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完美支持多进程的组件化方案

写在开头

组件化技术适用于需要多人协作的中大型项目,如果是一个人的项目且开发人员未实践过组件化方案则不建议采用。

组件化的优点

1.业务隔离,使得各业务模块专注于自己的业务实现,而不必关心其他业务模块.

2.单独调试,每个模块可以独立运行,方便开发调试.

3.组件可复用性,针对有重叠业务的不同APP,可直接使用组件来组装.

4.适合AOP.

5.可以更细粒度的设置组员的代码修改权限.

DRouter:完美支持多进程的组件化方案

demo下载

框架特点

* 完美支持多进程,且不需要使用者去bindService或自定义AIDL.

* 页面路由:支持给Activity定义url,然后通过url跳转到Activity,支持添加拦截器.

* 跨进程的事件总线.

* 支持跨进程的API调用.

* 充分实现模块解耦,页面路由、API调用、事件总线均支持跨模块使用.

* 基于AOP引导Module的初始化以及页面、拦截器、provider的自动注册.

如何配置

1.在BaseModule中添加依赖:

15405328-78d80eff37a2c6bf.png

2.在其他需要用到DRouter的组件中添加注解处理器的依赖:

15405328-f47a39beda0ca5ac.png

3.多进程配置:

* 如果你的项目需要使用多进程广域路由,那么请让你的Application实现 IMultiProcess 接口,广域路由默认是关闭状态,只有实现了该接口才会启用。

* 在App module的build.gradle文件中,且必须在apply plugin: 'com.android.application'之后引用编译插件RouterPlugin,具体如下:

```

 apply plugin: 'com.android.application'

    apply plugin: "com.dovar.router.plugin" //必须在apply plugin: 'com.android.application'之后,否则找不到AppExtension

    buildscript {

        repositories {

            google()

            maven {

                url "https://plugins.gradle.org/m2/"

            }

        }

        dependencies {

            classpath "gradle.plugin.RouterPlugin:plugin:1.1.8"

        }

    }

```

如何使用

在Application.onCreate()中完成初始化

DRouter.init(app);

页面路由


15405328-5d8939fb89e9bd5b.png

动作路由(API调用)

15405328-41f7ffe5aa527f82.png

事件总线

订阅事件

15405328-16867e86ce150f80.png

发布事件(在任意线程)


15405328-436ad5a0a6be5788.png

退订事件(通过subscribeForever()订阅时,需要及时取消订阅)


15405328-0cf18979d3a478e6.png

创建组件初始化入口(非必须)

15405328-ae448dcffeed0480.png

DRouter的组件化实现

界面路由


15405328-9c5cbb77b1e57b2d.png

动作路由


15405328-19a8bcf617533a93.png

事件总线


15405328-e071a8fbcab60a1e.png

组件化项目架构图


15405328-aefce51c67fe3cb3.png

关于APP壳工程

用于管理打包配置和设置组件引用.

关于应用组件层

业务中心,包括业务组件和功能组件(功能组件专指没有UI逻辑的业务,注意区分,网络请求、图片加载这些属于基础框架层).

关于公共服务层

管理跨组件调用和公共资源,详细可参考项目中的common_service.

为什么要在基础框架层和应用组件层中间多架设一个公共服务层?

* 封装对基础框架层功能API的调用,方便应对日后更换第三方库的需求,相信很多程序员都经历过更换第三方库(特别是基础库)的痛苦啦,

 * 如果项目中没有自己封装而是直接引用第三方API的话,等到要换的时候就会发现需要修改的代码实在太多了。

* 储存公用资源和代码,暴露给上层业务使用,同时避免这些资源被下沉到基础框架层,从而减少对基础框架层的非必要更新。

* 在多人协作项目中,基础框架必须是稳定的,所以我们希望有尽可能少的commit指向基础框架层。

关于基础框架层

与业务无关的通用功能模块,如网络请求、图片加载、通用的自定义控件等.

1.组件跳转

支持给Activity定义path,然后通过path跳转到Activity,可设置跳转拦截器.

2.进程内组件间通信机制

1. 服务提供者向DRouter注册Action对其他组件暴露服务.

2. 多对多:LiveEventBus.

3.多进程通信机制

1. 服务提供者向DRouter注册Action对其他进程暴露服务,传递的参数需要实现序列化,否则会被DRouter过滤掉.

2. 多对多:LiveEventBus.

4.资源文件冲突

1. AndroidManifest.xml合并:

每个module都有一份自己的AndroidManifest清单文件,在APP的编译过程中最终会将所有module的清单文件合并成一份。

我们可以在配置为Application的module下的build/intermediates/manifests路径下找到合成后的AndroidManifest文件,对比编译前后的差异就能大致分析出合并规则和冲突处理规则。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在多个module中出现同名资源(如 android:label="@string/app_name"),且同名资源被合成后的AndroidManifest.xml引用,则会优先取用当前ApplicationModule的资源。

2. R文件:

libModule中R文件里的id不再是静态常量,而是静态变量,所以不能再使用switch..case..语法操作资源id

3. 其他resource:

15405328-659091422f66a392.png

2. 关于资源的拆分,一些style、常见的string、共用的图片、drawable等资源,建议存放在common_service当中。对于属于不同模块的资源则应该存放在各自的module中。

5.如何配置Module单独调试?

第一步:在 工程根目录 下的gradle.properties下声明对应module是否独立运行的属性,如isDebugMode。因为gradle.properties中申明的属性在各个module的build.gradle中可以被直接访问

第二步:在module的build.gradle文件中加上红框内的三个部分:

设置module类型:

```

  if (isDebugMode.toBoolean()) {

            apply plugin: 'com.android.library'

        } else {

            apply plugin: 'com.android.application'

        }

设置applicationId:

        if (!isDebugMode.toBoolean()) {

            applicationId "com.dovar.router"

        }

使用sourceSets配置AndroidManifest等

      sourceSets {

              main {

                  if (isDebugMode.toBoolean()) {

                      manifest.srcFile 'src/debug/AndroidManifest.xml'

                  } else {

                      manifest.srcFile 'src/release/AndroidManifest.xml'

                  }

              }

          }

```

更好的实现方式应该是这样的:设置一个可运行的壳工程,如示例中的app.然后在壳工程中配置组件依赖.

6.组件化后的Git部署

一般我们项目只会对应于一个Git仓库,于是所有开发成员都可以对项目中所有代码进行编辑并提交修改,但作为项目管理者,我们想让成员只能提交自己负责的业务代码,避免成员在开发过程中不小心修改了其他成员的代码导致出现bug。而通过组件化后,我们就可以根据成员开发职责重新设置代码修改权限啦。

假设:在开发过程中基础框架层不变,甲负责module_a,乙负责module_b,丙负责module_c和打包,甲乙丙都可以修改common_service。于是我们将module_a/module_b/module_c/common_service全都独立成子仓库,module_a仓库只对甲开放修改权限,module_b仓库只对乙开放修改权限,module_c仓库只对丙开放修改权限,于是就有下图所示的权限分布:


15405328-c20e761e7d902e19.png

有以下三种Git部署方式可供选择:

15405328-c8f18cc93528b456.png

如何渐进式的进行组件化改造?

完全的组件化拆分并非一两日就能完成,而我们的项目却总会不断有新的需求等待开发,版本迭代工作几乎注定了我们不可能将项目需求暂停来做组件化。

那么,版本迭代与组件化拆分就需要同步进行,下面是我的建议:

1.开始准备:

* 新增APP壳工程,建议参考本项目中的app工程.

* 将你项目当前的application工程作为公共服务层(后面直接用common_service表示),当然,由于还未开始拆分组件,所以此时它也是最大的业务组件.

* 新增一个组件(后面用module_search表示),建议优先选择一个自己最熟悉或相对简单的业务模块着手,比如我自己公司项目的搜索模块,它只有搜索功能且与其他模块交互很少,所以我选择由它开始。

2.建立依赖链:

壳工程依赖common_service.

壳工程依赖module_search.

module_search依赖common_service.(implementation依赖)

3.引入DRouter:

参考上面的DRouter使用说明.

4.分离公共服务层与基础架构层(非必须):

如果之前你的项目没有分离业务层和基础架构层,那么建议你现在将基础架构从common_service中抽离出来.

5.逐步拆分组件:

    拆分第一个组件:

        * 前面我们已经新增了module_search,所以现在要将搜索模块的代码从common_service中抽离并放入搜索组件,此时搜索组件依然可以直接引用公共服务层的代码,但公共服务层则只能通过路由使用搜索功能.

        * 在开发主线做新需求时,新增的资源文件建议最好放到对应的组件工程中,之前的资源文件可以暂时保留在公共服务层,等待后续由各个组件工程认领走,尽可能少的积压在公共服务层。

        * 权限、Android四大组件、特有的第三方库引用等都应该声明在对应的组件Module中,而不应沉入公共服务层,更不允许进入基础框架层。

    拆分第二个组件、第三个...

    (在第一个组件拆分成功并推入市场后,如果反馈良好,那么就可以继续拆分其他的组件了)

组件拆分粒度取决于你的业务模块划分和组员开发职责划分,建议不要拆分出太多的组件。


15405328-675946edc00131a5.png


15405328-4fc47a5920123700.png

以上学习方向我们有自己的高清思维方向导图,架构师有自己讲解的架构视频分享(包括高级UI、性能优化、架构师课程、 NDK、混合式开发:ReactNative+Weex等多个Android技术知识的架构视频资料和各种电子书籍阅读),视频资料获取方式: 关注+点赞+加群:185873940 免费获取!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eixin_33701251/article/details/87188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