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大家描述一个故事:一个7年的杭漂生活工作真实感受,杭州到底适不适合你!分割线以下是前文的一些补充和回复。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杭州7年,老家信阳,毕业第二年就来杭州生活和工作,就生活工作聊聊自己在杭州的体验,纯属个人愚见,见谅。

生活吗,自然而然跑不了衣、食、住、行、用、玩了,就一个一个介绍好了。

一、衣

本人IT男(非程序员),工作生活都是休闲和运动装为主,除了结婚穿过正装,其余时间没穿过,衣服大部分都是优衣库,物美价廉,穿着也舒适,杭州衣服无非四个地方:

1、杭州大厦之类高端商场,本人很少去,陪土豪朋友去过两次,男装很多衣服一件差不多能买我一年的了,消费不起,不评价,根据个人实力来;

2、银泰之类的综合体,卖衣服的多,买的人少,虽谈不上门可罗雀,但至少不用排队,优衣库也分布在这类综合体里面,人气稍微高一点,但基本也没有排过队;

3、路边店及四季青,二者没啥区别(品牌店除外),路边店很多也是四季青拿货,换牌再卖(一个做服装的朋友说的),自己买的少,也不了解,四季青批发多,零售也有,陪老婆去过几次,实在是太累,没啥兴趣;

4、淘宝之类的电商,买过几次,没法试穿,也有买了穿不了,或者与图片不符的情况,也懒得退了,后面就没有再尝试过了,就衣这一块,电商有电商的优点,方便快捷,但是体验谈不上;鞋子基本耐克,一般实体店买,天猫没买过;老婆有不少衣服淘宝上买的,很多也就穿了一两次,反正也不贵,小孩子的衣服基本上是天猫(其余也没得选),小孩长得快,大的穿完小的穿;也算勤俭持家;

二、食

杭州本地菜称为杭帮菜,本人吃不大习惯,杭帮菜酱油打底,也有很多有醋,主要酱油吃不习惯,我们一家一年也吃不了一瓶酱油,外面朋友吃饭有时候杭帮菜,感觉一顿差不多能吃到我在家里一年吃的酱油了,西湖醋鱼吃不下去,东坡肉(酱油泡肉)偶尔吃,各种外地菜馆吃得多,尤其衢州菜,辣的很爽,很多老家的朋友都喜欢吃,聚餐最多的地方也是衢州菜馆,三头一掌,衢州菜的代称,哈哈!至于醋,我在山东上学加工作共5年,能够接受,但谈不上爱好;平时请同事、朋友吃饭,人均80-100,也就外婆家、老头儿、金桔之类的,稍好一点的也有,消费次数有限,日常餐饮,个人感觉杭州吃的成本不低,包括其他一线城市来的同学和朋友,反倒惊讶,杭州吃个饭比他们那里还贵;至于家人饮食,老妈掌勺,家乡风味。

三、住

这两年住的成本越来越高了,租房市场乱的一逼,中介基本都是吃完房东,吃租客,来杭州换过两个个租房的地方,第一个房东,每次只签一年,不多签,第二年房租铁定要涨,至于涨多少,看房东心情,后面因为生了小孩,大的小的两个小孩再加三个大人一起有点挤,换了个地方,我去,住了三年多,期间,房租水电按时交纳,房东说支付宝提现要手续费,我还专门改银行卡把房租打给他,换租的时候,提前一个月跟房东说了,没到合同约定的退租日期,退了房子,2500押金不退,真是日了狗了,不过还好钱不多,好几个朋友也遇到过这种情况,而且基本都是押金要不回来,不了了之,现在住同事的回迁房,没那么多鸟蛋事情;至于买房,一提起这个事情,估计杭州没房子的都头大,听到的永远是涨涨涨,本人也是,11年毕业,前三年没啥钱,也没存多少钱,父母农民,没啥余钱,15年结婚,自己掏钱(老家办的婚礼,前前后后15万左右,自己掏的),16年买了个车(13万多,自己掏的),外加生了大宝,老婆也辞职了,17年意外又特么生了个二宝,老妈过来带大的,老婆带小的,望着越来越高的首付,也就只能租房了,18年弟弟开店,外加借给朋友的救急的总共15、6万,手下现金流10万,外加理财之类的乱起八糟的有10万左右,老婆的钱也借给他叔叔了,10万左右,全部财产50万不到,离摇号首付差一大截,只能望房兴叹了,偶尔关注一下房事,不敢下手;至于房子的未来之路,我是刚需,可惜现在买不起,我还跑去买了本《大癫狂:非同寻常的大众幻想和群众性癫狂》给自己安慰安慰;

四、行

我觉得杭州吐槽最多的也是这个吧,堵堵堵,早晚高峰,高架堵地面也堵,我自动挡,开到过两次腿抽筋,亲身体验,早高峰7点以后出门基本就挂了;特别下雨天,交通简直就是一坨屎,滨江萧山就不用说,雨稍微大一点,半个车轮子都在水里面,有一次一个大学室友结婚,票提前订好了,下雨了,外加晚高峰,为了赶上高铁,出租车,公交车,地铁轮番上阵,最后还是没赶上,后面又没票了,错过了室友的婚礼;至于限号、限牌,我觉得没啥鸟用,瞎折腾,路不行,限什么都没用,除非跟G20一样,大家都回家了。地铁从一号线到现在我也不知道开了多少线,一样没啥变化,该堵还是堵,公交也一样,每天通勤的时间成本太高,公司9点上班,5:30下班,来回路上至少俩小时;至于很多初次来杭州的,都说杭州车让人做的很好,看这个觉得杭州素质比较高,我觉得素质高不高,这个没啥好评论的,哪里都有素质高的,哪里也有素质低的,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不评论。至于应不应该让人的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素质一般,但是我也会让,因为一本驾照顶多四次未礼让行人,罚款不算;停车难,停车贵,一天三十起步吧;每年违停累计额2000多块,真不是故意违停,实在是没地方停,最后聊一下自行车,杭州本地小红车,刚来的时候很喜欢骑,只是还车有点难,后面没怎么骑,至于共享单车(说点题外话),吹到新四大发明上去了,现在一地鸡毛,丢弃的到处都是,玩的都是拉人头拆东墙补西墙的把戏。至于共享经济,认识两点足够了:1、资本逐利;2、风口上的猪能飞起来,不是猪厉害,是风厉害。

五、用

平时工作较忙,兴趣爱好也不是很广泛,每个星期打一场羽毛球,抽烟,两天一包硬壳长嘴,所以用这一块就少了很多了,但并不意味着我一个人的开销小,我特么觉得杭州开销就没有小的,我一人每月开销顶其余四个,平时最多用的也就支付宝,虽说方便,但感觉是个大坑,花起钱来,根本就不知道心疼,只是每个月还账单的时候会痛一下,下个月照旧;闲下来就看看书,书籍大学之前基本都是当当上面买的,前段时间听说李国庆把当当给卖了,哎,国内唯一一个卖书卖的稍微好一点还不干了,后面改亚马逊了,kindle也在用,但是感觉还是不如纸质书籍,也从浙大图书馆和浙江图书馆办了借书证,但是借了很久没还,经常超期。日用品,老婆有时候去超市,大部分时间京东买,京东送货到家,上午下单,下午到家,省了我很多事情,虽然我在杭州,还真没怎么用淘宝,老婆稍微多点,至于为什么,因为体验不爽,第一淘宝假货太多,虽然京东也有,但相对来说少很多;第二,感觉菜鸟现在成精了,蜂巢一放,短信一发,我去,小区那么多幢,基本每幢下面都有蜂巢,下班累个半死,还得他么的去找在哪个蜂巢,我家天天有人,电梯送上去又不会死;其他的用,哎,普通家庭,也想不起来其他还有什么了。

六、玩

我平时跟来杭州出差或者玩儿的同学朋友说,杭州除了好玩,其他就没什么了。

1、景色宜人,自然景观一个西湖景区,够转很长时间了,当然我也就来杭州头两年去过几次,后面就没怎么去了,去了反正是看人头,又堵,很多出租车师傅都不去;这两年的兴起的灯光秀,估计很多人也就开车经过的时候看看,专门跑去看的人应该不多。

2、商圈,反正也在西湖边上,去了也基本是人头,很少去,也没兴趣;

3、夜生活,额,杭州有夜生活么,晚上10点以后,就人烟稀少,11点以后,秋石高架从南开到北四十分钟,白天是这个时间的两倍。我们自己也就有时间的时候短途自驾游一下,尽限杭州周边,毕竟两个拖油瓶,哪儿哪儿也走不远啊!

说了这么多杭州生活,说说杭州工作吧。

先说说杭州总体的产业情况吧,本人私企IT行业非程序员岗位,其他行业了解不多,感觉杭州知名的私企产业虚多实少,除了阿里、网易、还有几个卖摄像头的,吉利汽车、娃哈哈、H3C,其他好像也没啥能叫的上的名头的公司,所以先打断一下大家的幻想,杭州不是所有厂子都跟猫厂工资一样,杭州最真实的一句话就是,一流的消费(一线城市基本都呆过,杭州消费还真不比一线低),二流的房价(为了追赶一线,据说要捅到均价5万,租金也一样追赶),三流的城市(既不是政治中心,又不是金融中心,产业多样化不如深圳,广州),不入流的工资(本地人基本不靠工资),不要光看G20宣传片,G20的9月6号早上,我特么开车以为大家都还没起床呢!

说说杭州的IT行业(个人理解)还有我的现状吧

1、猫厂与杭州

杭州做IT的估计都活在猫厂的阴影下面,猫厂吃肉喝汤,其余的IT企业再去分他不稀罕的。猫厂对杭州的意义,不用我说了,不然怎么对得起移动之城的说法呢,不可否认,猫厂改变了很多,也带来了很多便利,但是前提是他是一家公司,本质是追求利润,没有猫厂,鹅厂或者狗厂也能改变,趋势使然。所以厂长的话,再怎么好听,前提是资本逐利,对内,猫厂总部晚11点灯火通明,(考驾照科目三训练,晚11点多次路过,亲眼所见),对外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我指的是在杭州,参见本段第一句);以至于很多人一提到杭州,首先会想到猫厂,想到高工资,完全想多了,第一先考虑你能不能进去,其次考虑进去了能不能适应,其三,猫厂上班的就那么多人,拿薪水的人也是要符合正态分布的,本人去猫厂滨江基地培训一周,总厂培训两天还是三天,忘了,唯一记得就是餐厅好多吃的,其他的跟我们一样,都背双肩包,都是行色匆匆,出了猫厂,没啥区别;本人公司跟猫厂也有合作,猫厂的线上流量掐断后,整个部门基本就解散了,10几个人的团队,换了又换,不是同一部门,还剩几个人,没怎么注意。

2、杭州IT行业的竞争,可以用惨烈来形容,特别是这两年,今年估计除了猫厂,就我了解的这个行业的其他私企,大环境的逼迫下,都在苦苦度日支撑,包括本人所在的公司,用哀鸿遍野来形容也不为过。至于提到的杭州创业之都,不创业不知艰,奉劝各位准备创业的未来老板做好心理及生理准备,这两年不是最佳时机,还是保存弹药为佳;特别是实体经济,当然更不建议去玩虚的,杭州就是虚的太多,实业空心化严重,浪尖上日子好过,浪过了,基本就裸泳了,经济危机的周期也差不多到了,小心谨慎不为过,有强大实体经济支撑的日本都失落的几十年,覆巢之下,岂有完卵!在有没摸清一个行业的门门道道之前,别轻易进入,要当韭菜也不是这么个送法!

3、本人自己工作,技术岗,非程序员,小公司150人左右,自由时间相对来说多一点,加班常有,但基本不出差,每年工资(本职工资)到手看收成,好的时候20万左右,差的时候12、3万的样子,也就够日常开销,老婆全职带两个小孩(没办法,大的2.5岁,小的7个月),老妈帮忙带大的,以及做做家务,在杭州这个工资属于中等,没有偏上偏下,时间自由的好处就是,本职工作完成了,就没事儿了,可以干其他工作了,当过合伙人,分红也是看业绩,去年分了1.5万,今年稍微好点,估计到年底能有个4-5万的样子,外加其他杂七杂八的技术收入3-4万;所以房子的事情一时半会儿还考虑不上;

4、杭州的城市定位,G20+亚运会,杭州想借此机会冲向一线,本人感受,除了房价在追赶一线,其余的和一线差的不是一点半点,无论人口数量、城区面积、城市规划,产业多样性,和一线城市差的不是一点半点,经济总量也就在前十徘徊;顶多算个二线,不能再多了(本人一线城市都呆过,虽然时间都不长,但是至少从直观感受上还是能区分的)。人口流入倒是全国第一,但也不能只看流入不看流出吧,这两年大拆大建,生活成本突然增高不少,流出人口自然也不少,本人感觉,2017年以后,杭州城区外来人口肯定是在减少的,毕竟生活成本在那里,本人认识的好几个原来帮我们施工的工人,都离开杭州了,普遍的反馈就是,房租太高,一半收入给房东了,不适合呆了,至于未来想来杭州工作的,前段时间听说很多北漂转移到杭州了,觉得挺佩服的,杭州的生活压力不亚于北京(房子除外),至于户口,杭州的集体户口也没啥用,本人就是集体户口,买房落户得等房贷还完了才给落户;换一个生活的城市,隐形成本其实非常高的,毕竟你原来的圈子和积累的资源,基本没有用了,又得经历磨合期,重新建立新的圈子和资源,35岁之前靠能力,35岁以后靠的是圈子和资源,划算不划算,来之前请自行考量,反正压力是真实存在的,而且杭州除了猫厂,其余也想不到什么好的去处!

哈哈哈哈,啰里啰嗦一大堆,总之,杭州没有宣传中的那么好,但也没有很差,G20之前的杭州宜商宜居,G20之后就跟全国一样,大拆大建,到处挖挖挖!欢迎来到杭州,但也请做好准备!

————————————————————————————————

周一,周二比较忙,偶尔看看知友的回复,这是本人在知乎的第一篇文章,没想到会有这么多点赞和回复,在此谢谢各位,也非常感谢能与各位继续交流。只因前段时间看了一句话,读书是输入,写作是输出,做为一个学通信的,觉得蛮有道理,所以就写了前篇文章,起意太匆忙,只是根据个人经历、体验来谈的感受,加之本人偶尔会翻出去看一些同一事情的不同角度的报道,可能部分文字太过乖张,如有叨扰,再请见谅。

出于对文章负责的态度,同时也借知乎这个公共话语平台,在此统一回复一些知友的评论,写一篇一个三十而立的普通人的个人生活工作体验,无关乎对错,为避免误解,尽量不提杭州,也非常真诚的希望能和各位知友交流,共同进步。

关于杭帮菜,没有diss的意思,我只是吃不习惯,请同事时会照顾多人口味,选大家习惯的那几家餐厅,老家朋友聚餐,多吃衢州菜,关于东坡肉,我说成酱油泡肉,这个我承认错误因为我偶尔吃,一直以为那个汤是酱油,即使吃也只是吃肉,不要那个汤,所以描述错了,见谅。

至于为何选择杭州,我自己也没有想到会来杭州,刚毕业时,父母让留在老家联通(需要花钱动用关系),哈哈,总有一种脾气叫不服,当然现在也不服,但没了当年的那份青涩;山东呆了一年后,进入了迷茫期,后来高中上下铺的兄弟建议我来杭州玩玩,顺便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工作,玩了一个多星期,两个星期不到,进了现在这家公司。关于滚回老家的问题,可能这篇文章部分的偏颇之处,引起部分人的反感,带有部分情绪来评论,至于滚不滚回老家的问题,估计我在老家发表类似的文章,该有人让我滚出地球去,借用知乎评论提示语,友善的评论是交流的起点!

关于杭州是一流城市二流城市的问题,可能我交代的不够清楚,个人的分类如下,一流城市:国内永远是政治中心,北京,决定国家和国民命运的地方,二流城市;金融中心,财富聚集地,上海、香港两个,三流城市,区域经济中心,如果这样解释还是不够清楚的话,打个简单的比喻吧,假如发生战争,敌我双方对战时,除了重要的军事基地之外,先遭殃的是哪里就可以区分。至于一线还是二线,对我这普通百姓没有意义,我也停止对此事的评论!

关于杭州车让人的问题,车让人是交规;杭州是严格执行的而已,起因听说是追踪到多年前的70码,具体不是很清楚;堵车的结果就是排队,同是也出现了插队,别车的现象;

关于为什么没有先买房,后结婚,买车的原因,后文细说;

关于夜生活,其实最为怀念的还是毕业在济南的那一年,前后进同一部门的同时都是毕业生,四个人,工作也忙,也累,经常加班到晚上10点以后,四个人就在路边吃大排档,吹天侃地,都是单身汉,穷并快乐着,现在无论如何也找不回当年的那种感觉了;至于酒吧,我不适合,婚前去过一次,那个音量会使我的心跳加快,我自己能感觉到;至于有些人说的其他的不可描述的,本人不喜,应酬两次,从那以后,再未踏入,绝未越界,而且都是跟老婆提前打好招呼,一次金碧辉煌,一次和平广场,名字记不住,本人那时已醉!

关于消费高低问题,可能我忘了提及是日常普通消费,因为普通人不会每天都去餐饮店吃饭,而且也是个人经验,曾经因公去北京国二招开会一周(有兴趣的可以搜搜国二招在北京的哪个地段),早餐店路边摊,也去体验了一把庆丰包子,我才有此说法的,并不是无端胡说,上海去的是静安,广州是越秀;深圳是宝安;

关于收入问题,后文细说;

关于杭州的实业问题,我本身处于IT行业,确实概括的可能不是很全面,但是不可否认,阿里盖过了很多IT企业的风头,另外关于diss了几家安防企业,本意不是,是玩笑话,因为本人和3家中的两家打交道比较多,一家产品线丰富的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同一产品换名换界面叫就是这个,然后也可以是叫那个),另一家,经常出现找研发要排队,哎,衣食父母不让我们排队啊!这两家都是比较不错的实业,一家在做AI,一家在造跑车!

关于二胎(讨论前提,已经怀上)

关于这个问题,本人80末,周围二胎:一胎比例接近1:1,本人其实也非常纠结,包括周围同事朋友生二胎(有意无意)的,都非常纠结,我的父母也问我是不是太赶了,大的才1岁多。我和老婆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决定,因为已经有了一胎,我和老婆深知养育之苦,相信每位做父母的都会有此体验,我甚至有过动摇,但最后还是坚持生下来了,很多知友的评论说没房还生二胎,这个问题其实说的太简单,其一,当你的一个决定能左右一个生命的话,可能每个人都会犹豫,其二、老婆说她愿意再苦三年,带过小孩的肯定知道说出这句话需要多大的勇气,做出多大的牺牲;生下来之后发现其实之前的担心有一部分是多余的,当然在此我不是鼓励大家生二胎,绝无此意,老婆因为刚刚带过大的,不会像以前那样手忙脚乱,加上妈妈过来搭把手,大的小的目前都带的很好,累确实是累,好在在老婆的悉心照顾下,两个小孩都非常健康,大的2.5岁,只去过两次医院,一次半夜发高烧,市一急诊,一瓶水果味的退烧液,红色的,喝了小半管,第二天好了,一次是去年年底,自己玩卧室门,手夹了,肿的老高,去儿保,我从富阳项目现场飞奔到医院,医生捏了捏,骨头没事就回来了,过了一个星期,退了一层皮就好了;小的7个月,前段时间发过高烧,也跟大的一样处理,从床上和沙发上自己滚下来过几次,哭了哭就没事了,其余就是偶尔发烧,物理降温基本都能搞定,其实个人经验,养小孩最怕的就是生病,不管一胎二胎,所以日常的照顾非常重要,老婆也深知这一点,暂时牺牲了自己的事业,从只会煮泡面,到现在的翻着花样给大的做吃的,所以建议有条件的还是将小孩带到一岁左右,或者幼儿园,老人带和老婆带还是有区别的,虽然我妈妈前几年刚帮弟弟带过小孩(弟弟结婚比我早),但是经验、精力不如老婆,并不是强求老人如何如何,所以我才说妈妈过来是搭把手,真正带小孩,还是我老婆,再次感谢老婆大人,至于要不要生二胎的问题,其实个人看来随缘吧,这是一个痛并快乐着的问题,真要问什么东西支撑我这样做这样的决定;1、老婆每天下班问打电话我要不要回家吃饭,大的小的都在家等你;2、下班回到家,大的叫爸爸,然后扑过来要抱抱,小的在一边看着傻笑,3、每天早上5、6点钟两个一起吵吵闹闹,把我吵醒了,然后我三年没用过闹钟了!

关于小孩教育

个人觉得非常重要的一点,三岁之前,能不隔代教育就不要隔代教育了,当然三岁以后也尽量不要隔代教育,三岁小孩子基本能形成自己的性格了,所以三岁看老,江山易改,秉性难易还是很有道理的,跟朋友同事聊天,发现周围基本都有一个坑爹的亲戚家小孩,同事一,表弟(坐标杭州),小时候家里爷爷奶奶带,比较宠,染上赌博,家里还了无数次赌债,去年奉子成婚,期间问同事也借了好多次,大到2000,小到200,多了同事知道他的情况,不借;前段时间听说车子被拉去抵债了,结果如何,未知;本人表弟,现在深圳,小时候姥爷姥姥带,也是宠上天,二舅舅舅妈在他三岁之前就去深圳做生意了,混到初中没毕业,中间没少听说他做的荒唐事,后面就去舅舅舅妈那里,一直无所事事,16年非要买车,而且非要买H9,所有人劝都没用,一定要买,舅舅舅妈觉得亏欠他,买了,去年深圳酒驾,驾驶证吊销半年,舅舅狠心把车买了,24万买14万卖,然后断了他的经济来源,现在开舅舅的小货车帮舅舅送货,舅舅给发工资,去年年底结婚,现在还在舅舅手下;小例子,见笑了,本人正是这些所见所闻,老婆生完大的,跟老婆商量这个事情,她辞职了,专心带小孩,到两个都上幼儿园再去上班;另外一个经验就是,不要强迫小孩子变成你希望成为的那种人,首先我和我老婆也没有变成我们父母希望成为的那种人,其次对小孩子天性养成极为不利,小孩子就应该有小孩子的样子,但是一旦发现有不良习惯的趋势,一定要提前介入,至于是批评教育还是强制措施,根据每个小孩子的脾气来吧;另:大的明年幼儿园,已经接触过一家私立的,还有一家公立托同事的福,也在接触;小的上幼儿园之前,我会解决房子问题的;

关于房子

如上,小的幼儿园之前解决;很多评论说我为什么没有先买房,再买车,车是消耗品,本人了解,只是本人工作性质的原因,经常要跑项目现场,车子两年不到,记得前段时间是公里数是4万6千,市区居多,工作日每天60-80公里左右,还有很多项目现场出租车可以去,回来压根就没有出租车,买车之前,一同事,关系很好的那种,一辆锋范,8年左右,上下班开开,让我自己找二手车评估,评估价九折,外加4套新内外胎,他要换320,本人钱也准备好了,后来因为他在奉化给父母买套房子养老,车子没换,二手车市场本人又不是很了解。结婚问题,我和老婆在一起时间也有两三年了,双方父母虽然没有逼婚,但我们也能感觉到他们的期许,可怜天下父母心,我们自己觉得也应该安定下来了,所以先结婚,至于15年结婚花了近15万,这个为什么记得清楚,因为部分钱是问朋友借的,后面陆陆续续还了,也有评论说花不了这么多,哈哈哈,每个人情况不一样,我碰到过两个人旅一趟游就算把婚礼办了的,也有碰到过双方亲戚约到一起吃顿饭把婚礼办了的,也碰到过酒席就花了10多万的(老家隔壁土豪包工头,儿子结婚请大家吃三天!)至于为何不买房的问题,个人觉得,对于我这刚需,房子问题是个债务问题,我那个时候还不能承受那么多债务,觉得风险太高,超出我能承受的阈值,也对我今后的发展极为不利,(说我胆小,不上进也没有关系),要问我后不后悔,有后悔,但不是很强烈,有得必有失。前段时间丁桥一个神盘蔚蓝领袖开盘,小土豪朋友10万资金打给我救急,再此感谢他的多次帮助,另一做工程朋友的6万(前几年买房时本人借给他6万,之前就已还给我了),此次纯粹借我救急,再加上自己零零散散凑的借的,验资通过,没摇中,资金陆续归还,最近也有一些盘推出,但是太忙,没有特别关注,关于为何没有坚持一定要上车,后面部分再解释,还是说一说身边的买房故事,也算是前面文章里关于杭州房子问题的一个再解释吧,也给自己和各位想在杭州上车的几个案例以及自己的一点点拙见,已上车的和未上车的均有;

合伙公司客户一,台湾人,分公司总监,女,土豪级别,16年的时候因为他们公司要新开职场,参加会议的团队有四家,一家装修,一家办公家具,一家空调,还有一家是我们,客户在聊完项目后,该总监跟装修公司负责人说,台湾杭州来回跑,不方便,又不想一直在这边租房子,想买套房子临时住(注意是临时住),有没有推荐的,要求:4万左右,不低于300平米,她可以现款(注意是现款),知乎上经常有人问,你见过的最豪的能有多豪,这是我见过最豪的,没有之一,前段时间问她下属,去年确实买了,(此类属于不用考虑债务问题的);同事一,哈尔滨人,家里父母出全款,16年西湖区上车,装修钱和老婆自己出,前段时间在借钱装修,(此类有债务,可控);同事二,杭州人,家里原有一套爸爸单位分的房子,比较老,60不到,父母另外有一套小的,也是老的,他和父母分开住,想换套大的,觉得北景园价格可以接受,后涨的离谱,放弃,坐等拆迁,拆迁日期,未知!(此类有心无力,但也无债务,也基本无风险);朋友一,之前一家日企开发岗,现在H3C工作,本家加老乡,先结完婚生完小孩买房,首付借了部分,G20之前在萧山上车,小孩上幼儿园,夫妻还贷,外加养小孩,前段时间外贸朋友生小孩去医院探望,遇到,说H3C现在提倡快乐生活,不要加班,收入受到影响,想换工作,但是不敢!(此类是普通上车族的一般情况,(在债务阈值内,但是风险已经显露)),朋友二,高中同学,婚前买房,14年低位上车,首付借了大部分(刚毕业两三年,确实没钱),16年结婚,拿到钥匙到装修放了2年,今年年初生小孩,14年到18年,五年时间才慢慢缓过来,夫妻双方还贷,外加养小孩,他老婆做外贸,一直想离职单干,但是现在还不敢,也不允许;(拿五年时间缓,看每个人的情况,是愿意付出时间代价,还是愿意早点做事业,现在外贸行业因为RMB贬值,可能好做一些,但是加关税了!),同学一,14年研究生毕业,H3C北京呆2年,去年从北京要求调来杭州H3C,今年年初萧山总价180多万上车(二手,朝阳地铁站还要过去点),首付哥哥的信用贷,外加自己的工作收入,信用贷他还,单身(属于即使有债,也不用太担心的那种),同学二,研究生毕业,招银科技开发岗,招商银行的科技公司,招行停止房贷,但是公司提供贷款补贴,目前在观望,未上车,单身;哈哈,本人,未上车,原因前述;以上几种情况,虽然不全面,但是我碰到的最真实的案例,各位想上车的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在自己债务可控范围内抉择,顺便说一句个人理解,刚需选择合适自己的时机入手,因为有风险,至于说有的刚需上车越快越好的,感觉有点股市里面忽悠不看K线的韭菜一样,房子是重资产,很多上了车的一时半会儿也无法套现,再去撬动更高的杠杆,杠杆游戏非我这类风险谨慎型的能够玩得起的,有人也许会说可以做抵押,我也见过因为投资服装厂失败,房子被法院强制执行,40多岁的男人在法院立案大厅抱头痛哭,说老婆孩子没地方去的;

关于家庭风险

其实我一直担心的也是这个问题,全家主要靠我一个人收入,目前是这样,小的上幼儿园,老婆才能出来工作,生活总有许多无奈,但我也学会了有取有舍。最近几年慢慢接触金融和理财,对风险问题也日益谨慎,我也尽我能力之内的考虑规避风险,从16年起,5万的风险备用金,到现在慢慢累积到10万,也就是我前面说的现金流,而且会根据收入慢慢增加,作为不可预计风险的实时现金流,但愿永远用不到,但是我会一直保留即使买房也会保留,怎样才算是不可预计风险,举两个最近的例子,一个是前天天晚上发生在杭州城西的事情,杭州城西发生重大交通事故 已造成2人死亡13人受伤 一个是前几天发生在桐庐的事情 浙江桐庐 廊桥桥顶坍塌 8人死亡3人受伤 愿逝者安息,无意冒犯逝者,碰不到归碰不到,碰到了就是100%,我和老婆除了社保之外,暂时每年都是消费型保险,主要是大病医疗,也不贵,外加意外,两三百一年一个人,爸爸妈妈也是,两个大人四十岁左右考虑养老商业险,两个小孩子大的去年买了个华夏的大病,20年,每年4000左右,还是能够接受,小的一岁左右,也要考虑了;在这里并不是忽悠大家去买保险,但是要有这个意识,尤其是大病,前段时间热文《北京中产》,确实现实,也很残酷;杭州四套房子的人,兄弟相称,无兄弟之实,却有兄弟之情,我比他大两个月,父亲去年体检身体出了点状况,他跟我说起这件事情的时候,他说他突然感到了恐惧,不幸中的万幸是早期;本人两位亲戚,两年前癌症相继已经去世,年级均不是特别大。

关于收入

本人分三块,一份本职,一份合伙,一份私活,股票前段时间已经清仓,小数目试水,打平,因为太忙,无暇顾及,而且本人风格也不是适合这种激进型的,但会每天关注财经类的新闻,定投一部分,小有亏损,货基一部分,意义不大,本职工作数字就已经被diss了好多遍,因为是(销售型)小公司的基层技术管理岗,个人感觉已经到了天花板,数字更好的也有,因为本人不习惯坐班和出差,基本都婉拒了,所以现在这个数字也就这样了,其他两项我就不提了,免得再被diss一遍,合伙占30%比例,本来大头要我技术入股,不出资技术折算成30%,但是我坚持要按比例缴纳,并写进了股权书里,现在根据项目大小按比例出资和分红,至于私活,正如我前文所讲,35岁前靠能力,35岁后靠圈子和资源,所以不要轻易放弃你的积累,任何一个行业,只要你摸清里面的门门道道,都是有机会的,以下是微信这两天的微信截图

关于压力

压力,有,肯定有,而且我碰到的人都有,本人也一样,无关乎房子,车子,票子;事业部BOSS,日子好的时候年终奖300万,但是最近收款邮件每天发;一个工程合作伙伴,一套在运河边上,湖墅北路附近,一套城北,车子60多万普拉多一辆(进口)另外朗逸和尼桑的工程车给工人开,有时候开着普拉多来爬吊顶拉线,三层的脚手架,工人上去腿抖,绑上安全带,自己上,如果不是我亲眼见,我也不信,在我看来,有房有车,有存款,但是他也告诉我压力大。这也许就是大家所说的焦虑吧。个人的处理方式是找一两项自己喜欢的事情做,不要带着目的性刻意去做,纯粹是喜欢的那种,可以排解很多压力,本人很幸运,比较喜欢目前的工作,所以工作上一般我很少去抱怨,遇到问题努力解决问题,就本职工作来讲,这么多年下来,其实,最后发现,只要问题无关生死,最终都是有解决办法的,想通了这点,就可以释然了,其余就是如何解决,花多大代价解决的问题了;本人喜欢阅读,而且是纸质书籍,另外喜欢跑步,大学开始一直坚持了7年,每个星期不固定,但是基本是3-4天,每天6公里左右,老婆生完小孩后,慢慢变懒了,现在属于晒网远远多于打鱼性质;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eixin_42600182/article/details/81364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