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桓说:“等我计划好了”——99.9%的人失败在这里!

01行动,你就已经赢了99.9%的人

如果你被困在一个丛林里,没有地图,也只剩下20天的食物,你想要走出,你该怎么办?

我们先思考10秒钟。

思考分隔线

思考分隔线

思考分隔线

思考分隔线

思考分隔线

思考分隔线

思考分隔线

思考分隔线

思考分隔线

思考分隔线

一般来讲,会有2种答案:一是我得先仔细分析一下周围的形势,最好能找到一张地图,然后再行动;二是稍做思考,边走边找有水的地方,有河流的地方。

第一种人,很可能永远走不出丛林,被困死在里边,而后一种人却有可能找到路径,走出森林。

我们的祖先中,选择后者的人通常活下来的多,也把这种基因留给了我们,只是人类到了这种文明的程度,理性、思辨得到了更大的发展,我们形成一种先思考真相,再行动的能力与习惯。

对于是中午是吃面条,还是米饭,这种确定性相对强的决策环境,这种方式是有效的。

而对于如何选择报考哪个学校、选择哪个找什么工作、哪个伴侣最适合自己度过此生、如何选择创业方向等等问题,这种方式的作用是很有限的。

这时,我们要做的是行动,是在一个动态过程中,不断地调整方法。

请大家诚实地面对自己,你是哪种,因为这是认识真实的自己很重要的一个标准:你是追求找到真相还是追求解决问题。

我认识很多追求前者的人,也认识很多追求后者的人,前者通常觉得后者low,后者觉得前者是书呆子,但从结果来看,后者赚的钱比前者多一些。很重要的原因,前者过于追求方案的完美性,在本身不确定性的未来,失去了灵活性,反而找不到成功路径,因为目标往往是藏在行动的路径之中的。

真正能活下来的,不是那些先拿到了生存地图的人,而是那种在极为有限的资源、有限的认知情况之下,在行动中找到生存之道的。

你是先会了游泳才下水的吗?显然不是的。

阿里钉钉的CEO无招说过一句片面、但很有效的话:不能和满嘴逻辑的人一起做事,那些人做不成大事。倒不是逻辑不重要,我想他说的是这些人重逻辑反面会轻视行动的力量,最后却做不成事情。

02行动之前到底该准备什么

一个朋友,他知道我喜欢总结,很多观点对他对比较有启发性,所以比较喜欢找我聊天,后来他知道我老写文章,他说我真希望也能有你这么大的知识储备量,然后我也可以写文章了,我说你错了,我不是因为有了这些知识量才开始写的,开始写才有这些储备量。

他没明白什么意思。我继续说,我一般做一件事情,只有有一个初步的框架,而后就通过行动,不断地找素材,然后再成文,我在写之前,其实我不知道会写成什么样,但写着写着,就可以将很多内容产生关联,又添加了新的内容。

写文章并不是一个完全确定性的事情,每一个不同的时间节点,对同样的观点,你所用的文字都不太一样,但正是这样的行动,让我产生了很多新的想法,反而夯实了我的知识体系,就慢慢地形成了这样较为全面的知识结构。

如果你要等到你都准备好了,才去干,你的准备永远是不足的,你的行动中就会藏着目标,也只有你在行动中才能找到。

他若有所思。因为他英文也不错,我就用学习英文的事情和他举例。

我在大学时就教过英语专业同学的英语口语,我从没花钱报过英语学习班,只是对英语口语本身有兴趣,就列了一个学习框架,然后用行动来学习关于英语的一切——

看英语电影时,不明白的语法结构、单词就会查,也会模仿他们讲话,就这样,我竟然慢慢可以不看字幕了,也学了很多英语俚语(相当于中文中的俗语),我就开始和老外混在一起,就学习他们的思维方式,他们的表达,他们的发音,然后刻意的练习他们的发音,到后来,中国人已经不太听得出我的口音,老外也觉得相当不错,他们都以为我是出国学习了很久的英文。

后来搞了一个培训班,其中来了不少就是英语专业的同学。很多英语专业的同学的语法都相对较强,听力也很OK,但表达的地道性、发音的感觉都不到位,更重要的是,一直按中国人的思维学习英语,也很难理解老外,就和他们玩不到一起了。

虽然这么多年,不怎么用英语,单词也忘了好多,但底子还是很不错,这就是将英语口语这事学到了骨子里。

这都是行动带来的结果,它的生存效果明显是更优的。

从这个事例中,你会发现,行动之前并不是什么都不需要思考与准备,而是恰到好处的准备,然后再行动中再二度准备。

你需要有个初步的方向与框架。

我们创业者通常会遇到的问题是,从A开始,想要到B去,结果却是到了D,这路途中就藏着真经。

红军长征的时候,经过甘肃的某个地方,毛主席看到了一份过期的报纸,说是:红军在陕西北部建立了割据政权。长征本来的目标是要到到中蒙边境,得到老大哥苏联的支持,毛主席这时想,为什么一定要到那里去?

后来就在陕北定下来了。这一决策也改变了我中国的命运,那份报纸是著名的《大公报》。

长征的大方向是去中蒙边境,没有这个,就看不到那份报纸,也就没有那个“言者无心,听者有意”的决策,也就没有后来的新中国。

子桓的五次成功创业经历,都是这么过来的,有一个大致的方向,然后在行动中想清楚客户是谁、需求是啥、如何满足、如何触达、找谁合作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都在这个过程中解决。

成功不是没有方法的。

03怎么克服行动中的持续性问题

这里要重点关注三个方面:目标管理、内驱力、外驱力。为什么不讲方法本身,方法本身是可以灵活调整的,甚至最后都不用你有方法,会有人帮你一块干,但没有目标管理、内驱力、外驱力,你的行动变形程度会很高。

马云难道真的是那么伟大的战略家,他能判断出整体的大方向、趋势,但却很难一开始就知道能在电商、金融、云服务都能干好。

最早马云是干阿里巴巴B2B业务的,那会靠着中供铁军的地推,做得很累,发现起不了势,有一个问题是,很多中小企业货不好卖不出,所以才干了淘宝,发现消费者不见面,很难在网上相信卖家,所以就干了支付宝做信任中介,后来消费者对品质要求更高,就又做品质化,就干了天猫,后来发展很多企业干互联网没有IT的基础设施,就干了阿里云。

在行动中,先有了一个大致“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初步想法,这个想法其实也是在不断的摸索中找到的,有了这个大目标,再不断设定小目标。

当然,这个过程中,马云的角色会慢慢变成一个内驱力的角色,讲企业文化、打鸡血,让大家相信未来,这听起来是挺虚,但却是阿里内部的战斗力所在。

你天天讲这些,又没有实际的效果,肯定是不行的,而马云能拉来蔡崇信这样的人,拉来孙正义的2000万美金投资,也有越来越多的客户获得了实际的好处,这才落实了“因为相信所以看见“。

这就是外驱力的作用。

韩寒说:知道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一生。这句话是有一定的道理,在于他指出了很多人想法太多,却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导致的混沌状态,当然也就过不好一生。

马云是能看到未来趋势的人,他的目标也是大目标,他能做成阿里巴巴,对所有人都极具启发性,他拥有的“现实扭曲力“也不是一般人有的。他是一种先大目标,后小目标的方式,没有极强的信念,很难。

但对于日常生活中,对于目标的实现,我们却可以反其道而行之:先小后大。

很多人都喜欢做计划,但鲜有执行成功的,比如,很多学生时代的同学,都可能制定过类似的计划:早上7点起床,跑步1小时,9到10点再晨读2个小时,下午再图书馆看3个小时的书。

这种计划看上去很美好,但通常一周下来就坚持不住了,因为你不是机器人,同时你更忽略了偶然性事件发生对计划的影响。

我有一个心得,他帮助我实现了很多计划。

还是拿学英语这件事来讲吧,刚开始我只是每天看看英文电影,也没有拿一本单词书天天看,这事是相对简单的,能娱乐也能学习;

后来能听懂,也能表达后,我就在英语角找人说,他们会讲,我靠你怎么讲得这么好,我信心开始爆棚,为了获得更多认同,我看中文剧时,有时也会看想英文,看广告也在想英文;

比如,有一次让翻译“年轻无极限“,很多人会说:youth is limitless,但我却说的是:young or never。大家的评价是,我说得这句更有力量,就像耐克的广告语”没有不可能“对比李宁的“一切皆有可能”就更有力量一样,这句其实我是从中国电信的广告词中发现的,这时我发现英文学习已经融入了我的生活;

最后我还参加过英文演讲,也拿过奖,这一系列动作都让我完成了很多人遥远不可及的英语口语学习这件事。

而就英文本身,我是有兴趣的,同时也在不断往这个大方向上,调整小目标,最终完成了目标,而这个目标已经不只是最初的那个目标——成为同传,却帮我实现了英文学习的目标。

这就是善于利用目标管理、内驱力、外驱力三者关系的一个典型例子。

行动,你真的就赢了绝大多数的人。

首发微信公众号:子桓说 (ID:zihuanshuo)。

余子桓,哲科、商业、职场。曾就职于百亿美金上市公司,创办过五家公司。现和大家聊聊多年驰聘职场、创业的江湖秘籍。《子桓说》,一个务实的理想主义者的正经荒唐说。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zihaunshuo/article/details/89285137