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性能优化系列(一) ---发现有问题的sql(慢日志和explain分析)

一、为什么要进行数据库优化

1、避免网站页面出现访问错误
由于数据库连接timeout产生页面5xx错误
由于慢查询造成页面无法加载
2、增加数据库的稳定性
很多数据库稳定问题都是由于低效的查询引起的
3、优化用户体验
流畅的网站访问速度,良好的用户体验

二、mysql数据库优化的几个方面

如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A、SQL及索引优化
根据需求写出良好的SQL,并创建有效的索引,实现某一种需求可以多种写法,这时候我们就要选择一种效率最高的写法。这个时候就要了解sql优化
B、数据库表结构优化
根据数据库的范式,设计表结构,表结构设计的好直接关系到写SQL语句。
C、系统配置优化
大多数运行在Linux机器上,如tcp连接数的限制、打开文件数的限制、安全性的限制,因此我们要对这些配置进行相应的优化。
D、硬件配置优化
选择适合数据库服务的cpu,更快的IO,更高的内存;cpu并不是越多越好,某些数据库版本有最大的限制,IO操作并不是减少阻塞。
注:通过上图可以看出,该金字塔中,优化的成本从下而上逐渐增高,而优化的效果会逐渐降低。

三、发现有问题的SQL

先准备一些数据。

打开mysql官方文档。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下过来解压。将里面的sql执行就行。

然后登录mysql mysql -u root -p。通过show variables like '%slow_query_log%';查看一下慢日志查询有没有开启。

mysql> show variables like '%slow_query_log%';
+---------------------+----------------------------------------------------+
| Variable_name       | Value                                              |
+---------------------+----------------------------------------------------+
| slow_query_log      | OFF                                                |
| slow_query_log_file | /usr/local/mysql/data/weiweideMacBook-Pro-slow.log |
+---------------------+----------------------------------------------------+
2 rows in set (0.00 sec)

可以看到slow_query_logOFF状态。通过set global slow_query_log=1;开启慢日志查询。

mysql> set global slow_query_log=1;
Query OK, 0 rows affected (0.02 sec)

再查询一下。

mysql> show variables like '%slow_query_log%';
+---------------------+----------------------------------------------------+
| Variable_name       | Value                                              |
+---------------------+----------------------------------------------------+
| slow_query_log      | ON                                                 |
| slow_query_log_file | /usr/local/mysql/data/weiweideMacBook-Pro-slow.log |
+---------------------+----------------------------------------------------+
2 rows in set (0.00 sec)

日志文件就在slow_query_log_file配置的目录。

通过set global long_query_time =1;设置超过1s的查询时间会被记录到慢日志中。默认是0。(可以根据自己电脑或者服务器的配置设置,因为sql查询速度和服务器配置也是有关系的)

mysql> set global long_query_time =1;
Query OK, 0 rows affected (0.00 sec)

开启慢日志查询的日志。set global log_queries_not_using_indexes=on;

因为我电脑配置的原因,我把查询时间限制设置为0了。然后新开个命令窗口监听一下日志文件。sudo tail -50f /usr/local/mysql/data/weiweideMacBook-Pro-slow.log。然后执行一条sql语句,会发现在日志文件中已经有了。

Tcp port: 3306  Unix socket: /tmp/mysql.sock
Time                 Id Command    Argument
# Time: 2020-01-07T05:52:42.846652Z
# User@Host: root[root] @ localhost []  Id:   151
# Query_time: 0.000146  Lock_time: 0.000066 Rows_sent: 2  Rows_examined: 2
use sakila;
SET timestamp=1578376362;
select * from store;

说明:
# Time: 查询的执行时间
# User@Host: root[root] @ localhost [] Id: 执行sql的主机信息
# Query_time: SQL的执行信息:
Query_time:SQL的查询时间
Lock_time:锁定时间
Rows_sent:所发送的行数
Rows_examined:锁扫描的行数
SET timestamp=1527268014; -----SQL执行时间
select * from staff; -------SQL的执行内容

慢日志生成之后,可以使用mysql自带的工具分析。比如命令行输入(不是mysql命令界面)

sudo mysqldumpslow -t 10 /usr/local/mysql/data/weiweideMacBook-Pro-slow.log

Count: 1  Time=0.00s (0s)  Lock=0.00s (0s)  Rows=2.0 (2), root[root]@localhost
  SELECT * from staff

Count: 1  Time=0.00s (0s)  Lock=0.00s (0s)  Rows=2.0 (2), root[root]@localhost
  select * from store

可以看到一些基本的分析。还可以使用MySQL慢查日志分析工具(pt-query-digest)进行分析。

四、哪些是有问题的sql

1、查询次数多且每次查询占用时间长的sql

	通常为pt-query-digest分析的前几个查询;该工具可以很清楚的看出每个SQL执行的次数及百分比等信息,执行的次数多,占
	比比较大的SQL 

2、IO大的sql

	注意pt-query-digest分析中的Rows examine项。扫描的行数越多,IO越大。

3、未命中的索引的SQL

	注意pt-query-digest分析中的Rows examine 和Rows Send的对比。说明该SQL的索引命中率不高,对于这种SQL,我们
	要重点进行关注。

五、通过explain查询分析SQL的执行计划

1、使用explain查询SQL的执行计划

SQL的执行计划侧面反映出了SQL的执行效率,具体执行方式如下所示:在执行的SQL前面加上explain关键词即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各个字段的解释

id

id列数字越大越先执行,如果说数字一样大,那么就从上往下依次执行,id列为null的就表是这是一个结果集,不需要使用它来
进行查询。

select_type

simple:表示不需要union操作或者不包含子查询的简单select查询。有连接查询时,外层的查询为simple,且只有一个

primary:一个需要union操作或者含有子查询的select,位于最外层的单位查询的select_type即为primary。且只有一个

union:连接的两个select查询,第一个查询是dervied派生表,除了第一个表外,第二个以后的表select_type都是union

dependent union:与union一样,出现在union 或union all语句中,但是这个查询要受到外部查询的影响

union result:包含union的结果集,在union和union all语句中,因为它不需要参与查询,所以id字段为null

subquery:除了from子句中包含的子查询外,其他地方出现的子查询都可能是subquery

dependent subquery:与dependent union类似,表示这个subquery的查询要受到外部表查询的影响

derived:from字句中出现的子查询,也叫做派生表,其他数据库中可能叫做内联视图或嵌套select

table

显示的查询表名,如果查询使用了别名,那么这里显示的是别名,如果不涉及对数据表的操作,那么这显示为null,如果显示为尖括
号括起来的<derived N>就表示这个是临时表,后边的N就是执行计划中的id,表示结果来自于这个查询产生。如果是尖括号括起来
的<union M,N>,与<derived N>类似,也是一个临时表,表示这个结果来自于union查询的id为M,N的结果集。

type

依次从好到差:system,const,eq_ref,ref,fulltext,ref_or_null,unique_subquery,index_subquery,range
,index_merge,index,ALL,除了all之外,其他的type都可以使用到索引,除了index_merge之外,其他的type只可以用到
一个索引。

system:表中只有一行数据或者是空表,且只能用于myisam和memory表。如果是Innodb引擎表,type列在这个情况通常都是all
或者index

const:使用唯一索引或者主键,返回记录一定是1行记录的等值where条件时,通常type是const。其他数据库也叫做唯一索引扫描

eq_ref:出现在要连接过个表的查询计划中,驱动表只返回一行数据,且这行数据是第二个表的主键或者唯一索引,且必须为not 
null,唯一索引和主键是多列时,只有所有的列都用作比较时才会出现eq_ref

ref:不像eq_ref那样要求连接顺序,也没有主键和唯一索引的要求,只要使用相等条件检索时就可能出现,常见与辅助索引的等值
查找。或者多列主键、唯一索引中,使用第一个列之外的列作为等值查找也会出现,总之,返回数据不唯一的等值查找就可能出现。

fulltext:全文索引检索,要注意,全文索引的优先级很高,若全文索引和普通索引同时存在时,mysql不管代价,优先选择使用全
文索引

ref_or_null:与ref方法类似,只是增加了null值的比较。实际用的不多。

unique_subquery:用于where中的in形式子查询,子查询返回不重复值唯一值

H:index_subquery:用于in形式子查询使用到了辅助索引或者in常数列表,子查询可能返回重复值,可以使用索引将子查询去重

range:索引范围扫描,常见于使用>,<,is null,between ,in ,like等运算符的查询中。

index_merge:表示查询使用了两个以上的索引,最后取交集或者并集,常见and ,or的条件使用了不同的索引,官方排序这个在
ref_or_null之后,但是实际上由于要读取所个索引,性能可能大部分时间都不如range

index:索引全表扫描,把索引从头到尾扫一遍,常见于使用索引列就可以处理不需要读取数据文件的查询、可以使用索引排序或者分
组的查询。

all:这个就是全表扫描数据文件,然后再在server层进行过滤返回符合要求的记录。

possible_keys

查询可能使用到的索引都会在这里列出来

key

查询真正使用到的索引,select_type为index_merge时,这里可能出现两个以上的索引,其他的select_type这里只会出现一个

key_len

用于处理查询的索引长度,如果是单列索引,那就整个索引长度算进去,如果是多列索引,那么查询不一定都能使用到所有的列,
具体使用到了多少个列的索引,这里就会计算进去,没有使用到的列,这里不会计算进去。留意下这个列的值,算一下你的多列
索引总长度就知道有没有使用到所有的列了。要注意,mysql的ICP特性使用到的索引不会计入其中。另外,key_len只计算where
条件用到的索引长度,而排序和分组就算用到了索引,也不会计算到key_len中。

ref

如果是使用的常数等值查询,这里会显示const,如果是连接查询,被驱动表的执行计划这里会显示驱动表的关联字段,如果是条件
使用了表达式或者函数,或者条件列发生了内部隐式转换,这里可能显示为func

rows

这里是执行计划中估算的扫描行数,不是精确值。

extra

这个列可以显示的信息非常多,有几十种,常用的有

distinct:在select部分使用了distinc关键字

no tables used:不带from字句的查询或者From dual查询

使用not in()形式子查询或not exists运算符的连接查询,这种叫做反连接。即,一般连接查询是先查询内表,再查询外表,
反连接就是先查询外表,再查询内表。

using filesort:排序时无法使用到索引时,就会出现这个。常见于order by和group by语句中

using index:查询时不需要回表查询,直接通过索引就可以获取查询的数据。

using join buffer(block nested loop),using join buffer(batched key accss):5.6.x之后的版本优化关联
	查询的BNL,BKA特性。主要是减少内表的循环数量以及比较顺序地扫描查询。

using sort_union,using_union,using intersect,using sort_intersection:
using intersect:表示使用and的各个索引的条件时,该信息表示是从处理结果获取交集
using union:表示使用or连接各个使用索引的条件时,该信息表示从处理结果获取并集
using sort_union和using sort_intersection:与前面两个对应的类似,只是他们是出现在用and和or查询信息量大时,
	先查询主键,然后进行排序合并后,才能读取记录并返回。

using temporary:表示使用了临时表存储中间结果。临时表可以是内存临时表和磁盘临时表,执行计划中看不出来,
	需要查看status变量,used_tmp_table,used_tmp_disk_table才能看出来。

using where:表示存储引擎返回的记录并不是所有的都满足查询条件,需要在server层进行过滤。查询条件中分为限制条件
	和检查条件,5.6之前,存储引擎只能根据限制条件扫描数据并返回,然后server层根据检查条件进行过滤再返回真正符合
	查询的数据。5.6.x之后支持ICP特性,可以把检查条件也下推到存储引擎层,不符合检查条件和限制条件的数据,直接不读取,
	这样就大大减少了存储引擎扫描的记录数量。extra列显示using index condition

firstmatch(tb_name):5.6.x开始引入的优化子查询的新特性之一,常见于where字句含有in()类型的子查询。
	如果内表的数据量比较大,就可能出现这个

loosescan(m..n):5.6.x之后引入的优化子查询的新特性之一,在in()类型的子查询中,子查询返回的可能有重复记录时,
	就可能出现这个
 
除了这些之外,还有很多查询数据字典库,执行计划过程中就发现不可能存在结果的一些提示信息

filtered

使用explain extended时会出现这个列,5.7之后的版本默认就有这个字段,不需要使用explain extended了。这个字段表示
存储引擎返回的数据在server层过滤后,剩下多少满足查询的记录数量的比例,注意是百分比,不是具体记录数。
发布了41 篇原创文章 · 获赞 9 · 访问量 2518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eiwei_six/article/details/103872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