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2.11框架

一、802.11对应的IOS分层

首先简单回顾一下IOS模型的7层结构:

Layer 7: Application
Layer 6: Presentation
Layer 5: Session
Layer 4: Transport
Layer 3: Network
Layer 2: Data-Link
            LLC sublayer
            MAC sublayer
Layer 1: Physical

            PLCP

            PMD
相对于802.3以太网协议,802.11协议主要是对Layer1和Layer2两层进行定义,从无线网卡进来的包携带的是无线报文头部,从有线网卡进来的包携带是有线报文头部,两种包只要将他们的头部和尾部校验都去掉就剩下需要传输的有效数据域playload。所以当数据帧去除头部进入到Layer3以后,是分不出该包是有线报文还是无线报文的,因为这些报文都统一看作是IP报文或TCP报文。

802.11协议只对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进行了定义,数据链路层又分为逻辑链路控制层和媒介访问控制层,理清这些分层的关系,将有助于我们后面的分析。其实物理层也分两层,后面介绍。


1. 数据链路层

MAC Service Data Unit (MSDU):当一个数据包从Layer3传到Layer2数据链路层的时候,在LLC会添加一些内容(比如前面提到过的一些加密信息)形成MSDU,需要注意的时候,802.11协议有规定三种类型的帧,控制帧、管理帧和数据帧,只有数据帧才会在LLC中形成MSDU,一般MSDU的最大size是2304(不含加密信息部分)

MAC Protocol Data Unit (MPDU) :当MSDU移交到MAC层的时候,就会给他添加上MAC头部信息和尾部FCS校验信息,这时就形成了一个802.11无线帧,也就是我们平常无线抓包所看到的帧。

2. 物理层

物理层也分两层:Physical Layer Convergence Procedure (PLCP)和Physical Medium Dependent (PMD)
当MAC层的MPDU移交到PLCP层的时候,它就有一个新的身份,叫PSDU(PLCP Service Data Unit),其实MPDU和PSDU是同一个东西,只是在门的两边叫法不一样而已。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回复: 3660227 查看本文章

所以当PLCP层接收到PSDU的时候,它将给这个帧添加一个前导同步码和PHY头部形成PPDU(PLCP Protocol Data Unit )。

然后PPDU会移交到PMD层,根据不同的算法调制成一串0/1比特流进行发送。

下图就是无线报文发送和接收的基本过程: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baidu_20152423/article/details/83105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