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概述-------第一节--1.2互联网概述

一、1.2.1 网络的网络

计算机网络(简称网络):由若干结点(Node) 和连接这些结点的链路(Link) 组成。网络中的节点有计算机,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
网络与网络之间可以通过路由器互连起来,构成了覆盖范围更大的计算机网络,称为 互连网,也是 网络的网络(networks of networks)。这样也就实现了第一节提到的 连通性
有时候为了讨论的方便,将计算机画在云的外面,与网络相连的计算机称为 主机(host),云的里面只剩路由器和链路。
总结一下就是,网络将计算机连接起来,互连网通过路由器将网络连接起来,与网络相连的称为主机。
对于网络互连并不是简单的在物理上互连,还应该安装很多软件,使得计算机能够互相交换信息。
internet(互连网):是一个通用名词,泛指由多个计算机网络互连而成的计算机网络。通信协议可以任意选择,不一定是TCP/IP。
Internet(互联网,因特网):是一个专业名词,指当前最大的互连网。采用TCP/IP协议族作为通信规则。

二、1.2.2 互联网基础结构发展的三个阶段

互联网的基础结构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讲。
第一个阶段是从单个网络ARPANET向互联网发展的过程。APRANET最初是一个分组交换网,后面开始研究多种网络互连的技术,这就是互联网的雏形。1983年TCP/IP协议成为ARPANET的标准协议,使用该协议的计算机都能够利用互联网相互通信,1983年称为互联网诞生元年。

第二个阶段的特点是建成了三级结构的互联网。分为主干网,地区网,校园网(或企业网)。后续将互联网的主干网络转交给私人公司经营。

第三个阶段的特点是形成了多层次ISP结构的互联网。当政府机构不再负责互联网的运营时,互联网服务提供者(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 出现了,既是商业公司。

ISP从互联网管理机构中申请到很多IP地址,当需要上网时,则个人或企业从ISP获取所需的IP地址,然后通过IP地址接入到互联网。

ISP也分为不同的层次:主干ISP,地区ISP,本地ISP
下图是一个具有三层ISP结构的互联网的概述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其中,如果主机A要和主机B进行通讯,要经过以下ISP:
A–本地ISP–地区ISP–主干ISP–地区ISP–本地ISP–B
由于本地ISP通过路由器连接到地区ISP,地区ISP通过路由器连接到主干ISP,通过ISP之间的合作,可以完成所有分组转发的任务。但是如果同一层ISP直接交换,而不经过上一层ISP的话可以更快的转发分组。互联网交换点IXP(Internet eXchange Point) 就实现了这样的功能。IXP的功能是允许两个网络直接相连并交换分组。如上图,右方的两个地区ISP通过IXP连接起来,这样主机A和主机B交换时,不用再经过最上层的主干ISP,直接在两个地区ISP之间搭建高速链路对等交换分组。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始于20实际90年代,由欧洲原子核研究组织开发的万维网(World Wide Web)被广泛使用在互联网上,方便了非网络专业人员对网络的使用,这也是互联网使用数量快速增加的主要动力。

三、1.2.3 互联网的标准化工作

互联网的标准标准是面向公众的,所有的RFC文档都可以从互联网上免费下载。
互联网协会(ISOC):国际性组织,全面管理互联网。
互联网体系结构委员会(IAB):ISOC下的技术组织,负责管理互联网有关协议的开发。
IAB下面设有两个工程部:
互联网工程部(IETF):负责研究短期和中期的工程问题
互联网研究部(IRTF):研究需要长期考虑的问题

所有的互联网标准都是以RFC的形式在互联网上发表的
不是所有的RFC文档都是互联网标准,只有很少部分的RFC文档最后能够变成互联网标准。

制定互联网的正式标准要经过以下三个阶段:
(1):互联网草案:这个阶段还不是RFC文档。
(2):建议文档:这个阶段开始成为RFC文档。
(3):互联网标准: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eixin_47250738/article/details/12582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