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下磁盘分区、格式化、挂载、删除分区、卸载

1. 显示当前主机目录

   df -h

2. 磁盘分区

   2.1 显示机器当前的磁盘: 

    fdisk -l  

  指定磁盘显示:fdisk -l /dev/xvdb   

   2.2 fdisk 分区 /dev/xvdb:

   fdisk /dev/xvdb
   m
   n

   p

   w

m: 查看所有的命令列表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回复: 1836770 查看本文章

n:创建一个新的分区

p:主分区,一般有4个分区,3个主分区,1个扩展分区,一般扩展分区把剩下的都归给扩展分区

w:保存

在分区的时候,可以指定每个分区的大小

磁盘 /dev/sda:64.4 GB, 64424509440 字节,125829120 个扇区
Units = 扇区 of 1 * 512 = 512 bytes
扇区大小(逻辑/物理):512 字节 / 512 字节
I/O 大小(最小/最佳):512 字节 / 512 字节
磁盘标签类型:dos
磁盘标识符:0x000a47ad

   设备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sda1   *        2048     1026047      512000   83  Linux
/dev/sda2         1026048   125829119    62401536   8e  Linux LVM

start 和 end 是指扇区,两者差值就是扇的个数。 一个区扇大小*512 (如下)。blocks 是单位kb,512000就是kb,相当500M 空间。 (end-start)*512/1024=bloks 

扇区 of 1 * 512 = 512 bytes


3. 建好分区后要格式化分区,建立文件系统

mkfs.xfs -f /dev/sda1


4. 挂载

创建目录 mkdir /data

mount /dev/sdb1 /data/  注意data后面/

5. 查看挂载情况

df -hT

6  修改一下系统配置加入下列行到/etc/fstab,让系统启动后自动挂载,否则有可能会掉啊

/dev/sdb1  /data xfs  defaults  0  0


7. 卸载

umount /dev/sdc2  

卸载了,其实还可以挂载,而且数据还会在的

8. 删除分区

fdisk /dev/sdc  
m  
d  
1  

d  

输入 w  保存,这个时候分区以及删除了,可以重新创建了

9. 查看所有挂载

mount

mount |grep 

10。  驱动正在工作 无法立即生效,需要重启系统 或者使用partprobe:

partprobe命令

在不重启的情况下重读分区

[root@localhost ~]# partprobe
-d:不更新内核;
-s:显示摘要和分区;
-h:显示帮助信息;
-v:显示版本信息。

mkfs命令

在设备上格式化成指定格式的文件系统;  centos 7以后的版本默认使用xfs格式  ;也可以指定 ext3\4格式

fs:指定建立文件系统时的参数;
-t<文件系统类型>:指定要建立何种文件系统;
-v:显示版本信息与详细的使用方法;
-V:显示简要的使用方法;
-c:在制做档案系统前,检查该partition是否有坏轨。
因为我格式化的格式为xfs,所以使用mkfs.xfs命令。如果已有其他文件系统创建在此分区,必须加上"-f"参数来覆盖它。
mkfs.xfs -f  -i size=512 -l size=128m,lazy-count=1 -d agcount=64 /dev/xvda3
-i size=512 : 默认的值是256KB,当内容小于这个值时,写到inode中,超过这个值时,写到block中。
-l size=128m :默认值的是10m,修改这个参数成128m,可以显著的提高xfs文件系统删除文件的速度,当然还有其它,如拷贝文件的速度。
-d agcount=4 : 默认值是根据容量自动设置的。可以设置成1/2/4/16等等,这个参数可以调节对CPU的占用率,值越小,占用率越低;因为我的硬盘为2T的大硬盘,所以设置64;
-l lazy-count=1: 值可以是0或者1;默认值是0;在一些配置上显著提高性能;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zhuchunyan_aijia/article/details/80765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