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星|丹尼尔·平克《时机管理》:作者不是《思考快与慢》的丹尼尔·卡尼曼,也不是《心智探奇》的史蒂芬·平克

时机管理:完美时机的隐秘模式 (湛庐文化·财富汇)

作者丹尼尔·平克名字极易跟以下两位知名作家混淆:《思考快与慢》作者丹尼尔·卡尼曼、《心智探奇》《人性中的善良天使》作者史蒂芬·平克。

我看作者的《驱动力》的时候就以为是丹尼尔·卡尼曼的书,还诧异有失水准。这本书一直到看了一部分才意识到误会了或者说被误导了。

如果把丹尼尔·卡尼曼或史蒂芬·平克归入一流作者的话,这位丹尼尔·平克大概是二三流水平。

作者是畅销书作家,写作方法我感觉是找到一个热门话题,寻找相关材料来填充,全书没有作者自己的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不过作者是法学博士,找的资料看起来还比较靠谱。一流作者则是自己有了研究成果或实践经验后总结成书。

全书主题是三个大致相关的话题:

1:人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点的情绪、学习能力、判断力、洞察力会有波动;

2:人在做事过程中的起点效应、半途效应、峰终效应;

3:用节奏感、归属感、意义感实现群体的时机同步

总体评价3星,有一定参考价值。

以下是书中一些内容的摘抄,#号后面是kindle电子版中的页码:

1:   对Twitter用户的语言分析显示,人们的积极情绪通常在清晨最为活跃,此时会感到活力四射、积极充实又满怀希望,这种情绪在下午直线下降,傍晚时又再次回升。#196

2:   比如,研究中一项发现显示,每日通勤时间通常是人们最不开心的时候,而最快乐的时候是和爱侣亲热时。#246

3:   即使研究人员考虑到经济新闻,比如经济增长放缓影响到企业出口,或是企业的基本面情况,比如季度业绩非常糟糕,与会者在下午电话会议上仍然表现得比早上“更消极、更易怒、更好斗”。#302

4:   学生早上参加考试取得的成绩要高于下午参加考试取得的成绩。事实上,每过一个小时,考试成绩都比前一个小时下降一点点。#372

5:   据估计,青少年的睡眠中间点是上午6点甚至7点,与大多数高中学校的上课时间都不匹配。他们的猫头鹰时间类型在20岁左右达到最高潮,然后在余生慢慢回到云雀状态。#464

6:   一直以来,密歇根大学医学中心利用警觉休息防止在下午变成“死亡医院”。特兰伯说,自从实施这种方式以来,医疗质量显著提高,并发症发生率有所下降,医生和病人都更加放心了。#732

7:   低谷时间尤其危机四伏。下午三四点钟发生不良事件的情况明显“更频繁”。上午9点出现问题的概率约为1%,下午4点则是4.2%。换句话说,当某人要向你注射麻醉药物时,他在低谷时出错的概率是高峰时的4倍多。#736

8:   在英国,与睡眠有关的车辆事故每24小时内有两次高峰。一个是夜晚的中间时段,即凌晨2点到凌晨4点,一个是下午的中间时段,即下午2点到下午4点。研究人员在美国、以色列、芬兰、法国等国也发现了相同的交通事故模式。#766

9:   图2-2显示,在一天中的早些时候,大约在65%的时间里,法官会做出有利于囚犯的裁决。但随着早晨的过去,这个比例开始下降。到上午晚些时候,他们做出的有利囚犯的裁决几乎降为零。#819

10:           不是任何午餐都有奇效。最有帮助的午餐休息有两个关键要素——自主和脱离。自主,也就是对做什么、怎么做、什么时候做、谁来做拥有一定的控制权,这对于高业绩尤其是复杂任务至关重要。但是,从复杂任务中抽身出来进行休息同样重要。#912

11:           然而,来自午睡的回报远远不止是警觉性的提高。根据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午睡可以提高大脑的学习能力,打盹者在记忆能力方面轻易胜过了非打盹者。#936

12:           虽然30~90分钟的小睡可以产生一些长期的好处,但成本却很高。有效率的理想小睡时间要短得多,通常在10~20分钟。#954

13:           为什么这么多人深陷麻烦?答案很复杂,涉及生物学、心理学、公共政策等各种因素。但核心原因很简单:这些人都吃了没有开好头的苦。就青少年而言,他们开始上课的时间太早了,这损害了他们的学习能力。#1135

14:           在早上8点30分之前开始上课的青少年学生,健康和成绩都有可能受到影响,从而限制他们日后的选择,改变他们的人生轨迹。#1145

15:           一项研究对明尼苏达州、科罗拉多州和怀俄明州8所高中的9000名学生跟踪了3年。这些学校将上午的课程推迟到8点35分之后,结果出勤率上升,迟到人数下降;学生在数学、英语、科学和社会研究等主要学科上获得了较高的分数,并且在州级和国家级标准化考试中取得了很大的进步。#1176

16:           企业也可以采取这种策略。最新研究表明,新起点效应对团队也适用。24假设某个公司新一季的头儿没开好,为了稳定局面,企业领导者不应该坐等下一季的到来,而应该尽早找一个有特别意义的时刻,作为一个新的起点来彻底摆脱出师不利的影响,#1269

17:           当他们更仔细地研究得分模式时,发现上半场落后球队在半场休息后往往能够立即得分。下半场开始时他们的表现更强劲。#1693

18:           阿尔特和赫什菲尔德发现,首次参加马拉松比赛的人中,“9龄族”的比例高达48%。在人的一生当中,最有可能参加第一次马拉松的年龄是29岁。29岁的人跑马拉松的可能性比28岁或30岁的人要高出两倍(见图5-1)。#1851

19:           快速完成效应:当我们接近终点时,会更拼一些。#1925

20:           峰终定律对一项事物的体验之后,所能记住的只是高峰与终点时的体验,而过程中好与不好体验的比重或时间长短,对记忆几乎没有影响。#1939

21:           因此,当我们与他人通过聊天或TripAdvisor来分享我们的评价时,我们所传达的大部分内容其实是对结果的反应。看看Yelp网站上用户对餐厅的评论,其中相当一部分描述的是顾客就餐结束时的情形,比如意外赠送的餐后点心、结账错误、某个服务员追回顾客归还其落下的物品等。#1951

22:           事实上,不管是29年的恶劣加6个月的善良,还是29年的善良加6个月的恶劣,人们评价吉姆一生的方式没有区别。“人们愿意用短时间的行为表现,来替代一个人长期的行为表现,仅仅是因为前者发生在这个人的生命结束时。”#1971

23:           是的,老年人的社交网络规模要比年轻时小得多,但理由不是孤独或隔绝。背后原因更令人惊讶,也更确定无疑。那就是,一切都是我们自己的选择。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我们意识到人生终点的临近,我们开始编辑自己的社交关系。#1996

24:           当时间变得稀缺有限之后,就像生命进入第三幕,我们会调整现在,追求不同的目标,比如情感满足、享受生活、意义感。这些新目标让我们“在选择社交伙伴时极其挑剔”,并促使我们“系统地打磨自己的社交网络”。#2019

25:           过去几十年来的多项研究发现,大约4/5的人“倾向于用坏消息开头,好消息结尾,而不是相反。”28不管是等待检验结果的病人,还是等待期中测验成绩的学生,我们的倾向都很明显:首先是坏消息,最后是好消息。#2045


更多良心书评参见我的公众号:左其盛经管新书点评

猜你喜欢

转载自www.cnblogs.com/zuoqs/p/9557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