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商业银行流动性系列专题》

目录

《商业银行流动性系列专题》的阅读笔记

商业银行流动性

[TOC]

基础货币与信用创造

在信用货币时代,现行的“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制度凭借信用通过资产扩张的方式创造出了社会货币总量,进而形成货币供给。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供给基础货币,为商业银行货币创造提供基础。商业银行的一系列资产扩张行为,都会在其负债方派生等额存款,因而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不断扩大,存款不断增加,这就是信用创造的过程。

基础货币及其决定因素

基础货币

基础货币,也称货币基数(Monetary Base),它是中央银行发行的债务凭证(现代货币实际上就是以国家信用为背书的一般等价物)。在面临提现时,商业银行需要动用基础货币。

若商业银行无限制的扩充资产,基础货币可能不足以支撑客户的需要,因此,准备金制度应运而生。中央银行规定,商业银行吸收的存款中必须以一定的比例留作准备金。准备金对银行资产扩张进行制约。

在准备金制度下,每一次存款创造过程,都会挤占商业银行的货币现金(包含超额准备金)以补充法定准备金。而法定准备金和存款维持一个比例下限,不能进行新的存款创造。当现金被完全消耗转化成法定准备金时,商业银行则不能再利用贷款业务扩张。现代货币银行理论告诉我们,假若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 \(r\),则最多可以派生出 \(1/r\) 单位的存款,\(1/r\) 也被称之为货币创造乘数

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

  • 总资产
    • 国外资产
      • 外汇
      • 货币黄金
      • 其他国外资产
    • 对政府债权
      • 其中:中央政府
    • 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
    • 对其他金融性公司债权
    • 对非金融性部门债权
    • 其他资产
  • 总负债
    • 储备货币
      • 货币发行
      • 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
      • 非金融机构存款
    • 不计入储备货币的金融性公司存款
    • 发行债券
    • 国外负债
    • 政府存款
    • 自有资金
    • 其他负债

基础货币就是负债项目中的“储备货币”项目,其由三大部分组成:

  • 货币发行
  • 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
  • 非金融机构存款

货币发行主要包括 M0 和银行库存现金,该项体现了社会对现金的需求,不完全受银行体系控制。M0 即流通中现金,衡量了流动性从银行体系中的漏损,而没有被公众体现的部分则构成了银行库存现金。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主要是商业银行存放央行的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

基础货币 = 法定准备金 + 超额准备金 + 银行库存现金 + 社会公众手持现金

央行通过调节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进行货币政策调整时,虽然不进行基础货币投放即不改变基础货币的水平,但会改变货币现金和法定准备金的比率,改变货币乘数,进而影响基础货币进行货币创造的能力。

缴税的影响:当政府完成税收并上缴财政时,社会公众存款的相应部分则转化为财政存款,并上缴央行。反映在央行央行资产负债表上即为“政府存款”项上升、“储备货币”项下降。而财政支出则会减少政府财政存款,增加社会公众的存款,即表现为“政府存款”的减小和“储备货币”的上升。

信用创造的路径

信用创造的途径主要分为五种,

  • 传统路径
    • 传统信贷
    • 购买外汇
    • 购买债券
  • 新型路径
    • 同业业务
    • 影子银行业务

商业传统信贷业务包括贷款和票据,这也是商业银行最传统的信用扩张形式,复式记账法要求资产端每发放一笔贷款或票据,负债端同时增加同样额度的存款。

银行每次购买外汇的行为都在派生存款及创造货币。

商业银行用所有货币现金在一级市场购买国债,则资产端国债投资增加,同时存放央行的货币现金减少,不会派生存款。

当银行在二级市场购买国债时,若交易对手同为银行机构,则银行体系的存款不会发生变化;若交易对手为非银行类机构,则会派生出与债券额度相同的存款。

当银行购买企业债券或者公司债券时,若交易对手为非银行类机构,就会派生出与债券额度相同的存款。若交易对手同为银行,则整个银行体系的存款总额没有发生变化。

同业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间的资金往来行为,主要分为

  • 同业拆借
  • 同业存放
  • 买入返售

影子银行是指至少部分游离于传统银行体系之外的,由一些机构、工具和市场组合而成的信用中介。

国内“影子银行”大多指从事金融中介活动,具有与传统银行类似的信用、期限或流动性转换功能,但未受巴塞尔 III 或等同监管程度的实体或准实体,具体有银行表外理财、非银金融机构理财计划等。

商业银行表外理财,实现商业银行表内资产和负债的表外化,从而规避表内监管指标的限制,这也是国内影子银行体系的核心。国内银行表外理财资金主要以两种方式投向资管产品,通道业务或委外投资。

商业银行表内监管

商业银行主要受到银保监会央行的监管。银保监会对商业银行的监管体系主要是基于《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试行)》和《商业银行监管评级内部指引(试行)》,央行对商业银行的监管体系主要是 MPA 考核。

商业银行的监管分为三类:

  • 表内监管
  • 流动性风险监管
  • MPA 考核

《核心指标》实施风险监管分为三个层次:

  • 风险水平
  • 风险迁徙
  • 风险抵补

《内部指引》借鉴了国际通用的“骆驼(CAMELS+)评级体系”,评级体系主要分为六个部分:

  • 资本充足状况(Capital Adequacy)
  • 资产质量状况(Asset Quality)
  • 管理状况(Management)
  • 盈利状况(Earnings)
  • 流动性状况(Liquidity)
  • 市场风险状况(Sensitivity to Market Risk)

以《内部指引》的 CAMELS + 评级指标为主体框架,补充《核心指标》的一级指标,并引入《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相关规定,监管指标分为三大类:

  • 资本充足类指标
  • 资产质量类指标
  • 盈利指标

资本充足类指标

资本充足率监管是整个银行业监管体系中最为重要的指标,资本充足指标主要包括

  • 资本充足率:(总资本 - 对应资本扣除项) / 风险加权资产
  • 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 - 对应资本扣除项) / 风险加权资产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 - 对应资本扣除项) / 风险加权资产
  • 杠杆率:(一级资本 - 一级资本扣减项) / 调整后的表内外资产余额

资产质量类指标

贷款是银行最主要的资产类别。

不良贷款率 = 不良贷款余额 / 各项贷款余额

商业银行授信集中度主要包括三个:

  • 单一客户授信集中度:最大一家集团客户授信总额 / 资本净额
  • 单一客户贷款集中度:最大一家客户授信总额 / 资本净额
  • 关联授信比例,又称全部关联度:商业银行全部关联方的授信总额 / 资本净额

XXX 类贷款迁徙率 = 期初 XXX 类贷款向下迁徙金额 /(期初 XXX 类贷款余额 - 期初 XXX 类贷款期间减少金额) \(\times\) 100%

(XXX:正常/关注/次级/可疑类)

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 = 实际计提贷款损失准备 / 贷款应提损失准备

贷款拨备率 = 贷款损失准备 / 各项贷款余额

拨备覆盖率 = 贷款损失准备 / 不良贷款余额

盈利状况指标

盈利性指标本身属于商业性质,并没有强制的监管要求。

资产净利率 = 净利润 / 资产平均余额

净资产收益率 = 净利润 / 所有者权益平均余额

成本收入比 = 营业费用 / 营业收入

  • 营业费用 = 业务管理费 + 其它营业支出
  • 营业收入 = 利息净收入 + 手续费净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

根据《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无法以合理成本及时获得充足资金,用于偿付到期债务、履行其他支付义务和满足正常业务开展的其他资金需求的风险。

流动性比例

流动性比例旨在引导商业银行保证流动性资产对流动性负债的有效覆盖。

流动性比例 = 流动性资产 / 流动性负债

流动性覆盖率(LCR)

流动性覆盖率旨在确保商业银行具有充足的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能够在规定的流动性压力情景下,通过变现这些资产满足未来至少 30 天的流动性需求。

流动性覆盖率 = 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 / 未来 30 天现金净流出量

LCR 考核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影响:

  • 提高 LCR 分子将会增加商业银行对高流动性优质资产例如国债、政策金融债等利率债的需求,同时降低对二级资产例如同业存单、一般工商企业债等的配置。
  • 做低分母意味着商业银行主动控制现金净流出需求,即寻求长期负债来替代短期负债、寻求稳定性较高负债(存款等)替代流动性较高负债(同业负债等)。
  • LCR 考核趋严或将挤压商业银行同业业务期限错配的空间,利空同业业务发展,倒逼中小型银行去杠杆,鼓励银行回归信贷本源。

净稳定资金比例(NSFR)

净稳定资金比例是对流动性覆盖率指标的补充,旨在引导商业银行的负债端。

净稳定资金比例 = 可用的稳定资金 / 所需的稳定资金。

NSFR 考核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影响:

  • 提高 NSFR 分子端,将会推动商业银行在负债端寻求更为稳定的存款。
  • 降低 NSFR 分母端,将会推动商业银行在资产端多配利率债、无变现障碍的 2A 级资产,例如地方债、评级在 AA- 级及以上的信用债等。

优质流动性资产充足率(HQLAAR)

优质流动性资产充足率旨在确保商业银行保持充足的、无变现障碍的优质流动性资产,在压力情况下,银行可通过变现这些资产来满足未来 30 天内的流动性需求。根据《办法》,其适用范围主要是资产规模小于 2000 亿元人民币的商业银行。

优质流动性资产充足率 = 优质流动性资产/短期现金净流出。

流动性匹配率(LMR)

流动性匹配率衡量商业银行主要资产与负债的期限配置结构,旨在引导商业银行合理配置长期稳定负债、高流动性或短期资产,避免过度依赖短期资金支持长期业务发展。

流动性匹配率 = 加权资金来源 / 加权资金运

分子端,LMR 给予存款最高的折算率,尤其是长期存款。同时,给予短期同业存款、同业拆借、短期同业存单(3 个月内)以最低的折算率。LMR 考核重存款,轻同业存款和拆借;重长期负债,轻短期负债。

分母端,LMR 考核指标重贷款、轻同业拆出(相同期限下,给予贷款的折算率要低于同业资金拆出),表明监管鼓励商业银行直接发放贷款而非通过同业拆出方式。

LMR 考核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影响:

  • 商业银行表内直接购买债券将不影响 LMR 指标,但表内委外或购买债券基金将会降低 LMR 指标,因而边际上不利于表内委外业务和表内基金。
  • 由于分母端给予存放同业、投资同业存单、拆放同业及买入返售较高折算率,商业银行整体在考核时点时将会主动减少资金融出,叠加季末非银机构流动性承压的普遍状况,市场将会出现一定的流动性压力。
  • 商业银行将会寻求降低期限错配,减少同业业务加杠杆。

参考研报

  • 《商业银行流动性系列专题之一 —— 读懂基础货币与信用创造》
  • 《商业银行流动性系列专题之二 —— 读懂商业银行表内监管》
  • 《商业银行流动性系列专题之三 —— 读懂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

猜你喜欢

转载自www.cnblogs.com/xuruilong100/p/9652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