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泡排序是一种简单的排序算法。它重复地走访过要排序的数列,一次比较两个元素,如果它们的顺序错误就把它们交换过来。走访数列的工作是重复地进行直到没有再需要交换,也就是说该数列已经排序完成。这个算法的名字由来是因为越小的元素会经由交换慢慢“浮”到数列的顶端。
冒泡排序的流程:
1比较相邻的元素。如果第一个比第二个大,就交换他们两个。
2对每一对相邻元素作同样的工作,从开始第一对到结尾的最后一对。这步做完后,最后的元素会是最大的数。
3针对所有的元素重复以上的步骤,除了最后一个。
4持续每次对越来越少的元素重复上面的步骤,直到没有任何一对数字需要比较。
冒泡排序的优化版本可以通过记录最后一次交换的位置来判断是否需要继续排序,如果最后一次交换的位置在最后一位,说明排序已经完成,无需继续排序。
void bubble_sort(int arr[], int n) {
int i, j;
for (i = 0; i < n-1; i++) {
for (j = 0; j < n-i-1; j++) {
if (arr[j] > arr[j+1]) {
// swap arr[j] and arr[j+1]
int temp = arr[j];
arr[j] = arr[j+1];
arr[j+1] = temp;
}
}
}
}
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 O(n^2),空间复杂度为 O(1)。冒泡排序是稳定的排序算法。
冒泡排序的基本思想是:每一次比较相邻的两个数的大小,如果第一个数大于第二个数,就交换两个数的位置。每一次比较都会使最小的数“浮”到最顶端,最大的数“沉”到最底端。每一趟排序都会使最小的数逐渐“浮”到顶端。
可以如下进行测试:
int main() {
int arr[] = {
22, 34, 3, 32, 82, 55, 89, 50, 37, 5, 64, 35, 9, 70 };
int len = (int) sizeof(arr) / sizeof(*arr);
bubble_sort(arr, len);
int i;
for (i = 0; i < len; i++)
printf("%d ", arr[i]);
return 0;
}
冒泡排序适用于小数据量或部分有序的数据,如果数据量很大或者数据量随机分布的话,冒泡排序的效率就会很低下。缺点是:如果数组已经是有序的或者数组的元素都相同的话,冒泡排序的时间复杂度依然是 O(n^2),效率比较低。另外,冒泡排序中如果一趟比较中没有进行任何数据交换,说明数组已经有序,此时可以提前结束排序,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冒泡排序的效率,这种改进称为优化版的冒泡排序。
总的来说,冒泡排序是一种简单易懂,容易实现的排序算法,但是由于其时间复杂度较高,并不适用于大数据量的排序。在实际应用中,冒泡排序很少被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