器中的事件

1、事件的基本概念

  事件是指在文档或者浏览器中发生的一些特定交互瞬间,比如打开某一个网页,浏览器加载完成后会触发 load 事件,当鼠标悬浮于某一个元素上时会触发 hover 事件,当鼠标点击某一个元素时会触发 click 事件等等。

  事件处理就是当事件被触发后,浏览器响应这个事件的行为,而这个行为所对应的代码即为事件处理程序

2、事件操作:监听与移除监听

2.1 监听事件

  浏览器会根据一些事件作出相对应的事件处理,事件处理的前提是需要监听事件,监听事件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2.1.1 HTML 内联属性

  即在 HTML 元素里直接填写与事件相关的属性,属性值为事件处理程序。示例如下:

<button onclick="console.log('You clicked me!');"></button>

  这种方式将 HTML 代码与 JavaScript 代码耦合在一起,不利于代码的维护,所以应该尽量避免使用这样的方式。

2.1.2 DOM 属性绑定

  通过直接设置某个 DOM 节点的属性来指定事件和事件处理程序,上代码:

const btn = document.getElementById("btn");
btn.onclick = function(e) {
    console.log("You clicked me!");
};

  首先获得 btn 这个对象,通过给这个对象添加 onclick 属性的方式来监听 click 事件,这个属性值对应的就是事件处理程序。这段程序也被称作 DOM 0 级事件处理程序。

2.1.3 事件监听函数

  标准的事件监听函数如下:

const btn = document.getElementById("btn");
btn.addEventListener("click", () => {
    console.log("You clicked me!");
}, false);

  上面的示例表示先获得表示节点的 btn 对象,然后在这个对象上面添加了一个事件监听器,当监听到 click 事件发生时,则调用回调函数,即在控制台输出 "You clicked me!",这段程序也被称作 DOM 2 级事件处理程序。

2.2 移除事件监听 

  在为某个元素绑定了一个事件后,如果想接触绑定,则需要用到 removeEventListener 方法。如下列代码所示:
const handler = function() {
    // handler logic
}
const btn = document.getElementById("btn");

btn.addEventListener("click", handler);
btn.removeEventListener("click", handler);

  需要注意的是,绑定事件的回调函数不能是匿名函数,必须是一个已经被声明的函数,因为解除事件绑定时需要传递这个回调函数的引用。

 3.事件触发过程

  事件流描述了页面接收事件的顺序。事件流包含三个过程,分别是捕获阶段、目标阶段和冒泡阶段,下图形象地说明这个过程:

3.1 捕获阶段

  当我们对 DOM 元素进行操作时,比如鼠标点击、悬浮等,就会有一个事件传输到这个 DOM 元素,这个事件从 Window 开始,依次经过 docuemnt、html、body,再不断经过子节点直到到达目标元素,从 Window 到达目标元素父节点的过程称为捕获阶段,注意此时还未到达目标节点。

3.2 目标阶段

  捕获阶段结束时,事件到达了目标节点的父节点,最终到达目标节点,并在目标节点上触发了这个事件,这就是目标阶段。

  事件触发的目标节点为最底层的节点。

<div>
    <p>你猜,目标在这里还是<span>那里</span>。</p>
</div>

  上面代码中,当我们点击“那里”的时候,目标节点是<span></span>,点击“这里”的时候,目标节点是<p></p>,而当我们点击<p></p>区域之外,<div></div>区域之内时,目标节点就是<div></div>。

3.3 冒泡阶段

猜你喜欢

转载自www.cnblogs.com/gg-qq/p/10728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