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到底要不要上云?

经过这几年的普及,云计算已不再是奢侈品,人人都可以将自己的应用搬上云。云有很多种,公有云、私有云,企业云等等,不管是哪种云,都是具备了云基本属性的。云是网络、互联网的一种比喻说法,将各种计算和网络资源虚拟出来,向用户提供一种安全快捷的数据存储和网络计算服务。云计算是一种新的IT服务模式,得到了广泛认可。很快,市场上就出现了数十种各种各样的云,对外提供云服务。

众所周知,上云最直接的优势就是可以节省成本,用户不用自己去购买IT设备,不用建设自己的运维队伍,自己可以省力不少。像小鸟云弹性云服务器采用纯SSD架构硬件设备,只需几分钟,便可轻松云端获取和启用,实现计算需求。可弹性扩展资源用量的同时,还能节约计算成本,简化IT运维工作,让您更专注于核心业务的创新。

现在数据中心的复杂性,数百个应用程序在数千台服务器上运行,同时还要运行数十种管理和监控工具,通过将业务应用外包给云服务商来降低成本和风险,但上云之后会发现,他们部署在云端的应用和本地应用成本相差无几,甚至在很多情况下云端部署的应用成本还高于本地环境,这对上云是一个沉重打击。

今年,阿里云、腾讯云以及其它云都出过这样那样的问题,影响到了云上业务,这打击了那些要上云用户的信心,已经上云的用户也在怀疑自己走上云的路到底对不对?尤其是自己的关键应用程序,放到云上,自己就无法控制到,出来问题也是干着急,只能等着云供应商给解决,这种无奈只有上云遇到了问题才会深刻体会到。这种方式无疑将自己的安危寄托在别人身上,对于那些中大型的有一定技术和资金实力的企业,心有不甘,总感觉是提着心过日子。再有在云上,自然是要和很多其它用户共用云服务,这其中的安全性如何,是否会被泄露信息,与其它用户之间数据是否是隔离的,其它用户的业务故障是否会蔓延,并影响到自己的应用,这一连串的问题在云上并没有得到很好的答案。虽说,云企业会强调上云是安全的,用户之间是完全隔离的,但实际出过的一些问题还是引起人们的担忧,云安全问题已经影响到了云未来的发展。这些问题都成了上云的拦路虎,若不能解决好,已上云的用户也会慢慢退出来。

目前提供的云服务质量也是参差不齐,各种云服务器提供商数量不少,精品不多。有的云建设规模就不大,能提供的上云质量必然不高。比如一个公有云,必须要在全国各地去建设数据中心,数据中心靠近自己的用户,这样应用部署在云上,运行效率才高,响应速度才会快,大部分的数据在本地数据中心的云上处理,但这样建设成本极高,尤其是各地的用户数量并不多时,云数据中心的建设就会很浪费。但若仅在几个地方建云数据中心,所有各个地方的用户都要访问这几个地方的云应用,地理位置的不同会产生很大响应速度差异,上云体验必然不够好。所以,即便上云,也要做好甄别,不要贪图便宜,尽量选择一些实力和市场规模大的云服务商。像小鸟云目前有五大数据中心节点:华东多线数据中心、华北多线数据中心、东北多线数据中心、华南多线数据中心、香港国际数据中心。

讲到这里,那些已经上云的人心里哇凉哇凉的,难道做错了,没必要上云?不,云计算依然是先进的,有很多优点的技术,这一点无可厚非。按需供给、快速响应、技术创新等这些都是其它技术无法替代的优点,云计算已经成为产业重构和业务创新突破的发展引擎,不仅可以降低IT开支,加速业务对市场响应,还让用户能够将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转换为新的业务增长空间,实现业务模式持续创新和升级。云计算已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国家多部委都曾为云计算站台,推广云计算的发展与创新,在这种大的支持背景下,云计算发展的脚步不会慢下来,还是有很多应用是适合上云的,上云给它们带来了很多好处,不能因为有些应用在云上遇到了困惑,就否定了云的作用。也不能因为有些云出现了一些影响业务的故障,就否定云技术,本质上讲云计算的可靠性反而更高了。上云能带来的好处更多,在这里就不一个个的细数了,上云依然是大部分应用的首选,这一点毋庸置疑。

不过,上云不再是非黑即白的选择,企业不再是要么全部上云,要么完全不考虑云计算,千万不要走极端。在是否上云的问题上,我们要根据自身情况,综合考虑云计算和本地部署两种模式的优势,再结合业务需求,做好充分调研,经过综合评估之后,再去决定选择上不上云。上云这件事儿,不要认为不上云就是一种技术的倒退,上云不是万能药,包治百病,现在要理性去看待。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eixin_42619491/article/details/8279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