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下载2578篇文献!社科院博士神操作致学校IP被封

丰色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

两天时间,从数据库下载文献数量高达2578篇……

北京高校一位在读博士生的“神”操作,直接让学校的IP被数据商封禁。

08c2bc3298149c26b93307d7eb92d3a0.jpeg

而他自己,也因此遭到了全校范围内的通报批评。

同时,这件事情在知乎、微博等平台也迅速成为了热议话题。

1d04874b5caf161ae4bad0d915e1d033.png

这具体是发生了什么?

在校生非正常下载文献,导致学校IP被封禁

这件事发生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不久前,该校突然接到了一家数据商的通报,称“你校IP已被永久封禁”。

2ae1e052ad49763457b61e97813649a3.jpeg

原来,是有人在校园网内非正常地下载了这家数据商的文献。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回复: 14372391 查看本文章

怎么个“非正常”法呢?

根据这家数据商提供的数据显示,有人先在一天中花了137分钟下载了842篇文献,又在第二天花了同样时间下载了1736篇文献。

也就是不到5个小时下了近2600篇

再细算就是平均每分钟下载近10篇,6秒钟1篇。

在数据商看来,这速度明显异常,立马就给该校来了个封禁处理。

而在学校这边,经过校网络中心和图书馆的调查,确实发现有这么一位同学干了此事:来自法学院2018级的一位博士生

与此同时,学校图书馆的《电子资源的知识产权和使用管理规则》也有规定:

不得使用软件工具批量下载电子资源,或以非正常阅读速度连续、集中、批量下载电子资源,或整本下载电子期刊。

校方认为,这位学生确实违反了该规定,且这一行为导致的封禁也严重影响了该校师生正常的学习和科研秩序,并对该校声誉造成了损失。

因此对这名学生作出了下面两项处理:

(1)责令该生向图书馆提交书面陈述和检讨,保证不再犯;

(2)予以全校范围内通报批评。

据悉,此次事件中涉事数据商为全球法律数据库Westlaw Classic,它是由汤森路透法律法规集团旗下美国West出版公司于1975年开发的综合性法律、法规、新闻和公司信息平台。

Westlaw Classic是否真的就此对该校进行永久封禁?

消息称,图书馆正与Westlaw Classic持续沟通中。

这事合理吗?

事情曝光后,迅速在网上引起一大波讨论。

首先,虽然校方没有明确说明该同学是如何做到的,但网友分析称,这速度一定是用的爬虫工具才能做到。

其次,不少人表示这位学生确实该罚。

21826e3e838e42af4dfcc8213c0574ef.png

就如知乎答主@珍惜当下所说,正常渠道正常下载量没问题,两天下2000多篇,属于有意为之的行为,或许目的并不单纯

再者,很多学校都有相应的明令规定,但一些学生都没有注意到或放在心上。

他表示,大家在高校或者公共图书馆之类的场所下载文献还是要遵守相关规定,避免存在恶意行为。

2dbe4b11ff908e5cb62d72f49dcf55c2.jpeg

不过,也有人提出疑问,数据商是否也存在责任:

既然有这样的要求,为什么不对单人短时间下载数量直接系统限制?

言外之意,为什么非要等用户超量了直接封禁?

1c2901e9c1042d135c96378666a09b6c.jpeg

与此同时,还有人把矛头对准了背后的出版商,揪出来一直被人诟病的学术出版商问题,指出下载受限这件事虽然有约定,但本身并不合理。

就如知乎答主@二民所说,学生和科研工作者自己的论文不该像现在这样自己都没有处置权,数据商现在这样本身就是在垄断,国家应该来打破这种垄断。

千万不要弄成只有数据商挣钱的局面。

7fb4aae4eeaaa32d10dfd3e9c9159e3f.jpeg

One More Thing

其实,在几年前,北大也发生过类似的事情。

当时,该校同样是遭到了Westlaw数据库商的警告,称北大某IP地址在极短时间内连续下载了Westlaw数据库的2050个文档,构成超量下载。

经查实,该行为为北大软件与微电子学院2015级的一位硕士研究生。

最终,这名同学删除了超量下载的文献,并写了书面致歉信。

参考链接:

[1]https://weibo.com/1887344341/LBB1ez5Qb?type=comment#_rnd1657508835325
[2]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42506737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QbitAI/article/details/125734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